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素、dpi、dip概念

来源:互联网 发布:给游戏做美工需要什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1 09:15

    遇到一个问题,我的地图浮标图片在WVGA手机上正好,在QVGA上就显的太大,所以我要根据屏幕的不同调整浮标的大小使其在QVGA大小合适。有的同事提出了依据分辨率来区分不同的屏幕,但是单WVGA就支持好几种不同的分辨率,QVGA又支持好几种。。。而且更神奇的时候,有时候,通过代码获取屏幕分辨率竟然得到了 320 x 427 ,Android文档是不支持这种分辨率的,所以依据分辨率来区分不同的屏幕是行不通的。

    还好通过仔细研读文档,“各种VGA的density是不同的,(hdpi: 240 , ldpi: 120 , mdpi: 160 , xhdpi: 320)”,所以只要求出不同屏幕的density,就可以知道该手机属于的屏幕类型。
 

首先是几个基本概念:

1.屏幕尺寸Screen size

即显示屏幕的实际大小,按照屏幕的对角线进行测量。

为简单起见,Android把所有的屏幕大小分为四种尺寸:小,普通,大,超大(分别对应:small, normal, large, and extra large).

应用程序可以为这四种尺寸分别提供不同的自定义屏幕布局-平台将根据屏幕实际尺寸选择对应布局进行渲染,这种选择对于程序侧是透明的。

2.屏幕长宽比Aspect ratio

长宽比是屏幕的物理宽度与物理高度的比例关系。应用程序可以通过使用限定的资源来为指定的长宽比提供屏幕布局资源。

3.屏幕分辨率Resolution

在屏幕上显示的物理像素总和。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分辨率通常用宽x高表示,但分辨率并不意味着具体的屏幕长宽比。

在Andorid系统中,应用程序不直接使用分辨率。

4.密度Density

根据像素分辨率,在屏幕指定物理宽高范围内能显示的像素数量。

在同样的宽高区域,低密度的显示屏能显示的像素较少,而高密度的显示屏则能显示更多的像素。

屏幕密度非常重要,因为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共宽高固定的UI组件(比如一个按钮)在在低密度的显示屏上显得很大, 而在高密度显示屏上看起来就很小。

为简单起见,Android把所有的屏幕分辨率也分为四种尺寸:小,普通,大,超大(分别对应:small, normal, large, and extra large).

应用程序可以为这四种尺寸分别提供不同的资源-平台将透明的对资源进行缩放以适配指定的屏幕分辨率。


密度无关的像素( DIP ) 
指一个抽象意义上的像素,程序用它来定义界面元素。它作为一个与实际密度无关的单位,帮助程序员构建一个布局方案(界面元素的宽度,高度,位置)。 
一个与密度无关的像素,在逻辑尺寸上,与一个位于像素密度为 160DPI的屏幕上的像素是一致的,这也是Android平台所假定的默认显示设备。在运行的时候,平台会以目标屏幕的密度作为基准,“透明地”处理所 有需要的DIP缩放操作。要把密度无关像素转换为屏幕像素,可以用这样一个简单的公式: pixels = dips * (density / 160)。举个例子,在 DPI为 240的屏幕上, 1个 DIP等于 1.5个物理像素。我们强烈推荐你用 DIP来定义你程序的界面布局,因为这样可以保证你的 UI在各种分辨率的屏幕上都可以正常显示
 
  在一个Activity的onCreate方法中,写入如下代码:

 
       DisplayMetrics metric = new DisplayMetrics();
        getWindowManager().getDefaultDisplay().getMetrics(metric);
        int width = metric.widthPixels;  // 屏幕宽度(像素)
        int height = metric.heightPixels;  // 屏幕高度(像素)
        float density = metric.density;  // 屏幕密度(0.75 / 1.0 / 1.5)
        int densityDpi = metric.densityDpi;  // 屏幕密度DPI(120 / 160 / 240)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个低密度的小屏手机上,仅靠上面的代码是不能获取正确的尺寸的。比如说,一部240x320像素的低密度手机,如果运行上述代码,获取到的屏幕尺寸是320x427。因此,研究之后发现,若没有设定多分辨率支持的话,Android系统会将240x320的低密度(120)尺寸转换为中等密度(160)对应的尺寸,这样的话就大大影响了程序的编码。所以,需要在工程的AndroidManifest.xml文件中,加入supports-screens节点,具体的内容如下:
        <supports-screens
            android:smallScreens="true"
            android:normalScreens="true"
            android:largeScreens="true"
            android:resizeable="true"
            android:anyDensity="true"
/>

 
   这样的话,当前的Android程序就支持了多种分辨率,那么就可以得到正确的物理尺寸了。



基本概念

1.   px(pixels):像素

是绘图的基本元素。我们说的屏幕分辨率,就是指像素。如果手机的分辨率是480*800,那么手机宽有480个像素,长有800个像素。这个像素是固定的。如果画一条直线,以像素为单位从0,0到240,400,那么就是一条从左上角到屏幕中间的一条直线。

 

2.     dpi(Dots Per Inch):像素密度

的缩写。每英寸所打印的点数或线数。

DPI 原来是印刷上的记量单位,意思是每个英寸上,所能印刷的网点数(Dot Per Inch)。但随着数字输入,输出设备快速发展,大多数的人也将数字影像的解析度用DPI表示,但较为严谨的人可能注意到,印刷时计算的网点(Dot)和电脑显示器的显示像素(Pixel)并非相同,所以较专业的人士,会用PPI(Pixel Per Inch)表示数字影像的解析度,以区分二者。

简单的就可以这么理解,每个固定尺寸内,有多少个像素。例如相同的像素,在越小的尺寸内显示,那么像素密度就高。密度高的效果,就是画面细腻。同样的一条斜线,在密度高的设备上显示,就不容易出现锯齿;在密度低的设备上显示,就容易出现锯齿。

我们看下面这两幅图:

pix-001

  

 

pix-002

相同的图片大小,第一副图的像素密度大(50*50像素),第二副图的像素密度小(5*5像素),是不是看上去完全不同啊。

在Android创建虚拟机的时候,就有一个参数:density。这个和dpi应该是一个概念。


3.   dip(device independent pixels):设备独立像素.

指一个抽象意义上的像素,程序用它来定义界面元素。它作为一个与实际密度无关的单位,帮助程序员构建一个布局方案(界面元素的宽度,高度,位置)。

dip是android抽象出来的概念。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