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打工狗不能“只看见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揍”

来源:互联网 发布:上海网络有什么公司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7:56

http://www.36kr.com/p/216914.html

最近看到36氪关于创业和在投行咨询打工(以下简称“打工”)的讨论,一篇是《聪明人为什么不来创业》,另外一篇是《从咨询公司离职创业,我一秒钟也没有后悔过》。看完之后有不少感想,想结合个人经历,总结了几个问题继续跟大家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所有人都适合创业么?

职业选择其实不外乎两个决定因素,主观爱好和客观能力;

  • 主观爱好:爱好这事儿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属性,有的人喜欢发号施令,有的人喜欢落地执行;有的人喜欢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有人喜欢做王背后的男人……所以从古至今才会有王侯将相,诸子百家的区别。所以,单纯从主观爱好这一点来讲,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创业不过也就是加入了豪华午餐的一道美味而已。

  • 客观条件:这个话题就要沉重一些。首先的个人能力的区别,比如有的人生性腼腆,或许就没法在缺乏一个销售型合伙人的情况下纵身下海;有的人有创业热情,但确实一时没有很好的技术产品或商业创意,估计也就没办法仅仅去兜售“情怀”;其次,生存资源的差异。很多家境普通而又混迹于北上广深甚至香港的小伙伴,估计多多少少都体会过生存的压力。家有余粮的朋友们当然可以纵情一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创业,而刚刚走出校园一穷二白的小伙伴过上一两年只有现金流流出并且前景未明的生活,在那个年龄段的看来无论如何都不能算是一个最理性的决定。在涉世未深的时候面对这样的压力,如同不会游泳的时候跳深水区,难保生理不会失调、心理不会失衡。

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在面对可能性的时候选择性的偏向于投机而忽视风险,“只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揍”。关于创业,让人唏嘘的案例不是不存在,只是没有报道那么多罢了。老生常谈,压下不表。

打工的经历对于职业发展来说是浪费时间么?

虽然英雄不问出处,美女不谈岁数,但是之所以会有“名校”“名企”的“名”之一说,其实说明了一个品质控制的概率问题。那么归结到打工上,选择打工到底是不是在浪费生命呢?看看打工能带来什么:

  • 能力锻炼:Google或者BAT的工作经历会让你对小到个人coding的规范大到多人联合项目开发管理积累丰富的经验;咨询的经历会让你对基本的商业知识、逻辑和要素更加熟悉;投行的经历不仅仅能让你对财务、融资、相关法规稔熟于心,还能建立起和企业以及投资机构的初级联系网络,这些技能方面的积累,对创业的帮助不言而喻。记得有一篇文章中谈到,对于职业成长来说其实选择创业和打工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意识的保持自己的学习曲线和资源积累。当然,上述知识和能力,不一定只能从打工里积累到,但作为初入职场的小伙伴,可能在黄埔军校的成长速度要比自立山头野蛮生长来得扎实而有效率。

  • 组团:所谓“中华儿女多奇志,常有高手在民间”,但实话实说,一个剑走偏锋的韩信型人才可能可以从市井偶得,但大量稳扎稳打的的张良型人才估计还是更容易从一个相对优秀的组织里面结识的。优秀企业的打工经历对于迅速接触到一帮未来可能可以作为合伙人、商业合作伙伴、交易对手方、投资人、甚至是竞争对手的人才(当然见识个把“人渣”也算是增加阅历)来说,无疑是效率比较高的方法

  • 降低沟通成本:打工经历,会让你熟悉这个商业生态中通用的规则和语言。即使你选择创业,在某个时候你仍然需要和这个商业生态在某个频率上对接。熟悉这个世界通用的法则和语言,对于提高对接的成功率,怎么看都不是一个坏事。

事实上,阿里的蔡崇信来自苏利文克伦威尔律所和瑞典PE,腾讯的刘炽平来自高盛,还有诸如联想华为等无数企业的享有期权和股份的“合伙级别”高管来自各大投行咨询。所以,如果仅仅是通过“成败论英雄”而言,投行咨询BAT的打工经历也不是特别糟糕的选择。

创业比从事投行和咨询更具有理想主义精神么?

这个问题开始有点刺激了,理想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带有太强主观色彩的东西。A心中的理想主义,在B眼里可能就是现实主义。一个人具有多少理想主义其实也仅仅只是个人爱好的差异。就跟豆腐脑、西红柿鸡蛋、粽子到底应该是甜的还是咸的一样,没什么高下之分,更不应该有什么道德或人格层次的判断。你爱你的人间繁华,我爱我的旋转木马,如此而已。

即使从社会大众对所谓“理想主义”的认知而言,可能大多创业者也并不见得就更具有“理想主义”精神——对于像乔布斯Musk一类的创业者,自然是高山仰止,但看看现在市面上到处同质化严重、核心技术创新几乎为0(号称“商业模式创新”“微创新”等)的项目(比在咨询投行打工还不创造价值……咦,我为什么要说“还”),其实不得不让人有些怀疑,这些创业者的人生理想是想通过这些其实换汤不换药的项目改变世界,还是通过前仆后继的VC/PE和上市在未来某一天改变自己的资产负债表……

说实话,真心不是开个淘宝店或是汉化一个美国产的App就能实现“理想主义”了,即使这两年可能比较容易忽悠到钱,正所谓“人那啥,钱多,速来”。当今时下趋向于创业的风气,就跟90年代末21世纪初大家对四大、咨询、投行趋之若鹜来说没有本质区别。从宏观上看,资本是人才流动的指挥棒,这是基本的经济规律,无需回避。

一定要说选择创业和打工的小伙伴有什么理念层面的差异,可能前者在风险偏好上可能更激进。说到底,选择创业和选择打工的区别,很多时候不外乎是风险趋向型vs风险厌恶型,股权收益型vs固定收益型(而且很多时候打工更像是可转债,看准机会说不定就折股了)的区别而已。

你们就是夜路吹口哨

到最后,稍微再加一点辣仅供调侃:)

想一想其实真正胸怀坦荡信心百倍的创业者是不太会去思考“创业与打工比较”这一类话题的,所以这类鼓吹创业文化的比较文章中,反而隐隐透出来“夜路吹口哨,给自己壮胆”那么点味道(“~我哪有说谎,我何必说谎~”)。更大胆的揣测一点,一般这么这么吹口哨的,往往是那些从投行咨询BAT出来以后行走在创业路上但暂时前景未卜的小伙伴(“~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哈哈,同是从打工狗转型,偶尔还是有点小忐忑呢,与各位共勉)相对的在另外一面,你看基本上没有什么打工小伙伴跳出来写一篇反驳的文章,这是不是说明……(你想多了,大部分原因是由于打工狗们lifestyle过于苦逼无暇自顾,根本没时间精力去反驳了)

其实选择创业还是打工,好比自学成才还是上学拿文凭,最终是否能有所成就,差别其实在人的本质而不仅仅只是一次职业的选择。看到不少小有成就的创业者,基本当年打工的时候混得也是风生水起;而一个不得志的投行民工,大概也不太可能只是通过选择创业就能咸鱼翻身。

啰啰嗦嗦说了一大堆,习惯性的归结到所谓的So What——

创业还是打工的选择,要基于个人爱好、能力、Timing。对于那些刚刚走出校园面临职业选择的小伙伴,个人的建议仍然是,如果可能,尽可以去大牌的咨询、投行、BAT看看,工作两三年,从专业能力、职业习惯、商业操守各个维度去进行系统性、规范化的培养和锻炼。对于已经混迹职场多年的打工朋友,有空多跟圈子外的朋友交流,一定要从埋头工作的惯性思维中抽离出来,环视一下周遭的世界和当下的自己,看看有没有更适合的选择。其实只要练就了浪里白条的本事,是要选择在标准泳池里劈银夺金,还是选择在大江大海里翻滚弄潮,就仅仅是心情问题了。

即使是世俗意义上的所谓“成功”,也很少有所谓的“捷径”。踏实积累,厚积薄发,可能比所谓的“来一次说走就走的创业”更为靠谱。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