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流程进行数据分析

来源:互联网 发布:霍尼韦尔6160键盘编程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1:19

数据分析不是简单的“分析数据”,它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甚至可以认为是一种方法观。作为一名数据分析工作者,这里所说的数据分析是一个相对狭义的概念,如果没有合理的执行体系和标准化的工作流程,就会形成表面化的错误,从而影响到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影响最终的分析结论,都说“按流程办事”,数据分析也不例外。


 【1】明确目的

用数据说话,从数据分析的角度解决问题,用数据支持结论。从监测角度来说,业务问题一般以两种方式出现,第一种是在长期监测中发现某一环节运行异常,另外一种是在开展业务任务时即时遇到阻碍,不管怎么样,问题摆在面前需要解决。

在开始数据分析之前,必须明确要分析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一项数据分析,不是一蹴而就,需要过程,如果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多半会导致分析方向发生偏移,盲目无序的开头将导致后续的工作白白浪费。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要得到什么?如何得到?等等这些问题需要在分析之前弄清楚,只有先明确了目的,对数据分析的主要内容有针对的了解,才能作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2】获取数据

按照数据分析的目的、具体内容,收集所需数据,此时最重要的是保证获取数据的真实可靠性。这些数据源就像盖房子打地基,没有这个基础,不管采用多么高级的分析方法都是白费力气。“garbage in,garbage out”。另外,不要过于期望一口气将所有数据都采集全,在预处理和数据分析阶段你可能会发现还缺少某一部分数据源,这是反馈调节的过程,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反复甄别。


【3】预处理

现在存储于后台的数据太多了,以前做项目担心没有真实可靠的数据,现在这个问题没有那么复杂,但数据太多却引发了其他问题。辛苦采集到的数据口径不一致,存储格式不同,不符合数据分析要求还有待派生新的变量,这些过程看似简单却非常有必要!

仅仅预处理以上这些问题还不够,当数据分析方法复杂时,我们还需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筛选构成小的数据集,对于数据集中变量的分布、缺少、描述统计指标进行一定程度的分析。可以说,获取数据+预处理将耗费整个执行过程的大部分时间,很繁琐,但非常的重要。


【4】数据分析

在这个阶段建议采用简单有效的分析方法,切记不要“为了分析而分析”。数据分析方法有很多种,不一定越是高级的方法就越有效。数据分析的工具也一样,能用Excel就不用SPSS,选择合理得当高效的方法和工具,只要能解决问题即可。如果你很自信,可以合理选择有效驾驭,那选用一些高级的方法和工具对提高整个数据分析过程的权威性、专业性、精确性都有非常之大的帮助。

和前两个环节一样,这个过程也是费力不讨好的,而且伴有枯燥、沮丧、焦虑等心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也是这三个阶段的重点和关键。


 【5】提交报告

做一个数据分析的项目,不能不下结论!

雷声大,雨点小的事情,作为数据分析师千万要避免发生。提交数据分析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建议,对业务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养成这个良好的习惯。数据分析报告采用PPT格式、Word格式都可以,做到结构合理、结论坚定,图文并茂。

这个阶段切记不要搞得太花哨,语气低调不要太夸张,有自己的结论,有自己的观点,能有效解决问题,并针对类似问题进行监控,防止再次发生。


按流程办事的好处就在于各环节的不断反馈,出现偏差时返回到各个环节进行审核优化,突出解决问题的主线,总之一句话,数据分析不是儿戏, 需要一个相对标准化的流程来遵循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