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媒体传输知识整理(八)

来源:互联网 发布:shell和python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2 02:41

实时视频流传输规划

视频流处理流程

多媒体数据的实时传送中,流式视频处理很有效,起处理流程如下图所示

 

流媒体传输知识整理(八) - 断鸿零雁 - 断鸿零雁的博客
 

数据传输示意图

目前涉及到的部分为数据发送端到数据接收端以及提供给终端流化后的编码格式和服务器解码格式。

常见的应用于网络视频流传输的格式(视频编码格式)

MPEG1MPEG2MPEG4H.263算法和H.264算法。

其中,MPEG1MPEG2常用语较高速率的视频编码和传输,对传输的网络性能要求较高。

MPEG4压缩算法和H.263主要针对低速率的视频编码和传输。

H.264是一个新的数字视频编码标准,也采用DPCM和变换编码的混合编码模式,然而压缩性能比H.263好得多,也加强了对各种信道的适应能力,对误码和丢包都做了处理计算(编码)复杂度比H.263约高三倍,解码复杂度比H.263高约两倍。

国际电信联盟ITU-T标准组已经采纳H.264/AVC作为其H.32x系列的多媒体电话系统的系统规范的一部分。ITU-T的采纳,使得H264/AVC已经被广泛的使用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并获得了视频电话主要的两家产品提供商(PolycomTandberg的支持。实际上所有新的视频会议产品都支持H.264/AVC

关于详细的H.264介绍参见维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wiki/H264

 

H.264数据编码方式,目前采用较多,而且应用广泛,故传输流媒体时,采用此算法进行流媒体的编码。

 

备注

1.H.264视频编码标准是JVT(JointVideoTeam,联合视频组)小组提出的新标准,并于20035月被正式确定为国际标准[1],同时还作为MPEG4part10(称为MPEG4AVC)H.264标准引入了当前视频编码中的许多新技术,使得在相同的重建图像质量下,编码效率比H.263MPEG450%。其中一个最大的变化是在变换编码和量化过程中采用不同于以往视频编码标准的整数近DCT变换,并将尺度调整融合在量化过程中,通过加减法和移位操作完成变换,实现了更为精确的量化步长,并加快了变换速度,更加易于硬件实现,同时也能够减少块效应、振铃效应和反变换过程的失配等问题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