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侠小说之我的见解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黑侠不写了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0:09
金庸武侠小说之我的见解

还记得,还在初中的时候,老师就一直对我们说:“你们这次的暑假作业就是看四大名著中的《三国演义》,写读书笔记”。对于我们这种穷苦孩子出身,没读过太多书的人来说,当时觉得《三国演义》就像是古代那种官门府邸才有的藏书。后来外公(我外公是位特别爱看古典武侠的人)送我一本,顿时对外公佩服得五体投地。

当然,《三国演义》还不能算武侠,最多也只能算是古典小说。我觉得衡量一样东西的价值就是看它的拥趸数量以及其是否对社会是否存在伤害。

我喜欢《三国演义》浓重的历史沧桑气息,但我更是《天龙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记》等的忠实拥趸。金庸的小说我大部分都看过2~3遍,而古龙和梁羽生的小说却从没有完整的看完过一部,这是为什么?我自己也无法想清楚,但我知道我如果真喜欢一本书就一定会看下去的,金庸的小说每次阅读都能给我新鲜感。

北大的孔庆东教授曾评价金庸的小说:“看金庸小说中的武侠就像在看芭蕾舞表演,菜名也是取得极有艺术感的——'二十四桥明月夜'”。金庸将中国的古典艺术融入到武侠中,突破了传统武侠的概念。你看,在《天龙八部》中,四大恶人,都是恶人,金庸却能给每个人不一样的外号:老大恶贯满盈、老二无恶不作、老三凶神恶煞和老四穷凶极恶。这不就是我们小学语文中学造同义词吗?恶虽恶,却也恶得可爱。凶神恶煞的岳老三使的是一把鳄鱼剪,动不动就要扭断人家脖子,但却也说话算话。

金庸的小说不仅主人公人物刻画特别突出,中性和反面的人物也是刻画得及其优秀的,看过金庸小说的人大概都牢牢地记着了”李莫愁“、”梅超风“、”黄老邪“、”周伯通“这些人物了吧。

哎哟,似乎扯得有些多了,其实这次主要是想发个自己整理的金庸作品的图片。

金庸小说之我的见解

《书剑恩仇录》是金庸早期的作品,感觉尚不成熟。慢慢到《射雕英雄传》时,完完全全感觉进入了一个由金庸打造的武侠世界,后有《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续接《射雕》的故事,但其实三者联系已不太紧了。金老的风格恰恰体现在这,每部作品都是不同的风格,主人公的形象各异——郭靖的老实憨厚、杨过的放荡不羁、张无忌的侠义多情。虽然迥异的性格,但在小说中,作者不都给他们一个美好的结尾了么,现实中也是如此吧——不管你的性格是怎么样的,没有说哪种性格就是好的,只要心怀善意,都会从不同的道路取得成功。《天龙八部》不仅是我,可能也是大多数金庸迷会认为是金庸武侠的最高峰。在《天龙》中,作者又出奇招:

  1. 主人公有3人,用有些人的观念讲,”多主不是无主吗?“,而金庸恰恰把三个主人公的三条故事线发挥到了极致,最终在少林寺将三人的故事才重合;
  2. 故事线运用的非常好——明线加隐线的方式;
  3. 将中国古典的佛学与道家学说融入到小说的每一个角落,但看”天龙八部“这个书名就出自佛教,指八种”非人“神道怪物,云南大理国信佛,小说以《天龙八部》为名,写的是北宋时云 南大理国的故事。段誉刚出场,看无量剑派比剑时,说:

    :“你这位大爷,怎地如此狠霸霸的?我平生最不爱瞧人打架。贵派叫做无量剑,住在无量山中。佛经有云:‘无量有四:一慈、二悲、三喜、四舍。’这‘四无量’么,众位当然明白;与乐之心为慈,拔苦之心为悲,喜众生离苦获乐之心曰喜,于一切众生舍怨亲之念而平等一如曰舍。无量寿佛者,阿弥陀佛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至于道学,”逍遥子“、”秋水“都出自庄子的《逍遥游》和《秋水》篇,更有对石壁玉像的描述: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

    武功也能从庄子的文章中化出,请看对”北冥神功“的描述:

    “《庄子》‘逍遥游’有云:‘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也。’又云:‘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是故本派武功,以积蓄内力为第一要义。内力既厚,天下武功无不为我所用,犹之北冥,大舟小舟无不载,大鱼小鱼无不容。是故内力为本,招数为末。以下诸图,务须用心修习。”

    貌似近期在OsChina主页上看到有个名字叫”禅道“项目管理开源软件,不知道这软件做得确实可以还是这名字把人给忽悠了。

  4. 艺术气故事气息更浓。且看黄眉僧和段延庆斗棋那一段,开棋前有”让子“的一段,太精彩了,

    黄眉僧道:“好,你是主人,我是客人,我先下了。”青袍客道:“不!强龙不压地头蛇,我先。”黄眉僧道:“那只有猜枚以定先后。请你猜猜老僧今年的岁数,是奇是偶?猜得对,你先下;猜错了,老僧先下。”青袍客道:“我便猜中,你也要抵赖。”黄眉僧道:“好罢!那你猜一样我不能赖的。你猜老僧到了七十岁后,两只脚的足趾,是奇数呢,还是偶数?”

    这谜面出得甚是古怪。青袍客心想:“常人足趾都是十个,当然偶数。他说明到了七十岁后,自是引我去想他在七十岁上少了一枚足趾?兵法云:实则虚之,虚则实之。他便是十个足趾头,却来故弄玄虚,我焉能上这个当?”说道:“是偶数。”黄眉僧道:“错了,是奇数。”青袍客道:“脱鞋验明。”

    黄眉僧除下左足鞋袜,只见五个足趾完好无缺。青袍客凝视对方脸色,见他微露笑容,神情镇定,心想:“原来他右足当真只有四个足趾。”见他缓缓除下右足布鞋,伸手又去脱袜,正想说:“不必验了,由你先下就是。”心念一动:“不可上他的当。”只见黄眉僧又除下右足布袜,右足赫然也是五根足趾,哪有甚么残缺?

    青袍客霎时间转过了无数念头,揣摸对方此举是何用意。

    只见黄眉僧提起小铁槌挥击下去,喀的一声轻响,将自己右足小趾斩了下来。他身后两名弟子突见师父自残肢体,血流于前,忍不住都“噫”了一声。大弟子破痴从怀中取出金创药,给师父敷上,撕下一片衣袖,包上伤口。

    黄眉僧笑道:“老僧今年六十九岁,得到七十岁时,我的足趾是奇数。”

    是不是,出其不意,但又有点玩笑气。还有”珍珑棋局“这名字也是取得及其雅致的,若不看情节,光听这名字,就像两个老友在斗棋。

    常常想,代码写多了,加班,书读得少了,是不是会忽略艺术的存在性。然而,之前的纵多IT行业的变革——Apple、智能手机等——都是艺术的变革。推荐去看看吴军博士的《数学之美》一书,吴军博士用浅显的语言将高深的数学艺术化了,着实很赞。既然这么困难的艺术创新都被大牛们做了,我们为什么就不能在写代码的时候多考虑考虑代码的美观性呢?

    再看聚贤庄乔峰大战群雄时,用太祖长拳与少林高僧玄难大师对决,

    他狂怒之下,脸色铁青,乔峰只如此一掌,便破了他的成名绝技,今日丢的脸实在太大,双臂直上直下,猛攻而前。

    众人尽皆识得,那是江湖上流传颇广的“太祖长拳”。宋太祖赵匡胤以一对拳头、一条杆棒,打下了大宋的锦绣江山。

    自来帝皇,从无如宋太祖之神勇者。那一套“太祖长拳”和“太祖棒”,当时是武林中最为流行的武功,就算不会使的,看也看得熟了。

    这时群雄眼见这位名满天下的少林高僧所使的,竟是这一路众所周知的拳法,谁都为之一怔,待得见他三拳打出,各人心底不自禁的发出赞叹:“少林派得享大名,果非幸致。同样的一招‘千里横行’,在他手底竟有这么强大的威力。”群雄钦佩之余,对玄难僧袍无袖的怪相再也不觉古怪。

    本来是数十人围攻乔峰的局面,玄难这一出手,余人自觉在旁夹攻反而碍手碍脚,自然而然的逐一退下,各人团团围住,以防乔峰逃脱,凝神观看玄难和他决战。

    乔峰眼见旁人退开,蓦地心念一动,呼的一拳打出,一招“冲阵斩将”,也正是“太祖长拳”中的招数。这一招姿式既潇洒大方已极,劲力更是刚中有柔,柔中有刚,武林高手毕生所盼望达到的拳术完美之境,竟在这一招中表露无遗。来到这英雄宴中的人物,就算本身武功不是甚高,见识也必广博,“太祖拳法”的精要所在,可说无人不知。乔峰一招打出,人人都是情不自禁的喝了一声采!

    作为一个学计算机的菜鸟,也能隐隐约约明白些人生的道理,”技术在精,基础很重要,即使最简单的技术,发挥好了,足以抵过现在所谓的各种时髦技术。“

且回过头来,《天龙》中这种情节太多太多了,只要你去看小说。在其它作品中如《射雕》中也有非常具有艺术气息的情节(而且也很多)。几个令我印象非常深的就是郭靖黄蓉求见南帝一路的过程,精彩至极,解瑛姑的幻方图时,

那女子沮丧失色,身子摇了几摇,突然一交跌在细沙之中,双手捧头,苦苦思索,过了一会,忽然抬起头来,脸有喜色,道:“你的算法自然精我百倍,可是我问你:将一至九这九个数字排成三列,不论纵横斜角,每三字相加都是十五,如何排法?”

黄蓉心想:“我爹爹经营桃花岛,五行生克之变,何等精奥?这九宫之法是桃花岛阵图的根基,岂有不知之理?”当下低声诵道:“九宫之义,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边说边画,在沙上画了一个九宫之图。

那女子面如死灰,叹道:“只道这是我独创的秘法,原来早有歌诀传世。”

黄蓉笑道:“不但九宫,即使四四图,五五图,以至百子图,亦不足为奇。

就说四四图罢,以十六字依次作四行排列,先以四角对换,一换十六,四换十三,后以内四角对换,六换十一、七换十。这般横直上下斜角相加,皆是三十四。”那女子依法而画,果然丝毫不错。

黄蓉道:“那九宫每宫又可化为一个八卦,八九七十二数,以从一至七十二之数,环绕九宫成圈,每圈八字,交界之处又有四圈,一共一十三圈,每圈数字相加,均为二百九十二。这洛书之图变化神妙如此,谅你也不知晓。”

我就是记住了这”九宫之义,法以灵龟,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可以随时顺手把3x3的九宫图毫不思考的画出来。这回该佩服金老的学识了吧,不仅同文哲史,还懂数学?

且再看黄蓉破渔樵耕读中书生的”孔子弟子数“题,

黄蓉心道:“要他开口,只有出言相激。”当下冷笑一声,说道:“‘论语’纵然读了千遍,不明夫子微言大义,也是枉然。”

那书生愕然止读,抬起头来,说道:“甚么微言大义,倒要请教。”黄蓉打量那书生,见他四十来岁年纪,头戴逍遥巾,手挥折叠扇,颏下一丛漆黑的长须,确是个饱学宿儒模样,于是冷笑道:“阁下可知孔门弟子,共有几人?”

那书生笑道:“这有何难?孔门弟子三千,达者七十二人。”

黄蓉问道:“七十二人中有老有少,你可知其中冠者几人,少年几人?”

那书生愕然道:“‘论语’中未曾说起,经传中亦无记载。”黄蓉道:“我说你不明经书上的微言大义,岂难道说错了?刚才我明明听你读道: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五六得三十,成年的是三十人,六七四十二,少年是四十二人。两者相加,不多不少是七十二人。瞧你这般学而不思,嘿,殆哉,殆哉!”

大部分同学可能从中看到的是黄蓉的调皮捣蛋,但不知为什么,我觉得黄蓉却说得极有道理。”不知微言大义“,死读书一直是我排斥的,而至少学会从论文、书籍的字里行间体会一些东西才算知晓点”微言大义“吧,有些人连书都不看的,还只会来批评哪些整天只会读书的”好同学“。

停不下键盘了,且不妨继续看对对联,

那书生挥扇指着一排棕榈道:“风摆棕榈,千手佛摇折叠扇。”这上联既是即景,又隐然自抬身分。

黄蓉心道:“我若单以事物相对,不含相关之义,未擅胜场。”游目四顾,只见对面平地上有一座小小寺院,庙前有一个荷塘,此时七月将尽,高山早寒,荷叶已然凋了大半,心中一动,笑道:“对子是有了,只是得罪大叔,说来不便。”那书生道:“但说不妨。”黄蓉道:“你可不许生气。”

那书生道:“自然不气。”黄蓉指着他头上戴的逍遥巾道:“好,我的下联是:‘霜凋荷叶,独脚鬼戴逍遥巾’。”

这下联一说,那书生哈哈大笑,说道:“妙极,妙极!不但对仗工整,而且敏捷之至。”郭靖见那莲梗撑着一片枯凋的荷叶,果然像是个独脚鬼戴了一顶逍遥巾,也不禁笑了起来。黄蓉笑道:“别笑,别笑,一摔下去,咱俩可成了两个不戴逍遥巾的小鬼啦!”

那书生心想:“寻常对子是定然难不倒她的了,我可得出个绝对。”猛然想起少年时在塾中读书之时,老师曾说过一个绝对,数十年来无人能对得工整,说不得,只好难她一难,于是说道:“我还有一联,请小姑娘对个下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

黄蓉听了,心中大喜:“琴瑟琵琶四字中共有八个王字,原是十分难对。

只可惜这是一个老对,不是你自己想出来的。爹爹当年在桃花岛上闲着无事,早就对出来了。我且装作好生为难,逗他一逗。”于是皱起了眉头,作出愁眉苦脸之状。那书生见难倒了她,甚是得意,只怕黄蓉反过来问他,于是说在头里:“这一联本来极难,我也对不工稳。不过咱们话说在先,小姑娘既然对不出,只好请回了。”

黄蓉笑道:“若说要对此对,却有何难?只是适才一联已得罪了大叔,现在这一联是一口气要得罪渔、樵、耕、读四位,是以说不出口。”那书生不信,心道:“你能对出已是千难万难,岂能同时又嘲讽我师兄弟四人?”

说道:“但求对得工整,取笑又有何妨?”黄蓉笑道:“既然如此,我告罪在先,这下联是:‘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

那书生大惊,站起身来,长袖一挥,向黄蓉一揖到地,说道:“在下拜服。”黄蓉回了一礼,笑道:“若不是四位各逞心机要阻我们上山,这下联原也难想。”

原来当年黄药师作此对时,陈玄风、曲灵风、陆乘风、冯默风四弟子随侍在侧,黄药师以此与四弟子开个玩笑。其时黄蓉尚未出世,后来听父亲谈及,今日却拿来移用到渔、樵、耕、读四人身上。

我记得高中语文老师就给我们出过"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这一联,当时叹为惊奇。想不到,后来再看《射雕》时,此联只是黄药师对四弟子开个玩笑的话,也足见黄药师这博古通今之术,归魂庄的奇门遁甲之术也尽传自于黄药师,这亦正亦邪的人物形象也是金庸武侠中特别突出的。黄药师吹箫抚琴皆成武,这不由得令我想起当时看朱光潜先生关于美学的书籍,”美最初源自于实用性“,武亦如此吧,不然为什么现在都叫习武强身健体呢。

说道武,不妨看看《神雕》中对武学修习的看法,

杨过提起右首第一柄剑,只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

再看那剑时,见长约四尺,青光闪闪,的是利器。他将剑放回原处,拿起长条石片,见石片下的青石上也刻有两行小字:“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

杨过心想:“这里少了一把剑,原来是给他抛弃了,不知如何误伤义士,这故事多半永远无人知晓了。”出了一会神,再伸手去拿第二柄剑,只提起数尺,呛啷一声,竟然脱手掉下,在石上一碰,火花四溅,不禁吓了一跳。

原来那剑黑黝黝的毫无异状,却是沉重之极,三尺多长的一把剑,重量竟自不下七八十斤,比之战阵上最沉重的金刀大就尤重数倍。杨过提起时如何想得到,出乎不意的手上一沉,便拿捏不住。于是再俯身拿起,这次有了防备,拿起七八十斤的重物自是不当一回事。见那剑两边剑锋都是钝口,剑尖更圆圆的似是个半球,心想:“此剑如此沉重,又怎能使得灵便?何况剑尖剑锋都不开口,也算得奇了。”看剑下的石刻时,见两行小字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杨过喃喃念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但想世间剑术,不论哪一门哪一派的变化如何不同,总以轻灵迅疾为尚,这柄重剑不知怎生使法,想怀昔贤,不禁神驰久之。

过了良久,才放下重剑,去取第三柄剑,这一次又上了个当。他只道这剑定然犹重前剑,因此提剑时力运左臂。哪知拿在手里却轻飘飘的浑似无物,凝神一看,原来是柄木剑,年深日久,剑身剑柄均已腐朽,但见剑下的石刻道:“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孔子概括自己的人生,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与《神雕》中的似有不同,但都是从幼稚到成熟,再到“无我,无它”而从心所欲的境地,“无招胜有招”,多高的境界……IT的技术男估计是很难体会到了。但像“做不如不做”这种话还是经常能听到了,网络流行语叫什么——“No做 no die”,当然,这离“无招胜有招”那种更文艺更沉重的人生气息就远了。

待金老的小说发展到《鹿鼎记》,至今仍无法突破的一个武侠境界——无武的武侠。武侠武侠,连“武”都没有,何以成“侠”,当然,《鹿鼎记》中貌似也没有太多的侠。但无“武”成“侠”却也有一定的道理。中国古典哲学的墨家一直推崇“兼爱”——也就是没有战争爱众生,不行你可以去查查字典,“武”的上下构成“止戈”——停止刀兵的意思。《左氏春秋》语:“夫文止戈为武。”这样,武侠就和当今社会提倡的两大主题之一“和平”是一致的了。真想不通,之前的一些中小学老师为什么总是鄙视看武侠小说的同学,原因可能只有一个——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武”是什么意思,更别谈侠了。

回到《鹿鼎记》,从书名看,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逐鹿中原,问鼎中原”之意,二是指小说中的鹿鼎公和鹿鼎山。《鹿鼎记》是我第一次看花费时间最长的一部了,因为在看之前我不知道里面的主人公竟然是一个妓院里的小孩——韦小宝,看着总感觉没有一个主要的人物,而且书开头描述的是黄宗羲吕留良等的谈话以及《明书辑略》的案件随着小说的发展才能体会到其用意。在《鹿鼎记》中,金老以一种嬉戏调侃的态度刻画了韦小宝这个相对比较真实的人物,一般人或多或少都能从中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相对于郭靖那种完美化的人物在现实社会中是很少很少的,我们都爱玩、懒,都有时候会图点小利、有时会骗个人,甚至这样的社会条件,让我们大部分人变得圆滑——这就是韦小宝,唯独不好学文习武。金老就是通过这么一个反面叛逆却更真实的主人公来反映一种社会现实。鲁迅有句话说得好:”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鹿鼎记》是一场又喜又悲的剧。

金老受《阿Q正传》影响,试图以韦小宝来描写“国民性格” :

“写这部书时,我经常想起鲁迅的《阿Q 正传》所强调的中国人的精神胜利。精神胜利的意念在中国的确相当悠久而普遍,但是却不是中国所独有的。 有时走访国外, 我也常发现:几乎每个地方的人民都有他们精神胜利的方式。所以我试图从另一角度去探索中国人所特有的一面性格。”

我看完鹿鼎记对韦小宝的感觉就是:”韦小宝的人生观里最重要的是钱和女人,但他也深谙先舍后得的道理,以此就很容易理解他的各种滑稽的行为了。“且无暇去讨论更多的细节,但禁不住想要挑一些段落给大家看看。

但见房中一排排都是书架,架上都摆满了书,也不知有几千几万本。韦小宝倒抽了口凉气,暗叫:“辣块妈妈不开花,开花养了小娃娃!他奶奶的,皇帝屋里摆了这许多书,整天见的都是书,朝也书(输),晚也书(输),还能赌钱么?海老公要的这几本书,我可到哪里找去?”他生长市井,一生之中从来没见过书房是什么样子,只道房中放得七八本书,就是书房了。从七八本书中,检一本写有“三十二”或“四十二”几个字的书,想必不难,此刻眼前突然出现了千卷万卷书籍,登时眼花缭乱,不由得手足无措,便想转身逃走。

仅这么一段,我们就知道韦小宝这个人了——爱讲脏话、爱调侃、爱赌钱、不识字。

写到这,如果不去看看原本的小说,我很难再用自己的语言努力去刻画这个人物了,哎,还是佩服金老啊!但不妨Copy几大段韦小宝调戏沐王府郡主的文字,慰劳下辛辛苦苦加班的程序员们,

小郡主睁开眼来,瞧了他一眼,忙又闭上眼睛。

韦小宝寻思:“你沐王府在江湖上好大威风,那日苏北道上,你家那白寒松好大架子,丝毫没将老子瞧在眼里,这当儿还不是让我手下的人打死了。他奶奶的……”想到此处,伸起手来,见手腕上黑黑一圈乌青兀自未退,隐隐还感疼痛,心道:“那白寒枫死了哥哥,没处出气,捏得老子骨头也险些断了。想不到沐王府的郡主娘娘却落在我手里,老子要打便打,要骂便骂,你半分动弹不得,哈哈,哈哈!”想到得意处,不禁笑出声来。小郡主听到笑声,睁开眼来,要看他为什么发笑。

韦小宝笑道:“你是郡主娘娘,很了不起,是不是?你奶奶的,老子才不将你放在眼里呢!”走上前去,抓住她右耳,提了三下,又捏住她鼻子,扭了两下,哈哈大笑。小郡主闭着的双眼中流出眼泪,两行珠泪从腮边滚了下来。韦小宝喝道:“不许哭!老子叫你不许哭,就不许哭!”小郡主的眼泪却流得更加多了。韦小宝骂道:“辣块妈妈,臭小娘皮,你还倔强!睁开眼睛来,瞧着我!”

小郡主双眼闭得更紧。韦小宝道:“哈,你还道这里是你沐王府,你奶奶的,你家里刘白方苏四大家将,有他妈的什么了不起,终有一日撞在老子手里,一个个都斩成了肉酱。”    大声吆喝:“你睁不睁眼?”小郡主又用力闭了闭眼睛。韦小宝道:“好,你不肯睁眼,要这一对臭眼珠子有什么用?不如挖了出来,让老子下酒。”提起匕首,平放刃锋,在她眼皮上拖了几拖。小郡主全身打个冷战,仍不睁开眼睛。韦小宝倒拿她没有法子,说道:“你不睁眼,我偏偏要你睁眼,咱哥儿俩耗上了,倒要瞧瞧是你郡主娘娘厉害,还是我这小流氓、小叫化子厉害。我暂且不来挖你的眼珠,挖了眼珠,倒算是你赢了,永远不能瞧我。我要在你脸蛋上用尖刀子雕些花样,左边脸上刻只小乌龟,右边脸上刻一堆牛粪。

等到将来结了疤,你到街上去之时,成千成万的人围拢来瞧西洋镜,大家都说:‘美啊,美啊,来看沐王府的小美人儿,左边脸上一只王八,右边脸上一堆牛粪。’你到底睁不睁眼?”小郡主全身难动,只有睁眼闭眼能自拿主意,听得韦小宝这么说,眼睛越闭越紧。

韦小宝自言自语:“原来这臭花娘嫌自己脸蛋儿不美,想要我在她脸上装扮装扮,好,我先刻一只乌龟!”打开桌上砚台,磨了墨,用笔蘸了墨。这些笔墨砚台都是海老公之物,韦小宝一生从未抓过笔杆,这时拿笔便如拿筷子,提笔在小郡主左脸画了一只乌龟。

小郡主的泪水直流下来,在乌龟的笔划上流出了一道墨痕。

韦小宝道:“我先用笔打个样子,然后用刀子来刻,就好像人家刻图章。对,对,郡主娘娘,咱们刻好之后,我牵了你去长安门大街,大叫:‘哪一位客官要印乌龟?三文钱印一张!’我用黑墨涂了你脸,有人给三文钱,就用张白纸在你脸上一印,便是一只乌龟,快得很!一天准能印上一百张。三百文铜钱,够花的了。”

他一面胡扯,一面偷看小郡主的脸色,见她睫毛不住颤动,显然又是愤怒,又是害怕。他甚是得意,说道:“嗯,右脸刻一堆牛粪,可没人出钱来买牛粪的,不如刻只猪,又肥又蠢,生意一定好。”提起笔来,在她右边脸颊上干划一通,画的东西有四只脚,一条尾巴就是了,也不知像猫还是像狗。

他放下毛笔,取过一把剪银子的剪刀,将剪刀轻轻放在小郡主左颊,喝道:“你再不睁眼,我要刻花了!我先刻乌龟,肥猪可不忙刻。”

小郡主泪如泉涌,偏偏就是不肯睁眼。韦小宝无可奈何,不肯认输,便将剪尖在她脸上轻轻划来划去。这剪尖其实甚钝,小郡主肌肤虽嫩,却也没伤到她丝毫,可是她惊惶之下,只道这小恶人真的用刀子在自己脸上雕花,一阵气急,便晕了过去。

韦小宝见她神色有异,生怕是给自己吓死了,倒吃了一惊,忙伸手去探她鼻息,幸好尚有呼吸,便道:“臭小娘装死!”

寻思:“你死也不肯睁眼,难道我便输了给你?咱们骑驴看唱本,走着瞧,韦小宝总不会折在你臭小娘手里。”拿了块湿布来,抹去她两颊上黑墨,直抹了三把,才抹得干净。但见她眉淡睫长,嘴小鼻挺,容颜着实秀丽,自言自语:“你是郡主娘娘,心中一定瞧不起我这小太监,我也瞧不起你,大家还不是扯直?”

过了一会,小郡主慢慢醒转,一睁开眼,只见韦小宝一双眼睛和她双目相距不过一尺,正狠狠的瞪着她,不由得吃了一惊,急忙闭眼。

韦小宝哈哈大笑,道:“你终于睁开眼来,瞧见我了,是老子赢了,是不是?”他自觉得胜,心下高兴,只是小郡主不会说话,未免有些扫兴,要想去解她穴道,却又不知其法,说道:“你给人点了穴道,倘若解不开,不能吃饭,岂不饿死了?我本想给你解开,不过解穴的法门,从前学过,现下可忘了。

你会不会?你如不会,那就躺着做僵尸,一动也别动,要是会的,眼睛眨三下。”

他目不转睛的望着小郡主,只见她眼睛一动不动,过了好一会,突然双眼缓缓的连眨三下。韦小宝大喜,道:“我只道沐王府中的人既然姓沐,一定个个是木头,呆头呆脑,什么都不会,原来你这小木头还会解穴。”将她抱起,坐在椅上,说道:“你瞧着,我在你身上各个部位指点,倘若指得对的,你就眨三下眼睛,指得不对,眼睛睁得大大的,一动也不能动。我找到解穴的部位,就给你解开穴道,懂不懂?懂的就眨眼。”小郡主眨了三下眼睛。

韦小宝点头道:“很好!我来指点。”韦小宝一伸手,便指住她右边胸部,道:“是不是这里?”小郡主登时满脸通红,一双眼睛睁得大大的,哪敢眨上一眨?韦小宝又指着她左边胸部,道:“是不是这里?”小郡主脸上更加红了,眼睛睁得久了,忍不住霎了霎眼。韦小宝大声道:“啊,是这里了!”小郡主急忙大睁眼睛,又羞又急,窘不可言。这二人都是十四五岁年纪,于男女之事似懂非懂,但女孩子早识人事,韦小宝又是在妓院中长大的,平时多见嫖客和妓女的猥亵举止,虽然不明其意,总之知道这类行动极不妥当。

韦小宝见她发窘,得意洋洋,只觉昨日杨柳胡同中的一番窘辱此刻都出了气,报了仇。他在小郡主身上东指西指。小郡主拚命撑住眼睛,不敢稍瞬,唯恐不小心眨了眨眼睛,那就大事去矣,过了不多时,鼻尖上已有一滴滴细微汗珠渗了出来。幸好韦小宝这时手指指向她左腋之下,那正是解开穴道的所在,急忙连眨了三下眼睛,心中一宽,舒了口长气。韦小宝道:“哈哈,果然在这里,老子也不是不知道,只是记性不好,一时之间忽然忘了。”心想:“解开她穴道之后,不知她武功如何,这小丫头倘若出手打人,倒也麻烦。”转过身来,拿过两根腰带,先将她双脚牢牢绑住,又将她双手反缚到椅子背后绑好。

小郡主不知他要如何大加折磨,脸上不禁流露出惊恐之极的神色。韦小宝笑道:“你怕了我,是不是?你既然怕了,老子就解开你的穴道。”伸手到了左腋下轻轻搔了几搔。

小郡主奇痒难当,偏生无法动弹,一张小脸胀得通红。韦小宝道:“点穴解穴,我原是拿手好戏,只不过老子近来事情太忙,这种小事,也没放在心上,倒有些儿忘了。是不是这样解的?”说着在她腋下揉了几下。

小郡主又是一阵奇痒,脸上微有怒色。

韦小宝道:“这是我最上乘高深的解穴手法。上乘手法,用在上等人身上,这才管用。你这小丫头不是上等之人,第一流的手法用在你身上,竟半点动静也没有。好,我用第二流的手法试试。”伸手指在她腋下戳了几下。小郡主又痛又痒,泪水又在眼眶中滚来滚去。韦小宝道:“咦,第二流的手法也不行,难道你是第三等的小丫头?没有法子,只是用第三流的手法出来了。”伸掌在她腋下拍打了一阵,仍然不见功效。点穴是武学中的上乘功夫。武功极有根柢之人,经明师指点,尚须数年勤学苦练,方始有成。解穴和点穴是一事之两面,会点穴方会解穴,认穴既须准确,手指上又须有刚柔并济的内劲,方能封人穴道,解人穴道。韦小宝既无内功,点穴解穴之法又从未练过,这么乱搞一通,又怎解得开小郡主的穴道?

拍打不成,便改而为抓,抓亦不行,只得改而为扭。小郡主又气又急,忍不住泪水又流了下来。韦小宝这时倒不是有意要折磨她,但忙了半天,解不开她穴道,自己额头出汗,不免有些老羞成怒,说道:“我连第八流的手法也用出来了,却像是耗子拉王八,半点也不管用,难道你是第九流的小丫头?老子是大有身份、大有来历之人,第九流武功是决计不肯使的。看来你沐王府的人,都是他妈的烂木头,木头木脑,木知木觉。我跟你说,我现在不顾自己身份,用第九流的武功,再在你这第九流的小娘皮身上试试。当下弯起中指,用拇指扳住,用力弹出,弹在小郡主腋下,说道:“这是弹棉花。”唱起儿歌:“拍拍拍,弹棉花。棉花臭,炒黑豆。黑豆焦,拌胡椒。胡椒辣,起宝塔。宝塔尖,冲破天。天落雨,地滑塌,滑倒你沐家木头木脑、狗头狗脑,十八代祖宗的老阿太!”

他说一句,弹一下,连弹了十几下,说到一个“太”字时,小郡主突然“噢”的一声,哭了出来。

韦小宝大喜,纵身跃起,跳上跳下,笑道:“我说呢,原来沐王府的小丫头果然是第九流的小东西,非用第九流武功对付不可。”

小郡主哭道:“你……你才是第第第……第九流。”声音清脆娇嫩,带着柔软的云南口音,当真说不出的好听。韦小宝逼紧了喉咙,学她说话:“你……你才是第第第……第九流。”说着哈哈大笑。原来他伸指乱弹,都弹在小郡主腋下“腋渊穴”上。腋渊穴属足少阳胆经,在腋下三寸之处。人身头部诸穴,如丝空竹、阳白、临泣等穴道均属此经脉。他在腋渊穴上又抓又扭,又打又弹,手劲虽然不足,但搞得久了,小郡主头部诸穴齐活,说话便无窒滞。

虽写不雅的调戏文字,不仅上段文字中,而且小说中没有一处落俗套——调戏也可以调出美感,你看看”小郡主的泪水直流下来,在乌龟的笔划上流出了一道墨痕。“这些地方,”吵吵闹闹也是戏“。

当然,女孩还是要哄的,且看韦小宝怎么哄阿珂的,

这一日将到沧州,三人在一家小客店中歇宿。次日清晨,韦小宝到街上去买新鲜蔬菜,交给店伴给白衣尼做早饭。他兴匆匆的提了两斤白菜,半斤腐皮、二两口蘑从街上回来,见阿珂站在客店门口闲眺,当即笑吟吟的迎上去,从怀里掏出一包玫瑰松子糖,说道:“我在街上给你买了一包糖,想不到在这小镇上,也有这样好的糖果。”

阿珂不接,向他白了一眼,说道:“你买的糖是臭的,我不爱吃。”韦小宝道:“你吃一粒试试,滋味可真不差。”他冷眼旁观,早知阿珂爱吃零食,只是白衣尼没什么钱给她零花,偶尔买一小包糖豆,也吃得津津有味,因此买了一包糖讨她欢喜。

阿珂接了过来,说道:“师父在房里打坐。我气闷得紧。

这里有什么风景优雅、僻静无人的所在,你陪我去玩玩。”韦小宝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登时全身热血沸腾,一张脸胀得通红,道:“你……你这不是冤我?”阿珂道:“我冤你什么?

你不肯陪我,我自己一个儿去好了。”说着向东边一条小路走去。韦小宝道:“去,去,为什么不去?姑娘就是叫我赴汤蹈火,我也不会皱一皱眉头。”忙跟在她身后。

两人出得小镇,阿珂指着东南方数里外的一座小山,道:“到那边去玩玩倒也不错。”韦小宝心花怒放,忙道:“是,是。”

原来金老还教人哄女孩啊。

韦小宝也是真诚的,不扭扭捏捏,且看小宝为娶阿珂做老婆是如此的费劲心思——连命都可以不要,

韦小宝道:“什么打得赢一个?我不是已杀了七个喇嘛?”

阿珂道:“你使鬼计杀的,那不算。”韦小宝道:“我打赢一个喇嘛,你就嫁给我做老婆。”阿珂怒道:“胡说!你是小和尚,又是小太监,怎么……怎么……”韦小宝道:“小和尚可以还俗,小太监可以不做太监,总而言之,我非娶你做老婆不可。”

阿珂急道:“师父,你听,在这当口,他还在不干不净的瞎说。”

白衣尼叹了口气,心想当真形势危急,只好自绝经脉而死,免得受喇嘛的凌辱,低声道:“小宝,你伸手到草堆中来。”

韦小宝道:“是。”左手反手伸入草堆,只觉手掌中多了一个小纸包,听得白衣尼低声道:“这是经书中所藏的地图,你不必管我,自行逃命。将来如能得到另外七部经书,我大汉山河说不定便有光复之望。那可比我一人的生命要紧得多了。”

韦小宝见她对自己如此看重,这件要物不交给徒儿,反而交给自己,登时精神一振,突然间心中有了主意,当下不及细想,便大声道:“我师父是当世高人,不愿跟你们动手。

你们派一个人出来,先跟我比划比划,倘若打得赢我,我师姊才会出手。哼,哼!料你们也不敢,识相的,还是快快挟了尾巴逃走罢。”说着将那纸包揣入怀中。  

五名喇嘛纵声大笑。他们对白衣尼虽然颇为忌惮,这小孩子却哪里放在心上?一名喇嘛笑道:“我只须一掌,便打得你翻出十七八个筋斗,比划个屁!”

韦小宝踏上一步,朗声道:“好,就是你跟我来比。”回头向阿珂道:“我打赢之后,你就是我老婆了,可不能抵赖。”

阿珂道:“你打不赢的,说什么也不会赢。”韦小宝道:“一夫拚命,万夫莫当。为了要娶你做老婆,只好拚命了。”

《鹿鼎记》的韦小宝虽不读书识字,却有“智”,用石灰弄瞎鳌拜,而不像那种死磕转牛角尖觉得这不光彩。“用石灰杀人和用刀杀人,都是杀人”——这就是韦小宝简单的哲学,却很有用。

徐天川霍地站起,昂然说道:“沐小公爷、柳老英雄,你们把我从汉奸手下救了出来,免遭恶徒折辱,在下感激不尽。   白大侠是在下失手所伤,在下一命抵一命,这条老命赔了他便是,又何必让陈总舵主和韦香主为难?樊兄弟,借你佩刀一用。”说着伸出右手,向着樊纲,意思非常明白,他是要当场自刎,了结这场公案。    韦小宝道:“慢来,慢来!徐三哥,你且坐下,不用这么性急。你年纪一大把,怎地火气这么大?我是天地会青木堂的香主不是?你不听我吩咐,可太也不给我面子了。”天地会中“不遵号令”的罪名十分重大,徐天川忙躬身道:“徐天川知罪,敬奉韦香主号令。”

韦小宝点点头,说道:“这才像话。白大侠死也死了,就算要徐三哥抵命,人也活不转啦,做来做去总是赔本生意,可不是生意经。”

众人的目光都瞪视在他脸上,不知他接下去要胡说八道什么。天地会群豪尤其担心,均想:“本会在武林中的声名,可别给这什么也不懂的小香主给败坏了。倘若他说出一番不三不四的言语来,传到江湖之上,我们日后可没脸见人。”只听韦小宝接着道:“小公爷,你这次从云南来到北京,身边就只带了这几位朋友么?好像少了一点罢?”沐剑声哼了一声,问道:“韦香主这话是什么用意?”韦小宝道:“那也没什么用意。小公爷这样尊贵,跟我韦小宝大不相同,来到京城,不多带一些人保驾,一个不小心,给鞑子走狗拿了去,岂不是大大的犯不着?”沐剑声长眉一轩,道:“鞑子走狗想要拿我,可也没这么容易。”韦小宝笑道:“小公爷武艺惊人,打遍天下……嘿嘿……这个对手很少,鞑子自然捉你不去了。不过……不过沐王府中其他的朋友,未必个个都似小公爷这般了得,倘若给鞑子顺手牵羊,反手牵牛,这么希里呼噜的请去了几位,似乎也不怎么有趣了。”

沐剑声一直沉着脸听他嬉皮笑脸的说话,等他说完,说道:“韦香主此言,可是讥刺在下么?”说到这句话时,脸上神色更加难看。

当然,韦小宝还是因其圆滑、怕死还是有些投机取巧的小智慧的,且看在少林寺他是如何解救行痴和尚(小说中出家的顺治帝),

韦小宝笑嘻嘻的在寺门前迎接,一点人数,擒来了四十七名喇嘛。回到文殊殿中,韦小宝道:“把这些家伙全身衣服剥光了,每人点上十八处穴道,都去锁在后园柴房之中。”

众僧均觉方丈这道法谕大是高深莫测,当下将四十七名喇嘛都剥得赤条条地,身上加点穴道,锁入柴房。

韦小宝合十说道:“世间诸色相,皆空皆无。无我无人,无和尚无喇嘛。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和尚即喇嘛,喇嘛即和尚。诸位师侄,大家脱下袈裟,穿上喇嘛的袍子罢!”众僧尽皆愕然,面面相觑。

”无我无人,无和尚无喇嘛“,”喇嘛即是和尚,和尚即是喇嘛“,这些也算佛语吗?在韦小宝滑稽的附会下却着实的体现着哲理。看来苦逼的程序员们也要高喊,”屌丝就是程序员,程序员就是屌丝,无我无人,无程序员无屌丝“了。

当然,韦小宝护送”刁蛮公主“到云南吴三桂地盘的那段经历以及之后的灭神龙教,签《尼布楚条约》,以及之前的杀鳌拜,这些都无一点符合历史事实。

像这样表达人性的例子,在韦小宝身上几乎俯拾皆是。在金庸的其他作品里,人性的至高表现,几乎都是推向到一个充满高潮的环境下产生的,唯独《鹿》除外,韦小宝在任何场合,都有人性的表现。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作风;该奉承时奉承,该怒时怒;该有福同享时便同享;从初识双儿到吃定双儿时的表现; 追求阿珂的种种丑态等等,都是书中随处可见的例子。当然,基于现在的政治风气,这些就不好过多的谈论了。


尾记:

今天周末,天气下雨,本来是在宿舍看看书,突然看到两年前绘制的关于金庸小说的那幅图(在上面),于是乎想贴出去,原意是不打算附文字的。但想着想着金庸小说的一些人物情节,不由得写了些,但却不知从小说中抄来抄去居然抄了这么多。好吧,不打算再写了。

其实金老的小说可供我详细分析的材料有太多太多了——关于金庸武侠中的兵法、哲学以及更多的生活艺术,只是限于文笔拙劣,且少谙世事,难免犯上”以次充好,滥竽充数“之嫌。此文仅一时意气,信手写来,既已成,则欣然作此后记。

文题开始为”金庸小说进化史“,后觉难免正式,充专业之嫌,我等平庸之人无法道尽金老的道理。因此更名为“金庸武侠小说之我的见解”,以撇清和大众认同观点的干系,仅为个人观点。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