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性研究的小技巧与注意事项!

来源:互联网 发布:baby在韩国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19:36
最近几个月,做了好几个定性研究的项目;事后做录音整理时,越发觉得6月初在北京参加“定性座谈会主持”培训课程中学习到的内容,是多么有价值!真是对实践的理论化,理论知识的实践化。

在这与大家分享两点主持上的小技巧与注意事项,当然会有非常生动的小案例!

 

案例1:非服装类商品买家座谈会

问题背景:问到这些非服装类商品买家,在线下购买服装的一些习惯、频次等。

A小姐回答:“我很简单,我一般不太去买衣服;如果我去,一定是没衣服穿了。而且我也只去品牌店去买。因为逛小店很辛苦,而且我不会讨价还价。”

B小姐回答:“我不怎么逛街的。一般是跟着朋友去逛(陪着),看到合适的,觉得有必要的,才给自己买一下。我不喜欢很多衣服,只要有2、3套,简单大方的就行了。一般是这一套扔掉之后,才买下一套。”

主持人:“哦,您很像A小姐;不喜欢有很多衣服,如果特意去买衣服,那就应该是没衣服穿了!”

突然A小姐很急地跳了出来,大声说道;“不一样,不一样!我是每年一定会去换新衣服的。只要一到一个季节,我就会去换新衣服。换季觉得“没衣服”是指所有的衣服都穿烦了、看厌了,就想着去换衣服。”

 

案例分析:

  A小姐觉得自己是个不爱买衣服的女孩子,但当B小姐一个更不爱买衣服、甚至认为衣服多是件很麻烦的事的人出现;而且他人将她们俩归为一类人时,A小姐再也无法沉默了!她需要进一步向大家说明自己所认为的“没衣服穿”是到底是个什么程度,解释清楚自己最真实的行为是怎样的,她需要表明自己与B小姐是不同的。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用户实际上并不明确知道自己的态度的”,在她一开始的意识中就认为自己真是一个不爱买衣服的人;但一旦有了对比,他才突然明白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再当其他人将她与更不爱买衣服的B小姐归为一类时,她更加意识到自己与B小姐的差距;真正说明白了自己的在衣服购买上的行为。

 

 

案例2即注意事项:请不要有意诱导被访者

  听了最近做的这几场座谈会与深访的录音,觉得自己在现场时为了能够拉近与被访者之间的距离,会多次称呼被访者的名字,或是重复一下他们刚刚说过的观点,再次向他们再次确认。可同时,事后听录音后;觉得自己有时过于地在强调重复被访者的观点,甚至为他们作为了总结!这一点是很不好的,已经有一些在诱导被访者。

 

M

各位觉得自己在穿衣的风格上有一些什么自己的喜好?自己偏爱的品牌等?

1

我对这个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就像现在穿的。

M

哦,就是运动、休闲的比较多。

  像在这里,我就应该追问被访者,自己总结一下自己的穿衣风格。

 

  每一次的研究,都能学习到、总结出很多东西。小小分享,希望对大家有些帮助。*^_^*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