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Linux下LAMP环境的搭建(一):Ubuntu安装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摄像头连接拾音器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1 23:24

前言:

作为接触Linux时间不长的小白,我深知在Linux下安装配置环境对于新手的困难,第一次安装LAMP是在虚拟机上,当时配置的乱七八糟,最后还是卡在了最后一步的php配置上。

于是我痛定思痛,下了大决心在我可怜的120G固态上画了一个分区给Ubuntu来开始我的GNU/Linux之旅~


最近刚好有点时间,于是我把我安装过程的记录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帮助刚接触Linux LAMP的同学,我深知你们的痛苦= =

文章有什么不足之处,还望不吝赐教,O(∩_∩)O哈哈~

----------------------------------------------------------------------------------------------------------------------------------------------------------

下面介绍我安装双系统----Ubuntu Kylin的过程:

下载Ubuntu镜像:

首先,我从官网下载了Ubuntu14.04的镜像,这个版本有个好听的名字Kylin(麒麟):

Download Ubuntu Kylin


给Ubuntu分好空间:

然后,我使用分区助手从我的固态上生生扒下来15G大哭:

下图是我安装完系统后的分区情况,大家前期分出15G的独立分区就可以了(当然,不是固态可以多分点= =)。

这个软件使用还是很简单的,使用切割分区功能就能够切出来


制作系统安装盘:

然后接下来我使用软碟通UltraISO将U盘制作为系统安装盘(软件收费的,我就不贴链接了,大家百度就可以)。

下面是使用教程:

怎样用UltraISO制作U盘系统安装盘

开始安装:

一切就绪后,我们果断重启吧!

重启后选择从你的U盘启动,呼呼,开始安装了~

安装过程这里就不详述了。。。

有两个地方需要注意下:

第一个是分区:

至少有两个挂载点(linux不说分区,称为挂载点):

swap

/一般分配10~15G就完全够用了

关于swap众说纷纭,作为小白的我也不知道该相信谁= =

不过我最终分了2个G


第二个是系统语言:

有个老师说过最好安装English为系统语言,否则编程时会出现莫名其妙的错误,我也不知道对不对,反正我是照做了


安完系统后是可以安装中文语言包的~


第三个是启动时的引导分区:

我设置整个硬盘作为引导,所以启动win8时,是通过GNU GRUB 引导启动的。

这一块我没有怎么探究,理论上设置了挂载点/boot ,能够使用windows引导启动ubuntu


========================================================

好了,现在应该可以看到ubuntu的桌面了 大笑

神马,没有?可能你的人品不好......你可以问我哦,也可以去CSDN论坛,那儿一大波饥渴的大牛等着解答问题呢= =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