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奇葩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姨妈色口红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7 14:44

本文转自:http://qing.weibo.com/tj/9b1aaea233000984.html
关山水墨


图  故宫太和殿前的铜狮子

 


  北京的夏天实在不招人喜欢。灰蒙蒙的天空、闷热的空气、拥堵的车流、纷杂的人流,一切都令人心情烦燥不安。天气预报说当日的气温达35摄氏度,我就是在这样一个湿热的天气中一个人再次走进了故宫。

   中国古代宫殿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北京故宫。北京故宫的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前朝后寝”、“左祖右社”、“中轴排列”、“均衡对称”、“天人合一”、“皇权至上”的原则。若有机会从空中俯视北京皇城,你就会看到其外形就如同一柄金钥匙,楼阁重重,庭院森森,红墙黄瓦,金碧辉煌。皇家宫殿何以建筑得如此奢华呢?汉朝丞相萧何道出了其中的秘密。据说刘邦当初对萧何大兴土木建设壮丽的未央宫感到不满,萧何回答说:“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这“重威”就是要充分表现出皇家权威之重。

关山水墨

图  天安门

 


   故宫的建筑格局可以说是依据儒学中《周礼》来建造的。在《周礼》中明确记载有:“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意思是说建筑都城,城廓应呈现方形,每边长度为九华里,每边各设三座城门,城内要有横竖各九条横平竖直的街道,在宫城的左前部建设祖庙,右前部建设社稷坛,前部是主理朝政的地方,后部应于街市。北京故宫基本上就是依据这些来规划和建设的。现如今到北京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在故宫的东面建有太庙,祀奉的是皇家的祖先,在故宫的西面现今的劳动公园内建有社稷坛。古时将“社”和“稷”(谷神)合称为“社稷”,代表国家和天下。因中国是以农业为主的国家,对土地神十分崇拜,将土地视为国家的根本,所以建有社稷坛。 

   中国的古代宫殿建筑是有严格的等级规定的。漫步在故宫中你可以处处体会到这种等级的存在。故宫的建筑无处不透出封建社会等级的森严,大到整体布局,主体建筑,小到物件摆设、色彩和门钉。巍峨高大的屋顶,高高的台基,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最主要的特征,也构成了“天、地、人”三才的具体影像和内涵。

   判断宫殿建筑群中哪一座是主体建筑,主要有三大特征:一是屋顶的样式;二是房屋的开间;三是建筑物的台基。

   屋顶样式主要有五种:一是庑殿顶。即五脊四庇,也就是有五条屋脊,四个斜坡形的屋面。二是歇山顶。即九脊四庇。有九条屋脊,四个斜坡屋面,其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所以又称“九脊顶”。三是攒尖顶。屋顶的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部为锥形的屋顶,没有正脊。四是悬山顶。即五脊二庇,也就是四条边脊悬挑于山墙之外。五是硬山顶。也是五脊二庇,但它悬山顶有所不同,悬山顶的屋顶坡面的两边探出在山墙之外,而硬山顶的屋顶坡面则是与山墙平齐。各种屋顶的等级大小依次分为:垂檐庑殿式>垂檐歇山式>垂檐攒尖式>单檐庑殿式>单檐歇山式>单檐攒尖式>悬山式>硬山式。

关山水墨

图  重檐庑殿式的午门

 


   在宫殿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北京故宫三大殿。故宫三大殿分别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从中可以发现三大殿的名字中都含有“和”字,寓意深刻。古之《周易》认为,“太和”是指四季和谐,冲和元气、阴阳会合,一切协调顺利;“中和”是指天下万物生存有序,欣欣向荣,一切符合规律和节度;“保和”是指天、地、人相互协调和谐。这种思想和含意符合孔子的中庸之道,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归根结蒂,就是希望社会稳定、皇权永固。

关山水墨

图  单檐攒尖式的中和殿

 

关山水墨

图  垂檐歇山式的保和殿

 

关山水墨

图  各式建筑屋顶形式

   太和殿是故宫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大殿,所以采用的是重檐庑殿式屋顶。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总宽64米,进深37米,高35米,建筑面积达2377平方米。古代宫殿房屋建筑除了用屋顶形式来区分等级外,房屋的开间也是重要的标志之一在中国古建筑中,通常把四根柱子围成的空间称作“间”。“间”是中国古代建筑平面图上的最小单位。两柱之间、横向宽度称为“面阔”,纵深方向称之为“进深”。按封建建筑等级规定,建房是不得随意增加间数。故宫太和殿等级最高,面阔11间,进深5间,乾清宫次之,面阔9间,其他依次递减。唐朝规定,皇宫正殿面阔九间(乾隆时改为十一间)亲王正殿面阔七间;一至三品官员正堂面阔七间;四至五品官员正堂面阔五间;六至九品官员正堂面阔三间,老百姓不得超过3间。因此至今天农村还以能盖上“三间大瓦房”为荣耀。

关山水墨

图  台基高耸的故宫大殿


   在古代建筑等级区分中还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台基数。行走在故宫中常常会看到那些宫殿多建筑在高高的台基之上,一是为防水防潮,更重要的是突出皇权的威严。在《礼记》中就有明确的规定:“天子之堂,台基高九尺;诸侯之堂,台基高七尺;大夫之堂,台基高五尺;士之堂,台基高三尺。”通常用汉白玉建造的台基,等级高于普通台基的等级,有须弥座的台基等级,高于其他台基的等级;带栏杆、望柱的台基等级,高于无栏杆的台基等级。

   在故宫三大殿中,中和殿采用的是单檐庑殿式屋顶,保和殿采用的是重檐歇山式屋顶,因此按封建社会建筑等级划分,太和殿等级最高,保和殿次之,中和殿再次之。

   参观宫殿建筑不仅要看宫殿建筑本身,也要看其外部陈设及饰物,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建筑的艺术特点。宫殿外的陈设主要有华表、石狮、日晷、嘉量、吉祥缸、香炉、铜龟和铜鹤等。

关山水墨

图  华表上的神兽

 

   1、华表。在天安门前后各有一对雕功精美的华表,是作为标志和装饰用的大柱。华表多为石质,柱身上常雕有蟠龙纹饰,顶部为“仙人承露盘”,盘上有一蹲兽。传说华表起源于尧舜时用来表示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木柱,后成为人们识别道路的标志,再后来演变为只有皇家才能使用的装饰柱。

   2、石狮。狮为百兽之王,有辟邪的作用,是宫殿、官府、官宦人家门前的重要饰物。通常一品官员门前的石狮子,头上有卷毛13个,二品为12个,三品为11个,以此类推,七品以下官员门前不得放置狮子。门前的狮子通常为左雄右雌,狮爪下踏一球,为雄狮,象征统一环宇;爪下有一幼子,是母狮子,象征子孙绵延。狮子所蹲的石座上刻有凤凰和牡丹的,称之为“三王狮”。因为凤凰是百鸟之王,牡丹是百花之王,狮子为百兽之王。

关山水墨


   有趣的是狮子这一动物原本不是中国的产物,为何在中国有如此众多的造型的意义呢?据说在汉代以前中国本没有狮子,大门前的避邪之物是老虎。汉武帝时期,西域各国纷纷向中国进献狮子,从此这外来物种成为人们门前的守护之神。

   3、日晷(guǐ):是显示时间的器物。通常是一石质圆盘,上刻有刻度,在其中心置金属针,用日照时针影子的位置来显示时间,象征皇帝掌握宇宙空间,权力巨大。别小看这石质盘子和铁针,石盘要与赤道面平行,而则要指向南北极。

关山水墨

图  日晷
   4、嘉量:是古时的标准量器,象征皇帝公平、统一。全套量器从大到小依次为:斛(hú)、斗、升、合、龠(yuè),由三个正方体组成。一斛等于五斗,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合,一合等于二龠。

 

关山水墨

图   嘉量   
   5、铜龟、铜鹤。龟和鹤是神灵动物,象征国家社稷江山永固,延年益寿。最有名的是龙头龟、铜仙鹤。

 

关山水墨


关山水墨

   6、鼎和香炉:鼎是古代国家举行重大祭祀活动时的一种礼器,用于大典时燃香,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相传黄帝曾铸三鼎,象征天、地、人。夏禹时收九州之金,铸就九鼎,从此鼎成为传国之宝,成为国家权力的代表。门前设鼎,象征国家稳固如鼎。鼎和香炉的主要区别是,鼎为圆腹,有双耳、三足,周身有铭文。鼎有盖,炉无盖。

 

关山水墨


关山水墨
 图 
   7、吉祥缸:在北京故宫保和殿前有几只闪闪发光的鎏金大缸,这就是明清年代皇室中专司消防职能的贮水缸,称之为“门海”、“如意缸”。寓意为门前有海可防火。过去皇宫浩劫多为火灾,由于当时缺少消防工具,故由内务府制造司监造鎏金大缸,缸口直径1.6米,重约3392公斤,缸内平时贮满水用以防火灾。每年农历小雪后,在缸外套棉套,加缸盖,下边石道置炭火,防止结冰。

 

关山水墨

图  吉祥缸

   8、门钉:在皇家宫殿、太庙、寺院的大门上,通常有一排排金光闪闪的大铜钉,这些门钉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起到加固门板的作用。所用门钉的多少是按等级来划分的。皇家的大门每扇门纵横各9个门钉,共81个;亲王的大门纵9横7,共63个;世子府门纵9横5,共45个;郡王、贝勒、贝子、镇国公等宅门,纵横各7,共49个;侯以下官吏府门纵横各5,共25个。

   9、仙人走兽:在参观故宫三大殿时常可看到大殿的屋脊上塑有许多小动物,它们依次排列为仙人、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suān)猊(ní)、押鱼、獬(xiè)豸(zhì)、斗牛、行什。这些小动物的作用主要有三个:一是它们是传说中灭火避邪的吉祥物;二是封建社会建筑物等级的标志,拥有9件为等级最高,称“走九”,其次为“走七”、“走五”、“走三”等等;三是起到固定脊瓦和装饰作用。

仙人、小兽安放数量依建筑物等级的高低和规模而定。以北京故宫为例:太和殿级别最高,故走兽数量最多,十样俱全(仙人不计在内);乾清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日常政务的场所,地位次之,故有走兽9个;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设小兽7个;东西六宫妃嫔的居所,设小兽5个,以此类推。

关山水墨

图  仙人走兽 

 

   走兽为什么选择龙、凤、狮子、天马等等呢?在古代这些小兽都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①   仙人:仙人是神仙,象征长生不老。

   ②   龙:是传说能兴云布雨的神奇动物,是皇权的象征。

   ③   凤:是传说中的鸟中之王,象征至高无尚的尊贵。

   ④   狮子:是百兽之王。

   ⑤   天马、海马:是古代神话中的吉祥动物的化身。

   ⑥  狻(suān)猊(ní)):是与狮子一样的猛兽,能食豺狼虎豹,象征江山一统。

   ⑦   押鱼:是海中的异兽,能兴云作雨,是灭火消灾的能手。

   ⑧  獬(xiè)豸(zhì):是传说中猛兽,善于辨别是非曲直,象征皇家青明公正、正大光明。

   ⑨  斗牛:是古代传说中的一中虬龙,是除祸灭灾的吉祥动物。

   ⑩  行什:面似猴子,排行第10,是檐角的压尾兽,故称行什。

   故宫也许是中国建筑中龙的造型最为集中的地方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龙。关于龙的传说很多,主要是源于氏族部落联盟的图腾的集合。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而西方人则以龙为恶,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文化的重大差异吧。

   在故宫中有些关于龙生九子的传说,选择流传最为广泛的一种说法,记录如下:

关山水墨

图   赑屃(bi xi)

   1、鸱吻(chīwin):相传是龙的第一子,其性喜吞,故用于房屋顶部衔正脊,有镇火之意。其原型是鲸,其尾形如鸱首,甩扬海水以镇火。

    2、赑屃(bixi):是龙的第二子,力大无穷,生性爱负重,故而常见用于驮石碑。其原型是龟。

关山水墨

图   鸱吻(chīwin)

 
   3、椒(jiāo)图:相传是龙第三子,生性好闭,故而用于房门上铺首衔环,有避邪的意义。

关山水墨

图   椒(jiāo)图
   4、狻猊(suān ní):相传是龙的第四子,生性喜烟,故多用于香炉顶部或炉腿、炉足,有避邪之意。

   5、嘲风:相传是龙的第五子,生性好冒险,故而用在戗脊瓦钉等高处的最前端。

   6、蒲牢:相传是龙的第六子,生性喜吼,声音宏亮,故用于钟纽,用绳穿过用于悬钟。

    7、叭蝮(bāxia):相传是龙的第七子,生性喜水,故用于台阶或流水处,类似于现今的水溜子和水龙头。在故宫的各台基处都可看到,每逢天降大雨,就可呈现出万龙喷水的壮观场景,有镇水之意。

关山水墨

图   叭蝮(bāxia)
   8、饕餮(tāotiè):相传是龙的第八字,生性好吃,故用于盛载食物的鼎镬(huò),也就是大锅盖之上,有戒贪之意。

    9、睚眦:(yazi)相传是龙的第九子,生性喜好斗,故用于刀柄,有凶猛之意。

   色彩是故宫建筑的一大特点,也是故宫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与中国古代人崇尚土地有关。黄色,在中国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正色,它在水火木金土五行学说中代表中央地位,而中央属土,土为黄色。“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中华民族世代生息在黄土高原之上,对黄土地有一种特别的尊崇。因此,黄色象征尊贵,在中国历史上,从唐代晚期开始,黄色就被定为皇室专用色彩。到宋代皇宫开始用黄琉璃瓦,到了明、清时期只有皇宫、皇帝陵墓、坛庙可点用黄琉璃瓦,而王公只能用绿瓦顶,天坛用蓝瓦顶,一般百姓只能用灰瓦顶和黑瓦顶。

   但也有例外,如故宫的文渊阁是乾隆为珍藏《四库五书》而建的,书最怕火,而封建迷信认为黑色代表水,故采用黑瓦,表示水压火之意。

   红色在中国历来是被视为吉祥、喜庆、富贵、美满。因此,皇家用品也多为黄色和红色,皇室建筑自然也是红墙黄瓦。

   另外,在故宫建筑中到处都可以看到精美的绘画。这此彩画也是有等级之分的。等级最高的是金龙和玺彩画,图案多为龙凤图案,且多采用金色。旋子彩画是第二等级,画面也多画在《》线内,图案多为龙或锦纹,但用金量明显减少。苏式彩画多用在皇家园林,图案主要是人物、山水、花鸟等。

关山水墨

图  金龙和玺彩画


   漫步在北京故宫,只要稍留心就会发现占地72万平方米的若大故宫,根本就没有一根烟囱,那么,这么大的宫殿建筑群在冬天是如何供暖的呢?

   原来在皇宫的各建筑物下均建有火道。火道是一个一人多深的坑洞,与现如今东北农村的火炕类似,只是它烧暖的是屋子的地面,相当于当今的地热。同时寝宫还有火炕、火炉(熏笼),相当于农村的炭火盆,只是外型制作精美,大的1米多高,重达数百斤,小的西瓜大小,随手可移,再小的还可放入怀中,相当于今天的手炉“热宝”。

由于皇宫中使用的全部是经过反复精选的上等木炭,击之叮当作响,故而不产生什么烟尘,因此没有烟囱。一个冬日仅故宫每年就要耗费数百万斤精选木炭。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