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工总结(23—25)——软件维护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个人信息管理系统c语言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1:51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存周期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长的阶段。软件维护所花费的人力、无视、时间高达整个软件生存周期的60%—70%。 软工视频中对软件维护的讲解我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知识、应用知识、扩展知识。
            
            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重点是对软件维护的一个简单的介绍。上一篇博客中也提到,要想认识一个新的事物。首先要知道他的概念,然后是存在的作用,也可以说是目的,在后是有什么特点或特性。发句牢骚,其中当你总结的多的时候发现其实每学习一个东西是有共同点的。
             概念:软件维护是指软件系统交付费用后,为了改正软件在运行时的错误,或者为满足新的需求而加入新功能的软件修改的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修改软件的过程。
             目的:1、修改软件的错误。分为两方面:(1)发现潜在的错误,并修改 。(2)修改已近出现的错误。      2、增加软件的功能和性能。   3、延迟软件寿命。这是是软件维护的总目标,其实前两个目的从别的方面也是在延迟软件的寿命。因为不管你从怎样修改软件最终的目的都是让软件正常使用,更好的为客户服务。
             特性:文章的一开始我就介绍了,软件维护的一个显著的特性。时间长、工作量大、成本高;当然还有其他的特性像维护困难、维护有副作用等。维护困难在学习软件实现的时候多多少少也有提到,因为软件的维护人员,往往不是开发人员所以对软件的熟悉度低,还有技术人员对维护兴趣不高等,都造成了软件维护娥困难。维护有副作用,这个我们应该也有体会。在修改机房代码的时候,往往修改一处错误会引起其他地方的错误。特别是在修改变量的时候,所以在软件设计时也说的,尽量不要使用全局变量。
              
             应用知识
             应用知识就是在软件维护的过程中要具体选择和考虑的问题了。首先是维护的类型。(1)适应性维护:为了适应发展,使软件适应外部新的硬件、软件、或者数据环境的变化而做的修改。也可以理解为延长软件的使用寿命。(2)完善性维护: 满足用户的提出的新的要求,对软件的功能进行补充和完善。 (3)纠错性维护:也称为改正性维护,解决软件潜在的问题和已近出现的问题。软件维护中各类维护所占的比例如下图。


                过程,也称为软件维护的步骤(个人理解)。由于视屏和书上没有明确软件维护的具体步骤。我想做一件事情肯定要有步骤,即使吧步骤不唯一,也要大概有个模型。所以我就自己总结出一套软件维护的步骤,只是宏观的。(1)建立组织维护:即建立要维护软件的小组。(2)编写维护的工作文档:文档包括,维护评估、维护计划。 (3)规定复审的评价标准:即确定软件维护的程度。
                 方法:软件维护的方法包括:(1)面向维护技术——涉及软件开发的所有阶段。(2)维支援技术——支持软件维护阶段技术。 (3)维护档案记录——做好档案记录,才能为维护评价提供有效的数据。 (4)维护评价——确定软件维护的质量。
                 
                  扩展知识
                   之所以叫扩展知识,是因为视频中只是简单的一提。而我仅仅限于知道有这个东西,具体做什么、怎么用都不了解。(1)软件可维护性:就是修改软件或软件维护的容易程度。
  (2)逆向工程:软件的逆向工程是分析程序,力图在比源代码更高的抽象层次上建立程序表示的过程,它是一个软件恢复的过程。(3)再工程:软件再工程是指对既存对象系统进行调查,并将其重构为新形式代码的开发过程。
          
             总结:软维护是软件开发不可缺失的部分,一个软件不可能不需要维护。既然是这样,那么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就要记录好相关文档,规范的编写程序,为软件日后的维护做好准备工作。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