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型二

来源:互联网 发布:动漫软件哪个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22:55

Java语言中的泛型则不一样,它只在程序源码中存在,在编译后的字节码文件中,就已经被替换为原来的原始类型(Raw Type,也称为裸类型)了,并且在相应的地方插入了强制转型代码,因此对于运行期的Java语言来说,ArrayList<int>与ArrayList<String>就是同一个类。所以说泛型技术实际上是Java语言的一颗语法糖,Java语言中的泛型实现方法称为类型擦除,基于这种方法实现的泛型被称为伪泛型。(类型擦除在后面在学习)

  使用泛型机制编写的程序代码要比那些杂乱的使用Object变量,然后再进行强制类型转换的代码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可读性。泛型对于集合类来说尤其有用。

  泛型程序设计(Generic Programming)意味着编写的代码可以被很多不同类型的对象所重用。


实例分析:

  在JDK1.5之前,Java泛型程序设计是用继承来实现的。因为Object类是所用类的基类,所以只需要维持一个Object类型的引用即可。就比如ArrayList只维护一个Object引用的数组:

public class ArrayList//JDK1.5之前的{public Object get(int i){......}public void add(Object o){......}......private Object[] elementData;}
这样会有两个问题:

1、没有错误检查,可以向数组列表中添加类的对象

2、在取元素的时候,需要进行强制类型转换

这样,很容易发生错误,比如:

/**jdk1.5之前的写法,容易出问题*/ArrayList arrayList1=new ArrayList();arrayList1.add(1);arrayList1.add(1L);arrayList1.add("asa");int i=(Integer) arrayList1.get(1);//因为不知道取出来的值的类型,类型转换的时候容易出错
这里的第一个元素是一个长整型,而你以为是整形,所以在强转的时候发生了错误。

所以。在JDK1.5之后,加入了泛型来解决类似的问题。例如在ArrayList中使用泛型:

                /** jdk1.5之后加入泛型*/ArrayList<String> arrayList2=new ArrayList<String>();  //限定数组列表中的类型//arrayList2.add(1); //因为限定了类型,所以不能添加整形//arrayList2.add(1L);//因为限定了类型,所以不能添加整长形arrayList2.add("asa");//只能添加字符串String str=arrayList2.get(0);//因为知道取出来的值的类型,所以不需要进行强制类型转换

还要明白的是,泛型特性是向前兼容的。尽管 JDK 5.0 的标准类库中的许多类,比如集合框架,都已经泛型化了,但是使用集合类(比如 HashMap 和 ArrayList)的现有代码可以继续不加修改地在 JDK 1.5 中工作。当然,没有利用泛型的现有代码将不会赢得泛型的类型安全的好处。


在学习泛型之前,简单介绍下泛型的一些基本术语,以ArrayList<E>ArrayList<Integer>做简要介绍:

整个成为ArrayList<E>泛型类型

ArrayList<E>中的 E称为类型变量或者类型参数

整个ArrayList<Integer> 称为参数化的类型

ArrayList<Integer>中的integer称为类型参数的实例或者实际类型参数

·ArrayList<Integer>中的<Integer>念为typeof   Integer

ArrayList称为原始类型


二、泛型的使用

泛型的参数类型可以用在类、接口和方法的创建中,分别称为泛型类、泛型接口和泛型方法。下面看看具体是如何定义的。

1、泛型类的定义和使用

一个泛型类(generic class)就是具有一个或多个类型变量的类。定义一个泛型类十分简单,只需要在类名后面加上<>,再在里面加上类型参数:

class Pair<T> {private T value;        public Pair(T value) {                this.value=value;        }        public T getValue() {return value;}public void setValue(T value) {this.value = value;}}
现在我们就可以使用这个泛型类了: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Pair<String> pair=new Pair<String>("Hello");String str=pair.getValue();System.out.println(str);pair.setValue("World");str=pair.getValue();System.out.println(str);}

Pair类引入了一个类型变量T,用尖括号<>括起来,并放在类名的后面。泛型类可以有多个类型变量。例如,可以定义Pair类,其中第一个域和第二个域使用不同的类型:

public class Pair<T,U>{......}

注意:类型变量使用大写形式,且比较短,这是很常见的。在Java库中,使用变量E表示集合的元素类型,K和V分别表示关键字与值的类型。(需要时还可以用临近的字母U和S)表示“任意类型”。


2、泛型接口的定义和使用

定义泛型接口和泛型类差不多,看下面简单的例子:

interface Show<T,U>{void show(T t,U u);}class ShowTest implements Show<String,Date>{@Overridepublic void show(String str,Date date) {System.out.println(str);System.out.println(date);}}
测试一下: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ShowTest showTest=new ShowTest();showTest.show("Hello",new Date());}

3、泛型方法的定义和使用

泛型类在多个方法签名间实施类型约束。在 List<V> 中,类型参数 V 出现在 get()、add()、contains() 等方法的签名中。当创建一个 Map<K, V> 类型的变量时,您就在方法之间宣称一个类型约束。您传递给 add() 的值将与 get() 返回的值的类型相同。

类似地,之所以声明泛型方法,一般是因为您想要在该方法的多个参数之间宣称一个类型约束。

举个简单的例子: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ClassNotFoundException {String str=get("Hello", "World");System.out.println(str);}public static <T, U> T get(T t, U u) {if (u != null)return t;elsereturn null;}


三、泛型变量的类型限定

在上面,我们简单的学习了泛型类、泛型接口和泛型方法。我们都是直接使用<T>这样的形式来完成泛型类型的声明。

有的时候,类、接口或方法需要对类型变量加以约束。看下面的例子:

有这样一个简单的泛型方法:

public static <T> T get(T t1,T t2) {        if(t1.compareTo(t2)>=0);//编译错误        return t1;    }
因为,在编译之前,也就是我们还在定义这个泛型方法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这个泛型类型T,到底是什么类型,所以,只能默认T为原始类型Object。所以它只能调用来自于Object的那几个方法,而不能调用compareTo方法。

可我的本意就是要比较t1和t2,怎么办呢?这个时候,就要使用类型限定,对类型变量T设置限定(bound)来做到这一点。

我们知道,所有实现Comparable接口的方法,都会有compareTo方法。所以,可以对<T>做如下限定:

public static <T extends Comparable> T get(T t1,T t2) { //添加类型限定if(t1.compareTo(t2)>=0);return t1;}

类型限定在泛型类、泛型接口和泛型方法中都可以使用,不过要注意下面几点:

1、不管该限定是类还是接口,统一都使用关键字 extends

2、可以使用&符号给出多个限定,比如

    public static <T extends Comparable&Serializable> T get(T t1,T t2)
3、如果限定既有接口也有类,那么类必须只有一个,并且放在首位置

public static <T extends Object&Comparable&Serializable> T get(T t1,T t2)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