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Z系列-创新原理-9~11-预先反作用原理、预处理原理、预先防范原理

来源:互联网 发布:蜘蛛软件刷奖软件下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6 04:40

一、预先反作用原理表述如下:

1)预先给物体施加反作用,以补偿过量的或者不想要的压力。

如果知道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会有不利的或者有害的作用(负面作用)产生,则可以预先采取一定的措施来抵消、控制这种不利局面,防止负面作用产生不良后果,比如:

A) 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防止某些病的出现;
B)工程领域的预应力结构;
C)给汽车安装减震器;
D)为了减少摩擦,加入润滑装置;
E) 在喝酒前吃点东西,服点解酒的药物可以防止醉酒;



二、预处理原理的表述如下:

1) 事先对物体完全或者部分实施必要的改变;
2)事先把物体放在最方便的位置,以便能立即投入使用;

对系统进行预处理的目的是使得系统变得更加易用,包括缩短系统功能完成时间,简化过程中的操作等,比如:

A)手术前的器具整理排列;
B)冷冻食品使用前的解冻;
C)预先收费系统以加快收费过程;
D)打豆浆前先将豆子进行浸泡;


三、预先应急措施原理

预先应急措施原理,有的也叫事先防范原理,其表述如下:

1)预先准备好相应的应急措施,以提高物体的可靠性。

一般来讲,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增加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可以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提升可靠性的同时,也降低了系统的风险。需要采取应急措施的前提是系统的可靠性得不到保障,而一旦因可靠性不足产生的风险后果,不能被系统的使用者接受。例子非常多:

A)汽车的安全气囊;
B)降落伞的备用伞包;
C ) 多机热备;
D)节目排练;
E)方案备份;
F) 船上的救生圈;
G) 生产过程中的零件库存;
H) 如果卖给用户的自行装配产品,则可以通过多提供一些备用的连接件(如螺钉),避免用户在装配过程中因连接件弄丢或弄坏而中断装配,这样可以提高用户的满意度;

一般来讲,预先应急措施或装置,都不是系统正常情况下所需要的,是为了防止系统出现意外而增加的。应急防范原理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常见的应急方式有:

1) 冗余(系统,组件等);2)预先演练或培训;3)救助机制(如果系统出现异常下的处理机制,包括自救,他救等)


预处理原理的目的是为了使系统作用的发挥更加顺利,一般来讲,预处理干预的是系统作用之前,一般的情况下不会改变系统的作用,也不会为系统增加额外的装置,而预先反作用原理是为了减少系统作用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作用,重点强调的反作用,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引入反作用装置来实现;而预先应急措施是在系统作用发生意外(主要是可靠性带来的问题)的情况下的一种应急处理措施,而这种应急措施在系统正常的作用过程中一般不会起作用。这就是“在喝酒前吃点东西,服点解酒的药物可以防止醉酒”这个例子不是预先防范而属于预先反作用的缘故。当然,三种原理的区分,也不要完全对号入座,只要解决问题就行。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