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内闭型思考者。-11月有感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编程实例及讲解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7:50

又是一个月的C++学习,我发现我已经“一入程序深似海,从此不再要靠岸”。

我每周都陷入这样一个循环:

周三开始接受程序设计任务→→周三晚上回顾今天的知识点,研究编写一下学案上的程序设计作业→→周四中午统计上周各组各人博文发博情况→→周四下午上机,可能会做一下OJ的题目→→周末找课余时间继续上机——

(→→周一上机→→周二上机)或者是(→→周一轻松→→周二木有事)。

我总是在每周后半段忙的死去活来昏天黑地,每周伊始活蹦乱跳无所事事。

大一我们的课确实少,但我们的课外社团学生会活动很多啊,我们可以用来充实自己的事情很多啊。我就很喜欢用很多事情填满我的课余时间,但是“忙”绝对不能成为我们延误学习的理由。作为学生,虽然“大”了,但我还是觉得应该以学习为重。我就很忙啊,我每周每一天中午都有学生会或者广播台安排的任务要去完成,有时候甚至木有时间去吃饭。但是我坚信,时间是挤出来的。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隅。

我们必须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注重执行力。

如题,我是内闭型思考者。

如果这样,我还是外向的孤独患者。

我不内向,但某种程度上自闭。所以,我外向自闭,喜欢思考。常常喜欢单枪匹马,避开团队和协同工作方式。据说这类群体最不容易与人相处。(o)…大家见谅。

我很喜欢团队合作学习的模式,因为大家可以一起交流共同进步啊。但是我们又都要忙自己的事情,很少组织团队的讨论,大多数情况下都只互相接受答疑。我们总是自己埋头写程序敲代码,出了问题有了疑难再去去求兄弟们的帮助。这样其实也挺好的。我们的团队建设已经是比较成熟了,重点在于我们如何去利用这个平台。如果我们能成功写出程序,说明我们已经掌握了知识点;但如果我们能讲解给别人听,让他人能成功写出程序来,就说明我们是彻底消化了这个知识。这就说明了个人依托团队的重要意义,O(_)O哈哈~

现在的C++程序设计越来越有实战效用了,代码行数越写越长,写完一个程序在编译的时候也很少需要再次修改, error0),warning0)总是让人心情大好↖(^ω^)↗。每次完成一个任务都觉得自己新技能get~!!!超有成就感~

那么问题来了——

其实我有时候挺恨编译器的,因为有的时候我的程序不能达到我想要的结果,但还是显示error0),warning0)。它只能帮助我解决语法上的问题,语句问题还得我一行行去重新阅过,往往是看的头晕眼花也找不出来bug在哪。这就要求我们在写代码的时候不仅仅要保证不犯语法错误,更不能小手一抖打错了什么小的细节。

我这周在写项目一得的时候就出现过3次这种问题:虽然编译无误,但是结果有误。而且我看来看去,找来找去,甚至求教于同学,都找不出来问题。这个时候就特别容易烦躁,心塞。如果这样耗费了大量时间还是不能解决问题,我就只能换种思路和算法,重新编写这个程序了。

OJ对于我来说也是块硬骨头,又想到第一次使用OJ的时候因为格式Wrong answer好多次。我一直都是先完成博客项目任务才在最后几天去完成OJ,一想到考试是上机考OJ,还是觉得不安心啊。我脑子转的慢,设计的程序效率总是很低,好难过。

 

快考试了,图书馆自修室场场爆满。

嗯,是时候重装系统开启我的学霸模式了~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