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工总结(7—9)——需求分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数据字典定义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2:33
             软件开发第一步结束后,就可以确定系统要解决什么问题和是否要开发的问题。要是决定开发,那么就有了下面的第二步——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不是具体解决问题,而是准确地确定用户要求“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确定软件系统必须具备哪些功能、性能的需求。其实软工视频中讲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横向思路是比较清晰的,而且内容划分的也很明确。只不过讲的具体细节的时候纵向深入的比较深,所以导致自己笔记做的不是很详细。总结起来不能那么精细,只能从大体上总结下了。
              需求分析分为四部分:任务、过程、原则和获取技术。
              需求分析的任务是对上面主要任务的细分有:确定系统的综合要求、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和修正系统的开发计划。
              有了任务之后就要讲完成任务的途径了,这就引出了需求分析的过程。需求分析过程的每一步都对应着要完成的任务(这里指主要完成的任务,可能还会涉及到其他任务)。(1)、确定系统的综合要求是需求分析的过程第一步问题识别完成的。这里为什么叫问题识别,我有些不解,其实叫系统需求或系统要求多好理解啊!(个人解释:在软件过程的基本活动中第一步是问题提出,我的理解是开发人员把用户对系统的要求,看成是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在这里系统的综合要求,也就是开发人员要解决的综合问题,所以叫问题识别也可以理解。)在确定系统的综合要求的时候要从多方面出发,例如:功能要求、软件性能、软件环境、用户界面等等。但是这一步需要注意的是,要符合需求分析的原则:也就是这一步只提出软件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具体解决方法不做分析和解释。
             ( 2)、第2个任务是分析系统的数据要求。这个有过程中的分析与综合完成,分析与综合的主要内容是从数据源和数据结构出发,系统软件的所有功能,找出个元素之间的联系、接口特性和系统约束,分析他们是否满足用户要求的功能需求,是否合理。具体常用的方法有SA (面向数据流的结构化分析方法),JSD(面向数据结构的Jackson方法  )、DSSD(结构化数据系统开发方法)、OOA(面向对象分析方法)。视频中主要讲的是SA的方法,后面的博客再讲。
              (3)第3个任务是导出系统的逻辑模型。。分析与综合的最后综合成系统的解决方案,给出要开发的系统的详细逻辑模型(做什么的模型)。
              (4)第4个任务修正系统的开发计划,这一步在编辑阶段文档完成。
                需求分析 过程前三步分别完成的任务介绍完后下面说评审 对功能的正确性,完整性和清晰性,以及其它需求给予评价。评审通过才可进行下一阶段的工作,否则重新进行需求分析。
                   获取技术主要讲的是怎样获取用户的需求,有面谈法、会议讨论法、原型法等。具体要用哪些方法需要根根据软件要去,公司环境,用户情况等因素决定。获取 的用户需求后主要从问题识别中表现出来。   
                 需求分析原则:http://baike.baidu.com/view/551701.htm?fr=aladdin

                总结:学到这里感觉软件工程里的很多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取过来的,这些知识学完后在实践的应用中,它的原型你可能用不上的。只用通过自己的理解,结合现实情况把它变形、升华才能让自己应用。最后发句牢骚,软件工程学习我们才刚刚开始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