[科研三四式]_2_如何掌握一个新概念

来源:互联网 发布:空气监测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12:31
问题:新接触一个概念,如何对待,预计花多少时间?怎么查文献?查到什么程度?哪些要细看或略读?目前思考应该按以下步骤进行:

1、找准预期:这个概念要掌握到什么程度?是要用到自己的课题中,就要对其原理心知肚明,即使涉及到再多数学公式都要拿下。如果只是一个暂时未用到的,需要了解的,只要看个大概意思明白就好,等用到时再复习。

2、预估时间:这个不好预估,因为新来一个概念,对其难度不确定,因此无法给出具体的尺度,但有原则,就是边看边有时间概念,如果发现好几天都在一个地方上打转,就要思考是什么原因,比如自己对这块实在不熟,一补百补,将来其他地方也用得着,那就值得花时间,如果是自己陷入细节或者看的文献不适合自己水平(如太高深或数学公式太多),就应该及时调整,这就涉及到第4步如何查文献。

3、列好问题:新接触概念,一定先从发展历史看起,包括:

(1)第一次提出的4W(When/Who/Where/What/What):用在什么领域,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
(2)大体的原理。
(3)优点。
(4)缺点以及有哪些改进版本、拓宽到哪些其他领域,做了哪些变化拓宽的。
(5)列出代表文献:第一次提出、里程碑改进、在不同领域的代表性文章。
(6)和自己课题怎么结合:这个是思考的重点,穿插在以上思考中。
4、文献普查:围绕以上问题,需要选择哪些文献,精读略读怎么安排,这就涉及到阅读顺序。有几种策略:
策略(A):自学成才,耗时久,理解深,适合需要深入掌握的概念。
(1)先google搜索,有哪些概括性的介绍,维基百科或其他中文博客类的,先知道作者和代表作是哪个。
(2)查作者或该概念的官方网站,看有无系统介绍,很多作者会有入门式的介绍,把第3步中的问题都一一解答。
(3)查中文的读书笔记,按google默认排序,不超过一页,先浏览,找到2种:(a)深入浅出型,不讲公式,就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原理的;(b)专业技术报告型,有数学公式,有算法流程,系统全面又严谨规范的。
(4)找最近一篇全面、权威的论文,挑出里面的原理介绍性部分,核实之。
(5)以上过程,全部手写笔记,有什么疑问,觉得可以改进的点、和自己课题相关的点子立刻记录。
(6)先不看具体文献中采用什么方法,而是自己先思考,如果这个用在图像分类、行为识别,我要怎么做,记下来,等着和文献的方法对比。
(7)快速浏览具体文献采用的方法,对比自己的思路,看哪个更好,哪些还能继续改进。
(8)写成自己的大体思路和框架,发老师同学头脑风暴,成型实现。
策略(B):他山之玉,速度快,易陷入他人思维,适合需要点到即止的概念。
直接找老师或同学请教,前提是能找到会这个的人,再者TA有空有能力帮你直接点拨要害,否则只会误时费力,事倍功半。所以可遇不可求。
策略(C):中庸之道,适合大部分情况。

既要靠自己思考,又不能孤军作战,不要一开始就问别人,而是看到一定程度有个大概认识后,看到不懂的,如果发现困得太久,才及时请教他人。总之要一直衡量时间和效率的天平。

5、总结成文: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时理解再深,未记下来,再度回首也枉然。没空的直接转载精彩博文,有空的用自己的文字记下来。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