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超级整理术》--对整理的思路

来源:互联网 发布:办公软件2003官方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22 19:10

1.        整理的意义

1)        整理是一种工作流程设计,流程设计,也就是对流程的创新。

2)        书中所讲的整理术不仅是对旧方法的改善与改进,更是一种思维的转变,一种创新。

3)        抓住灵机一动的点子产生的更有创造性、更高效、成本更低的工作方法和生活方式,简明实用、精益求精。

4)        总结归纳或者“唤醒、发现”生活中的整理术很重要,秉持“整理”这一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也很重要。

5)        空间整理的目的,在于创造舒适的工作环境。

6)        从整理资料开始,整理环境、整理信息、整理生活、整理思维,到整理人脉。资料、环境、信息、生活、人脉以及思维整理术。

【思考】将工作速度适当降低,腾出时间进行工作梳理。

2.        作者的几个中心观点:

1)        看完即扔:以看完就扔来形成压力,及时通过记笔记、实践,将知识转变为自己的。

2)        统一简化工作环境:桌面划分功能[左边是过去的工作、右边为未来的工作]

3)        信息电子化:通过现在丰富的网络媒体平台,建立自己的信息功能空间,比如通过豆瓣记录读后/观后感、通过微博微信记录生活等等

4)        生活模式化:建立日常穿衣、吃饭的固定模式,即节省时间又省去了每天思考如何安排的烦恼。与此同时,作者也提到将生活常规化,再制造一些小惊喜

5)        保持人脉新鲜度:整理联系人清单,扔掉沉睡一年的名片,随时提高警惕,努力保持人脉新鲜度

6)        思维可以被管理:利用思维习惯—上午做计划、下午执行、晚上总结;通过不同颜色粗细的笔切换思维齿轮、通过治愈系物品转换思维模式

用作者的话来说:琢磨现在规则的过程必将成为创造[生存术]的过程。下一些微不足道的的功夫,抓住灵机一动的点子,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实现质的飞跃,从而孕育崭新的自我。我想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大家都做到。

自己给自己建立的整理规则大多是随意的、没有太多的延续性及复制性。作为一个整理控,我想应该借助专家的头脑整合自己过去的经验。

 

3.        有关整理的创新的点子:

1)        书籍、报纸、文件等书面资料,尽量扫描为PDF或其它格式的电子文档,以方便查找、引用、修改或制作笔记,同时也会节约储存空间。

A. 作者甚至主张同一本好书一次买两本,一本保存,一本用裁纸刀切掉书脊后,进行描扫。

B. 要配备一台可以一次扫描多张的扫描仪(能象发传真一样连续进纸)。

C. 不用的旧书(特别是没有保存价值的)要及时丢弃,以保持书架的空虚感,利于不断购入新书学习。

2)        用博客分享读书笔记,感受或书评。这样做不仅会提升自己所做笔记的质量(因为你要将笔记呈现在别人的面前),还会提升自己的职业声望,扩展职业通道。

3)        规划好办公环境,以简洁整齐的布局,提升工作效率,激发创造灵感。

A. 利用各种规格的“零碎物品整理箱”,“磁铁间壁(隔)金属板”合理规划办公用品存放空间。

B. 用胶带将纸巾盒、笔筒固定在合适的位置,方便拿取,不易丢失。

C. 办公桌的左边,适于摆放电话、纪要、文档及杂物。因为人眼向左看时,往往是在回忆。办公桌的右边,应当尽可能留出空间,以利于做规划或思考。因为人眼向右边看时,往往是在联想、憧憬或做类似的思考。(其中,把电话放在左手边,也有方便在接电话的同时,右手进行记录书写。)

4)        办公电脑可配置为一机双屏,以及使用轨迹球鼠标,都可以提高浏览幅面较宽的电子文档的效率。

5)        统一家里和在办公室中使用的键盘和鼠标,有助于提高你的输入效率。

6)        可以在笔记本右下角剪掉一个适当大小的角,以便一下子就可以翻到最新的一页。

7)        巧用透明文件袋:

A. 将常用的文档放入透明的文件袋,贴上日期标签,按自然顺序存入于办公抽屉内。每次拿出使用的文件袋,用完后放置于文档队列的最前面。时间一长,自然可以看出那些文档是常用的。

B. 日常的出差用的零碎物品,可以事先用透明袋事装好,方便取用,也不易忘记。但要注意内衣等涉及隐私的物品,要用黑色或其它色彩不透明的袋子。

8)        常用的电子配件,如充电器、降噪耳机等,可以多买几个,存放在不同的场合备用。(很明显,目前大部分日本人比我们有钱。)

9)        如果你希望在不固定的场所,随时开展工作,请考虑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将相关数据、信息、资料等存入于网络上,以方便读取。

10)    不要把时间浪费在找东西上。

11)    整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12)    如何利用空余时间,将会决定10年或20年后的自身发展状况。

13)    整理时引入“设计规则”。

14)    不过分整理。

15)    有效利用整理出来的时间。

16)    可干可不干的事情就尽量偷懒。

17)    所谓整理,就是想要的东西伸手就能拿到并方便使用。

18)    近年来,世界上大多数信息都可以通过GOOGLE或BAIDU搜索到,只要知道了它们的用法,很多信息就不需要用脑子去记了。(也就是要学会利用好工具来为你自己创造价值和提高效率)

19)    用后归还原位很重要。

20)    有时可以不收拾。整理的最终目标是:需要的东西能尽快拿得到。

21)    已读完的书,做好摘录,这本书就可以丢掉了。

22)    把有用的内容剪下来后杂志就可以扔了。

23)    商业类和电脑类杂志,信息的新鲜度是它们的生命,大量保存没什么意义。

24)    杂志阅读方法:浏览。

25)    定期整理名片:在上面写见面的日期、地点、外貌特征等。——这点我用不上。

26)    设定一个整理日,作者是每周五。

27)    操作类的事情尽量交给他人做,记忆类的事情交给电脑做,思考类的工作交给人脑做。

28)    不喜欢手写,加上翻来翻去很麻烦。

29)    不赞成对电脑文件分类过细,分三层即可。

30)    文件名:关键字+日期

31)    重要的东西往往只有那么一点点。二八定律。

32)    在信息像洪水一样泛滥的现代社会,如何搜集和甄别对自己有益的信息是一项重要的商业技能。

33)    信息靠量取胜,应大量吸收。

34)    定期阅读杂志信息,订阅多本,同一话题可从不同视角去了解。

35)    读报、读杂志、读电子杂志等,都先浏览标题,读自己关注或感兴趣的地方,有用则摘录。

36)    让信息永久性地、自动地飞到我们的电脑里。

37)    收集、订阅信息时要确定主题。

38)    清除大脑中一切琐碎的事情,让大脑中没有必须要时刻记住的事情。才能专注于眼前的事。事无巨细全部记入到TO DO中去。之后只用扫一眼列表即可。

39)    操作型工作:如处理发票、整理文件、进行会议准备等不怎么需要动脑筋就可以完成的工作,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些例行事务。

40)    思考型工作:如规划立案、策划新项目、写作、决定经营战略等需要进行大量思考的工作。

41)    利用检查目录(一份非常详细的说明)+共享,建立无论是谁都可以完成例行工作的规则。

42)    在能够提高自己积极性的地方工作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一环。

43)    把什么都写进TO DO:规则、工作(思考类、操作类)、个人事务、长期规划、目标、创意、鼓舞人心的座右铭、尚未具体化的一些事情等。

44)    创造可以集中注意力的环境(上班族难一些)

45)    不要把工作日和休息日分开考虑。

 

假如一件一件分别考虑,多半难以割舍。不妨按照以下顺序进行整理。

1.将物品一字排开。2.设定优先排序。 3.舍弃无用之物。

将物品一字排开之后的“设定优先排序”是最重要的部分,完成这个步骤,才能决定该舍弃的物品。

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要决定此事并不容易,即便如此,也请试着强迫自己下决定,试着认真、理智地思考。

优先排序将随着每个人的价值观而变化。这样持续进行排序, 随着名次下降,重要性亦随之滑落。到头来,排名第十的物品,极端一点来说,有或没有其实都一样。因为是认真思考后的结论,设定完排序之后,就能确定自己对该物品的价值观。

从随身公文包的整理开始

随身物则包括:手机、住家钥匙、钱包(内有信用卡两张、纸钞数张)

 

用 TO DO 记录需要定期回顾的信息

从报刊杂志上得到的信息,基本都是记者或作者根据自己得到的信息归纳总结的,缺少新鲜度,而且是经第三者加工过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们有一定的缺陷。

而自己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或者从他人口中听来的信息,就会觉得特别新鲜,有很多可学之处,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信息源。

  

笔记本电脑里该存些什么(信息一元化,信息集中化,浏览分散化)

要想让笔记本电脑变成一个真正合格的秘书或“外脑”,就要把大量的信息都放进去才行。不仅是工作方面的内容,我把私人信息也全都保存在电脑中,也就是说我的日常生活都由电脑进行管理,这样我就可以尽量不把我的脑力浪费在记东西上,而是集中在思考上了。

因为已经实现了一元化管理,所以与电脑不能连接的日历本、PDA、手机上的日程表功能等等,我都是不用的。

 “将 TO DO 输入电脑、日程安排却写在日历本上”,这种分散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使用起来也不方便。另外,如果这样做,电脑上可以连接 TO DO、日程表与邮件的邮箱软件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比如说,每个周一,我会有近100个TO DO被列出来,这仅仅是为了提醒自己,甚至有的只列出了工作规则等要点,总之,这是周一的一项重要提醒,如果都靠手写在日历本上,简直是无法想像的。可以说,现在的我,如果没有笔记本电脑,简直就无法开展工作了。

最近我用 iPhone 比较多,要是把电脑和由谷歌提供的GMAIL 同步的话,就可以用 iPhone看邮件、管理自己的日程。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