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涉交互设计一

来源:互联网 发布:二叉树前序遍历算法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4:04

    最近突然开窍了,想学习一些用户交互设计方面的东西。最近在新浪看到一个大神A的博客,对于他博客中的一些观点,也在此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

支付宝支付流程:

1、 用户账户有余额但不足的情况:博主A的观点如下

但是就我个人的使用习惯来看,淘宝的勾选余额其实正是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现实生活中,我们在现金不足的情况下会选择银行卡等方式全款支付,而不使用现金加银行卡的方式。

原因应该有如下:

①、太麻烦,需要二次计算自己银行卡刷卡的金额。

②、有人真的会把自己身上的现金花的精光么?

③、支付方式的多样化,因为生活中还有很多需要现金支付的地方。刷卡可以避免我们去取现的麻烦,全额刷卡就省去了一个步骤(取现),大家肯定都希望省事。

为什么人们希望先消费余额?

①、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行系统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有差别的(包括安全问题,心理关系,虽然银行也不是很安全,但是他给人的安全感是大于支付宝的)。

②、支付范围关系,现金支付>刷卡支付>支付宝付款。支付宝的余额用处也就在支付宝结算和提现的时候能使用,此时不用难道待其发芽?

③、心理原因。大部分的人会觉得支付宝的余额是不属于自己的,属于自己的只是个数字,只有当它去支付或者提到银行卡的时候,才能体现其价值和归属感。

(这里顺便提一下余额宝,每天都要去看一下,但是看的真的是每天的结算利息吗?其实人们首要关心的还是余额宝的钱在吗?然后才是每天涨的利息,一点小利息不会让我们欣喜若狂,但是money的消失却是会让人恼怒抓狂。)

2、 红包支付:博主A认为:

     这三种支付方式是有类别区分的,红包和余额的关系太过于密切,是我所不能认同的。相反我认为在支付的时候,红包、余额、网银是属于一个层级的关系,他们是并列的。不过他们之间确实存在优先级的,红包>余额>网银。博主A喜欢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例子来说明问题也是有欠妥当的,因为互联网支付是旨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它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是有区别的。


     但是如图的这个设计确实是有缺陷的。这样的交互让用户很困惑,不清楚自己在选择网银支付时是否可以使用红包。

     我个人认为的交互应该是这样的,红包作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存在。

①支付宝余额足够支付剩余部分时,不需要给用户提供其他支付方式。支付宝提供的是快捷的支付方式,而不是多样化的选择。(这里不提供的原因在于,方便快捷。)

②余额不足以支付的时候,默认勾选使用余额(这个部分的展示就需要弱化掉),给用户展示网银支付的选择。

 

以上仅是个人在初次接触交互的一些心得体会,如果有不同的意见可以留言给我。希望能在交互的路上越走越远。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