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相关

来源:互联网 发布:群晖网络存储服务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7:30

目前的加密算法主要分对称加密算法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也叫私钥加密)指加密和解密使用相同密钥的加密算法。

特点是算法公开、计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对称加密算法的优点在于加解密的高速度和使用长密钥时的难破解性。不足之处是,交易双方都使用同样钥匙,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对称加密算法在分布式网络系统上使用较为困难,主要是因为密钥管理困难,使用成本较高。而与公开密钥加密算法比起来,对称加密算法能够提供加密和认证却缺乏了签名功能,使得使用范围有所缩小。

具体算法包括:DES算法3DES算法(TDEA算法,Blowfish算法,RC5算法,IDEA算法,AES算法。

DES算法把64位的明文输入块变为数据长度为64位的密文输出块,其中8位为奇偶校验位,另外56位作为密码的长度。首先,DES把输入的64位数据按位重新组合,并把输出分为L0、R0两部分,每部分各长32位,并进行前后置换,最终由L0输出左32位,R0输出右32位,根据这个法则经过16次迭代运算后,得到L16、R16,将此作为输入,进行与初始置换相反的逆置换,即得到密文输出。

DES算法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到目前为止,除了用穷举搜索法对DES算法进行攻击外,还没有发现更有效的办法,而56位长密钥的穷举空间为256,这意味着如果一台计算机的速度是每秒种检测100万个密钥,那么它搜索完全部密钥就需要将近2285年的时间,因此DES算法是一种很可靠的加密方法。

3DES即是设计用来提供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即通过增加DES的密钥长度来避免类似的攻击,而不是设计一种全新的块密码算法

RC4算法的原理是“搅乱”,它包括初始化算法和伪随机子密码生成算法两大部分,在初始化的过程中,密钥的主要功能是将一个256字节的初始数簇进行随机搅乱,不同的数簇在经过伪随机子密码生成算法的处理后可以得到不同的子密钥序列,将得到的子密钥序列和明文进行异或运算(XOR)后,得到密文。

由于RC4算法加密采用的是异或方式,所以,一旦子密钥序列出现了重复,密文就有可能被破解,但是目前还没有发现密钥长度达到128位的RC4有重复的可能性,所以,RC4也是目前最安全的加密算法之一。

AES算法不同于它的前任标准DES,Rijndael使用的是代换-置换网络,而非Feistel架构。AES在软件硬件上都能快速地加解密,相对来说较易于实现,且只需要很少的存储器。作为一个新的加密标准,目前正被部署应用到更广大的范围。

在应用方面,尽管DES在安全上是脆弱的,但由于快速DES芯片的大量生产,使得DES仍能暂时继续使用,为提高安全强度,通常使用独立密钥的三级DES。但是DES迟早要被AES代替。流密码体制较之分组密码在理论上成熟且安全,但未被列入下一代加密标准。

AES加密数据块分组长度必须为128比特,密钥长度可以是128比特、192比特、256比特中的任意一个(如果数据块及密钥长度不足时,会补齐)。AES加密有很多轮的重复和变换。大致步骤如下:1、密钥扩展(KeyExpansion),2、初始轮(Initial Round),3、重复轮(Rounds),每一轮又包括:SubBytes、ShiftRows、MixColumns、AddRoundKey,4、最终轮(Final Round),最终轮没有MixColumns。

IDEA算法也是一种数据块加密算法(类似DES算法),它设计了一系列加密轮次,每轮加密都使用从完整的加密密钥中生成的一个子密钥。与DES的不同处在于,它采用软件实现和采用硬件实现同样快速。

非对称加密算法:

对称加密算法需要两个密钥:公开密钥(publickey)和私有密钥(privatekey)。公开密钥与私有密钥是一对,如果用公开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只有用对应的私有密钥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那么只有用对应的公开密钥才能解密。因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两个不同的密钥,所以这种算法叫作非对称加密算法。 非对称加密算法实现机密信息交换的基本过程是:甲方生成一对密钥并将其中的一把作为公用密钥向其它方公开;得到该公用密钥的乙方使用该密钥对机密信息进行加密后再发送给甲方;甲方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专用密钥对加密后的信息进行解密。

另一方面,甲方可以使用乙方的公钥对机密信息进行签名后再发送给乙方;乙方再用自己的私匙对数据进行验签。

甲方只能用专用密钥解密由公用密钥加密后的任何信息。 非对称加密算法的保密性比较好,它消除了最终用户交换密钥的需要。

非对称密码体制的特点:算法强度复杂、安全性依赖于算法与密钥但是由于其算法复杂,而使得加密解密速度没有对称加密解密的速度快。对称密码体制中只有一种密钥,并且是非公开的,如果要解密就得让对方知道密钥。所以保证其安全性就是保证密钥的安全,而非对称密钥体制有两种密钥,其中一个是公开的,这样就可以不需要像对称密码那样传输对方的密钥了。这样安全性就大了很多

主要算法:RSAElgamal、背包算法、Rabin、D-H、ECC(椭圆曲线加密算法)。

RSA算法基于一个十分简单的数论事实:将两个大素数相乘十分容易,但是想要对其乘积进行因式分解却极其困难,因此可以将乘积公开作为加密密钥。


MD5算法:

MD5算法具有以下特点:

1、压缩性:任意长度的数据,算出的MD5值长度都是固定的。

2、容易计算:从原数据计算出MD5值很容易。

3、抗修改性:对原数据进行任何改动,哪怕只修改1个字节,所得到的MD5值都有很大区别。

4、弱抗碰撞:已知原数据和其MD5值,想找到一个具有相同MD5值的数据(即伪造数据)是非常困难的。

5、强抗碰撞:想找到两个不同的数据,使它们具有相同的MD5值,是非常困难的。

MD5的作用是让大容量信息在用数字签名软件签署私人密钥前被"压缩"成一种保密的格式(就是把一个任意长度的字节串变换成一定长的十六进制数字串)。除了MD5以外,其中比较有名的还有sha-1RIPEMD以及Haval等。

原理:

对MD5算法简要的叙述可以为: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的信息,且每一分组又被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经过了一系列的处理后,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这四个32位分组级联后将生成一个128位散列值。

在MD5算法中,首先需要对信息进行填充,使其位长对512求余的结果等于448。因此,信息的位长(Bits Length)将被扩展至N*512+448,N为一个非负整数,N可以是零。填充的方法如下,在信息的后面填充一个1和无数个0,直到满足上面的条件时才停止用0对信息的填充。然后,在这个结果后面附加一个以64位二进制表示的填充前信息长度。经过这两步的处理,信息的位长=N*512+448+64=(N+1)*512,即长度恰好是512的整数倍。这样做的原因是为满足后面处理中对信息长度的要求。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