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吉利汽车副总裁王自亮的“飞行印象”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各层协议解析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20:59
 长春车展吉利汽车关于赞助汽车赛事的新闻发布会上,第一次见到了吉利汽车副总裁王自亮。  

    两天后,长春飞往北京的飞机上,经济舱的13排,与王自亮不期而遇。

    对于一个汽车企业来讲,任何人注定只是个过客,就如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就如这短暂的旅程。因为,汽车的发展没有尽头,就如梦想没有尽头一样。

    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个汽车企业里,在这个凝聚了一群人的梦想的地方,这些人曾经奋斗过……

  

   “总有一天大家会对自主品牌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

    浙江大学新闻系毕业,在政府工作25年,做过《台州日报》总编辑,王自亮的人生应该说让很多人羡慕。让人意外的是,对于自己25年的政府工作生涯,他的评价是:“得到了一些表面的好处”。

    他说:“我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做一个能够发现并揭示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的专栏作家。这个梦想或许实现不了了,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能没有梦想。”

    或许,正是因为有梦想,他毅然地加入了吉利汽车。他说:“现在每天虽然很辛苦,但我相信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对于吉利、对于吉利的品牌都是有益的。虽然,我不知道我对于吉利的发展到底能贡献多少。”

    “其实吉利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与世界汽车巨头的技术上存在差距,至少不仅仅是。虽然现在大家好像都说要支持自主品牌,但看看媒体的报道,我们会发现其实更多的还是对于自主品牌的不信任,或者说不公正。这也是我们工作中最不能理解的。不过不要紧,通过我们的努力,总有一天大家会对自主品牌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认识。”王自亮说。“应该说我们的媒体对吉利汽车也很照顾吧,否则吉利汽车为自己研发的CVVT发动机设计的‘世界先进 全球领先’的广告语也不会让播出吧”?面对记者这样的问题,王自亮说:“确实,在广告发布上这种结论性、排他性的广告是有要求的,但是我们说世界先进和中国领先是有根据的。我们首先向媒体提供了浙江省科技厅的技术鉴定结果,但在全国的媒体上这个是不管用的,我们又提供了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鉴定结果,媒体采用了这个鉴定。因为,目前我们科技部是不对具体产品进行技术鉴定的,而是委托给全国的协会和学会进行鉴定。”

   “我们一直在改变”

     随着吉利汽车把造车的口号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轿车”改为“造老百姓买得起的好车”,而“吉利正在努力改变以前低质低价的低端形象”,也就成了摆在主管品牌建设的副总裁王自亮面前最重要的问题。

    客观地讲,其实自主品牌都在努力改变“低质低价”的形象,也好像都遇到了瓶颈,那么吉利凭什么突破瓶颈的呢?“我们一直在改变”,王自亮表示,在这个问题上,吉利在两条腿走路,一个是通过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努力提升技术水平;另一个是通过汽车运动这种极端、极速情况下的表现来检验这些科研成果。“吉利每年营业额的6%至7%会投入到科研上面,每年的投入都在上升,去年已经超过了7亿元。我们已经拥有了上千人的科研队伍,院士、海归人员等专家大有人在。像吉利汽车工程院院长赵福全,他曾是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的总监,祁国俊也是在戴姆勒—克莱斯勒的顶尖技术人才,模具专家王德伦也加盟了吉利”。

    其实,仔细看一下王自亮说的这几个人,都是从其他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来到吉利的,赵福全曾经是华晨汽车的副总裁,主管技术研发;祁国俊曾是奇瑞汽车研究院的副院长;王德伦曾是力帆汽车技术研究院的院长。

    为什么这些被国内汽车企业费尽辛苦挖回国内的顶尖技术人才纷纷进入吉利汽车呢?更高的待遇?可能有。但我也相信,对于他们来说,年薪上的那点差距不至于让他们如此整齐地选择一个企业。著名汽车记者张召虎在文章中曾说“随着奇瑞新车研发走入跟随阶段,奇瑞的销量跃居全国第四,许敏(曾任奇瑞汽车研究院院长)等人的个体利益空间被挤压在尹同耀光环的背后,这使得许敏这些视荣誉为生命的科研人才,经常感觉到窒息。”

    可见,与当初回国时的梦想渐渐走远或者说自己的成果被埋没才是他们出走的主要原因,而吉利能够给他们实现梦想也是他们选择吉利的主要原因。

     记着那个背影

     短短两个小时的旅程结束了,我却陷入了思考之中。

    每每想起与王自亮的邂逅,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关于采访问题的回答,而是他的背影。右手拉着一个拉杆箱,左手提着一个鼓鼓的电脑包,在北京机场长长的通道里,矮小而消瘦的他显得有些吃力。或许出于对年长者的尊重,我几次想接过他手中的包,或许是对于汽车厂家这个级别的领导怎么会自己拎包的强烈反差和职业的敏感,我几次想掏出相机记录下这个背影,但我都没有。因为透过背影,我感觉到的是一种如学者般的严谨和倔强,或者说是在学术上的一种坚持和坚定。

    我甚至没有问,为什么自己提那么多行李?在长春见到的王总的助理为什么没有同行到北京?因为当王总将飞机上提供的没有用完的那片湿纸巾和餐巾纸带下飞机的时候我就知道了答案,甚至在经济舱里见到他的时候就应该想到答案:节省费用。

    来机场接王总的不是经销商老总的豪车,而是吉利大学的一位工作人员,开的是吉利自己的金刚车。这让我很意外。或许是听惯了经销商老总们的抱怨:“就算厂家的普通工作人员到店里,经销店的老总都必须亲自陪同,而且要吃的、玩的全部招待好,否则回去后你很快就会感受到没有招待好的结果。”

    我觉得吉利有些不同,与其他汽车企业的不同。我不知道这种不同能给吉利带来什么,但却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如果把中国的汽车企业都变成私人的,我们就知道怎么造车了。

     中国人的汽车梦

     带着长春车展的喧嚣与对长春车展的失望回到北京,想安心地关注一下亚洲杯。

    从不跟我抢遥控器的女友居然霸占了遥控器,说要看《岁月风云》。除了体育和汽车之外的东西很少关注的我,怎么容忍得了电视连续剧呢?想想因为长春车展又失约的周末,理亏的我也只好依了人家。而且女友的道理好像也很充分:“电视剧说得就是吉利汽车。”

     在汽车媒体混迹5年,几乎与吉利同时进入整车制造行业的我自然知道这几年吉利汽车发展的过程,但我还是很入神地看完了三集连播的电视剧。除了有些曲折的故事情节之外,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是汽车厂每每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车厂的领导都会说的那句:“还记得当初我们为什么要造车吗?为了中国人的汽车梦。”

    在电视剧里,这句话出现得实在太多了,有人可能会说吉利在作秀,是为了把自己摆在一个高度上。但我每听到这句话,我都会想起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经常说的另一句话:“虽然吉利下一步的发展会怎样我们不知道,但中国汽车市场需要李书福这样的人,对造汽车非常执著和坚定的人。”

    我不知道,“为了中国人的汽车梦”是否已经成为吉利的一种企业文化和精神,但我知道,至少在吉利的领导层、技术层面已经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袁涛)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