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测试基础知识

来源:互联网 发布:数据库审计产品资料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8 17:36

前言:

       公司在进行CMMI3例行年检的时候,对测试部门也有一定的规范和要求,需要测试部门提供测试用例,产品用户手册等相关文档。对于软件测试这个岗位,由于我以前本科和研究生都不是纯正的计算机专业毕业,因此在找工作的时候曾经试图找软件测试的岗位工作,因为以前在网上看到报道说,未来软件测试将在软件开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找实习和工作的时候,也投过微软,百度,迅雷,小米等公司的测试开发软件工程师职位,虽然我都获得了这些公司的笔试机会,但最终都无法进入面试。微软的笔试是全英文的,且绝大部分都是不定项选择题,很多题目即使是中文的都做不出来,更别提全英文试题了;百度的试题更侧重于对算法的考察;迅雷和小米的测试笔试题除了一些基本的程序代码题外,更侧重于对测试原理在实际测试工作中的应用。具体的笔试题目可以看之前的几篇关于笔试的博客。

       以下是从网络上找到的一位从事软件测试大约10年的专业人员,总结的关于软件测试的不同分类及说明。最后是关于冒烟测试的一些简要介绍。

参考来源:

http://www.cnblogs.com/tankxiao/archive/2012/02/20/2347016.html

软件测试分类

        软件测试的分类方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按测试设计方法分类

 

测试名称

测试内容

1

Black box黑盒测试

把软件系统当成一个”黑盒”,无法了解或使用系统的内部结构及知识。从软件的行为/功能,而不是内部结构出发来设计测试。

2

White box白盒测试

设计者可以看到软件系统的内部结构,并且使用软件的内部知识来指导测试数据及方法的选择。

3

Gray box 灰盒测试

介于黑盒和白盒之间。

总结:实际工作中,对系统的了解越多越好。目前大多数的测试人员都是做黑盒测试,很少有做白盒测试的。因为白盒测试对软件测试人员的要求非常高,需要有很多编程经验。做.NET程序的白盒测试你要能看得懂.NET代码。做JAVA程序的测试,需要你能看懂JAVA的代码。 如果你都能看懂了,你还会做测试么?

1.2 按执行测试的方法分类

 

测试名称

测试内容

1

Manual Test手动测试

测试GUI

2

Automation自动化测试

测试API

总结:对于项目来说,手动测试和自动化测试同等重要,都是保障软件质量的方法。目前大部分的项目组都是手动测试和自动化测试相结合。因为很多测试无法做成自动化,很多复杂的业务逻辑也很难自动化, 所以自动化测试无法取代手动测试。

       对于软件测试人员个人发展来说,做自动化测试是个挑战,也是测试人员发展的一个方向, 需要测试人员学习大量的开发知识(开发的知识真是学无止境啊)。从长远角度来看,自动化测试肯定是越来越吃香的。

       而手动测试比较适合刚工作不久的人,手动测试最大的缺点就是技术含量低,单调乏味,容易废人。

       总的来说,手工测试胜在测试业务逻辑,而自动化测试胜在测试底层架构。

      如果被测试的程序可测试性比较好, 很有必要做成自动化测试。 能做自动化的尽量做成自动化,下面这些情形是可以做自动化的

1. 测试存储过程。例如用C#去测试存储过程

2. 测试Web servies. 例如:用SoupUI工具,或者C#,Java 去测试Web servies。

3. 界面和业务逻辑分离的系统,比如,MVC,MVP架构, 或者WPF 程序。 可以用测试脚本去测试这些程序的API。

1.3 按测试目的分类

1.3.1 功能测试

        测试的范围从小到大,从内到外,从程序开发人员到测试人员,到一般用户Alpha/Beta测试。

 

测试名称

测试内容

1

Unit Test

单元测试

在最低的功能/参数上验证程序的准确性,比如测试一个函数的正确性(开发人员做的)。

2

Functional Test

功能测试

验证模块的功能 (测试人员做的)。

3

Integration Test

集成测试

验证有依赖关系的模块功能(测试人员做)

4

Scenario Test

场景测试

验证几个模块能否完成一个用户场景(测试人员做)

5

System Test

系统测试

测试整个系统功能(测试人员做)

6

Alpha 测试

软件测试人员在真实用户环境中对软件进行全面测试(测试人员做)

7

Beta测试

真实的用户在真实的用户环境中进行的测试,也叫公测。(最终用户做的)

1.3.2 非功能测试

       一个软件除了基本功能之外,还有很多功能之外的特性,这些叫“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服务质量需求。没有软件的功能,这些特性都无从表现出来,因此,我们要在软件开发的适当阶段,一般是基本功能完成后做这些测试。

 

测试名称

测试内容

1

Stress test

压力测试

验证软件在超过负载设计的情况下仍能返回正确的结果,没有奔溃

2

Load Test

负载测试

测试软件在负载情况下能够正常工作。

3

Performance Test

性能测试

测试软件的效能,是否能够提供满意的服务质量。

4

Accessibility Test

辅助功能测试

测试软件是否向残疾用户提供足够的辅助功能。

5

Localization/Globalization

Test本地/全球化测试

 

6

Compatibility Test

兼容性测试

 

7

Configuration Test

配置测试

测试软件在各种配置下能够正常工作。

8

Usability Test

可用性测试

测试软件是否好用。

9

Security Test

安全性测试

 

其中,

       性能测试要求测试人员熟练性能测试工具,比如QTP, LoadRunner, Jmeter,Visual Studio也提供了很多性能测试的工具。要求测试人员对底层协议非常理解和编写脚本。性能测试非常有技术含量,很有发展前途,是软件测试人员的一个职业发展方向。

       安全性测试的内容很广,非常有难度啊。接触到的有XSS(跨站脚本攻击)和SQL注入攻击。安全性测试非常有技术含量,也是软件测试人员的一个职业发展方向。

1.4 按测试的时机和作用分类

       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不少测试起着“烽火台”的作用,它们告诉我们软件开发的流程是否顺畅。

 

测试名称

测试内容

1

Smoke Test 冒烟测试

“冒烟”测试如果无法通过,则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2

Build Verification Test, BVT

验证构建是否通过基本测试。

3

Acceptance Test

验收测试,为了全面考核某功能/特性而做的测试。

        BVT测试是一种Smoke Test,指Build生成好之后,自动运行的自动化测试脚本来检查这个Build的基本功能。如果BVT测试失败了,需要开发人员马上修改,重新生成Build。

1.5 按测试策略分类

 

测试名称

测试内容

1

Regression Test 回归测试

对一个新的版本,重新运行以往的测试用例,看看新版本和已知的版本相比是否有退化(regression)。

2

Ad hoc Test 探索性测试

随机进行的,探索性的测试。

3

Sanity Test

粗略的测试,只需要执行部分的测试用例。

Regression Test回归测试:

对软件测试人员来说就是重复测试,所以回归测试最好是自动化的,否则测试人员就要一遍又一遍地重复测试。

1. 开发人员做些小改动,就需要测试人员做回归测试。确保现有的功能没有被破坏

2. Bug Fix 也需要回归测试,确保新的代码修复了Fix, 也确保现有的功能没有被破坏

3. 项目后期,需要做一个完整回归测试, 确保所有的功能都是好的

Ad hoc Test 探索性测试:

平常我最喜欢做随机测试了,抛开test case。自己按照自己的思路,随便点点。如果测试GUI,Ad hoc能发现大量的bug。

六年软件测试的感悟:

http://www.cnblogs.com/TankXiao/archive/2012/08/27/2576962.html#english

 

冒烟测试

参考来源:

http://97741.blog.51cto.com/87741/102515

http://kb.cnblogs.com/page/71988/

        起初听到这个名词,真得很好奇,在软件开发领域怎么会有这么土气的名称呢。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冒烟测试有了一定的了解。

冒烟测试由来:

       冒烟测试最早是由微软提出的,与微软一直提倡的每日构建(daily build)有很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冒烟测试就是在每日构建完成后,对系统的基本功能进行简单的测试。这种测试强调功能的覆盖率,而不对功能的正确性进行验证。

        关于“冒烟测试”名称的来历,有几种说法。

        说法一:从电路板的测试得来。因为当电路板做好以后,首先会加电测试。如果板子没有冒烟再进行其它测试,否则就必须重新来过。类似的如果冒烟测试没有通过,那么这个build也会返回给开发队伍进行修正。因此测试人员的版本必须首先通过冒烟测试的考验。

       说法二:象生产汽车一样,汽车生产出来以后,首先要发动汽车,看汽车能够冒烟。如果能,证明汽车最起码可以开动了,说明完成了最基本的功能。

        说法三:最早源于制造业,用于测试管道。测试时,用鼓风机往管道里灌烟,看管壁外面是否有烟冒出来,以便检验管道是否有缝隙。这一测试显然比较初级,更深层一点的测试至少要进行渗油测试、带压测试等等。Smoking Testing只是一种初级、直观的测试。

冒烟测试的应用:

       冒烟测试一般用于每日构建(Daily Build),构建服务器首先从CVS服务器上,下载最新的源代码,然后编译单元测试,运行单元测试通过后,编译可执行文件,可执行文件若可运行,并能执行最基本的功能,则认为通过了冒烟测试。

        简单地说,冒烟测试就是先保证系统能跑得起来,不至于让测试工作做到一半突然出现错误导致业务中断。目的就是先通过最基本的测试,如果最基本的测试都有问题,就直接打回开发部了,减少测试部门时间的浪费。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