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制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发展的策略

来源:互联网 发布:藏民对十一世班禅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19:35

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是适应社会发展而开设的新兴的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专业,其培养目标是为生物制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从事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育的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本专业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必须具有较强的应用生物技术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能力。因此,加强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其“双师型”教师队伍的结构,是创新教学模式,“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根本保障; 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开展教学改革、培养本专业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一、目前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专业教师资源不丰富,“双师素质”不高

  作为高职教育的一个新兴的专业,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专业教师资源并不丰富,教师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由其他专业教师转岗。高职院校的一些传统的专业由于不能适应社会需求,因此停招,原有的教师经过短期培训,或自学,转岗到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这些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双师素质”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2) 来自高等院校的应届毕业生。该专业教师中大部分为年轻教师,他们大部分直接来自于高校毕业生,从学校到学校,没有经过较严格的生物制药业务技能和专业实践的训练,更没有生物制药企业一线的具体工作经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不强,导致高职教育的能力本位原则难以得到有效的落实。

  (3) 从企业中引进。目前,一些高职院校从制药企业引进了少量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一线技术工人,这些人员虽然具备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却存在着专业理论和教育理论基础方面的不足及教学经验和教育技能的不足,不能完全发挥其优势。

  (二) “双师型”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主要表现在: (1) “双师型”教师的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国家要求的“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 70%,而实际上远远达不到这个要求,有的虽然达到了这个比例,但其中不少教师只是答卷考了个职业资格证; 有的甚至是开了个企业顶岗锻炼的证明,根本不具备双师素质,而名师更是凤毛麟角。(2) 专业教师青年教师多,中老年教师少,低职称教师多,高职称教师少。“双师型”教师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现象。

  (三) “双师型”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是目前市场上的紧缺型专业,高学历的对口专业的毕业生不愿意青睐高职教育,对口培养的本专业的大专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又不符合人事部门对高职院校教师招聘的学历要求,阻碍了对口“双师型”师资的引进。另一方面,许多学校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仍然不够,主要体现在(1) 对“双师型”教师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培养资金投入不够。(2)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倾斜不够、教师积极性不高。(3)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机制尚未建立。(4) “双师型”教师的评定和考核机制不明确。

  (四) “双师型”教师培育渠道不畅,力度不够

  1. 企业热情不高,产学研结合不紧

  在“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的实践中,许多制药企业不欢迎教师到企业内调研、锻炼,即使有些企业接受了少数教师,但涉及到企业产权的关键技术、关键岗位和生产工艺流程等教师鲜有机会接触,因而,这些教师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质难以如期提高; 而制药企业中理论基础较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企业技术人员,大多是业务骨干,企业对他们进入学校兼职有很多限制,他们很难补充到教师资队伍中来,从而导致产教结合不紧。

  2. 教师培训环节薄弱,力度不够

  近几年来,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日益重视,建立了国培、省培等教师培训基地,针对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师的各级各类培训也在逐年增加,但由于培训名额有限,培训的时间短,学校和教师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教师只是培养期间每天点个卯,培养结束后领个证而已,教师的整体素质仍然未得到本质提高。

  二、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 四位一体,共搭“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

  高职院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最大的困难是与制药行业企业的对接。如果没有政策、法律支持和约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缺乏平台,这就需要政府和行业企业的鼎力支持,由政府主导和行业指导,学校和企业合作,四方联动,共建“双师”素质培养平台,共同完成“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任务。

  (二) 建立健全的“双师型”教师管理制度

  1. 严格高职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

  修订《教师资格条例》,提高高职专业教师任职学历标准、品行和教育教学能力的要求、限期达到“双师素质”的要求,并不断提高。建立并完善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高等职业院校生物制药专业教师任职标准和准入制度。

  2. 推行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

  鼓励高等职业学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聘请制药企业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等担任专兼职教师,补充学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发挥专职教师静态结构和兼职教师动态结构的互补作用,通过互惠互利,以柔性智力流动方式,实现人才资源共享,构建符合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优质“双师型”教师队伍。

  3. 健全教师考核评价制度

  将“双师素质”列入考核的范畴,完善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的教师考核评价标准,探索实行学校、学生、制药企业和社会等多方参与的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积极参与企业的生产和研发。

  (三) 建立“双师型”教师的激励机制

  建立学校“双师型”教师成长的良性机制,为“双师型”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强化人才意识和以人为本的观念。一方面应投入更多的资金,对符合“双师型”标准的教师给予奖励,另一方面,在评定职称、晋升职务、科研申报、进修培训、调薪、专业带头人、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团队评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使“双师型”教师标准成为专业教师积极努力的方向。提高兼职教师的待遇,加强对兼职教师的服务意识,加强沟通和人文关怀,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兼职教师本身的职业优势。

  三、“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

  本专业应坚持“培养为主、引进为辅、专兼结合”的原则,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专兼职结合,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一) 切实有效地开展各级各类培训

  通过开展各级各类培训,提高专业教师的高职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技能水平和生物制药职业技能水平,提高其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创新能力、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能力等。实施终身教育制度,使其不断适应新时期高职教育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1. 专业带头人的培训专业带头人可通过参加国内外职业教育理论、方法的培训,参加国内外学术研讨会,校际交流,主持专业建设研究和实践工作; 主持教学改革和科研推广及社会服务工作;兼任企业的技术顾问,主持研发生产项目等主要途径,提升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建设规划能力、提升专业带头人的“双师素质”,使其成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标杆”和引领人物。

  2. 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训骨干教师是本专业教、科、研的中坚力量,是专业带头人的得力助手。青年专任教师则是整个专任教师队伍的资源储备,可灵活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1) 转岗培训。对于学校富余的其他专业的教师,采用跟班听课,辅助生物制药专业教师教学; 送到相关院校进修; 到企业顶岗学习等形式进行培训,限期取得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并对其进行技能考核,符合要求后,持证上岗。

  (2) 国家、省级培训基地培训。进一步扩大国培、省培等教师培训基地的规模,增加培训名额和培训的时间,精选培训项目,加强培训的过程管理,实行培训基地和学校的双重考核和管理。培训结束后,让参加培训的教师返校后向其他的专业教师传金送宝,从而提高本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鼓励专业教师参加省市组织的职业技能鉴定、业务培训、专业技能等级训练等,提高教师自身专业技能水平,提升“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3) 校企合作培训。依托高等职业学校和制药大中型企业,校企合作共建高职“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的校企合作模式对专业教师和兼职教师进行培训,优化教师的“双师素质”。

  (4) 技能竞赛培训。技能竞赛在师生成长和学校发展方面起到“助推器”的作用。其形式有两种,其一,组织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校级、市、省级和国家级技能竞赛,在参竞训练中,提高教学技能和职业技能; 其二,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技能竞赛,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提高教师的实指导能力和职业能力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目的。

  (二) 开展“职业院校企业行”活动

  在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开展“职业院校企业行”活动,走访区域内制药企业。2013 年,湖北省教学厅发文《省教育厅关于开展“职业院校企业行”活动的通知》(鄂教职成[2013]8 号) ,专门发起了这个活动。我校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师在专业带头人的组织和带领下,多次开展了“企业行”,通过走访企业,专业老师了解了武汉城市圈主要制药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实际用工需求和企业员工继续学习与培训需求及企业生产技术研究需求; 学习了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管理经验,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 提高专业教师的学历层次

  一方面,学校应鼓励教师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学历学位进修,提高学历层次,迅速提高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教、科研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制定各种政策,招聘、吸引高学历人员到校任教,增加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对于紧缺的专业人才,应适当放低学历要求,并限期达到相应的学历要求。

  (四) 兼职教师队伍建设

  兼职教师队伍是高职教育必不可少的部分,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完整的“兼职教师师资库”[5]。“兼职教师师资库”分 4 个层次来构建: (1)生物技术领域有较高的知名度的企业技术权威与技术大师。(2) 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 (3) 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师; (4) 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师。定期对选聘的兼职教师进行高职教育教育理论和教学技能培训,尽快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从而保证“双师型”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总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为生物制药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适应现代化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大、做强、做活”高职生物制药技术专业教育的前提和根本。

  参考文献:
  [1]魏明,罗凤姿,刘晓晖. 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启示[J]. 企业家天地,2008,(11) : 104 ~105.
  [2]梁鹤. 浅谈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 学理论,2011,(20) : 197 ~ 198.
  [3]田乃清. 四位一体,共建“双师”素质培养基地[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36) :90 ~92.
   [4]黄献红. 关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 2007,(06) :61 ~62.
   [5]朱振洪,徐铌,赵洁. 生物与制药工程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1,(22) :72.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