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通信编码方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安全技术题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9:26
1) 不归零制码(NRZ:Non-Return to Zero)
    原理:用两种不同的电平分别表示二进制信息“0”和“1”,低电平表示“0”,高电平表示“1”。
    缺点: a 难以分辨一位的结束和另一位的开始;
               b 发送方和接收方必须有时钟同步;
                c 若信号中“0”或“1”连续出现,信号直流分量将累加。


2)  NRZ-Inverted (NRZI)

1改变:“1”为物理电平上的改变。“0”为没有改变。

0改变:“0”为物理电平上的改变。“1”为没有改变。

改变发生在当下位元的时钟脉冲前缘。

但是,NRZI 会有长串的 0或1 位元出现,导致时脉回复有困难,可以使用一些编码技巧(例如游长限制)来解决。曼彻斯特代码永远有时脉信号,但传输效率比 NRZI 低。

NRZI 编码被用于磁带的录音、CD的刻录和标准 USB 的传讯。

  

3)  曼彻斯特码(Manchester),也称相位编码
   原理:每一位中间都有一个跳变,从低跳到高表示“0”,从高跳到低表示“1”。
   优点:克服了NRZ码的不足。每位中间的跳变即可作为数据,又可作为时钟,能够自同步。
   缺点:带宽利用率低,只有50%。如10M以太网,有效带宽是10M,但实际占用带宽却有20M.

4)  差分曼彻斯特码(Differential Manchester)
   原理:每一位中间都有一个跳变,每位开始时有跳变表示“0”,无跳变表示“1”。位中间跳变表示时钟,位前跳变表示数据。
   优点:时钟、数据分离,便于提取。


几种数据编码方式 - keendawn - keendawn的博客
 


5)  MLT-3
     在100BASE-TX网络中采用MLT-3传输方式。为Crescendo Communications公司(1993年被CIsco公司并购)所发明的基带传输技术,相传Mario Mazzola、Luca Cafiero与Tazio De Nicolo三人共同开发此项技术,因此命名为“MLT-3”。
     MLT-3在多种文献中解释为多阶基带编码3或者三阶基带编码。
     就三阶而言,信号通常区分成三种电位状态,分别为:“正电位”、“负电位”、“零电位”。
     MLT-3的运作方式如下:
     用不变化电位状态,即保持前一位的电位状态来表示二进制0;
     用按照正弦波的电位顺序(0、+、0、-)变换电位状态来表示二进制1;
     MLT-3码的特点简单的说就是:逢“1”跳变,逢“0”不跳变。
 
几种数据编码方式 - keendawn - keendawn的博客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