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電腦(基礎知識)

来源:互联网 发布:大学男生鞋子推荐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4:00
“個人電腦”的英文名?“Personal Computer”,因此,許多人根據英文名的縮寫,將它叫做PC。另外,因它多?家庭環境使用,又管它叫做“家用電腦”。一般人所說的“電腦”,多指的是它。其實,個人電腦只是電腦家族中的一員,從它的軟、硬體要求和配置來看,較其他類型的電腦更適合個人及家庭環境使用。 
  個人電腦既然是電腦家族中的一員,自然擁有“電腦”所具有的共性;也具有自身的特點。 
  下面,我們就來初步認識一下個人電腦。 
  一、 個人電腦的硬體結構 
  在我們看個人電腦的硬體結構之前,先簡單瞭解一下電腦的基本結構 
     
一台電腦硬體,包括以下6個基本模組: 
  處理器/控制器、介面部件:處理器的主要作用是“運算”,包括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控制器的作用是協調處理器與其他部件的資料流程動;介面部件是與外部設備連接的適配器。 
  內部記憶體(記憶體):存放程式和臨時資料,存取速度快,但掉電後資料會丟失。 
  外部記憶體(外存):內部記憶體的延伸,存取速度慢,但可長期、大量存儲資料和程式。 
  輸入設備:輸入命令及程式的運行參數。 
  輸出設備:輸出運算和處理的結果。 
  電源:將交流市電變?直流電,供給電腦要求的各種電源。 
  只有上述硬體的電腦,叫做“裸機”。“裸機”就像個“無腦兒”,什?事也不能幹。 
  要讓計算機工作,必須給電腦安裝“大腦”——作業系統。只有在作業系統的控制下,才能調入應用程式;接收和處理命令、資料;也只有在它的控制下,才能完成將程式的運算結果向輸出設備輸出。作業系統其實也是一個程式,它總管電腦系統的軟、硬體設備和與外部設備的資料交換。真可謂是電腦系統的“大管家”。 
  具備了上述硬體和作業系統的電腦,才是一台名副其實的電腦。 
  那?,電腦是如何工作的呢? 
  電腦在上電後,首先運行一個固化的自舉程式,實現自檢並自動載入和運行作業系統。當載入完作業系統後,它就可以接收由輸入設備發出的各種命令(當然,必須是作業系統認可的命令)了。此時,如果由輸入設備(比如鍵盤或滑鼠)向作業系統發出調入並運行某個應用程式的命令,作業系統就會根據命令要求,從指定的地方調入程式並將它放置到記憶體中,然後運行它。如果程式運行中需要某些資料,可隨時由輸入設備輸入。 
  程式運算時所需的輸入資料,運算過程中所?生的中間結果資料,都臨時存放在記憶體中。 
  程式運算的最終結果,由作業系統控制,傳輸到有關的輸出設備(比如顯示器,印表機,硬碟等)。 
  以上就是電腦的簡單工作過程。 
  由此可見,當程式在運算過程中,如果突然掉電,記憶體中的所有資料(程式、運行參數、中間結果)都會丟失。這就會使你前面所做的工作“泡湯”。?防止這種情況的發生,最好是通過一台UPS(不間斷電源)給電腦供電。 




  ● 處理器(CPU):個人電腦的核心部件,完成運算操作。目前,市場主流CPU由Intel公司的“PentiumxⅢ(奔騰Ⅲ)”、“Celeron Ⅱ(賽揚Ⅱ)”系列和AMD公司的“新Athlon(Thunderbird,雷鳥)”、“Duron(毒龍)”系列產品佔據。兩公司的?品性能相近,各有千秋,但AMD的同級?品價格略低。 
  ● 主板:主板是電腦系統的“大本營”。具有CPU插槽及其它外設的介面電路的插槽、記憶體插槽;另外還有CPU與記憶體、外設資料傳輸的控制晶片(即所謂的主板“晶片組”)。它的性能直接影響整個電腦系統的性能;同時,它與CPU密切相關,必須根據CPU來選購支援其晶片組的主板。 
  ● 記憶體:存放運行程式和資料。目前,從規格上看有PC66、PC100、PC133等,數位代表記憶體工作頻率。每種規格中,又有32MB,64MB,128MB,256MB等容量的差異。一般情況下,應根據使用的CPU來選擇記憶體規格。比如,你使用“賽揚”CPU,它的外頻已鎖定在66MHz,因此,你使用PC66的記憶體就可以了;如果使用100MHz或133MHz的“奔騰Ⅲ”CPU或AMD的CPU,就必須使用相應規格的記憶體。至於容量,可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選擇,當然是越大越好。如果作業系統是Windows98或Windows2000,最好至少有64MB記憶體。 
  ● 軟碟驅動器(輸入/輸出設備):讀、寫軟碟的資料。目前常用的?3寸盤驅動器,容量?144MB。 
  ● 硬碟驅動器(外存,輸入/輸出設備):讀、寫程式和資料。容量由幾個GB(1GB=1000MB)至數十個GB,目前主流在20GB左右。 
  ● 光碟驅動器(輸入設備):可以是CDROM驅動器,也可以是DVD驅動器。用來讀取光碟上的程式和資料;播放CD/VCD/DVD視頻。 
  ● 顯卡(介面電路):主板與顯示器的介面部件。 
  ● 顯示器(輸出設備):監視程式的運行及結果。顯示器有14英寸,15英寸,17英寸等多種螢幕尺寸;有球面,柱面,平面等螢幕結構;有028,025,024,022等多種解析度。因此,價格和性能有較大的差異。我們應選擇具有綠色環保標誌和TCO認證的?品,以保護我們的眼睛不受或少受傷害。 
  ● 音效卡(介面電路,可選):聲音介面電路。 
  ● 音箱(輸出設備,可選):發聲設備。音效卡和音箱配套使用,不是系統所必須的。 
  ● 鍵盤(輸入設備):輸入命令和資料。 
  ● 滑鼠(輸入設備):通過“點擊”輸入相應命令。 
  ● 數據機(MODEM,輸入/輸出設備,可選):如果你不上網,它不是必須的設備。 
  ● 網卡(介面電路,可選):又稱網路適配器,如果不上網或通過MODEM上網則它不是必須設備。 
  ● 電源、機箱:供給系統要求的直流電源;機箱保護內部設備,並使其成?一個整體。 
  以上15件就是我們常見的個人電腦的基本配置。由於上述配件在市面上很容易採購,因此,一些小公司和個人將這些配件買回來自己動手組裝個人電腦,這就是所謂的PC“DIY”。其實,組裝一台個人電腦並不難,從硬體來說,各個部件都是“成品”,只要用附帶的連接線纜將它們按要求連在一起就可以了,沒有什?技術難題。但是,如果你對電腦毫無所知也不行:設置CMOS,?硬碟分區/格式化,安裝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等就會難住你。不過,在以後的文章中,我們會介紹這方面的知識。 
  至此,你對個人電腦的結構是不是有了個初步的認識?其實,個人電腦並沒有你想像中的那?神秘,現在我們不是知道了它“肚子”裏有些什?“貨”了嗎! 
  二、 個人電腦的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 
  前面我們知道,電腦必須配備作業系統才能工作。因此,作業系統是電腦的大腦和靈魂,並且與電腦系統的硬體息息相關。正因?如此,它的性能直接關係到電腦的“智商”和“個性”。因此,不同類型的電腦使用的作業系統也不相同。個人電腦使用的作業系統是?個人電腦量體定制的。 
  下面,我們來看看個人電腦中常用的作業系統。 
  現在,在個人電腦中使用的作業系統主要是DOS和Windows,現在又新興一種名?Linux的作業系統。下面對它們做些簡單介紹。 
  ● DOS作業系統 
  DOS作業系統是單用戶、單任務的文本命令型作業系統。其特點是:單機封閉式管理(單用戶);在某一時刻只能運行一個應用程式(單任務);只能接收和處理文本命令。由於DOS在個人電腦中獨霸近20年時間,因此,它擁有大量用戶。並且,在這?長的時間中,許多人在DOS下開發了大量應用程式,可以說,琳琅滿目。難怪直到現在,許多人還不肯放棄DOS。甚至於在Windows中,也不得不照顧這些人的情緒,專門設置了DOS模組,兼顧DOS程式的應用。 
  DOS從20版站穩腳跟之後,有過輝煌,但發展到622版就終止了。 
  ● Windows作業系統 
  Windows是多用戶、多工、圖形命令型的作業系統。開放管理;允許同時運行若干個程式;用圖形介面代替文本命令是它的特點。正由於它圖形化的特長,使它能?更多的用戶接受——不需要死記英文命令,只要熟悉圖示和功能表(可以看做是“特殊符號”)即可。正因?如此,短短數年時間,它進入了當今世界90%以上的個人電腦,獲得了用戶的廣泛認同。 
  由於運行於Windows系統下的應用程式具有規範化的介面,這些程式,都有“似曾相識”的面孔。這就?使用這些程式創造了有利條件:只要你搞清楚一個應用程式的命令和用途,在另外的程式中,這些命令也具有大致相同的用途。也就是說,在Windows下,學習應用程式具有一定的繼承性。這比DOS程式的“千人千面”來說,絕對是一大進步。 
  由於Windows的不斷發展,它得到了世界各大軟體廠商的支援。目前,應用於Windows環境的應用程式,應有盡有。可以說,只要你願找,就能找到你需要的應用程式。 
  有大量易用的應用程式,必然吸引大量用戶。Windows佔據統治地位並將取代DOS是必然的趨勢。從Windows的發展看,這個問題也非常明顯:在Windows3x中,它依賴DOS;在Windows9x中,它只?DOS留下一席之地;而在Windows2000中,它?棄了DOS。 
  隨著個人電腦軟、硬體的發展,Windows經歷了Windows30/31/32、Windows95/97/98、Windows2000幾個版本的變化。應該說,新版本比舊版本有進步,但也存在一些新的問題。 
  ● Linux作業系統 
  Linux是一個新興的作業系統。它的優點在於其程式碼完全公開,而且是完全免費使用。公開代碼有利於用戶的再開發——當然不是普通用戶能做的事情;免費則能使大家都能用得起。但是,目前該作業系統還處於成長期,還未完全成熟。能夠在這個作業系統下運行的應用程式也非常少。 
  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好用、穩定、有大量應用程式可用才是最終要求。從這點來看,Linux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至於你應該給你的個人電腦配置什?樣的作業系統,要看你的具體情況。 
  如果你是一個新用戶,我認?使用Windows98比較好。至於Windows2000,雖然具有“穩定”的特點,但目前還不太成熟。如果你的硬碟足夠大,也不妨安裝它,但一定是按雙系統(Windows98、Windows2000)安裝,當做網路操作或運行某些程式時才使用它,以便發揮其“網路”和“穩定”的特長。 
  “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我很贊同這句話。經得起一段時間磨合、考驗的才會是最好的。 
  上面介紹了個人電腦的“第一程式”:作業系統。 
  如果你的個人電腦只安裝有作業系統,這還不夠,最多只能說它是個“花花公子”——有聰明的頭腦,但好多事情都不會做。這時,你需要給它配備“第二程式”,即“應用程式”。有了應用程式,你的個人電腦就會充分施展它的才華了。 
  目前,運行於Windows環境的應用程式非常多:門類齊全,應有盡有。比如:Office,Photoshop,3DSMax,AutoCAD,各種遊戲等等。利用這些應用程式,你就可以完成各項相應的任務了。有時,人們也把應用程式叫做“工具軟體”,的確如此,它們確實是用於你個人電腦中的 “工具”。當然,你可以在你的個人電腦中安裝許多這樣的工具,這樣,用起來就非常方便了。 
  三、 個人電腦的用途 
  個人電腦有什?用?許多人是從玩遊戲和打字、看VCD認識個人電腦的,以?它就能做這些事。其實,這些事對個人電腦來說,只算“小菜一碟”而已。 
  事實上,它可以輕鬆完成下列工作: 
  ● 辦公助手 
  由微軟的“Office”套件可見一斑:在“Office9X”中,?我們提供了“Word”,“Excel”,“Access”,“PowerPoint”等應用程式。使我們能夠很容易完成諸如文字編寫;表格編造;創建小型資料庫;製作多媒體簡報等辦公任務。編輯文檔、打字實在是易如反掌。在“Office2000”中,還增加了“FrontPage”,“Publisher”,“PhotoDraw”等工具,使你能夠輕鬆製作網頁;編輯出版物;處理圖片和畫圖等。 
  ● 學習 
  現在,各類學習軟體及其光碟種類繁多。學英語;學繪畫;中、小學生輔導教材;各種常用軟體的使用方法等,聲圖並茂。你可以輕易將教授、高級教師“請”回家來教你。 
  ● 畫圖 
  畫2D、3D圖形和圖像;畫工程圖;美術設計;廣告設計等。 
  ● 音、視頻編輯製作 
  製作動畫;創作音樂;作影視編輯;製作CD唱盤,VCD視盤,甚至DVD視盤。 
  ● 程式編寫 
  使用各種編程工具編制應用程式,編寫出的程式可以在DOS或Windows下工作。 
  ● 娛樂 
  玩遊戲;播放CD音樂,VCD、DVD影片等。 
  ● 組網/漫遊因特網 
  多機組網,實現相互通信和資源分享;上因特網獲取資訊及資料,收發傳真、電子郵件,組織可視電話(會議)以及交友購物、炒股票等。 
  ● 即時控制 
  通過個人電腦的通信口實時控制外部的數位設備,完成預定的操作。 
  以上只是筆者隨便想到的一些內容。 
  你看,個人電腦能夠做的事是不是很多?當然,要實現上述工作,需要安裝相應的“工具軟體”。 
  四、 正確使用個人電腦 
  看了前面的介紹,你對個人電腦是否有了個總體印象? 
  如果你有機會接觸個人電腦或你家有個人電腦,難道你不想上機試試? 
  也許你會說“我不懂電腦,怕把它搞壞了”。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個人電腦絕不會因你按錯鍵而燒毀的。但是,某些操作不當,的確會造成個人電腦的軟、硬體故障。 
  如果你是初次使用個人電腦,只要遵照如下“規則”,就會避免許多麻煩。 
  ● 在打開個人電腦的電源開關後,個人電腦會進行一系列操作,最後才裝入作業系統。在完成載入作業系統之前,不要按鍵盤上的任何鍵。——防止錯誤載入作業系統文件。 
  ● 在打開電源開關的情況下,不要拔插個人電腦上的任何連接線纜。——防止損壞硬體。 
  ● 正在Windows下運行的個人電腦,不能直接關閉電源。應先關閉應用程式後,再按“開始”/“關閉系統”/選擇“關機”,“確定”的步驟退出作業系統,待出現“你可以安全關閉你的電腦了”的提示後,再關閉電源開關。現在,有的主板可以實現“自動關機”:即在“確定”後,個人電腦會自動關閉電源。你就不必再去關閉電源開關了。——防止破壞作業系統文件。 
  當關閉電源後,不要立即再次打開電源,應間隔一、兩分鐘。——防止硬體損壞。 
  ● 當你按下鍵盤的某個鍵(或滑鼠的按鍵),螢幕出現一個“選擇”框,而你又不知道怎?辦時,選擇“取消”或“不”。——防止出現錯誤操作。 
  ● 當你看到“Save(保存)/Save as(另存?)”,“Delete(刪除)”命令時,不要草率地用滑鼠點擊它們。——防止修改調出的文件或刪除有用的文件。 
  只要遵循上述規則,你就放心地摸索、使用你的個人電腦吧。通過幾次實踐之後,你對個人電腦的畏懼就會被愉悅所代替。▲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