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getBytes()方法中的中文编码问题

来源:互联网 发布:霍先生家的安之知全集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06:22

String的getBytes()方法是得到一个系统默认的编码格式的字节数组
getBytes("utf-8")  得到一个UTF-8格式的字节数组

把String转换成bytes,各种编码转换成的bytes不同,比如UTF-8每个汉字转成3bytes,而GBK转成2bytes,所以要说明编码方式,否则用缺省编码。

都是将一个string类型的字符串转换成byte类型并且存入一个byte数组中。在java中的所有数据底层都是字节,字节数据可以存入到byte数组。存储字符数据时(字符串就是字符数据),会先进行查表,然后将查询的结果写入设备,读取时也是先查表,把查到的内容打印到显示设备上getBytes()是使用默认的字符集进行转换,getBytes(“utf-8”)是使用UTF-8编码表进行转换。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maxracer/archive/2010/12/14/6075057.aspx

在Java中,String的getBytes()方法是得到一个操作系统默认的编码格式的字节数组。这表示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下,返回的东西不一样!

String.getBytes(String decode)方法会根据指定的decode编码返回某字符串在该编码下的byte数组表示,如:
byte[] b_gbk = "中".getBytes("GBK");
byte[] b_utf8 = "中".getBytes("UTF-8");
byte[] b_iso88591 = "中".getBytes("ISO8859-1");
将分别返回"中"这个汉字在GBK、UTF-8和ISO8859-1编码下的byte数组表示,此时

b_gbk的长度为2,

b_utf8的长度为3,

b_iso88591的长度为1。

而与getBytes相对的,可以通过new String(byte[], decode)的方式来还原这个"中"字,

这个new String(byte[], decode)实际是使用指定的编码decode来将byte[]解析成字符串.
String s_gbk = new String(b_gbk,"GBK");
String s_utf8 = new String(b_utf8,"UTF-8");
String s_iso88591 = new String(b_iso88591,"ISO8859-1");
通过输出s_gbk、s_utf8和s_iso88591,会发现s_gbk和s_utf8都是"中",而只有s_iso88591是一个不被识别的字符(可以理解为乱码),为什么使用ISO8859-1编码再组合之后,无法还原"中"字?原因很简单,因为ISO8859-1编码的编码表根本就不包含汉字字符,当然也就无法通过"中".getBytes("ISO8859-1");来得到正确的"中"字在ISO8859-1中的编码值了,所以,再通过new String()来还原就更是无从谈起。
因此,通过String.getBytes(String decode)方法来得到byte[]时,一定要确定decode的编码表中确实存在String表示的码值,这样得到的byte[]数组才能正确被还原。

注意:

有时候,为了让中文字符适应某些特殊要求(如http header要求其内容必须为iso8859-1编码),可能会通过将中文字符按照字节方式来编码的情况,如:
String s_iso88591 = new String("中".getBytes("UTF-8"),"ISO8859-1"),这样得到的s_iso8859-1字符串实际是三个在ISO8859-1中的字符,在将这些字符传递到目的地后,目的地程序再通过相反的方式String s_utf8 = new String(s_iso88591.getBytes("ISO8859-1"),"UTF-8")来得到正确的中文汉字"中",这样就既保证了遵守协议规定、也支持中文。

 

 

 


 

 
C/C++ code
?
1
2
3
4
//     将字符串转化为宽字符
    nLength = MultiByteToWideChar(CP_ACP, 0, pMsgBody, -1, NULL, 0);   
    MultiByteToWideChar(CP_ACP, 0, pMsgBody, -1, szMulti, nLength);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