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7 装 Ubuntu 双系统,不需要U盘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 if any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9:38
本文测试安装的是32位的ubuntu-14.10-desktop-i386.iso 系统。
准备:
        Ubuntu系统ISO文件。官网或者学校的镜像源可下。
        UltraISO 软件。 Google 搜一下,可用试用版就行。主要用于从ISO文件里提取文件。(有可打开ISO文件的软件,此软件也可不用。)
        EasyBCD 软件。 Google 一下。

Step 1. 计算机右键,管理,磁盘管理,通过压缩卷等方法得到要分给 Ubuntu系统的分区。或者原来你就有某个盘用于装 Ubuntu。
              将该卷删除。

Step 2. 打开EasyBCD,添加新条目,NeoGrub,安装。然后点击,配置。在出现的menu.lst最后输入一下内容
title Install Ubuntu
root (hd0,0)
kernel (hd0,0)/vmlinuz boot=casper iso-scan/filename=/ubuntu-14.10-desktop-i386.iso ro quiet splash locale=zh_CN.UTF-8
initrd (hd0,0)/initrd.lz
其中,红色的是你要安装的系统ISO文件名称。绿色的,对有的电脑第一个盘符不是C盘的需要修改。查看C盘是不是hd(0,0),可以在win7的磁盘管理中查看,不要看上面的列表,看下面以方块状显示的地方,从左往右数,以0开始,数到C盘是几就是几哟。

Step 3. 打开ISO文件,将casper文件下的initrd.lzvmlinuz拷到C盘根目录,以及将.disk文件夹拷到C盘根目录。

Step 4. 重启。选择 NeoGrub。注意:如果在Step 2里输入的内容有误,比如多了几个空格,可能就会出现如下黑色框里的错误。用以上内容直接复制后,编辑下应该不会有错。
如果关机后再开机,直接进入WIN7系统而没有NeoGrub可选择项,请做以下更改:在EasyBCD的编辑引导菜单中的超时选项里,倒计时选择>=5秒。

Step 5. 进入后,按Ctrl +Alt+T打开终端,输入代码:sudo umout -l /isodevice,取消对光盘所在驱动器的挂载。中间的-l是小写的L。可多执行几次,后面可能提示未挂载了。

Step 6. 下面即可默认安装。

在安装类型,选其他类型,这样可以创建、调整分区。这里可能在对空闲盘创建几个分区后变为不可用,根据我的测试是,应该把主分区放到最后分就可以了。


Step 7.  找到有“空闲”二字的块,我们要做的就是:在这个空闲的空间里给ubuntu划分分区,我习惯上是这么划分的:引导分区“/boot200M足够了,系统分区“/”装系统和软件20GB够用了,交换分区“swap”类似windows的虚拟内存,一般不大于物理内存就行,我分的是1024M。个人文件分区“/home”你想多大就多大,类似windows的“我的文档”。

Step 8.  点选“空闲“的分区,选择下边的”+“,在弹出窗口中,上边填写分区空间大小,选择类型,除了“/”是主分区,其他都是逻辑分区。下边填写要挂载的分区,然后确定。”/“分区,”/home“分区都是这样子创建,而swap分区要在”用于“那里选择”交换分区“

分区共四个,具体步骤:

1) 新分区的类型:选择主分区
新建分区容量:输入分配的大小,以MB 为单位
新分区的位置:按默认选起始
用于:后面选择新分区使用的文件系统,使用默认“Ext4 日志文件系统
挂载点:选择“/”。大小10~15G(可以根据个人而异)

2)创建交换空间
再选择空闲空间,点添加按钮。
新分区的类型:选择逻辑分区
新建分区容量:输入交换空间分配的大小,以MB 为单位
新分区的位置:按默认选起始
用于:后面选择交换空间
交换空间不用选择挂载点,所以挂载点为灰色不可选
笔者建议交换分区1024M
3)创建“/home”分区
继续选择空闲空间,点添加按钮。
新分区的类型:逻辑分区
新建分区容量:剩余的空间
新分区的位置:起始
用于:选择” Ext4 日志文件系统
挂载点:/home
确定按钮。
笔者在此分区12G(这个主要存放个人文档)
4)创建“/boot”分区
继续选择空闲空间,点添加按钮。
新分区的类型:逻辑分区
新建分区容量:200M 新分区的位置:起始
用于:选择” Ext4 日志文件系统
挂载点:/boot
确定按钮。

因为我们安装是在Win7下安装,要的是双系统,所以要创建/boot 分区,
否则这一项可以省略.

注意:/分区就是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分区,类似windows 的系统盘,如盘;swap 为交换分区,一般为内存两倍;/boot 为引导分区200M足够;/home为个人文档分区

(重要提示;在采用u盘安装ubuntu分区时,所有磁盘一定要全部设置成逻辑分区,包括根目录/分区,否则将无法继续分区,这是本人亲身经历的教训,切记。其实正真的原因:在windows系统中再安装Ubuntu系统,主分区已经被windows系统占用(最多只有四个主分区),如在window系统中超过一个主分区,则在创建Ubuntu系统时,无法都设置为四个(/swap/home,/boot)主分区,因此都设置为主分区时无法继续分区,建议都设置为逻辑分区。)

 Step 9. 把分区设置好了,下边这步很关键!!!

首先在上边看你创建的”/boot“分区的编号是什么,比如我的是sda6 (你的可能不是sda6,可能是sda5sda7等等,取决于你的/boot分区编号),那么在下边的”安装启动引导区的设备“下拉选项框选择”sda6,如果这步忽略了,你就用了ubuntu系统来引导windows了。


Step 10. 点击安装,后面或默认或自己应该会了。。系统开始安装。。。

Step 11. 如果选择的是win7引导ubuntu的方式,安装完成后启动电脑,在启动引导菜单中是看没有ubuntu的引导菜单的。先不管,直接进入win7。

Step 12. 运行EasyBCD,“添加新条目”->“Linux/BCD”。类型选择 Grub2,名称可自定,驱动器选择/boot所在的分区。点击“添加条目”即可。

Step 13. 重启电脑即可发现刚添加的ubuntu启动引导。(完)
附:

17.  如果是ubuntu启动引导win7,默认启动的系统是ubuntu。此时可记下win7启动引导所在的位置(从上往下计数,以0开始)。

18.  进入ubuntu系统,我们来编辑/etc/default/grub这个文件,以使默认启动为win7。打开终端(Ctrl+Alt+T),输入sudo vim /etc/default/grub 。找到如下位置:

GRUB_DEFAULT=0

#GRUB_HIDDEN_TIMEOUT=0

GRUB_HIDDEN_TIMEOUT_QUIET=true

GRUB_TIMEOUT=10

GRUB_DISTRIBUTOR=`lsb_release-i -s 2> /dev/null || echo Debian`

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quietsplash"

GRUB_CMDLINE_LINUX=""

注:GRUB_DEFAULT即为指定默认的启动,现把其值设置成我们之前记下的值即可。

GRUB_TIMEOUT为启动引导菜单等待选择的时间(单位:秒),可自行修改。

保存后执行如下指令:

sudo update-grub

19.  重启后默认即为启动win7了。

本文内容结合网上资源和自己实践遇到的问题综合而来。主要是记录给自己。详细或想看步骤截图可参考以下资料:
0.http://blog.csdn.net/lvanneo/article/details/16885121   主要可参考该文,较详细。但其中编辑menu.lst那个地方作者给出的内容有误,可能是多了空格。
1.http://www.linuxidc.com/Linux/2014-10/108430.htm      该篇文章主要是安装的最新的Ubuntu-14.10
2.http://blog.csdn.net/jueblog/article/details/16972635    该篇文章在Ubuntu分区那块儿可参考。
感谢以上三位作者。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