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阵列学习记录

来源:互联网 发布:linux 内存管理 书籍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5:30

        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s of independent Disks,RAID),有“价格便宜具有冗余能力的磁盘阵列”之意。原理是利用数组方式来作磁盘组,配合数据分散排列的设计,提升数据的安全性。磁盘阵列是由很多价格较便宜的磁盘,组合成一个容量巨大的磁盘组,利用个别磁盘提供数据所产生加成效果提升整个磁盘系统效能。利用这项技术,将数据切割成许多区段,分别存放在各个硬盘上。磁盘阵列还能利用同位检查(Parity Check)的观念,在数组中任一颗硬盘故障时,仍可读出数据,在数据重构时,将数据经计算后重新置入新硬盘中。

        Raid分为硬Raid和软Raid,硬Raid指代硬件磁盘阵列,软Raid指代Software Raid,本文仅描述软Raid中的Raid0、Raid1、Raid0+1、Raid4、Raid5、Raid6,内容描述参考尚观的RHCE培训教程。

        Raid0:将数据分开存储在多个磁盘,多个磁盘的数据整合在一起才是最终数据,当其中一个磁盘故障时,所有数据丢失。该阵列需至少两个磁盘,如下图所示:



        Raid1:将数据存储在一个磁盘,并准备一个备份磁盘,当其中一个磁盘故障后,使用备份磁盘的数据。Raid1只能由两个磁盘组成:



        Raid0+1:即是Raid0和Raid1的组合,既将数据分开存储以提升存取速率,也做备份。该阵列至少由四个磁盘组成,与Raid1有相同约束——Raid1的部分只能是两个:



        Raid4:带奇偶校验的磁盘阵列,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磁盘上,并带有一个独立的用于校验的磁盘,当阵列中的某个磁盘故障时,可通过校验磁盘经过计算恢复数据,由于校验码统一存储在一个磁盘,故当校验磁盘故障时,无法再进行数据恢复(除非在故障后再恢复校验磁盘):



        Raid5:同样带奇偶校验,与Raid4的区别在于将校验码分散存储在各数据磁盘:



        Raid6:其实相当于Raid4+Raid5: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