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分享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技巧吧。

来源:互联网 发布:mysql 返回true false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2 01:19
转自: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894671#answer-7452459
  1. 用WBS方法分解项目

    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是管理学中常用的工具,即「工作分解结构」。
    它的核心思想是这样的:
    拿到一项任务之后,先想一想:
    1)这项任务最终需要交付的成果是什么?
    2)为了完成这些成果,需要按哪些步骤去执行?
    换言之,就是将项目分解为一个个模块,以及完成这些模块所需要的路径。
    比如这样:

    粉刷一间房屋

    • 准备材料
      • 购买涂料
      • 购买梯子
      • 购买刷子/滚轮
      • 购买墙纸除去剂
    • 准备屋子
      • 去除旧墙纸
      • 去除可拆卸的装饰
      • 用旧报纸覆盖地板
      • 用胶带覆盖电子开关或插座
      • 用单子覆盖家具
    • 房屋粉刷
    • 收拾房屋
      • 清除或存储剩下的涂料
      • 清洗刷子/滚轮
      • 去除旧报纸
      • 去除覆盖物

    使用这个方法,有利于你理清思路,建立明确的方向指引。你只需要针对列出的具体步骤,逐步去完成就可以了。可以避免在工作过程中不断进行调整和偏移,乃至前功尽弃的情况。

    考虑到人的工作记忆容量为7(正负2),每一个模块下面最多分7-9个步骤。再多的话,就再深入划分。


  2. 按「三明治模型」分解每一个模块

    这个思想来自 @采铜 老师在这个回答里的精彩分享:如何学会多线程工作?

    简单介绍一下:

    大多数任务都可以分成两个部分。
    一个部分是「核心思考区间」,需要长时间持续不断的思考和处理,难以容忍打断;
    另一个部分是「操作性动作区间」和「支持性思考区间」,亦即不需要太多精力的、纯粹补完性、支持性的工作。在完成核心思考区间之后,只需要按图索骥,将任务填充完整即可。
    例如:

    做一个PPT,那么,设计PPT的架构,就是「核心思考区间」。它通常需要一个完整的思路,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去慢慢思考、打磨,难以容忍中断。
    而当你花了一整段时间弄好PPT架构之后,剩下的找素材、做图表、排版,都是不需要太多精力的「支持性」和「操作性」动作,逐步推进完成即可。

    所以第二步,就是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划分出每一个模块的「核心思考区间」。


  3. 安排思考时间

    划分出每一个模块的「核心思考区间」后,就是根据重要程度和紧迫性给它们排序,然后按照优先级,在日程表上为每一个核心区间留出一整块的时间来处理。

    比如,做一份策划案,那么最优先的,就应该是了解客户品牌、消费者和市场。这时,就应该把它们放在日程表最靠前的位置。

    通常来说,排程时要注意下面几点:

    1)每一段「思考时间」通常应该在一个小时以上。

    2)一天内尽量不要安排超过三段「思考时间」,否则会造成太大压力。通常来说,早晨、下午、晚上各一段,或者下午两段晚上一段即可。

    3)「思考时间」内禁止一切打扰。把手机调到静音,关闭一切提醒、IM软件和SNS,必要时断网。不要看邮件,也尽量不要接电话。

    你可以这样做:

    1)拿出一支笔,一张纸,关闭一切提醒。

    2)开工。

    3)任何时刻你想到任何该做的事情,比如回邮件、回信息,或者别人有事找你,或者有电话,把它们记在纸上,然后立刻继续工作。

    4)结束之后,再逐一完成记录在纸上的事项。

    虽然名为「思考时间」,但当然不是只能用来思考。搜集资料当然也算,专心写稿当然也算。

    关键,在于找出你的工作里面,最大最难啃的骨头,并安排一段整段的、无打扰的时间优先把它们搞定。

    剩下的时间,就是完成剩余的操作,以及各种琐事了。


  4. 设定截止时间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很多时候,不是事情做不完,而是把时间耗费在了一些琐碎的细节上,总想尝试着做得更好,结果到deadline时,才发现还有很多事情未做。

    所以,在安排思考时间时,要为每一段思考时间设定一个截止期限。时间到了,立刻停止一切新信息的处理,先专注地把现有的部分补充完整。

    也就是说,你留给这个PPT架构的时间是2小时。2小时到了,立刻放弃一切还未成形的想法,先把已经想到的写下来,完善,出第一稿。然后转手做下一步的工作。

    人非完人,交出一份平庸但完整的成品,总比交出一份精彩却不成形的想法有用得多。项目的时间不是你一个人的,保证整个团队的进度才是第一要务。


  5. 分割工作区间

    处理好「核心思考区间」后,接下去,再将剩下的支持性工作,划分成可以在5分钟、15分钟、半个小时内完成的碎片事项,记下来,并利用零碎时间去完成

    这些「碎片事项」可以是:

    · 一句Slogan;
    · 一页PPT的标题;
    · 一篇文章的提要;
    · 一段数据的简缩和结论;
    · 推理、论证过程;
    · 图文排版版式;
    · ……

    把它们写下来,随身携带,或者用GTD、Todo list工具同步到手机上,利用走路的时候、等车的时候、坐车的时候、吃饭的时候去处理。
    当然,也包括除「思考时间」之外的工作时间。

    利用好云同步的笔记软件,比如Onenote,任何时刻有新想法,立刻补充进来,再定期安排时间去整理。


  6. 每天检查,并调整第二天的计划

    做完一天的工作之后,请留出半个小时进行检查和总结

    最好是写工作日志,将今天做的事情,事无巨细地记下来,并跟计划进行对比。详细写出每一个事项花了多长时间,做出了怎样的成果,获得了什么新的知识,GET了什么新技能……等等。

    人总有一种高估自己的倾向,安排计划时,通常会低估情绪和状态带来的影响。其实,每个人都会有状态的波动,这非常正常。所以,安排日程时,就要有意识地留出缓冲的余地。检查时,如果当天未能按量完成任务,也可以将第二天的量适当减少一点,而不是把今天的任务延期到明天,那样会增加不必要的压力。

    如果第二天状态转好,再把前一天留下的任务完成即可。

    这也是前文「设定截止时间」的另一个目的。只要严格按照计划完成最难啃的部分,剩下的,拖一拖、缓一缓,其实也无伤大雅。


  7. 整理并标准化

    每天定期检查的时候,可以将今天做的工作中可重复的部分,做成模板,下次直接套用就行。比如:

    · 将图表做成模板,下次填入数据即可。
    · 将报告做成模板,下次稍加改动即可。
    · 将搜集资料用到的网站放到一个书签里,下次可以直接打开。
    · 将工作步骤记下来,下次可以按图索骥。
    · ……


  8. 留出「专属时间」

    这部分,其实跟前面没有关系。不过也放在这里一并说了吧。

    所谓「专属时间」,就是一段只属于自己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就算当天的工作没有完成,也请抛开一切,尽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如果想投资自己,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学习。

    想读书,就读吧。
    想学软件,就学吧。
    想做作品,就做吧。
    想练英语,就练吧。
    想弹弹琴唱唱歌画点什么,都行。

    你的生活属于你自己。工作也好,人际关系也好,只是为了更好地生活的一种手段。如果你不能把工作变成生活的一部分,那就每天留给自己一段时间,好好享受生活。
    这段时间里,忘记一切工作上的事情,贴近自己的内心。

    进一步来讲,是什么事情让你觉得「没有白费一天」?
    是成就感。
    学习充电也好,享受生活也罢,利用这段时间,每天做好一件事情,都会令你在入睡之前,满怀充实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然后,再度迎接新的、精彩的一天。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