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存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 os 软件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19:51
缓存的关键指标:
缓存命中率 缓存失效时间 缓存内存大小


缓存常见问题:

缓存穿透、缓存并发、缓存失效(出现缓存雪崩)

http://blog.csdn.net/black_ox/article/details/28424371说道


任何系统添加缓存都会造成以下问题:

数据不一致。
系统复杂度大幅度增加。



一、缓存穿透

我们在项目中使用缓存通常都是APP先检查缓存中是否存在,如果存在直接返回缓存内容,如果不存在就直接查询数据库然后再缓存查询结果返回。这个时候如果我们查询的某一个数据在缓存中一直不存在,就会造成每一次请求都查询DB,这样缓存就失去了意义,在流量大时,可能DB就挂掉了。

这个问题其实经常遇到,只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我想来,如果碰到这样的问题可以在封装的缓存SET和GET部分增加个步骤,如果查询一个KEY不存在,就已这个KEY为前缀设定一个标识KEY;以后再查询该KEY的时候,先查询标识KEY,如果标识KEY存在,就返回一个协定好的非FALSH或者NULL值,然后APP做相应的处理,这样缓存层就不会被穿透。当然这个验证KEY的失效时间不能太长。

 

二、缓存并发

有时候如果网站并发访问高,一个缓存如果失效,可能出现多个进程同时查询DB,同时设置缓存的情况,如果并发确实很大,这也可能造成DB压力过大,还有缓存频繁更新的问题。

我现在的想法是再APP中对缓存查询加锁,如果KEY不存在,就加锁,然后查DB入缓存,然后解锁;其他进程如果发现有锁就等待,然后等解锁后返回数据或者进入DB查询。

 

三、缓存失效

引起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高并发的时候,平时我们设定一个缓存的过期时间时,可能有一些会设置5分钟啊,10分钟这些;并发很高时可能会出在某一个时间同时生成了很多的缓存,并且过期时间都一样,这个时候就可能引发一当过期时间到后,这些缓存同时失效,请求全部转发到DB,DB可能会压力过重。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也刚好看到了相关的文章,引用其中的一个简单方案就时讲缓存失效时间分散开,比如我们可以在原有的失效时间基础上增加一个随机值,比如1-5分钟随机,这样每一个缓存的过期时间的重复率就会降低,就很难引发集体失效的事件。

 

第二、第三个问题其实差不多,主要就时第二个问题时针对同一个缓存,第三个问题时针对很多缓存

http://www.cnblogs.com/kingman/p/3631992.html说道

缓存系统不得不考虑的另一个问题是缓存穿透与失效时的雪崩效应。缓存穿透是指查询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由于缓存是不命中时被动写的,并且出于容错考虑,如果从存储层查不到数据则不写入缓存,这将导致这个存在的数据每次请求都要到存储层去查询,失去了缓存的意义。

有 很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缓存穿透问题,最常见的则是采用布隆过滤器,将所有可能存在的数据哈希到一个足够大的bitmap中,一个一定不存在的数据会被 这个bitmap拦截掉,从而避免了对底层存储系统的查询压力。在数据魔方里,我们采用了一个更为简单粗暴的方法,如果一个查询返回的数据为空(不管是数 据不存在,还是系统故障),我们仍然把这个空结果进行缓存,但它的过期时间会很短,最长不超过五分钟。

缓 存失效时的雪崩效应对底层系统的冲击非常可怕。遗憾的是,这个问题目前并没有很完美的解决方案。大多数系统设计者考虑用加锁或者队列的方式保证缓存的单线 程(进程)写,从而避免失效时大量的并发请求落到底层存储系统上。在数据魔方中,我们设计的缓存过期机制理论上能够将各个客户端的数据失效时间均 匀地分布在时间轴上,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缓存同时失效带来的雪崩效应。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