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数组定义以及动态分配空间

来源:互联网 发布:centos 7 解压缩tar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6:46

 二维数组定义以及动态分配空间

下面三种定义形式怎么理解?怎么动态分配空间?
(1)、int **Ptr;
(2)、int *Ptr[ 5 ]; 我更喜欢写成 int* Prt[5];
(3)、int ( *Ptr )[ 5 ];

此文引自网上,出处不详,但是觉得非常好。略改了一点。

多维数组一向很难,一般都采用一维数组,但是一旦要用到还真是头疼。
闲话少说,这里我就以三个二维数组的比较来展开讨论:
    (1)、int **Ptr;
    (2)、int*Ptr[ 5 ]; 我更喜欢写成 int* Prt[5];
    (3)、int ( *Ptr )[ 5 ];
    以上三例都是整数的二维数组,都可以用形如 Ptr[ 1 ][ 1 ] 的
方式访问其内容;但它们的差别却是很大的。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对它们
进行讨论:
    一、内容:
       它们本身都是指针,它们的最终内容都是整数。注意我这里说
的是最终内容,而不是中间内容,比如你写 Ptr[ 0 ],对于三者来说,
其内容都是一个整数指针,即 int *;Ptr[ 1 ][ 1  ] 这样的形式才
是其最终内容。
    二、意义:
       (1)、int **Ptr 表示指向"一群"指向整数的指针的指针。
       (2)、int *Ptr[ 5 ] 表示指向 5个指向整数的指针的指针,或者说Ptr有5个指向"一群"整数的指针,Ptr是这5个指针构成的数组的地址
       (3)、int ( *Ptr )[ 5 ] 表示指向"一群"指向 5 个整数数组的指针的指针。
    三、所占空间:
       (1)、int **Ptr 和 (3)、int ( *Ptr )[ 5 ] 一样,在32位平台里,都是4字节,即一个指针。
       但 (2)、int *Ptr[ 5 ] 不同,它是 5 个指针,它占5 * 4 = 20 个字节的内存空间。
    四、用法:
       (1)、int **Ptr
       因为是指针的指针,需要两次内存分配才能使用其最终内容。首
先,Ptr = ( int ** )new int *[ 5 ];这样分配好了以后,它和(2)的
意义相同了;然后要分别对 5 个指针进行内存分配,例如:
   Ptr[ 0 ] = new int[ 20];
   它表示为第 0 个指针分配 20 个整数,分配好以后,Ptr[ 0 ] 为指
向 20 个整数的数组。这时可以使用下标用法 Ptr[ 0 ][ 0 ] 到
Ptr[ 0 ][ 19 ] 了。
      如果没有第一次内存分配,该 Ptr 是个"野"指针,是不能使用
的,如果没有第二次内存分配,则 Ptr[ 0 ] 等也是个"野"指针,也
是不能用的。当然,用它指向某个已经定义的地址则是允许的,那是另外
的用法(类似于"借鸡生蛋"的做法),这里不作讨论(下同)。

例子:

C语言:

//动态分配二维数组空间
{
   m_iHight=10;//二维数组的高度
m_i;//二维数组的宽度
//动态分配一个二维数组m_ppTable内存空间
//其类型为int
   //m_ppTable指向该数组
   int **m_ppTable;
   m_ppTable=new int*[m_iHight];

//动态分配m_iHight个类型为int *的内存空间
//分配的是行地址空间
   for(int i=0;i
           m_ppTable[i]= new int[m_iWidth];

  //动态分配m_iWidth个类型为int的内存空间
//分配的是某行的数值空间
}
//由此分配的二维数组空间并非是连续的
//可以使用m_ppTable[row][col]来给该二维数组赋值
//其中 0<=row
//释放所分配的内存空间
{
    for(inti=0;i
      delete[m_iWidth]m_ppTable[i]; //以行为单位释放数值空间
    delete[m_iHight]m_ppTable;     //释放行地址空间
}

int **a;
a=(int **)calloc(sizeof(int *),n);
for (i=0;i   a[i]=(int*)calloc(sizeof(int),n);
这样就可以了
使用的时候就和普通的二维数组一样
最后用
for(i=0;i   cfree(a[i]);
cfree(a);释放内存
就可以了
      (2)、int *Ptr[ 5 ]
      这样定义的话,编译器已经为它分配了 5 个指针的空间,这相当
于(1)中的第一次内存分配。根据对(1)的讨论可知,显然要对其进行一次
内存分配的。否则就是"野"指针。
      (3)、int ( *Ptr )[ 5 ]
      这种定义我觉得很费解,不是不懂,而是觉得理解起来特别吃力,
也许是我不太习惯这样的定义吧。怎么描述它呢?它的意义是"一群"
指针,每个指针都是指向一个 5 个整数的数组。如果想分配 k 个指针,
这样写: Ptr = ( int ( * )[ 5 ] ) new int[ 5 * k ]。
这是一次性的内存分配。分配好以后,Ptr 指向一片连续的地址空间,
其中 Ptr[ 0 ] 指向第 0 个 5 个整数数组的首地址,Ptr[ 1 ] 指向第
1 个 5 个整数数组的首地址。
   综上所述,我觉得可以这样理解它们:
    int ** Ptr<==> int Ptr[ x ][ y ];
    int *Ptr[ 5] <==> int Ptr[ 5 ][ x ];
    int ( *Ptr)[ 5 ] <==> int Ptr[ x ][ 5 ];
    这里 x 和 y是表示若干的意思。


原文地址:http://www.cnblogs.com/panglei/articles/2288013.html

二维数组的动态分配和删除

二维数组的动态分配和删除

 首先,动态支持数组的分配,必须用  new  来进行创建一段堆内存,其它的存贮区域不允许动态分配的产生。  
 其次,C++并没有提供真正的动态多维数组语法,想动态分配数组,必须通过一维动态数组组合形成一个类似多维数组的存贮形式,并不像静态分配多维数组,它们的用法虽说有些地方 有相似之处,但不完全相同。  
 再次,有些网友有一些很BT的分配方式。  
 
  例如:  
  int   (*p)[4]= new int[3][4];  
  解释:可能有些初学者认为这样是可取的,也是利用 new分配的数组,就可以是动态的,那你的想法就错了,它的分配必须得有最外层const的支持—  
  int x = 3, y =4;  
  int (*p)[y] = newint[x][y];//error,y必须是const。  
   
 所以这种方式不能达到真正的动态分配二维数组的目的,只能相当于半自动化的一个分配方式。  
 那么如果依靠下面的这种方式是正确的:  
   
  例:  
  int x = 3, y =4;  
  int *p = new int*[x];//创建一个动态 int*型数组  
  for(int i = 0; i < y;++i)  
     p[i] = new int[x]; //再创建一个动态 int型数组  

  for (int i = 0; i < y;++i)  
  
     deletep[i];//由里至外,进行释放内存。  
      p[i] =NULL;//不要忘记,释放空间后p[i]不会自动指向NULL值,还将守在原处,只是释放内存而已,仅此而已。  
  
  delete[]p;  
  p =NULL;  
 
 它就是依靠一维数组的组合来完成,这样创建的动态数组就是一个全自动的个分配方式。  
 
  void * buf = malloc(x * y * sizeof (int));  //这也是一个好方法,简单方便,但它是C里面的分配方式。  
 free(buf);//释放内存简单方便.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jia_xiaoxin/article/details/3268645

》》》》》》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