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RT基础知识

来源:互联网 发布:yy频道淘宝刷单平台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9:40
1、UART原理说明
发送数据时,CPU将并行数据写入UART,UART按照一定的格式在一根电线上串行发出;接收数据时,UART检测另一根电线上的信号,串行收集然后放在缓冲区中,CPU即可读取UART获得这些数据。UART之间以全双工方式传输数据,最精确的连线方法只有3根电线:TxD用于发送数据,RxD用于接收数据,Gnd用于给双发提供参考电平,连线如下:


UART使用标准的TTL/CMOS逻辑电平(0~5v、0~3.3v、0~2.5v或0~1.8v)来表示数据,高电平表示1,低电平表示0。为了增强数据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传输长度,通常将TTL/CMOD逻辑电平转换为RS-232逻辑电平,3~12v表示0,-3~-12v表示1

TxD、RxD数据线以位为最小单位传输数据,而帧由具有完整意义的、不可分割的若干位组成,它包含开始位、数据位、校验位(需要的话)和停止位。发送数据之前,UART之间要约定好数据的传输速率(即每位所占据的时间,其倒数称为波特率)、数据的传输格式(即有多少个数据位、是否使用校验位、是奇校验还是偶校验、有多少个停止位)。
数据传输流程如下:
(1)平时数据线处于空闲状态(1状态)
(2)当要发送数据时,UART改变TxD数据线的状态(变为0状态)并维持1位的时间,这样接收方检测到开始位后,在等待1.5位的时间就开始一位一位地检测数据线的状态得到所传输的数据。
(3)UART一帧中可以有5、6、7或8位的数据,发送方一位一位地改变数据线的状态将他们发送出去,首先发送最低位。
(4)如果使用校验功能,UART在发送完数据后,还要发送1位校验位。有两种校验方法:奇校验、偶校验——数据位连同校验位中,1的数据等于奇数或偶数。
(5)最后,发送停止位,数据线恢复到空闲状态(1状态)。停止位的长度有3种:1位、1.5位、2位。

下图演示了UART使用7个数据位、偶校验、2个停止位的格式传输字符‘A’(二进制值为0b1000001)时,TTL/COM逻辑电平和RS-232逻辑电平对应的波形
TTL/COM逻辑电平

RS-232逻辑电平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