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web基础(3)

来源:互联网 发布:ubuntu chrome火狐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5:55

javascript简要

是网景公司开发的一种脚本语言,用于与页面进行交互,在浏览器端执行,可以写在.js结尾的文件中.导入时运用:
<span style="font-size:18px;"><span style="white-space:pre"></span><link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href="your_file_location"/></span>
1.作用:
A.前端验证,对用户提交的数据进行验证(数据一般在表单中)
B.ajax核心技术之一,用于异步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并动态更新页面
C.与页面进行交互,生成动态的效果
D
.获取浏览器的基本信息


2.javascript的组成部分:
A.基本数据类型
number:数字类型
string:字符串类型
boolean

null:空 变量没有存放任何对象的地址
undefined:
一个变量被定义之后,却没有赋值前获得的值
object:除了上面提到的类型外
注意:
布尔类型为true的情况
1.字符串类型:字符串只要不为null,即为true
2.number只要不为0即为true,但是javascript不承认0为false,即0为false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3.对象全是true
4.null/nudefined都为false

B.数据类型转换:
字符转换成数字: parseInt,parseDouble(),相信会java的童靴不会陌生了
isNaN():如果为非数字,返回true

C.在script中,函数中如果没有声明var变量,则看做全局变量,没有语句块和作用域

3.数组
js数组中长度是可以变化的,而且可以存放任意对象,这就相当于java中的vector,更确切地说,应该像list<Object>,因为list的长度也是可以变化的。

1)创建方式:
.var arr = new Array();
..var arr = [1,2,3,4,5] ;
...创建二维数组的方式
var arr = new Array();
     arr[1] = [1,2,3,4,5,6] ;
arr[2] = [3,4,5,6,7];

2)数组中常用方法:
a.length()
b.toString() 返回数组的字符串表示
c.concat() 两个数组的连接,形成新的数组
d.join("/") 将两个数组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连接
e.reverse() 将数组反转,1->n,n->1
f.slice(m,n)将数组剪切,从m开始,n结束 var  arr = [m,n);


4.document object moldel文档对象模型
a.w3c定义的一套规则,将结构化的文档(XML/HTML)转化为一颗树,目的是为了便于对结构化的文档进行增删改查操作。

d.历史原型,dom没有标准化,现在应该说同时存在两种dom模型:
html dom模型:最早的dom模型(要早于w3c的dom模型)
w3c 动漫模型:主流的模型,现在各大浏览器都基本支持

c.继承关系图

d.操作
1>查找:
ID:document.findViewById("ID") :得到拥有该ID的对象,相当于android的中用得最多的findViewById(),感觉学多了,很多看似不相干的类似内容基本上是相同的,从原理上讲他们都是一样的遍历法:
perentNode previousSibling nextSibling childrenNode firstChild lastChild 
标签名查找:
getElementByTagName(tagName) 

2>新建对象
document.createElement(tag);
3>添加对象
object.appendChild(newNode);添加到末尾
object.insertbefore(newNode,refNode); 添加到refNode节点之前
object.replaceChild(newNode,refNode);将refNode替换为newNode
4>删除节点
object.removeChild();

5)浏览器对某些html标记产生的事件,有默认的行为
比如点击的连接,会跳转到href指向的地址,比如表单,当点击提交按钮时,会将表单中的数据提交给服务器。有些时候,需要对默认的行为禁止<a herf="http://www.baidu.com" onclik="return false;">text</a><form submit="return false;"/>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