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的一点小知识

来源:互联网 发布:电脑网络连接线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06:38

http://blog.csdn.net/pbymw8iwm/article/details/6721038这篇文章讲的挺多,但是现在只用到很少的一部分,用到的部分就抄下来如下:

1.线程属性

       线程具有属性,用pthread_attr_t表示,在对该结构进行处理之前必须进行初始化,在使用后需要对其去除初始化。我们用pthread_attr_init函数对其初始化,用pthread_attr_destroy对其去除初始化。

 

1

名称:

pthread_attr_init/pthread_attr_destroy

功能:

对线程属性初始化/去除初始化

头文件:

#include<pthread.h>

函数原形:

int pthread_attr_init(pthread_attr_t*attr);

int pthread_attr_destroy(pthread_attr_t*attr);

参数:

Attr   线程属性变量

返回值:

若成功返回0,若失败返回-1

      

 

 

 

 





调用pthread_attr_init之后,pthread_t结构所包含的内容就是操作系统实现支持的线程所有属性的默认值。

       如果要去除对pthread_attr_t结构的初始化,可以调用pthread_attr_destroy函数。如果pthread_attr_init实现时为属性对象分配了动态内存空间,pthread_attr_destroy还会用无效的值初始化属性对象,因此如果经pthread_attr_destroy去除初始化之后的pthread_attr_t结构被pthread_create函数调用,将会导致其返回错误。

 

线程属性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

       int                               detachstate;   线程的分离状态

       int                               schedpolicy;  线程调度策略

       structsched_param              schedparam;  线程的调度参数

       int                               inheritsched;  线程的继承性

       int                                scope;       线程的作用域

       size_t                           guardsize;   线程栈末尾的警戒缓冲区大小

       int                                stackaddr_set;

       void*                          stackaddr;   线程栈的位置

       size_t                           stacksize;    线程栈的大小

}pthread_attr_t;

 

每个个属性都对应一些函数对其查看或修改。下面我们分别介绍。

 

二、线程的分离状态

       线程的分离状态决定一个线程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终止自己。在默认情况下线程是非分离状态的,这种情况下,原有的线程等待创建的线程结束。只有当pthread_join()函数返回时,创建的线程才算终止,才能释放自己占用的系统资源。

而分离线程不是这样子的,它没有被其他的线程所等待,自己运行结束了,线程也就终止了,马上释放系统资源。程序员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离状态。所以如果我们在创建线程时就知道不需要了解线程的终止状态,则可以pthread_attr_t结构中的detachstate线程属性,让线程以分离状态启动。

 

2

名称:

pthread_attr_getdetachstate/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

功能:

获取/修改线程的分离状态属性

头文件:

#include<pthread.h>

函数原形:

int pthread_attr_getdetachstate(const pthread_attr_t *attr,int *detachstate);

int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pthread_attr_t *attr,intdetachstate);

参数:

Attr   线程属性变量

Detachstate  线程的分离状态属性

返回值:

若成功返回0,若失败返回-1

 

 

 

 

 

 

 

 

 

 

 

 

 

 

 

可以使用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函数把线程属性detachstate设置为下面的两个合法值之一:设置为PTHREAD_CREATE_DETACHED,以分离状态启动线程;或者设置为PTHREAD_CREATE_JOINABLE,正常启动线程。可以使用pthread_attr_getdetachstate函数获取当前的datachstate线程属性。

 

以分离状态创建线程

#iinclude<pthread.h>

 

void *child_thread(void *arg)

{

printf(“child thread run!\n”);

}

 

int main(int argc,char *argv[ ])

{

      pthread_ttid;

      pthread_attr_tattr;

 

      pthread_attr_init(&attr);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attr,PTHREAD_CREATE_DETACHED);

      pthread_create(&tid,&attr,fn,arg);

      pthread_attr_destroy(&attr);

      sleep(1);

}

 

线程属性


POSIX定义的线程属性有:可分离状态(detachstate), 线程栈大小(stacksize),线程栈地址( stackaddr),作用域(scope), 继承调度(inheritsched), 调度策略(schedpolicy)和调度参数( schedparam)。 有些系统并不支持所有这些属性,使用前注意查看系统文档。
 
    但是所有Pthread系统都支持detachstate属性,该属性可以是PTHREAD_CREATE_JOINABLE或PTHREAD_CREATE_DETACHED,默认的是joinable的。拥有joinable属性的线程可以被另外一个线程等待,同时还可以获得线程的返回值,然后被回收。而detached的线程结束时,使用的资源立马就会释放,不用其他线程等待。
 
    线程stacksize属性移植性不是很好,若你的系统定义了_POSIX_THREAD_ATTR_STACKSIZE ,才可以调用api设定线程堆栈大小。Pthreads规定线程堆栈大小必须大于等于PTHREAD_STACK_MIN。
 
    线程stackaddr属性移植性相当不好,若系统定义了_POSIX_THREAD_ATTR_STACKADDR,才可以调用api设定线程堆栈地址,指定一块内存区域,这块内存区域大小至少是PTHREAD_STACK_MIN。机器堆栈向上增长的,必须指定为低地址;机器堆栈向下增长的,必须指定为高地址。这个属性,最好不要用。



线程的相关API:

pthread_create():创建一个线程
pthread_exit():终止当前线程
pthread_cancel():中断另外一个线程的运行
pthread_join():阻塞当前的线程,直到另外一个线程运行结束
pthread_attr_init():初始化线程的属性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设置脱离状态的属性(决定这个线程在终止时是否可以被结合)
pthread_attr_getdetachstate():获取脱离状态的属性
pthread_attr_destroy():删除线程的属性
pthread_kill():向线程发送一个信号


例如我这边程序中用到的:

  pthread_attr_t attr;//对线程属性初始化  pthread_attr_init(&attr);//初始化线程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attr,PTHREAD_CREATE_DETACHED);/<s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线程以分离状态启动,自己运行结束,线程自行终止,马上释放系统资源</span><span style="font-size:16px"></span>  pthread_create(&fota_thrd, &attr, start_fota_thread, NULL);//创建线程  pthread_attr_destroy (&attr);//删除线程属性

使用多线程的理由之一是和进程相比,它是一种非常花销小,切换快,更"节俭"的多任务操作方式。在Linux系统下,启动一个新的进程必须分配给它独立的地址空间,建立众多的数据表来维护它的代码段、堆栈段和数据段,这是一种"昂贵"的多任务工作方式。而运行于一个进程中的多个线程,它们彼此之间使用相同的地址空间,共享大部分数据,启动一个线程所花费的空间远远小于启动一个进程所花费的空间,而且,线程间彼此切换所需的时间也远远小于进程间切换所需要的时间。
  使用多线程的理由之二是线程间方便的通信机制。对不同进程来说,它们具有独立的数据空间,要进行数据的传递只能通过通信的方式进行,这种方式不仅费时,而且很不方便。线程则不然,由于同一进程下的线程之间共享数据空间,所以一个线程的数据可以直接为其它线程所用,这不仅快捷,而且方便。当然,数据的共享也带来其他一些问题,有的变量不能同时被两个线程所修改,有的子程序中声明为static的数据更有可能给多线程程序带来灾难性的打击,这些正是编写多线程程序时最需要注意的地方。

线程与进程的对比可参考:http://www.cnblogs.com/gguozhenqian/archive/2011/11/16/2251521.html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