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三)

来源:互联网 发布:最新天正建筑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43


<1>abstract classinterface有什么区别

含有abstract修饰符的class即为抽象类,abstract 类不能创建的实例对象。含有abstract方法的类必须定义为abstract classabstract class类中的方法不必是抽象的。abstract class类中定义抽象方法必须在具体(Concrete)子类中实现,所以,不能有抽象构造方法或抽象静态方法。如果的子类没有实现抽象父类中的所有抽象方法,那么子类也必须定义为abstract类型。

接口(interface)可以说成是抽象类的一种特例,接口中的所有方法都必须是抽象的。接口中的方法定义默认为public abstract类型,接口中的成员变量类型默认为public static final

下面比较一下两者的语法区别:

1.抽象类可以有构造方法,接口中不能有构造方法。

2.抽象类中可以有普通成员变量,接口中没有普通成员变量

3.抽象类中可以包含非抽象的普通方法,接口中的所有方法必须都是抽象的,不能有非抽象的普通方法。

4. 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的访问类型可以是publicprotected和(默认类型,虽然

eclipse下不报错,但应该也不行),但接口中的抽象方法只能是public类型的,并且默认即为public abstract类型。

5. 抽象类中可以包含静态方法,接口中不能包含静态方法

6. 抽象类和接口中都可以包含静态成员变量,抽象类中的静态成员变量的访问类型可以任意,但接口中定义的变量只能是public static final类型,并且默认即为public static final类型。

7. 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但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

下面接着再说说两者在应用上的区别:

接口更多的是在系统架构设计方法发挥作用,主要用于定义模块之间的通信契约。而抽象类在代码实现方面发挥作用,可以实现代码的重用,例如,模板方法设计模式是抽象类的一个典型应用,假设某个项目的所有Servlet类都要用相同的方式进行权限判断、记录访问日志和处理异常,那么就可以定义一个抽象的基类,让所有的Servlet都继承这个抽象基类,在抽象基类的service方法中完成权限判断、记录访问日志和处理异常的代码,在各个子类中只是完成各自的业务逻辑代码,伪代码如下:

public abstract class BaseServlet extends HttpServlet

{

public final void servic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tion,ServletException

{

记录访问日志

进行权限判断

if(具有权限)

{

try

{

doService(request,response);

}

catch(Excetpion e)

{

记录异常信息

}

}

protected abstract void doServic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tion,ServletException;  

//注意访问权限定义成protected,显得既专业,又严谨,因为它是专门给子类用的

}

public class MyServlet1 extends BaseServlet

{

protected void doServic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throws IOExcetion,ServletException

{

Servlet只处理的具体业务逻辑代码

}

父类方法中间的某段代码不确定,留给子类干,就用模板方法设计模式。

备注:这道题的思路是先从总体解释抽象类和接口的基本概念,然后再比较两者的语法细节,最后再说两者的应用区别。比较两者语法细节区别的条理是:先从一个类中的构造方法、普通成员变量和方法(包括抽象方法),静态变量和方法,继承性等6个方面逐一去比较回答,接着从第三者继承的角度的回答,特别是最后用了一个典型的例子来展现自己深厚的技术功底。

<2>abstractmethod是否可同时是static,是否可同时是native,是否可同时是synchronized? 

abstractmethod 不可以是static的,因为抽象的方法是要被子类实现的,而static与子类扯不上关系!

native方法表示该方法要用另外一种依赖平台的编程语言实现的,不存在着被子类实现的问题,所以,它也不能是抽象的,不能与abstract混用。例如,FileOutputSteam类要硬件打交道,底层的实现用的是操作系统相关的api实现,例如,在windowsc语言实现的,所以,查看jdk 的源代码,可以发现FileOutputStreamopen方法的定义如下:

private native void open(String name) throws FileNotFoundException;

如果我们要用java调用别人写的c语言函数,我们是无法直接调用的,我们需要按照java的要求写一个c语言的函数,又我们的这个c语言函数去调用别人的c语言函数。由于我们的c语言函数是按java的要求来写的,我们这个c语言函数就可以与java对接上,java那边的对接方式就是定义出与我们这个c函数相对应的方法,java中对应的方法不需要写具体的代码,但需要在前面声明native

关于synchronizedabstract合用的问题,我觉得也不行,因为在我几年的学习和开发中,从来没见到过这种情况,并且我觉得synchronized应该是作用在一个具体的方法上才有意义。而且,方法上的synchronized同步所使用的同步锁对象是this,而抽象方法上无法确定this是什么。 

<3>什么是内部类?Static Nested Class 和 Inner Class的不同。

内部类就是在一个类的内部定义的类,内部类中不能定义静态成员(静态成员不是对象的特性,只是为了找一个容身之处,所以需要放到一个类中而已,这么一点小事,你还要把它放到类内部的一个类中,过分了啊!提供内部类,不是为让你干这种事情,无聊,不让你干。我想可能是既然静态成员类似c语言的全局变量,而内部类通常是用于创建内部对象用的,所以,把“全局变量”放在内部类中就是毫无意义的事情,既然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就应该被禁止),内部类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中的成员变量,内部类可以定义在外部类的方法外面,也可以定义在外部类的方法体中,如下所示:

public class Outer

{

int out_x  = 0;

public void method()
{

Inner1 inner1 = new Inner1();

public class Inner2   //在方法体内部定义的内部类

{

public method()

{

out_x = 3;

}

}

Inner2 inner2 = new Inner2();

}

public class Inner1   //在方法体外面定义的内部类

{

}

}

在方法体外面定义的内部类的访问类型可以是public,protecte,默认的,private4种类型,这就好像类中定义的成员变量有4种访问类型一样,它们决定这个内部类的定义对其他类是否可见;对于这种情况,我们也可以在外面创建内部类的实例对象,创建内部类的实例对象时,一定要先创建外部类的实例对象,然后用这个外部类的实例对象去创建内部类的实例对象,代码如下:

Outer outer = new Outer();

Outer.Inner1 inner1 = outer.new Innner1();

在方法内部定义的内部类前面不能有访问类型修饰符,就好像方法中定义的局部变量一样,但这种内部类的前面可以使用finalabstract修饰符。这种内部类对其他类是不可见的其他类无法引用这种内部类,但是这种内部类创建的实例对象可以传递给其他类访问。这种内部类必须是先定义,后使用,即内部类的定义代码必须出现在使用该类之前,这与方法中的局部变量必须先定义后使用的道理也是一样的。这种内部类可以访问方法体中的局部变量,但是,该局部变量前必须加final修饰符。

对于这些细节,只要在eclipse写代码试试,根据开发工具提示的各类错误信息就可以马上了解到。

在方法体内部还可以采用如下语法来创建一种匿名内部类,即定义某一接口或类的子类的同时,还创建了该子类的实例对象,无需为该子类定义名称:

public class Outer

{

public void start()

{

new Thread(

new Runable(){

public void run(){};

}

).start();

}

}

最后,在方法外部定义的内部类前面可以加上static关键字,从而成为Static Nested Class,它不再具有内部类的特性,所有,从狭义上讲,它不是内部类。Static Nested Class与普通类在运行时的行为和功能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编程引用时的语法上有一些差别,它可以定义成publicprotected、默认的、private等多种类型,而普通类只能定义成public和默认的这两种类型。在外面引用Static Nested Class类的名称为“外部类名.内部类名”。在外面不需要创建外部类的实例对象,就可以直接创建Static Nested Class,例如,假设Inner是定义在Outer类中的Static Nested Class,那么可以使用如下语句创建Inner类:

Outer.Inner inner = new Outer.Inner();

由于static Nested Class不依赖于外部类的实例对象,所以,static Nested Class能访问外部类的非static成员变量。当在外部类中访问Static Nested Class时,可以直接使用Static Nested Class的名字,而不需要加上外部类的名字了,在Static Nested Class中也可以直接引用外部类的static的成员变量,不需要加上外部类的名字。

在静态方法中定义的内部类也是Static Nested Class,这时候不能在类前面加static关键字,静态方法中的Static Nested Class与普通方法中的内部类的应用方式很相似,它除了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中的static的成员变量,还可以访问静态方法中的局部变量,但是,该局部变量前必须加final修饰符。

备注:首先根据你的印象说出你对内部类的总体方面的特点:例如,在两个地方可以定义,可以访问外部类的成员变量,不能定义静态成员,这是大的特点。然后再说一些细节方面的知识,例如,几种定义方式的语法区别,静态内部类,以及匿名内部类。




<4>内部类可以引用它的包含类的成员吗?有没有什么限制? 

完全可以。如果不是静态内部类,那没有什么限制! 

如果你把静态嵌套类当作内部类的一种特例,那在这种情况下不可以访问外部类的普通成员变量,而只能访问外部类中的静态成员,例如,下面的代码:

class Outer

{

static int x;

static class Inner

{

void test()

{

syso(x);

}

}

}

答题时,也要能察言观色,揣摩提问者的心思,显然人家希望你说的是静态内部类不能访问外部类的成员,但你一上来就顶牛,这不好,要先顺着人家,让人家满意,然后再说特殊情况,让人家吃惊。

<5>String s = new String("xyz");创建了几个String Object? 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两个或一个,xyz对应一个对象,这个对象放在字符串常量缓冲区,常量xyz不管出现多少遍,都是缓冲区中的那一个。New String每写一遍,就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它一句那个常量xyz对象的内容来创建出一个新String对象。如果以前就用过xyz,这句代表就不会创建xyz

自己了,直接从缓冲区拿。

<6>String StringBuffer的区别

JAVA平台提供了两个类:StringStringBuffer,它们可以储存和操作字符串,即包含多个字符的字符数据。String类表示内容不可改变的字符串。而StringBuffer类表示内容可以被修改的字符串。当你知道字符数据要改变的时候你就可以使用StringBuffer。典型地,你可以使用StringBuffers来动态构造字符数据。另外,String实现了equals方法,new String(abc).equals(new String(abc)的结果为true,StringBuffer没有实现equals方法,所以,new StringBuffer(abc).equals(new StringBuffer(abc)的结果为false

接着要举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我们要把1100的所有数字拼起来,组成一个串。

StringBuffer sbf = new StringBuffer();  

for(int i=0;i<100;i++)

{

sbf.append(i);

}

上面的代码效率很高,因为只创建了一个StringBuffer对象,而下面的代码效率很低,因为创建了101个对象。

String str = new String();  

for(int i=0;i<100;i++)

{

str = str + i;

}

在讲两者区别时,应把循环的次数搞成10000,然后用endTime-beginTime来比较两者执行的时间差异,最后还要讲讲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的区别。

String覆盖了equa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而StringBuffer没有覆盖equa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所以,将StringBuffer对象存储进Java集合类中时会出现问题。

<7>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的区别

  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类都表示内容可以被修改的字符串,StringBuilder是线程不安全的,运行效率高,如果一个字符串变量是在方法里面定义,这种情况只可能有一个线程访问它,不存在不安全的因素了,则用StringBuilder。如果要在类里面定义成员变量,并且这个类的实例对象会在多线程环境下使用,那么最好用StringBuffer

<8>try {}里有一个return语句,那么紧跟在这个try后的finally {}里的code会不会被执行,什么时候被执行,在return前还是后

也许你的答案是在return之前,但往更细地说,我的答案是在return中间执行,请看下面程序代码的运行结果: 

public  class Test {

/**

 * @param args add by zxx ,Dec 9, 2008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new Test().test());;

}

static int test()

{

int x = 1;

try

{

return x;

}

finally

{

++x;

}

}

}

---------执行结果 ---------

1

运行结果是1,为什么呢?主函数调用子函数并得到结果的过程,好比主函数准备一个空罐子,当子函数要返回结果时,先把结果放在罐子里,然后再将程序逻辑返回到主函数。所谓返回,就是子函数说,我不运行了,你主函数继续运行吧,这没什么结果可言,结果是在说这话之前放进罐子里的。

<9>final, finally, finalize的区别。 

  final 用于声明属性,方法和类,分别表示属性不可变,方法不可覆盖,类不可继承。 

内部类要访问局部变量,局部变量必须定义成final类型,例如,一段代码……

finally是异常处理语句结构的一部分,表示总是执行。

 

finalizeObject类的一个方法,在垃圾收集器执行的时候会调用被回收对象的此方法,可以覆盖此方法提供垃圾收集时的其他资源回收,例如关闭文件等。JVM不保证此方法总被调用

<10>运行时异常与一般异常有何异同? 

异常表示程序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非正常状态,运行时异常表示虚拟机的通常操作中可能遇到的异常,是一种常见运行错误。java编译器要求方法必须声明抛出可能发生的非运行时异常,但是并不要求必须声明抛出未被捕获的运行时异常。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