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真实的韩国

来源:互联网 发布:redhat linux rm恢复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9:01

 
 作者:詹小洪

 第1章   序言:喜看小洪写韩国

    梁小民

  韩国离我们并不远,但在我心中一直是一个谜。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这是一个贫穷而落后的国家,但仅仅20年的功夫,韩国就令人刮目相待了。它增长的秘密是什么?现在的状况到底如何?我指导过一些韩国留学生,可惜他们太尊师,在我面前放不开,汉语、英语口头交流能力又差,想与他们聊聊,终不达意。读一些经济学专著,又太抽象,说来说去无非是 
市场化与开放。韩国 在我心中始终是雾中的花,云中的山,谜一般的地方。

  帮我解开这个谜的是好友詹小洪。他有机会到韩国任教一年。了解一个国家必须在这个国家与当地普通人生活一段时期,而不是走马观光地旅游或访问。小洪有了这样一个机会。了解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及现状,还必须懂经济学,从专家的角度去观察和发现这个国家内在的东西,不能像普通人的游记那样有闻必录。小洪是这样的专家。当然,最后还需要有流畅生动的文笔把自己的见 闻与思考写出来,让人爱读,而且,读了有所感悟。小洪也有这样一支笔。

  小洪在韩国期间以日记的形式记下了自己的见闻与思考,又写了许多文章,在国内多家媒体发表之后,颇受好评,这本书就是他这些作品的一个集子。

  经济学家写日记、写文章,与其他人最大的区别是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观察、思考和写作。这种专业的眼光已经成为他们的思维方式。市场上有关韩国的游记并不少,但小洪作为一个经济学 家写出了自己的特色。这正是这本书的可读之处。

  日记是记载个人生活琐事和感想的,但每个人日记选择记载的事情并不一样。鲁迅的日记是流水账,吴宓的日记详细得多。小洪的日记则以一个经济学家的眼光更多地记录了韩国经济与人民生活状况。比如购物时记下了各种商品的物价,并随时与国内同类物品的物价作对比,记载了与他接触的各阶层人收入生活状况,劳资冲突及其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等。这些具体而翔实的记载给 我们呈现了一个活的韩国,使我们对韩国的经济与人民生活有了具体而生动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可以理解韩国的真实面貌。对一个国家的了解不在于统计数字,而在于无数生活细节。小洪提供的正是具体的细节。

  有所见有所闻当然有所思。小洪在日记中也写了自己的思考,这些思考其实是一种经济学分析。比如在多处记载了韩国国内工会力量强大,工资上升,成本加大,竞争力削弱,迫使企业转移到国外。由此小洪想到东北可以利用韩 资发展经济。由农产品价格高昂想到韩国保护农民,坚持农产品市场基本不对外开放,由此我理解了为什么中韩之间会就中国出口大蒜问题引发一场贸易战。

  从小洪的所记与所思中我想到了一个问题:一个国家GDP增长并不难,难的是整体实现现代化。韩国的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大关,但离现代化国家还有相当差距。现代化国家应该是全方位开放的,但韩国不仅在农业中实行最严格的保护,而且国民心态上民族主义情结相当 浓厚。爱国主义是好的,如果再向前一步成为民族主义就不好了。这种民族主义还表现在对华人甚至华裔韩人的歧视上,这决不是现代社会应有的心态与做法。看来实现现代化的确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

  韩国与中国是近邻,文化传统都是东方的儒家文化。尽管韩国的人均GDP比中国高得多,经济也比中国发达,但两国仍有一些共同问题。例如,大学教育的普及与教育费用高昂,大学生就业难,劳资冲突,在全球经济一本化背景下 如何保护农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

  保证一定程度的公平,等等。读小洪的日记这些发生在韩国的事情引起我的关注,看来我们也要有一定的政策来化解各种矛盾与冲突。在读小洪的日记中,我对韩国的了解具体了,也比以前深刻了,许多没去过韩国的人,或者对韩国不太了解的人,都可以从这些日记中有所收获。

  小洪在韩国的经历使他对韩国产生了浓厚兴趣,想以此为起点研究韩国经济。我想,小洪有深 厚的经济功底,又对韩国有切实的具体的了解,一定会成为经济学家中的韩国通,成为研究韩国经济问题的优秀专家。愿以后能看到小洪更多研究韩国经济的著作。

  小洪在韩国时把他在韩国的日记以E-mail的形式发给国内各位朋友,也写过不少文章在国内发表。这些作品引起了我的兴趣,所以,当他把这些作品编为集子请我作序时,我就把这些感想写成一篇小文,充当序言。

  2005.1怀柔陋室
 
第2章   听W教授述说华侨境遇 
    2003年9月4日 周四

  中文系的华侨W教授分别为我和H老师买到了电话卡,当晚就给儿子打了半个小时电话,真过瘾。每张一万元韩元(合人民币70元),可打185分钟,与在国内用卡打长途电话费用差不多。

&nb sp;
  在H办公室听W教授讲他的家世,讲韩国华侨的境遇,很是感慨。华侨在韩地位不高。上世纪 80年代整个韩国还有华侨三万多人,但现在只有二万多人。我很是不解地问,中韩建交11年来,两国经贸文化体育交往日益频繁,往来两国间的人流物流与20 年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如何华侨人数不增反降?

  W教授回答,主要是韩以往历届政府对华侨政策所致。华侨与韩国人同工不同酬。 还有不鼓励外国人在韩国置产。如外国人只能在韩国买一处住房,对外国人投资也有诸多限制。不少华侨到了上世纪90 年代就迁移到美国、加拿大、澳洲去了。再加上第二代华侨加入韩国籍的人多,这样华侨数量不升反降了。限制外国人置产创业的政策直到金大中总统执政时才有较大改变。

  W深有感慨地说:“我们华侨尤其是台湾来的华侨简直是弃儿,韩国说我们是中国人,中国则 认为我们出生在韩国,应是韩国人。还又总被人问是大陆人还是台湾人。身份上找不到认同感。真是生的不亲,养的不爱。可我们认为自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龙的传人,血管人流的是炎黄子孙的血。我们在家里都教孩子认方块字说中国话,但无语言环境,难以吸收继承中国文化。我们这些 年近花甲的华侨很少有加入韩国籍的。我们打心里盼望中国强大。无论是大陆人还是台湾人,都是中国人,我们都视他为亲人。”是的,W教授说得一点不错,我们才来不到10天,就与我们聚餐两次,座谈好几次,有时说着说着,就老泪纵横。每当我们对他的帮助表示谢意时,他就颇为生气 ,说我们太把他当外人看了。我告诉他,国内经济学界对海外华侨的贡献评价甚高。有篇文章曾分析比较过中国与前苏联改革成败原因,认为如舍去其他因素,中国海外5000万华侨对国内的支持——直接投资,是中国改革所以成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听了我的介绍,W觉得挺宽慰。< br>
  光州的华侨以山东人居多,尤其是胶东半岛的多。想必是海上距离近,几十年前出入境管理可能还不如现在这样严格,驾一条渔船拖张渔网,在海上飘泊几天,全家跨过黄海也就来韩国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华侨的孩子还不能在韩国上大学,那时韩国与中国还没建交 ,孩子回大陆读书也不便。华侨的孩子只好到台湾去上大学,现在五六十岁的较有地位的韩国华侨,大都是中国台湾地区的大学毕业的。他们大学毕业后回到光州,经营中餐馆的不少。我们来光州任教的中国的大学教授们聚会多在中餐馆,价格绝对打半折,老板说,只要收回成本就行。
 
 第3章   认学位不认职称的韩国薪酬 
    2003年9月5日 周五

                         

  收到朝鲜大学给我的聘书,为“外国专任讲师”。韩 国大学里对聘请的外国老师,只认学位而不认你在自己国内的职称,如果有博士学位可聘为助理教授,硕士只能聘为讲师,而 
我只是有硕士学位。学位高低对收入会 有不小影响。 我这年近50的研究员要与二、三十岁的讲师甚至是助教拿一样的薪水,真是笑话。

  L教授领我到银行办了信用卡。说9月17日信用卡上会有第一 笔收入,届时也就知道自己的工薪到底是多少。在韩国任教的外籍教师与韩国本国的老师不可能做到同工同酬。就连像华侨W这样出生在光州,在朝鲜大学执教了近20年的教授收入也比同档次的韩国教 授低1/3。有的第二代移民不愿意忍受此歧视,就加入了韩国籍。另一大学的一个中国女教员嫁给韩国人,入了韩国籍,也在大学教汉语。但是这些改了国籍的中国人的待遇并没有立即得到改善。收入 仍按外国老师待遇。何时能拿真正的韩国人一样高的薪水,还得等年头了。

  韩国同事办事不是太牢靠,虽然几天前系主任P教授就说今晚全系的教授(时间讲师都无份)要在一 家中餐馆为我和H老师摆宴接风。可到了下午五点多钟,也没人正式通知我们。我只好在办公室等,不敢回家。到了七点,还是没有人通知我,只好与L教授联系,他说教授们全部已到餐馆了,他们以为 KIM会通知我并开车带我来。结果谁都是自己开车去,没人记得没车的我了。还是华侨W教授打的来接我,来回花了他近万元,还不让我付钱,我极过意不去。我在车上对W抱怨了韩人的“待客之道” ,W说,这也许就是文化冲突。在餐桌上,我尽量显得开心,不停用啤酒向他们敬酒,免得让人看出我的不快。不过据说,在韩不会喝酒是很难与人深交的,这又要苦了我这个不沾白酒的人。


第4章   领略韩国民族主义情绪 
    2003年9月8日 周一
              

  每周我只有周二、四、五 有课。今天是周一,无课。上网收到学人茶座系列编辑部主任董新兴的电子邮件,倍感亲切。知道第十四辑《经济学家茶座》还差部分稿件,我当即回信 &nb sp;
,说准备将旅韩日记作为投稿,另外发电子邮件约梁小民、蔡(日方)、张宇燕、姚洋等长期支持《茶座》的经济学界名流写稿救场。人虽来韩,但无时不 牵挂着《经济学家茶座》,我曾开玩笑说过,它是我与山东人民出版社同仁们的儿子。

  虽说来了不到几天,对韩国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领略到不少 。

  韩国人喜欢用国货。街上极少外国车。大学教授几乎人人开车,但没看到一人开的是外国车。麦当劳、肯德基快餐店似乎不像北京那样多。我住 的和顺郡城数万人,只有一家麦当劳店,该店对面是韩国一家快餐店,经营的品种与麦当劳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差不多,价格却要比麦当劳高不少,然而韩国店的生意比麦 当劳店生意火爆得多。满城大街上、高层建筑物的广告尽是“HUNYDAI(现代)、SAMSUNG(三星)、LG(乐喜金星)、KB(大韩银行)、KT(韩国电信 )”等民族企业及品牌,难见“可口可乐”、“百氏可乐”等欧美产品广告。商店的门口偶尔能看到有类似国内愤青的韩国青年学生写的“boycott US A products”(抵制美货)的字样,就连用卡车运水果来街头零售的农民也在车上挂个牌,上写着中文“身土不二”(本国产品之意)。


第5章   无所不在的汉语方块字 
    2003年9月11日 周四 上午晴下午雨     

  早晨七点半起床,出门散步。今天往对面的山头上爬。山上种着番薯、蔬菜,更多的是一座座坟墓 。从墓碑文上最能发现中国文化对韩国风俗的影响。一般的碑文只简单的用汉字 
写着诸如“学生(或学士)罗州XXX先生之墓”,下面是“配XXX氏,孺XXX”,显然相当于中国碑文中的妻、儿女落款了。地位较显赫死 者的碑石高大,墓志铭(碑文)冗长。有块碑石上的碑文长几百字,里面方块字占一半还多,所以内容大致能猜个不离。由此我想起韩国受到多元外来文化的影响话题。

  我有限的韩国历史知识告诉我:韩自15世纪朝鲜王朝(我们常称李 朝)建立后,才有自己的本民族文字,也就是现在通用的表音文字,以前一直是用汉字。直到1910年,韩(朝鲜)变成日本的殖民地前,汉字都是韩国人的主要交流工具。日本人进来后,在韩推行日语,二战后,欧风美雨东侵,韩国文化中英语影响日重。来了 十几天,我的感觉是,在韩国上流社会里,还是以懂汉语为荣,至少有附庸风雅的味道。如我在朝鲜大学碰到几个并非学习中文出身的教授,他们递给我的名片上,最主要的一行大字都是中文写的:XXX教授,文学(或其他学科)博士。书店里学术著作书名往往 用汉字写,内容则是韩文。还有一般较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上都有汉字作房屋名,但其他的文字都是韩文。

  今天是中秋节,山上却有不少全家出动的,来扫墓、祭奠先人。找到墓后,他们个个面对坟头,表情凝重,或者双手合十,或者在 胸前划着十字,口中念念有词。 有的妇女说着说着眼泪就掉下来了。然后是摆上鲜花、供品,全家绕坟墓缓行一圈。

  中秋节在韩国的节日效应显现出来了:

  这两天前往汉城、济州等旅游地的飞机、 火车、高速巴士的票全面告急。有的是可以买到去的票,不能保证回程的票。私家车出门情况也不妙,看电视,发现各城市之间高速公路上都车满为患,车辆堵塞严重。

  商店纷纷关门,员工都回家过节或与亲友外出旅游观光,连银行、邮 局都缩短开门时间。幸好有学生事前提醒我备足食物,否则得饿肚子了。

  城镇里的街市上空荡荡的,公车上几乎空无一人。

  晚上,家家户户都放礼花,焰火,但没听到鞭炮声,是不是韩国也禁放?
 
第6章   从数据比拼中韩经济 
    2003年9月14日 周日 晴      

  自从8月29日来韩国光州朝鲜大学讲学以来,出于一个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职业眼光,事事总喜欢比较一下中韩两国的基本数据。大到GDP、小至农贸市场物价。今天一天都泡在网上 
如饥似渴地查阅韩国的经济社会统计数据。韩国能提供这方面数据的网站不止一个,但最权威的是韩国家统计局(KNSO)网站。如果光从来后这十几天 的表面接触看,韩国比中国似乎发达不了多少,至少光州就谈不上比北京好在哪里。但细读这些统计数字,不由得我不有所触动。我通过比较几个一般最能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试着看看中韩经济差距。我用的基本上是两国2002年底的统计资料。

  国内生产总值(GDP)。韩国人口接近4800万,GDP总量也接近4800亿美元,年人均GDP过了10000美元。应该指出的是,1997年的金融危机确实使韩国经济大伤元气,1995年其GDP 总量曾达到过4800亿美元,人均GDP超过11000美元。可见现在还没有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我国人口总数12.84亿,现在GDP总量折合美元约1.27亿,人均差不多1000美元。2001年,年人均GDP我们在世界上排140位,韩国排51位。

  外贸及结构。外贸额反映一国的对外经济依存度和开放程度。中韩两国都是对外经济依存度很高的国家。韩国进出口总额约为3200亿美元,对外经济依存度近70%。中国大约进出口额约为6200亿 美元,对外经济依存度在50%左右。衡量一国外贸实力不仅要看总量更要看结构,即要考察该国的进出口产品的种类。在中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以化工、轻纺、橡胶、矿冶、机械设备等为技术含量一般的大宗产品为主。进口的工业制成品中,则以集成电路及微电子组件、钢材、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零部件、汽车、飞机等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为主。韩国进口的大宗产品中,消费品占11.8%,工业原材料(主要是原油、粗钢、生铁)占51%,半导体产品占11%,机电产品占24%。韩国出 口产品大宗的有:粮食原料等初级产品占8.4%,轻工业品(轻纺产品为主)占17.4%,重工业产品(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客用汽车小轿车、船舶为主)占总出口的70%以上。比较两国的进出口产品结构,不难看出,我国经济在工业化、信息化程度上还落后韩国不少。

   产业结构。中国第一产业占GDP的14.5%,第二产业占50.1%,第三产业占33.7%。第一、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分别是:50%、21.4%和28.6%。韩国的经 济统计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划分不明显。农林渔业增加值占GDP的 4.4%,从业人员占就业总人口的10.2%,制造业、矿山采掘业及建筑业(相当于我国的第二产业吧)增加值占GDP的41.1%,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32.7%。服务业产值则占GDP的54%,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口的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的 57.4%。

  失业率。韩国的总劳动就业人口约2500万,看他们近几年失业人数都是六七十万,失业率 为3%~3.5%之间。没看到他们的失业率确切含义,也许不像我国这样复杂,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4.0%。至于韩国有无隐性失业人口就不得而知了。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韩国农村人口比重本身就极低,因此绝对不会有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大军。

  城市化水平。中国农村人口仍占人口总数的60%,而韩国农村人口仅占总人口的8%。中国的大大小小的各级城市严格意义上还不是完全的城市,因为每个城市都有相当大面积的乡村和数量相当大的农村人口。韩 国的六大城市(汉城、仁川、斧山、大邱、光州、全州)的居民几乎百分之百的是市民。如汉城近1400万居民中,农民只有7000多人,我居住的南部城市光州130万人口,只有30000农民。

  国民受教育程度。韩国适龄上大学的青年(指18—23岁)有75%能够上大学,而中国大学虽然经过近几年大幅度的扩招,这个比例也才15%。

  看了以上数字,我丝毫不气馁。可以使我们足以自豪的是,我国发展速度快,后劲足。改革开放 25年来,我们的国民经济保持了年平均9.7%的增长速度,韩国在1997年的金融危机前的25年里,年平均增长约为7%,在这期间,也曾有过连续十多年的两位数增长骄人的的成绩。金融危机后,虽然是东亚诸国中摆脱危机较快也较成功的国家,但韩国近几年经济增长率一直在3%~5%之间徘徊。韩国的同行对我国保持多年的世界经济“一枝独秀”钦佩不已。对我国经济总量居世界第六,雄厚的综合国力决不敢小视。经济发展犹如一场长跑赛,比的是后劲,看谁的耐力行。
 
第7章   孔孟之道盛行于韩国 
    2003年9月20日 周六 有小雨

  早晨与在汉城的LIU通电话,听他讲来汉城快1个月的心得。由于都是经济学者,很快进入专业话题。他说,他的办公室离三星总部很近,常去看他们的家电及IT产品样品,觉得,韩国这类产品在价格上与中国同类产品比,已经没有了任何优势,技术上也难说有什么特别之处。韩国产品缺少 竞争力的原因是成本过高而导致价格奇高,主要又是劳动力太贵,韩国 
工会力量很强大,动不动组织劳工罢工,而这种现代化的流水线,缺少任何一个熟练工,生产就得瘫痪。所以,罢工——劳动力价格贵——产品价格高——无竞争力,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正因为如此,韩国有很多大企业集团想把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一是劳动力便宜,二是中国政 局稳定,再加上各方面的限制,实际上罢工事件比较少。我听了,认为,韩国国内企业面临的这种情势,对温家宝总理提出的振兴东北计划倒非常有利。东北是我国重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好,科技实力比较雄厚,熟练技术工人数量大。差只差在东北地区的“市场意识稍差”,故近十来年经济发展比珠三角和长三角慢了许多,现在很多生产要素闲置,下岗工人问题多多。如果能广泛吸引韩 资进入东北,真不失为一振兴东北的好思路。再加东北地区,是我国朝鲜族主要聚居地,与韩国文化风俗语言也较接近,如果韩资大举进入东北,真是中韩双方互利双赢的好事。

  我们在电话中还谈到儒家文化对韩国社会生活的影响,两人不约而同地感觉到,孔孟之道在韩国的威力可比在他的发源地中国大多了。每年两次的祭孔活动;中小学校尽管不再有专门的 儒学课程,但民间有专门传授儒学的私塾——乡学;光州观光地图上列出的主要名胜古迹中,韩国历史上名儒的故居、讲学堂、书院、隐居地就占了不少;三从四德依然得以继承,尤其是妻子出嫁后从夫,韩国女性就业率极低(可惜我现在还没找到确切统计数据),仅以朝鲜大学中文系教授为例说明。中文系共有七位教授,无一女性。教授们的太太都受过高等教育,但绝大多数在家做全 职太太,相夫教子。就业的仅有二位,从事的还是以女性为主的职业:小学教员和记者。她们的收入也要比男同事要少不少;韩国学生尊师。无论在教学楼还是在校园里,我教过的学生见到我都会迎上来彬彬有礼地打招呼,中秋节几天接到几个学生的电话祝贺节日快乐,在课堂上与老师对话,态度很是谦恭。我们还不无感慨地说到,在中国国民中,把孔夫子当一回事的还真不多,甚至调 侃、轻漫语言不少,诸如称圣人为“孔老二”。但在韩国敢拿孔夫子开涮,简直犯了渎神罪了。这个话题可引出深入的文化思考:一种语言、文字、文化在他的原创地会随着时代风尚及社会制度的的变化而变化,但在他的输入地区却反而保存得更好。其中奥秘不是一下子就能搞得清楚的,我当留意观察与思考。

  刘约我尽快来汉城看看,我爽快答应,因为我周一 无课,加上周末有三天,在国土面积和人口都与我国浙江省差不多的韩国哪儿不能去。只是我去之前得配上手机,要不如何联系。韩国的通讯估计相当发达,几乎是人手一部手机,连中学生很多人也有手机。我还停留在国内手机双向收费的思路上,来韩后不敢给熟人打手机,怕让人被动地支付电话费。其实这里从来都是单向收费,一分钟话费也才相当于人民币六毛钱,与他们年人均10 000美元的GDP相比,实在算不得什么。

  本来约好,今天随H及她带的二年级的班上学生一起去爬无等山(光州最有名的也是海拔最高的山),而谢绝了在瑞江情报学院任教的中国老师G和P上她们处聚会的邀请。不想,H来电话说,学生们今天有事去不了。我真有点生气,今天是周六,不会学生都有事吧。事情老变化的结果只会使自己的信用尽失。
 
第8章   体验韩国大学校园政治 
    2003年9月25日 周四 晴

  上午连上四节课,三年级(1)、(2)班各两节,这两班汉语水平高些,比较好教,但也有差别。凡是在2000年前入学的,多般到中国学过半年甚至一年的汉语,2001 年入学的学生一般还没到到过中国学汉语,在课堂上的表现可谓泾渭分明。哪些没到过中国的学生,虽说是中文系三年级的 学生,但读段课文都困难,到过中国学习过汉语的,与我对话交流困难 
就不太大。

  来了快一个月,对校园文化还很不了解,有课时我都早早到学校,看到自开学以来,校园内各种标语、广告、图展、横幅,很想知道都是什么内容,无奈尽是韩文。早就听说,韩国大学校园政治活动特别活跃,岂能因为不识韩文就轻易放弃实地考察之良机 。下午我让一个男生领着上校园转转。校园里的标语海报内容可谓五花八门:以宣泄反美情绪的居多,反日的言论也有。在该校工学院学生会门口,看到一排广告牌,上面张贴了很多图片,有去年被美军坦克碾死的两个少女的画面,有今年世贸坎昆会议时,一个叫李京海的韩国农民反对全球一体化、反对外界要求韩国开放农产品市场而切腹自杀血流满地的照片,有该学生会就韩国是否应派兵去伊拉克 维持秩序的投票表决(反对者居压倒多数)、还有诸如环保、女权等话题的诉求标语口号。但主张、呼唤南北朝鲜统一是最主要的内容。校园内有不少前两年金大中总统与金正日实现南北朝鲜领导人历史性会见的图片,他们而且都把美国看做是阻碍南北统一的罪魁祸首。

  在艺术学院学生会的晚会舞台上,我看到两个英语口号:“fucking U.S.A”,  “One Corea”。前面口号是针对美国,后面这个口号是针对日本的。据我的学生介绍,1910年日本占据朝鲜以前,朝鲜的国名英文是“COREA”,但因为在国际排名上,此英文国名排在“JAPAN”之前,日本殖民者就强行改成“KOREA”,最近这个国家正名运动正在韩国热火朝天展开。从这些校园活动中你可以看出,韩国是个民族自尊心极强的国 家,大学生们的民族凝聚意识浓烈。他们对北朝鲜民众现状大多很同情,几乎没人会抱幸灾乐祸的态度。我觉得,两韩统一是迟早的问题,因为南北双方民众对一个朝鲜有高度的认同感。大学生们(其实大学教授也一样)认为:什么六国朝核会谈纯属扯谈,其他国家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根本不会考虑南北朝鲜民众利益,只有南北双方才会关心自己本民族的事。他们对50年代的战争痛不欲生,认为由 此导致的国家分裂是当时南北双方的政治领导人对本民族犯下的滔天罪行。历史总有一天会缺席审判当时的领导人。如果再会有南北朝鲜战争危险的话,他们定会到三八线上组成人链,呼吁双方同胞再不要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指出,自家残杀的内战只会有罪人,而决不会出现英雄。

  晚上受KIM教授邀请,参加外国语学院学生会组织的晚会。外语学院下面有八个系:英语 、法语、德语、俄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中国语。每个系都拿出富有自己专业特色的节目:中国语系学生舞狮子活灵活现,激起了观众狂热的欢呼,西班牙语系学生的斗牛士舞、俄语系表演的天鹅湖也得到很多掌声。别看这些平常在课堂上温文尔雅的女大学生,在老师同学面前大声朗读课文都腼腆,但在晚会上一个比一个表现得积极活跃,非常亢奋。台上节目热烈,台下生意红火。观众( 以学生包括以前毕业的学生为主,教员较少)则坐在台下临时搭就的帐篷内,四周有类似货郎摊的小卖部,小吃部,都是由各系学生会经营的,价格昂贵,金教授说,活动中得到的利润就用做学生会的活动经费。好家伙,我们点了三瓶啤酒、两盘中式炒菜、一盘花生米、就是三万韩元(210元人民币)。晚会要搞到午夜二三点,因为明天我有课,再怕没有回去的车,九点就走了。
 
第9章    一个小农户供养三个大学生儿女 
    2003年10月7日 周二 晴

  离寒假虽说还远,但考虑到办家人来韩探亲手续宜早不宜迟。这段时间,问过几个人如何办理有关手续,结果十人有十种不 同的回答。我决定找H夜班课的一个女生问问,她是出入境管理局(或叫移民局)的职员,上次我们的暂住证也是她帮忙很快弄好的,她的回答应该最权威。H说,这些学生汉语听力还凑合,可说就太难了,要我 必须找一个中文很好的学生 
在旁边陪同,才可能说清事情。晚上7点45分,我与班上一个课代表(她曾分别在上海、大连各呆过半年学汉语)把那个女生从教室叫出来,课 代表照我条子上写好的事项一一问她,最后那个职员说要等她回局里,了解清楚再回答课代表,由课代表再将有关信息转告我。晚上给家里打电话说起这事,太太说,看香港凤凰卫视,获悉,韩国驻华大使馆,由 于不少北朝鲜难民闯入,已经无法进行正常的签证工作。从今天起,无限期地停止中国公民前往韩国的签证工作。莫不又要好事多磨了?

  下午一个学生来交作业,顺便与我聊天,得知她 家是一个农户,我顿时来了兴趣。也许是因为国内农民太苦,我很想知道韩国农民的生活。她告诉我她家有五口人,她今年22岁,有两个弟弟,一个20岁在读大学二年级,还有一个弟弟16岁读高一,父亲只 上过初中,今年53岁,母亲上过高中,今年46岁。她家住在光州的郊区,坐车一个小时可到朝鲜大学。我对这对父母产生了深深敬意,靠务农要支撑五口之家,而且还有二个大学生。我也种过三年田,对农民 并不陌生。我们国家农民脸朝青天背朝土,辛苦一辈子,家里若是考上一个大学生,经济就会是非常的拮据。我问她家里的农场有多少土地、主要种什么作物、都有什么农用机械、家里收支状况如何,想借此探究 一下韩国一般农户经济,可惜这个女孩在家几乎不过问家政,什么也不知道。于是我萌发了上她家农场家访一次的念头,我告诉了她这个意图,她极表欢迎,但表示事先要征得父亲的同意,让我等她的信。


第10章   都市里的流莺暗娼 
    2003年10月8日 周三 晴

  一个也是从中国来的女教师下午来电话请我帮她搬家(也就是从原来住的三楼搬到四楼),说没有壮男,像冰箱、洗衣机、柜子这样的大件东西无法 搬动。等我从和顺坐车40分钟到达后,她已经带领两个男生在搬了。原来是华侨W教授替她找的中国留学生。搬完后,我问她,为什么要从三楼搬到四楼,她开始欲言又止,后来还是说了。


  学校为她租的房子是一家私人的房产,一个四层小楼,里面的房客五花八门,有大学聘请的其他外国老师(除中国老师外,还有日本语老师、阿拉伯语老师)、朝鲜大学的学生、外地来光州的就业者。房客中甚至还有操皮肉生涯的 妓女!她说自己极度神经衰弱,稍有动静就睡不好觉。此住宅白天非常安静,但每到深夜,就能听到二三双高跟鞋“得、得、得”上下电梯、在楼道里走动的声音,非常有规律,一般是二点到五点,而且有双“高跟鞋”就住在她的隔壁。 为此她几次要求所供职的学校为她另租房,但该楼房东听后死活不答应,这意味着他家要损失一个月30万韩元的收入。她以不退押金相威胁。最后达成一个折中意见,将这个老师换上四楼顶层,与房东一家人还有一个日本老师共住一层 ,同时房东答应将三楼铺上地毯,这样几双高跟鞋深夜发出的声音就会降低。

  从这个老师家出来后,我在停在门口的汽车上、路边小店窗台上都能看到不少妓女们发的“广告”——一张只保留三点的名(照)片 ,个个搔首弄姿,上面写有自己的三围标准,更重要的是竟敢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韩国是个受儒教传统影响极深的国家,论理不至于有这样明目张胆的卖淫活动的。晚上与另一中国男教师(他在国内是研究社会学的)通电话,他早我半 年来韩国,他说在韩国每个城市都有红灯区,那里的妓女是有就业许可证的,还要定期检查身体。但我今天看到的名片则属于“暗娼”,是不合法的。但是金融危机以来,韩国经济一直没缓过气来,实际失业率恐怕比公布的要高得多,有 失业女性沦为“鸡”也就顺理成章了。前几天在汉城时,也听中国的学者们谈起这个问题,争论的焦点为在中国要不要禁娼,是像韩国这样干脆设立红灯区明智,还是法律上绝对不允许,但事实上则眼睁眼闭更符合中国国情。
 
第11章   韩国学院非中国学院 
    2003年10月10日 周五 晴

  在我们中国,一所大学(UNIVERSITY)下面还有很多学院(COLLEGE),但在韩国,学院意味着是一些补习学校,或不正规的学校,在汉城就有很多的汉语学院,实际上是汉 语补习班。所以正规大学里下面的学院忌讳叫学院,故也称大学。如朝鲜大学下面的外国语学院就不称外语学院,也称外国语大学。听KIM教授说了个笑话,一个韩国学生被北京某著名艺术 
专业学院录取为研究生,知道这个消息,全家皆大欢 喜。但他的父亲能看懂中文,一看儿子的录取通知书,气不打一处来,说儿子胡弄他,上了个什么野鸡大学。后来该学生请KIM替他解释,这个“中国通”的话虽然权威,但那个父亲仍疑虑未消。

  今晚是朝鲜大学的外国语大学八个系的教授及行政人员到 一家档次挺高的餐馆聚餐,每人标准是四万韩元(合人民币280元),吃的大都是海鲜,龙虾螃蟹等。宴会开始时,由校长致词,重点介绍了下今年新来的外国老师,不想只我和H是本学期新来的。除英语系外,其他系的一般也只一两个外教,但他们都来了至少一年以上。
>
  晚九点才回到家,给北京家里通电话,太太告诉我儿子国庆长假后参加参加学校运动会,在初三组百米跑得第一名,二百米得第二名。儿子一会儿过来接电话,说目前平均成绩在年级实验班90人中排在55名左右。孩子太累了,学习压力太大,但他天性又活泼 好动。我在朝鲜大学中文系韩国的同事,年龄与我相当的,大都有二三个孩子,有的和我儿子差不多大,我总会问起韩国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们回答说与中国大同小异。只是近些年随着大学升学率提高,竞争不如过去那样激烈,孩子们稍稍轻松些,但要上名牌大学仍然要拼命。韩国 家庭用在孩子课外补习上的钱也非常多。我有时晚上八九点从学校回家,到南光州市场站等公车,总能看到一大群年轻的妈妈带着学龄前的孩童,在附近学英语或钢琴,也有学跆拳道的。也能看到一群群穿着校服的中学生放学后再去各种补习班继续听课。看来,在儒学文化圈内的东 亚国家,“读书至上”的伦理是颠扑不破的,只是不知生活在这些国度的孩子是幸福还是不幸福呢?

  有几个(2)班的学生几次表示想上我家来玩,还有人更明显表示,喜欢吃中国菜,希望在我家能品尝到与他们在中餐馆感觉不同的正宗中国菜。我实话相 告,欢迎他们光临,但我自己用餐都是凑合的,我做的饭菜绝不能代表中国餐。今天终于敲定,明天有三四个人要来和顺,我向他们说明,我们明天以爬山亲近大自然为主,为节省做饭时间,最好每人做好一份韩式菜带来,我负责水果、矿泉水,我们可到外面野餐。

第12章   韩国注重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 
    2003年10月12日 周日 晴

  与H和光州大学的中国老师YIN相约到光州国立博物馆、光州民俗博物馆、全南大学参观游览。
>
  每到一个城市,我都喜欢参观他们的博物馆。光州博物馆的展品和介绍与我去过的其他 
国内外城市博物馆差不太多,无非是按着旧石器时 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顺序一一介绍当地的文明进程,摆上当地出土的各种文物:石器、陶片、瓷器、碑石等。但今天感受不同的是,仿佛我还是在国内任何一个城市的博 物馆参观,因为展示的文物绝大多数都与中国文化有关。历代名人字画不用说,都是毛笔书写中国古典诗文。馆内展示的牌匾、碑刻、壁画、镇墓石上莫不是咱们汉族的方块字。直到15世纪后的 展品中,才能偶尔看到有朝鲜表音文字的文物。

  光州民俗博物馆紧挨着国立博物馆。再过几天就要在此外面的广场上举办两年一届的光州泡菜节。据说,光州的泡菜在韩 国最有名,届时会有世界各地的客商云集。今天看到会议的承办单位已经在布置会场了。更令人注目的是,今天还有很多中小学甚至还有幼儿园都组织了来此领略他们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从小让 他们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可惜我们早来了几天,不可能过几天再来一次的。这是我在民俗馆外面的所见所想。但今天收获最大、感触最大的还是在民俗馆的参观。

  偌大 的一民俗博物馆分上下两层楼,简直就是一幅反映韩国南方近现代社会(因为从展品与介绍文字看,都是近一百年的事情)全景式的风俗图。展示了当地住民从生到死的每个重大环节、用图文实物 再现了农家婚丧嫁娶的全过程。展品有全套农具、各色手工艺品、农家菜谱(有二百多味菜的实物标本)、

  参观光州民俗博物馆后,三人感慨良深。
 
第13章   大学教授的收入与社会地位 
    2003年10月24日 周五 晴

  韩国的行政建制及称谓受中国的影响深重。与我国省、专区、县相对应的,韩国有道、郡、邑。尽管他们的一个道管辖范围不过咱们一个专区大。道、郡、邑的行政长官保持了古代中国特色的称呼:道有道知事、郡有郡守、邑有邑令。看他 们用中文书写的一些行政公文,恍惚中还以为在读我国汉、唐、明时期的政府公告呢。


  今天中文系前系主任KDJ教授及华侨W教授驾车领我和H去了属全罗南道宝城郡的乐安邑民俗村参观游览。民俗村实际上就是朝鲜时代保留下来的乐安邑城。真巧,上世纪70年代我就在江 西省的乐安县度过下乡3年做工6年的光阴。想不到30年后在遥远的韩国也遇上另一个乐安邑了。这座邑城很小,据旅游材料介绍,城墙周长才1400多米,邑城里基本上原汁原味保留了朝鲜时代(1415—1910年)的风貌。邑城中央有一座邑(县)衙门,衙门里的布局与我在国内看到过的山西平遥县城、北京郊区一 个县的古代衙门差不多,但衙门的面积、设施、房屋气派、质地就比国内古代衙门差远了。民俗村(即乐安邑城里)还保留了108幢茅草屋,每幢房屋里都有独立的庭院,庭院中种有蔬菜、果树、有水井。里面的古代生活用具、农具一应齐全。不少房屋还住有人家。不过邑城里如今也通了电、自来水、广播电视,多少破坏了古 城的原生态。

  每年十月都在乐安邑城举行全罗南道的饮食文化节,因此今天虽然不是周末,但民俗村里用人山人海形容并不为过。穿着传统韩服的游客不少,我和他们在一起拍了几张相片。还有全罗南道的好几所大学学生组成的文艺团体表演了高句丽民间鼓乐、音乐、歌舞。下午我们返回时,KDJ教 授特地绕些道送我回和顺。路上一个多小时车程中,我们四人聊的多是中文系教授的家庭生活包括财产状况,从中

  得不少韩中产阶层信息。

  虽然教授的收入有多高是个令人忌讳的话题。但听KDJ教授说,他除光州有处住房外,几年前在汉城还买有一处40多坪(约130平 方米)的住宅,花了1.2亿韩元,用于出租,实际上是一种投资。最近十年汉城房产价值翻了一番,KDJ教授资产大幅升值了。他还在光州周围买了两座山,各花了一千万韩元,在山上植了各种果树。韩国人购置山产据说主要是作为今后家族中人的世葬地。韩国的山丘绿化得很好,与私人可以投资购买山产看来有很大关系。 听KDJ教授说,他还热衷于炒股,但近一年亏了近千万韩元,现在开的车是四年前花2000万韩元买下的。夫人不工作,他们有两个男孩子,老大在美国读大学一年级,老二在光州读高一。从以上描述中,我们不难看出一个并不算热门专业的韩国大学教授的经济社会地位及状况吧。

  听H说,前几天 她随L教授到了中文系KGD教授家取东西,不是专门造访。但KGD教授一家还是热情欢迎了这位中国来的不速之客。他的家足足有200多平方米(60多坪)。KGD教授的家给人一种非常典雅舒适的感觉。韩国的公寓房出售时都基本装修好了(连灯具都安好了),所以从装修上是看不出一个家庭豪华程度来的。


第14章   姜良信公务员一家 
    2003年11月1日 周六 晴

  上午九点半,L教授开车送那位女老师及行李到和顺,随后将我及行李接到城里的新家——南光州市场附近。新家只有一间房子,另有小厨房和洗手间,没有客厅。有点像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国内高校为青年教师解困用筒子楼改建的简易公寓房。一下子从三房一厅的和顺搬到此屋,标准真是一下子降低了好几个等级。不过好处也是明显的:离市中心全罗南道政 
府(道厅)步行也只要十五分钟,去朝鲜大学步行约十分钟。方便与学生们及熟悉的中韩朋友见面和约谈。要去什么名胜古迹景点也很便利,因为一趟直达可供选择的车路很多。真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失之桑榆,补之东隅。

  L教授给我联系好了,让我从十一点钟在家等KT(韩国通讯公司)电脑工程师上门来办移网接入新址(从和顺移到光州市南区)服务,不想一直等到下午五点不见人来,L教授很抱歉地打来电话,说KT工程师周末太忙,没人上门, 要周一才能来。这意味着这两天在家不能上网了。好在离学校近,可到办公室发紧急电子邮件、读新闻。

  晚上与周三在和顺爬山认识的光州市南区政府的公务员姜良信先生联系上了,他开车来朝鲜大学大门口与我会合。我们先去了我的办公室聊会天,顺便看有无电子信件。然后再开车到我在南光州市场附近的新家,他的汉语会话能力比我教的中文系三年级学生中等水平的还差些。但是还能交流,尽管不时还要借助纸笔。

  周一至周五 ,他下了班还要去补习班学汉语一小时。他告诉我,光州的汉语补习学校并不景气,远不如汉城那样火爆。他的班上只有二个学生,老师是毕业于哈尔滨某高校数学系的,新娘是大陆嫁到韩国来的。学费很便宜,一个月20小时,仅八万韩元。一次才四千元,合人民币不到30元,可学生少,几乎是老师一对一的教啊。也不知这种不景气的补习班能撑多久。

  他来自韩国最南的地方——海南,也属全罗南道,父母都是农民。他告诉我,韩国过去城乡差别也非常 大,现在农民比市民生活程度仍然要低很多。我不由得想起一个颇为奇怪的现象。就是在韩国,到处可见到五六十岁以上的老太太,满脸的沧桑,背几乎弯得与腰成直角,拄着手杖,有的还在干活,生活的重担将她们压得连身心都成了畸形。我在和顺居住时,在集市上见得尤其多,大多没有什么文化。姜先生父母已经年过七十,还在老家种田,他有兄弟姐妹五个,他排行老四,下面还有一个在读大学的弟弟。已经成家立业的四个子女每人每月给父母五万韩元赡养费,真不算多。韩国父 母与中国父母一样,只盼着孩子在外有出息,自己在老家再苦再累都心甘。自然小辈的都很尊重老人,每逢节日,都会回到乡村老家,看望老人。姜先生似乎很满足他目前的状况,他说,以一个只有高中毕业的资格能混到目前的七级公务员,已经很不简单了。他是1989年高中一毕业就考上公务员的。现在大学毕业生已经将公务员当作就业的首选了。过去年轻人都将大学毕业后能进入三星、现代、乐喜这样的大型公司作为人生的目标,自从1997年金融危机后,大公司招收新员工 很少,还有遇到经济景气差,企业裁员,四十岁以后的员工就最有可能首当其冲。而政府公务员相对还是铁饭碗,可干到五十七八岁退休为止。

  姜先生一年总收入估计不会超过3500万韩元。维持一个四口之家,处处要勤俭。但已经通过分期付款买了一套30多坪的(差不多100平方米)的公寓(还有四年就可付清购房贷款),价值1.2亿元。去年买了一辆二手的韩国产的起亚轿车,花了1000万韩元。全家一月固定支出有:电话及手机、网费等通 讯费用约15万元;汽油费5万元;自己学习汉语费用8万元;给夫妻双方的老人共10万元。再除去交供房的还贷款,余下可作全家的日常用度就不宽裕了。我从报纸上知道,如果四口之家,如果月收入低于116万元就属于绝对贫困家庭。姜先生说,我们家还没有沦为此种境地的危险。不过,现在两个孩子一个四岁、一个二岁,还没到上学年龄,届时可是一项大的支出了。虽说,韩国也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学费并不花钱,但哪个家庭不是从幼儿园就开始为孩子作教育投资呢?妻 子是他上广播电视大学时的同学,结婚后与传统的韩国妇女一样,辞职在家相夫教子,也许等孩子上学了,她又会去找工作。不过,届时应聘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了。像现在三四十岁的韩国妇女在家和就业的大概各占一半。老公每月将薪水交给老婆管理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尽管如此,男人私设秘密账户(小金库)非常普遍,公司的高级白领处情人的现象也司空见惯了,姜先生说是一种现代社会病。他自己是一个低级公务员,说这话,不知是不是一种“酸葡萄心理”在作祟。


第15章   中国人出门怕着火,韩国人出门怕摔跌 
    2003年11月7日 周五 晴

  中国人节俭,喜欢储蓄,再穷的家庭在银行里都有些许存款,一般的人家借别人钱,睡觉都睡不着,至少我们家是如此。类似分期付款购物、今天花明天的钱的观念尽管也推行了些年,但国人根深蒂固的“隔夜要有存粮 ”的理财观念并没多大改变,当然年轻一代比我们时尚一些。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只见到全国银行储蓄余额一个劲往上涨,现在该有近十万亿 
人民币了吧。正是国人的储蓄率高,支撑了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运转,否则那些银行有那么高的不良债务,不破产才怪。韩国与 中国同属受儒教影响的东方国家,其他方面相似点甚多,同样也勤俭持家,可在储蓄理念上差别可大了。

  读韩国的《朝鲜日报》、《东亚日报》,常可看到家庭不良信用者众多已成为韩国经济发展的极大障碍的报道。韩国金融界是这样定义不良信用家庭的:一个家庭贷款30万韩 元以上,逾期3个月以上不能归还者。2002年《朝鲜日报》评出的国内十大新闻中有一条是:家庭负债急增,国民经济陷入困境。这年因各金融机构盲目发放家庭贷款,每个家庭的平均负债高达2900万韩元。整个韩国,家庭债务竟相当于GDP的51%,比2001年增加了74%。不良信用者增 长,对韩国经济影响是致命的。一方面政府怕不良债务越积越多,为防止银行体系崩溃,导致金融风险出现,而要求金融机构(银行、保险公司和信用卡公司)收紧银根,追回贷款,这样则会导致居民消费意愿进一步下降,尤其是住房、汽车这类大宗交易更是不景气。另一方面从消费者角度,一旦成为不良 信用者,将无法再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在经济上会受到很大的限制。前几天报载,韩全国不良信用家庭已接近400万户,就是说,将近1/3的家庭是不良信用者。

  诚然,韩国经济发展水平比中国高些,消费理念超前、现代也可以理解。据今年4月一个家计调查,样本618 8户,家庭规模平均为3.48人,有收入的成员为1.46人(韩国妇女就业率虽然近年有大幅提高,但在家不工作的仍比例很高),韩国有63.55%家庭有自己的住房、62.18%家庭有私车。要买房买车确实不能完全靠存款解决,需要借助消费信贷。客观上这会造成韩国人不良信用者增多。但 是,我认为与他们传统的“今天敢花明天钱”的观念不无关系。今天与华侨W教授一起午饭,席间聊起韩国不良信用者多问题,他说了一句韩国华侨中流行的笑话:“中国人出门怕着火,韩国人出门怕摔跌”。意思是:中国人(指的是华侨)节省,喜欢置家产,好东西都放在家里供人看以示体面,所以怕家 里着火,家产付之一炬。韩国人有钱都花掉,全穿在身上了,所以怕跌跤,把衣服摔破了,家当都毁了。W教授的经验之谈印证了我的推断:中韩有不同的理财观念,中国人喜欢储蓄,韩国人喜欢今天花明天的钱。这也许是韩国家庭不良信用者多的文化根源。以后我当继续观察这一现象。


 第16章   目击区政府大院的罢工行动 
    2003年11月12日 周三 晴

  淅淅沥沥下了三天雨,今天终天放晴了。

  昨晚接到广东《新经济》杂志编辑电邮,让我再补充一些有关韩国最新罢工的资料,最好要有自 己实地考察到的罢工场景。这真是一个难题。恰好这几天电视、报纸正在热报韩国 
民主劳总(韩第二大工会组织)在汉城举行示威的情况,可算是最新的材料了。我马上又跟姜良信先生打电话,问在南区政府内示威静 坐的工人散去了没有。他回答说,今天又有200多工人在区政府大院,工会还开来了宣传车,如果我有兴趣的话,他可以来接我体验感受一下。约一刻钟后,他已经到了我住宅楼前,我们驱车进了大院,果然好几百人的架势,今天示威者全穿上了紫红色 的马甲,头上清一色箍上了写有黑字的白布条,本想拍几张照,但看到他们情绪激动,我有点害怕,没敢拍。我问姜先生对这些非正式职工示威现象如何看,他说,头脑里很混乱。一方面他同情这些蓝领工人,他们是社会的弱势阶层,值得同情;另一方面 ,他们不够理性,成天在政府大院吵闹,弄得大家连班都无法上,他对汉城前几天五万多劳工的示威也很不以为然,还拿出一张韩文报纸给我看,上面有很多市民反对示威、更反对罢工的意见。有了现场感受,我回去可以好好补充内容了。
r>   约十一点十分,我和姜离开了现场,我邀请姜先生与我一起找个饭馆吃午饭,但他说他出来时请了假,一会儿要回办公室。韩国公务员真是守纪律,这是一个很诚实的朋友。他告诉我,本周日,他要参加HSK汉语中级考试,这几天不能来陪我 聊天了。我连忙谢谢他,并问他我能帮什么忙,如果汉语有问题可随时来找我。约定下周他考试完,我请他喝酒,庆祝他的考试成功。

  花了三个多小时,将《罢工正在毁灭韩国经济》一文补充修改完。然后就与广东的编辑你来我 往地互发E-mail讨论文章。他说将在《新经济》设一个“天下观察”栏目,希望多有几个我这样在国外的学者,写出所在国的见闻、思考。我答应以后每月写一篇五六千字的文章支持他的栏目。

  夜读建设银行汉城分行行长 陈彩虹先生电邮来的几封“汉城来信”(为国内某媒体写的),真的佩服这位仁兄的文采,更重要的是他在自己的业务中将经济学原理运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这才是经济学者的学以致用。我一定得说服他再为《经济学家茶座》撰稿。
 
 第17章   月收入百万韩元是穷光蛋 
    2003年11月16日 周日 晴

  一摸口袋,身上只余3000韩元了,本无断粮之虞,因为手中有信用卡。难的是不懂韩语,自己不敢一人上取款机刷卡拿钱。只好捱到周二有课时上学校让我的学生帮我涮了。扫荡遍冰箱、碗柜, 心中略为宽心,肉类、青菜、水果等食品存货足以支撑二三天。只是别出门,因为囊中羞涩。好吧,正好闭门读网、整理近段时间读报心得。只要能上网、能与国内外 
家人、朋友打电话,夫复何求?

  有次上课讲新词汇时,讲 到“便于”一词,我举了什么是“便于”的例子:笔记本电脑就比台式电脑“便于”携带。然后,想拿东道国的货币开下涮,讲什么是“不便于”。我说贵国的韩元面值单位太大,动辄就是多少万元多少万元,在中国收入万元以上可是富翁,可韩国收入百万元的人不仅不是富翁,反而是穷 光蛋,连我这个中国来的教授在贵国也成了月进200百万元的中低收入者,如果不知究里,中国人会认为我在哭穷。韩元面值这么大带来的突出问题是“不便于”计算。尤其是我们这些初来韩国的老师买任何东西,都会下意识地换算成人民币或美元,再看值不值。可面对几十万、数百万 元的币值,每每要借助计算器才能明白。在我印象中,似乎只有南美的秘鲁等国的货币面值比韩元大。我问,你们有没有感觉到“不便于”呀,为什么贵国的金融界没有考虑改进币制?学生们听后大笑不止。

  课后有个经济系在中文系选我这门课的同学告诉我,韩 国经济学界、金融界多年来其实也在探讨这个问题,大韩银行(可能是韩国的央行)去年还提出了一个缩小韩元面值单位的方案,打算以1000:1的比例缩小。赞成改制的意见占上风,也还有反对意见。反对者主要认为改币制的成本太高:因为这必然要改变货币面积的大小及货币上的 图案,这又势必导致更换目前全国各地使用的自动提款机,这笔费用可不是小数啊。不过赞成改制的意见还是占上风。但是何时能使用“便于”计算的新货币还要费时旷日,首先要各界讨论,到国会表决通过再到实施,整个过程没有三五年是不可能的。我听了,觉得他说出了改币制难的表 面原因,但没有涉及到实质点。记得《经济学家茶座》好像是第十辑刊过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李俊慧博士的一篇谈日元何以不能缩小面值的文章。编辑这篇文章时,我还试图将文章名改为《日元为何难以消肿》,但怕作者不愿意而作罢。她认为主要是涉及到日本实行的消费税制,国家财政会 因为日元面值大可以得到一笔数额巨大的税收收入。所以是否进行缩小货币面值的改制就不单是方便与否的问题,还与各阶层的经济利益有关,进而牵涉到国会里面的各党派的角逐。读李博士的文章,才会觉得币制改革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个政治问题,或者说是政治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
 
 第18章   韩国女性海外分娩热 
    2003年11月23日 周日 晴

  在家读新出的”Chosun World”,看到一个校园调查(SURVEY)。题目是“如何看待韩国女性海外分娩(maternity expedition)”,引起了我的注意。前段时间读《朝鲜日报》中文电子版,也看到类似的话题。


  韩国女性海外分娩自90年 代初就露出端倪,指的是为了让新生儿子得了一个外国国籍,产妇不惜花巨资到外国去生育并渡产假,当然是到英语国家,首选国是美国,其次是加拿大、再次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股风自1998年的金融危机后越刮越盛,开始时还只限于一些富豪阶层,近年已经扩展到中产阶层。这与韩国近几年经济不景气、国民对国家渐失信心大有关系。报刊分析海外分娩的原因主要有:

  得到出生地国籍。在韩国人心目中,英 语国家的国籍还是比较吃香的。

  逃避兵役。在韩国,男性公民依法律都得服二年义务兵役,大学生也不能幸免,即使要到国外留学也得服完兵役再走。逃避兵役很困难也很不光彩。这种兵役制度与台湾很相似。我教的学生中,三年级的男生多在二十三四岁,普遍比国内的学生大二三岁,原因即在他们多是上了大学一二年级后,去军营服完兵役再回校园完成学业的。以前是三年兵役,国民对这种制度普遍反感,但又都能 理解。所以韩国政治民主化以后的历任总统都将缩短年轻人服兵役时间作为自己竞选纲领之一,但又不能一下子完全废除,总是缩短几个月,于是几任总统下来,兵役期已经由三年降至二年了,据说这是底线,不会再缩短了。孩子在外国出生,自然获得了出生地国籍,逃避兵役就是合理合法的事了。

  对国内教育制度失去信心。韩国和中国的教育极为相似,中小学的老师、家长和学生几乎还是随着高考指挥棒转,千军万 马过独木桥,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仍然是人生一大目标。这种体制下的学生实在太苦,家长更苦。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考试能力强、动手能力差、创造性思维能力弱。海外分娩的产妇自然是希望孩子长大后能顺利进入出生地国家接受教育。

  经济不振、社会风气下降也是动因。

  海外分娩代价不菲。据报道,要到美国渡过30天的分娩加产假,所有费用得花3000~5000万韩元(21万 至35万人民币),去加拿大得三四十万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要十五万至三十万元。有需求就会有供给。在韩国各种为海外分娩提供的“一条龙”服务就应运而生了:韩国内的出国咨询、旅行社、医院、租房、产假服侍……应有尽有。

  “Chosun World”就海外分娩及由此引起的双重国籍和国家认同等问题对120名朝鲜大学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当问到如果你有韩、美双重国籍,你会选择哪 国籍时,有接近半数的47.5%受访者表示还是选择自己的祖国,但也有高达32%的人表示选择美国。当问到结婚后你们想不想通过海外分娩方式有一个美国籍新生儿时,有半数人表示会这样做。 在回答产妇选择海外分娩原因时,依次是孩子教育47.4%、逃避兵役29.9%、国内经济不景气13.3%、社会失序和腐败5.1%。有34.2%受访者认为海外分娩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了,但有47.5%的不这样认为 。当问到“你为什么认同海外分娩”时,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是为了过得比现在好”,另外的回答是“因为国内教育费用太高且效果不好、因为这样更能国际一体化、随大流”。当被问到海外分娩的负面影响时,回答依次是:损害了国家的形象38。7%、突显了贫富之间的差距22.6%、变相逃避兵役17.7%、浪费了宝贵的外汇12.9%。最后问卷设计兼调查者感慨地写道:韩国人正在流失(disappearing&nb sp;Koreans)!韩国虽小、资源贫乏且处于分裂状态,但她是我们的祖国,增加国家认同感、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是大学生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知怎么的,我看了这篇调查报告心情挺沉重的。其实不仅是产妇海外分娩热,韩国还有“中产阶层海外移民热、中小学生欧美就学热、企业迁移中国热”,这都是国民对政府信心不足对国家前途悲观的反映。但愿这幕剧不会那么快在我国重演。


第19章   嫁到韩国来的中国新娘倒苦水 
    2003年11月25日 周二 晴

  由于(2)班比其他二个班进度快二节课,为了与他们保持同样的进度,今天我没有给(2)班上新课。而是与韩国学生谈起中韩经济关系 。学生们反应真希望以后讲课多有些这样的内容,而不是围着课本转。我何尝不想如此,但教学进度还是得完成啊。


  晚上在“人在韩国”网站上看了很久帖子,有一个网友说了一 句有趣且颇有见地的话,“中国女人应该来韩国实习如何做太太,男人最好别来韩国,因为准得失落异常”。下面网友跟帖很多。韩国“男尊女鄙”意识仍然浓烈。男人在家绝对是家长、一言堂。我的韩国同事说,在他父亲那一辈 ,男人一回到家,通常只对妻子说三句话:我回来了、孩子呢、吃饭吧。现在的男人晚上下班后也很少直接回家,当然有很多确实是在办公室加班,但更多时间是在外与同事或朋友一家餐馆换一家餐馆地喝酒,很晚回到家,还说, 我真忙,累死了。太太立即会递上毛巾、热茶。早上先生去上班,太太一定要送到门口,一直看到电梯门关上了才回屋。即使今天的韩国女性就业率已经不低,职业妇女并不因此减少对老公孩子的照料。听韩国朋友说,每周五天上 班的西服、衬衣、领带都不能同样,太太每天都会给他准备好在床前,熨烫得笔挺。如果太太上班实在没有时间,也会送到洗衣店去洗熨。在温柔贤惠上,韩国女人真是不逊日本女人。网站上有男网友发出娶个韩国太太的感叹,马 上遭致数张帖子的奚落:就凭你每月拿一二百万韩元的“百万富翁”想娶韩国太太?倒是中国太太不断嫁到韩国来了。 同样,大陆新娘过得幸福的似乎也不多,她们多在抱怨韩国丈夫的醉酒、不顾家、粗鲁。婆婆清规 戒律多,小媳妇难做。

  还有一篇令人恶心的文章,“在韩国地铁逃票”,笔者看来还是汉城一所较有名的大学中国留学生,津津乐道自己每次逃掉700韩元(仅合五元人民币)的辉煌战绩及精湛逃术。 最后还算有点自知之明,说是不得已,自嘲“人穷志短”。下面谴责这位仁兄的帖子很多。都骂他在给中国人丢脸,把这种小聪明多用在学习上或找个工打多好。这位留学生真是个中国人的败类!一粒老鼠屎会搅坏一锅汤的。


第20章   新娘得为新郎准备三把钥匙 
    2003年12月4日 周四 睛

  今天与华侨W教授谈起韩国婚嫁习俗,我说看报纸 ,韩国平均结婚要花费近亿韩元,这钱由男方还是女方出?W说,一般情况下是男女方各负担一半。男的负责买车,女方操办婚礼、出国旅 游。房子呢则是男方管买房,女方管室内家具、家电。但不尽然的是,在韩国数医生(自己开业的)、律师、教授三者地位最高。而这三种 职业女性很少,多是男性,如果能 
嫁给上述三种职业的男子,女方则要预先为男方准备好三把钥匙: 汽车钥匙、房子钥匙、医院或律师事务所钥匙(即为男方开业作好准备)。我一听,有点印度妇女出嫁要给婆家厚重嫁妆的味道啊。中国的 男人可没这么幸运呵。韩国同样是个人情社会,亲朋好友的婚丧嫁娶、乔迁之喜也要送礼的。倒是实在,一概给现金,送结婚礼的份子钱, 关系一般的就是三五万韩元,深点的就得十万以上了。光州有好几百个华侨,W又是大学教授,算是华侨中的知名人士,华侨子弟多是他的 学生,W说他每月都会收到二三份出席婚宴的请柬,也就得准备同样数量的红包了。

  W教授借我一本《韩华在浴 火中重生》,说读完此书,你对韩国华侨就会有较深的认识。读书是我最爱,本书写的又是我最关心的事,岂有不认真阅读之理。


第21章   中国老师从北至南的薪金递减 
    2003年12月15日 周一 晴

  临近回家了,与同在韩国其他城市的中国老师电话来往不免多了起来,无非是问问都买些什么韩国土特产回家,他们的学校什么时候开学,当然有意 无意地都会问问他们的学校给的薪水多不多。其实知道别人的收入未必是好事,尤其是当他比自己高得多的话,难免心态不平衡。但人就是这样有好奇心。根据自己几个月来的了解,中国来韩国教汉语的老师收入  
差别其实很大。一般来说,老师的收入是与任教的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与所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韩国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比中国小得多,但还是可以看出差别来。北部的首都汉城无疑是韩国经济最发达地 区。汉城为中心的大首都地区,居住着韩国40%的人口,GDP更占全国总额的70%。在首都一些著名大学如汉城大学、高丽大学、女子梨花大学、延世大学等任教的老师,月薪大约在三百多万韩元以上,再一年拿15个月的工资,年 薪在4500万韩元以上,相当于韩国一个大公司白领的收入了,然而实际上只要在韩国呆不到八个月的时间。在汉城以南的广域市(相当于中国直辖市)大田、大邱的大学里,据说中国老师的月工资水平二百五、六十万韩元。多越往韩国 南部的城市里的大学,一般也被称作地方性大学,中国老师的月收入多在200万韩元左右,最多一年给十三四个月工资,年薪2700万元左右,只相当于汉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第一年的薪水,光州几所大学的中国老师大约都是这个工 资水平。再往南就是以风光名胜著称的济州市,物价很高,但工资水平却比较低。听该市的几所大学的中国老师说,月工资多在一百八十万韩元。当然以上说的也不绝对。月收入与每周课时量也有一定关系。各个学校教学定额也不一样。最 多的每周十五小时,一般的在十二小时,低的有九小时的。超过规定的课时量,每增加一小时课有超课时津贴。一般是每小时课18000韩元。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韩国各大学对来自中国的老师,只认国内学位不认在国内的职称。在光州 七八个中国来的老师中,只有两个有正高职称研究员或教授, 一个副教授,其他的多为讲师。学位倒全部是硕士。可教授与讲师的收入几无差别。年资也不起作用,所以五六十岁的与三十而立之年的人收入也无甚差别。


第22章   韩国公务员的职业操守 
    2004年2月19日 周四 睛

  这里探亲回韩国后的第五天。晚七点,姜良信先生来接我到光州南区政府附近一家餐馆吃韩式晚餐,算是为我回光州接风。我送 他几样土特产:一盒北京果脯、一袋北京苏糖、一盒北京巧克力、一包铁观音茶叶、几包榨菜(他说比韩国泡菜好吃),外加一方由贺兰山石作成的印石。我说中国有句古话,“千里寄鹅毛,礼轻情意重”。餐桌上没 有纸笔,解释这 
句话颇费一番口舌。姜先生收下礼物,连声说代他妻儿谢谢。他自己爱好中国书法,格外喜欢那方印石,说是要找一个专家用此材料为他雕刻一枚图章,以后要在 自己的书法作品上按上贺兰山石印鉴。

  今晚他坚持买单,我起初不同意,说你一人薪金要养全家四人,我和太太都工作才负担一个孩子。我知道他们家平时几乎从不外出就餐。他回答他家并 不困难,至少算“小康”,说完我们两人都会心大笑。他平时中、晚餐都是在区政府吃。他们课(相当于中国的处)工作餐的信用卡由他保管,在外就餐也可用,根本无人也无法监督。但他表示,韩国公务员自律意识 非常强,如果滥用上司和同事对自己的信任,良心上会不安,更会被人瞧不起。我不由得想起在国内,朋友们聚会饭局,由有“签单权”的人买单似乎已成习惯,似乎是有面子的行为。姜先生买单时,付了二万一千元 。

  姜先生惊叹中国发展非常快,觉得过不了多久,中国人生活水平就会超过韩国国民。我告诉他,你们知道的仅是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的情况。如你有机会深入中国内陆腹地,才会发现中 国实际上仍很落后。我顺便向他提出一个请求,等他带妻儿回乡下老家时,也捎上我,我想看看现时的韩国农村,如果不便则不必为难。姜先生很愉快地答应了,说他父母一定非常欢迎儿子的朋友——中国教授。只是 他的岳母家也在一条线上,不知他岳母家是否方便,要与妻子商量后再定。

  我们还约定下周上他每晚就读的汉语补习班参观,请他的汉语老师一个来自哈尔滨的女老师共进晚餐。


第23章   韩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值得深思 
    2004年3月2日 周二 晴

  上午有一节三年级的时事中国语课,跟学生们见了个面,相互作了自我介绍。晚上是晚班的两节时事中国语,学生程度稍差。

  今日 读《朝鲜日报》政治版看到一条新闻百思不得其解,题目是“国会通过《日占期间 
亲日行为真相查明特别法》。1905年至1945年韩国为日本殖民地时期,该法案旨在调查这个时期韩国民的“亲日反 民族行为”,并列出具体18种行为,主要有:讨伐独立军(韩国的抗日军队)或下达讨伐独立军命令的行为;杀伤及处死独立军及其家属或对此下达命令和指示行为;因为《乙已条约》及《韩日合并条约》作出了贡献;获得日本人颁发的爵位 ;在全国范围内主动宣传煽动或强行招募学生军和征用劳动力的行为等等。

  按说,日本投降已经近60年了,那些当年的韩奸们怕大多数已死了,活着的少说也有80岁了,时过境迁几十年还专门立法来清查这件事不 知是何原因?法律还能追溯到哪么远的年代么?待有机会找懂中文的韩国朋友问问。

  还有,前些时候看到有个直属总统管辖的“疑难死真相查明委员会”,问过中文系的韩国老师,知道是主要针对民主化以前军政府时 代,很多韩国国民被迫害及至无缘无故死去,设立该委员会就是专门调查此类问题。尤其在调查1980年发生的光州事件死难者,该委员会就为不少冤死的魂灵讨回了公道。

  这些事例给人一种印象,就是韩国是个不 健忘的民族。对历史的大是大非问题,不会以一句“向前看”、“解决历史问题宜粗不宜细”等似是而非的话轻飘飘地抹掉。韩国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很值得我国上下深思啊!

  (一次外出就餐就上面提到的国会法案问到 中文系一个教授。他解释说,日本投降和韩国光复虽然近60年了,但是很多国民仍然觉得一些历史真相没查清楚。一些当年的韩奸没有被清算,他们的后代还继承了许多不义之财,而相反当年的独立军后代不少人仍然很穷,强烈要求政府彻查 这个问题。另外,他还谈到,在韩国代表右翼的保守势力的大国家党的一些政治人物先辈多与日本、美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通过此法案也是代表左翼进步力量的卢武铉政府在国会斗争的一个胜利。 3月7日补记)
 
第24章   韩演艺圈明星在中国赚得比韩国多 
    2004年3月7日 周日 晴

  晚六点上姜良信先生家和他家人共进晚餐。姜告诉我,是他夫人邀请的,表示对我春节后从北京给他们家带礼物的谢意。一进门,他们四岁的男孩迎上来鞠躬到底,说“你好吗”,笑 得我直捧腹。


  晚餐丰盛。尤其是主妇做的烤鱼香味可口。姜先生怕冷落了夫人,不时引导我谈点女性也会有兴趣的话题。我说起读《朝鲜日报》,韩国当红影星金喜善在中国为TCL公司作企业形象代理人,得到高达 16亿韩元的酬金,一辑电视剧的片酬2万美元。姜先生将内容译给他妻子听后,没想她对韩国演艺界行情颇为熟悉,说中国的企业太大方了,在韩国最红的演员一辑片酬也只是七八百万韩元(约合6500美元)。红歌星出席一次商业性演出最高能得到1千万韩元, 我国歌星一晚十几万甚至二十几万人民币收入使韩国朋友咂舌。

  我们谈的最多的还是关于郑律成的事情进展。姜告诉我,全罗南道国立大学中文系有个从北京大学获博士学位的申正浩教授已经研究了郑律成一年多,曾经为此去过几次北京,不 过他并没有联系上郑的家属。他们仨(两个公务员和申)已经见过面,还一起找到了郑律成在光州住过5年的老房子。姜良信用我提供的电话号码给北京的郑晓提女士通过电话了。孙教授提供了更多郑氏家族在韩国的材料:郑律成有个侄女(郑伯父的女儿)在汉城,就 是她证明他们家曾在光州那幢房子共同住过5年。申教授还联系上了中国拍摄《走向太阳》电影的导演。不过姜心情很沉重地说,南区政府首长找过他们俩,表示以前对郑并不了解,通过这些天阅读有关资料,知道这位音乐家的作品表达出来的主题与韩国主流意识形态 相差较大。郑在中国写的歌曲主要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问题不大。但郑在北朝鲜呆过几年,还正是朝鲜战争期间,为朝鲜人民军军歌作了曲,因此荣获过金日成亲自颁发的“英雄勋章”。虽说韩国已经政治民主化多年了,但要韩国当局以及民众接受这个人物及事实会 有一定困难。要他们不要太急展开对郑的“发掘工作”。两个年轻公务员情绪无疑受到影响,但并没气绥,表示文化与政治应该分开。他们是把郑当作一个音乐家、文化名人来纪念的。话是这么说,短时间内得到官方支持是不太可能的了。

  晚 上回到家,我把这些情况与北京的郑晓提女士通报了。她说,全罗南道大学的申教授给她打过电话了,申教授三月底会为此专程来次北京探访她们母女。郑晓提和汉城的堂姐有联系,堂姐到过几次中国。郑晓提女士最盼望的是能亲自到祖籍地光州来一趟。


第25章   韩国国民对重大政治变局的反应 
    2004年3月19日 周五 晴

  韩国弹劾总统后的一周给人的印象有下面几点:

  烛光集会不断。近一周来几乎每天晚上首都汉城及五大广域市釜山、仁川、大田、大邱、光州都有烛光集会。以12、13、14日声势最大,据报道,13日晚汉城有七万人参加了烛光 
集会。不过,光从参加者人数看,这个规模不算特别大,去年几次由民主劳联和韩国劳总两个最大的工会组织的罢工集会都比这次人多。参加集会 的人尽管情绪激动,但场面还是比较有序,据报道,除了汉城在12日有一人自焚受伤、13日有一人企图驾车冲进国会之外,没看到其他有过激行动的报道。比起去年11月份农民在汉城反对韩国与智利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与警察冲突,农民西红柿鸡蛋横飞、警察高压水棒乱舞的混乱场面是小巫见大巫了。还有各地的集会主要是反对弹劾、支持卢武铉总统的,对立面的集会不多见。16、17日两天晚上,我都由韩国学生或中国留学生陪同,来到光州市中心的道厅(相当于国内的省政府)附近的忠壮路,现场感受 烛光集会。因为集会者遵守警方的规定,集会没有在街道上,而在一条大胡同里进行,人数大概三、四百人,集会是由韩国学生总会光州分会组织的,会场飘扬着当地几所主要大学:全罗南道国立大学、朝鲜大学、湖南大学、光州大学、东新大学学生会的旗帜,各大学学生会的负责人轮番登台演讲,情绪激昂。参加集会的除了大学生外,也有一些市民,以三、四十岁以下的年轻人为主。他们也是当年总统大选时,支持卢武铉的主力军。人数虽不多,但场面仍然壮观,集会者一个个手持用纸杯盛着的蜡烛,一手举着小标语牌,上面 分别写着“弹劾无效”、“反对312国会政变”、“解散国会”等,现场还有人带着卢武铉总统的画像和讽刺、丑化大国家党和民主党领导人的漫画。现场真是一片灯海、口号震天。集会后举行了游行,队伍也尽量绕开了市中心。在集会现场,我还看到由一个市民团体发起的征集1000万人签名的“拯救总统”活动,十几个组织者有的手持烛光,有的举着标语牌,伴随着动听的音乐旋律劲歌劲舞。

  弹劾正反方。支持弹劾者一方认为,卢上台一年,政策连连失误,经济没有起色;上台承诺坚决反对腐 败,可是身边亲信纷纷因腐败落马;违反政府中立原则,为支持自己的“开放的我们的党”(韩国中文媒体的叫法,国内媒体译作“开放国民党”)在即将进行的415议会选举拉票。受到中央选举委员会警告后又拒不因此向国民道歉。事实证明,卢武铉是个“无能且无原则”的总统,执政才一年,支持率不到30%,创下了历届总统在这么短时间下降之最。卢自己也多次表示身心交瘁,说过“总统没法干了”,面对信任危机提出过要求国民再信任投票,承诺如检方查出卢阵营在2002年总统选举时收受的非法资金超过李会昌 阵营的1/10的话,自己就辞职。现在根据检方公布的中期调查结果,卢阵营得到的非法资金约为李会昌阵营的1/7。“反对党”(大国家党、民主党、自民联)是按照宪法提请国会弹劾总统的,国会表决时是193:2压倒多数通过弹劾的。支持弹劾者不理解:完全符合宪法精神的弹劾为什么遭到绝大多数国民反对(据民调有70%的国民反对弹劾)。但反对弹劾的一方可不这么看。他们认为:对卢总统一年来的政绩确实不满意,卢总统用人不当颇使支持者失望,这都是支持率下降快的理由。但反对党轻率启动弹劾案,根 本目的是打击执政党(开放的我们党),着眼于415议会选战。因此不惜造成国政混乱、舆论分裂、经济不景,完全是置党派利益于国家和国民利益之上。有很多人表示自已并不支持卢武铉但反对弹劾,这从只有30%人支持卢武铉但有70%反对弹劾的数字也可以一目了然。有一点笔者在这里觉得需要解释一下,看国内媒体报道,认为国会以193:2通过弹劾,说明卢在国会支持者几乎等于零。其实这是误解,韩国会总共有273个议员,当天参加投票的只有195个人,其余的议员有开放的我们党42名议员抗议弹劾没 投票,还有一些反对党的议员并不赞成自己党提出的弹劾,但又不愿或不敢违背本党主席(他们叫代表)的旨意,就采取缺席变相弃权的方式。但这193人已经超过了国会议员总数的2/3,所以弹劾有效。

  市面平静。弹劾案通过的当天,也就是12日,确实给经济带来了巨大的震荡:股指下降了2.4%,韩元对美元的汇率下降不少。但在度过了13、14周末两天后,15日股市汇市就出现了反弹,这两天基本回复到正常价位。市面平静,学校照常上课、政府公务员上班如常,公司职员出差无误 ,晚上歌舞厅、夜总会依然歌舞升平,百货店的销售额也没有任何下降的迹象。就是烛光集会也遵守治安规定不在大街上进行。当然这在较大程度上是代总统高建实行了一系列稳定政局的措施的结果。但也可以看出,韩国经历了十几年的政治民主化改革以来,国民的公民意识已经较为成熟,遇事较为理性,心态不再像上世纪80年代518时期的一代国民那样狂燥。我的韩国学生对我说,韩国近些年的集体行动多呢,工人罢工、农民反对FTA,我们已经习惯了。如果我们都那样紧张,生活还要不要过呀。
 
第26章   思索南北韩统一与台湾海峡两岸统一 
    政争不息。但是市面平静不意味着政争已经平息,朝野政党的斗争从街头、国会转移到了各媒体:电视、报刊、互联网和对源出多门的民调的操控和解读上。这一切都是为了4月15日举行的议会 选  2004年3月20日 周六 晴

  今天是台湾大选投票日,我身在海外,无时不关心台海两岸的局势。我深知,即使泛蓝军获胜也未必两岸就安 定,但心底就认为毕竟他们旗帜上的中国因素总多一点,至少还承认自己是中国人吧。来韩国半年多,感觉到这里的年轻人比老年人盼望南北韩统一的愿望更强烈。老年人很多经历过上世纪50年代的 韩战,也许战争的创伤还没完全愈合。他们中间主张 
“反北反金(正日)反核亲美的人比较多。相反年轻一代主张南北和解“阳光政策”的人多,盼望祖国统一的 诉求强烈,反美反日情绪很重。这点与台湾似乎正好相反。台湾中老年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远高于年轻一代。不管怎么说,我衷心为台海两岸和平祈祷,让战争的乌云尽快散去。回想起四年前,儿子 只有12岁,我们父子俩一起在家一边看着凤凰卫视直播台湾大选现场,一边紧盯互联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每隔十分钟报告的一次投票进展。既紧张又有趣。今天儿子只好自己在家观察选情了。

  前天约好,我教的“中韩交流”那门课几个学生要来家聚餐。因为她们的课代表上个学期到过我在华顺的家,领略过本老师做的“中国餐”。经她一鼓噪,这个班的同学前天 表达了这个意图,我当即表示欢迎。昨天通过写英语条子给房东儿子,向房东借了一张桌子,几个盘子,还有碗筷。今天一大早上南光州农贸市场采购蔬菜水果,上午再去超市买鸡肉、猪肉、啤酒、可 乐。然后开始切菜备料。下午五点半她们来,一共6个客人。

  饭后那个军人学生还把余下的菜打包带回家。

战。“415”已经成了韩国各政党的咒语。 
第27章   谈韩国腐败,没理由“一百步笑五十步” 
    2004年3月22日 周一 晴

  一到办公室打开互联网登录新浪网站的新闻频道,发现《瞭望东方周刊》已经将我上周写的 “政商勾结——韩国社会的政治毒瘤”发出来了。这次作为主打文章放在封面,所以能直接打开看到全文。上次那篇只能看到目录。我欣喜地发现,在本文章后面,有六篇网友们的 评论跟帖,以往国内写韩国的文章极少有反响的。这些跟帖大多认为笔者(即我)只说别 
人(韩国),其实中国腐败比人家更厉害。我心里只 有苦笑。如果不是《了望东方周刊》为顾全大局,删掉我原稿的最后一段话,我想网友们就不会这样误解我了。那段被删掉的话是“必须说明的是,我们国家的腐败程度并不会比韩 国轻,近几年的国际透明性组织的“腐败调查指数”,我国得分都比韩国低,腐败排名都比韩国靠前。我国近几年反腐败揭露和清查出来的大案要案比韩国的情况严重得多。近一年 来在韩国社会的现实感受使笔者认识到,我们决没有“一百步笑五十步”的理由。

  但是杂志编辑部出于自身的考虑删掉敏感的话,自有说不出的苦衷。只 是我觉得这样对韩国公众来说是不公平的。对作者我来说也是不公平的。

  下午用一节课时间向学生们介绍了一下台湾的大选,他们极感兴趣。

  一个学生说她每周末二天在一家百货商场打工,一天站八九个小时柜台,工资才三万韩元(合210人民币),就是在中国也不算多啊。从中也可看到韩国就业之难 。

  晚班有个学生在离光州有90分钟车程的城市工作,每周有四个晚上要来朝鲜大学听课,从下午四点离开单位晚上十二点才能回到家,真是辛苦。
第28章   参观大学生们的MT活动 
    2005年3月25日 周四 晴

  韩国的大学学期本来就短,再加上该国公假节日特多,学校还有名目繁多的停课活动,实际上有效课时真不多。这两周是韩国大学学生会举行“members training”(简称MT)最多的日子。以前读韩国报纸就听过此种颇具韩国大学特色的活动。今天总算自己也参加了一 次,真是有趣得很,值得认真详细地记载下来。


  所谓MT类似于我们国内学校学生的野营。一般是在每年的春天,大学新生入校不久,对大学生活还很陌生,MT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让老大学生(前辈)带着新大学生(后辈)一起活动,增进感情而进行的。韩国大学生住在校园的很少,再也不像国内大学还编班级,同学之间是以课程为中 心相互认识的,只有同选一门课才会认识。所以别说同在一个学校不认识,甚至同在一个系一个年级的同学相互不认识的都不奇怪。一般学生会干部都是三四年级的学生,在韩国低年级生对高年级生毕恭毕敬,在路上见着老生像见着老师一样,点头哈腰,口里叫着“学长/前辈”。这种状况很像日本。

  这次朝鲜大学中文系MT活动地址选在全罗南道所属的灵光 郡的一个海边小镇。上午九点两部学校大巴将学生们送走了。我和系主任及其他几个教授十一点才动身分坐两个小车出发。约十二点半到灵光郡城,这里的黄花鱼非常有名,我们在一家餐馆吃午饭,品尝黄花鱼,结账时,6个人竟花了9万韩元。约2点到达学生们的宿营地——面对大海的一家小客栈,学生们在客栈外还树着一面中国的五星红旗。学生们见着系主任领着一干教授来看望他 们,一片欢呼。两点半在退潮了的海滩上举行了庄重的MT开营仪式,全体营员约90名大学生,来不来完全凭学生兴趣,以一二年级为主,三四年级的不多。学生以年级为单位列队席地而坐,在队列前放着一张桌子,上置一熟猪头、一碟水果、一碟糕点,点燃一对腊烛,先由学生会主席宣读一篇祭文,内容大约是:欢迎新生入校,祝愿新老同学友爱互助;希望大家圆满完成学业,前途 似锦;敬祝师长们身体健康、学术成果丰硕、顺利晋升;祝愿朝鲜大学中文系不断进步;祝愿自己的祖国更加强盛……念毕将祭文点燃化为灰烬。然后是各个代表发言:新生、女生、学军团(在校服兵役的大学生)、教授。每个发言者首先均跪在供桌前三叩首、喝过司仪递来的米酒再起身,每人发完言后,无一例外从身上掏出钞票塞向供桌上的猪头的耳朵、鼻子里,多少不等,系主任发 言后捐了五万元,引起一片欢呼。

  我代表外籍教授发言并捐了一万元。我说:“亲爱的同学们、同事们,今天有幸参加这个隆重且庄严的开营典礼,我感到十分兴奋。看到古老的东亚文明传统在贵国保持尚好,我有很多感慨。孔子是我们共同尊敬的先贤,我们应该像他所教导的那样,和谐地生活着。我会珍惜在朝鲜大学中文系任教一年的经历,今后更会倍加怀 念和你们相处的日子,怀念今天大海边的典礼。祝同学们学习进步、祝同事们事业有成!”我的发言,老师们和高年级的大概听懂了。

  典礼结束后三点多钟,我们这些老师和学生们一起在海滩上踢了一场足球,5点我们回光州,学生们则要在那里住上两夜。我的一个四年级学生(也就是这次活动的总指挥,学生会主席)告诉我,接下来两天的活动有:清晨赶海 、登山比赛、篝火晚会、中文演讲(选出一位Mr China、 一位Miss China)、老生向新生介绍大学学习与生活。韩国社会极为流行的前辈后辈关系大多是通过这种集体活动凝结的。

  图注61:MT开营仪式:在摆着牺牲(猪头)、点着腊烛的案桌前,前辈给后辈训话、宣读对孔夫子的祭文。
 
 第29章   韩国电影压倒好莱坞 
    2004年3月26日 周五 晴

  因为学生参加MT活动停课,晚上的课不用上了,故没到校。一天在家读新出的《Chosun World》我将此译作《朝大视界》。自从新校长上任后,朝鲜大学治校的班子也换了不少,连《朝大视界》的执行主编也换了, 原来的是我的朋友,也是介绍我来朝鲜大学任教的KIM教授。但换主编后的杂志风格变化不大。我首先看校园调查(Survey)栏目,本期的题目是“繁 
荣发展的韩国电影产业”(Booming Korea Film Industry),早就 听说韩国电影近几年进步神速,韩国人甚至认为,他们的电影一点不比好莱坞电影逊色,韩国电影出口也看好,还源源不断进入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市场,我想通过这个调查来了解韩国电影的大概趋势。

  该杂志记者调查了150个朝鲜大学的在校生,当问到“上个月,你看了几部电影时”,结果是: 一部没看的只有0.6%,42.7%的受访者看过一两部,30.7%的人看过三四部、有13.3%的人看过五六部,还有7.3%的人看过七八部。

  当问到“在你上月看的电影中,有几部是韩国产电影”,结果是:只有10%的受访者说没看韩国产电影,看过一两部的有55.6%,三四部的有 23.2%,五六部的有7.9%,还有3.3%的人看过七部以上。

  当问到“通常你在哪里看电影时”,有60%的受访者回答在电影院看的。25.1%的人在录像厅看的。

  当问到“你如何看待新放映的韩国产电影时”,32%受访者回答,“我为韩国产电影自豪,丝毫 不比好莱坞电影差”。38.2%人回答:“韩国电影令人愉悦、有创意、能打动观众”。12.8%人庆幸韩国电影迎来了一个发展的好时机。还有11.3%人认为:“感人的语言、动人的画面是电影成功的主要因素”。

  记者回顾了韩国电影的发展。写道就在几年前,韩国国会曾通过一个进口电影 不得超过1/4的法案,用于保护韩国产电影不被引进的好莱坞电影冲垮,背景是当时韩国产电影吸引不了本国观众。然而现在的韩国电影市场已今非昔比了。最近叫响的韩国产电影《实尾岛》吸引了一千万观众,刚出炉的《太极旗在飘扬》新上市期间,竟火到一票难求的地步。记者分析了韩国产电影所以叫座的原因:首先,韩 国产电影不是年轻人才爱看,编导们打动了各年龄层次的观众。去年一部《塌毁的家庭》创下了百万观众,主要影迷是三四十岁的人,而《实尾岛》更是老少皆宜。其次,电影片商的大手笔投资。目前,韩国每部电影的拍摄成本大概是平均10亿韩元(相当于700万人民币),而《实尾岛》花了125亿韩元(大概8600万 人民币),《太极旗在飘扬》花了148亿韩元。由于花了大钱,这些韩国产巨片制作的质量象不比好莱坞电影差。第三是,明星的号召力。在韩国出现了电视明星涉足电影的趋势。最后记者感叹地说,韩国电影所以有今天是克服了重重困难。是的,“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中国电影什么时候会出现转机呢?我思衬着。
 
第30章   韩国人以为中国人都会唱昆曲、毛笔字漂亮、打两手太极拳 
    2004年3月27日 周六 晴

  今天又约光州大学的中国老师YIN一同逛道厅附近的跳蚤市场(光州旅游指南称为艺术之街),春节前我们曾来过一次,但那次天 气太冷,街市上几乎看不到人。

  12点我们在道厅门前集合了,先去了旁边的南道艺术馆(类似国内各城市的群众艺术馆 
),里面正在展出当地一个中国书 法者的书法作品,因为是周末,来参观的人还不少。大概是听出我和YIN讲中国话,工作人员赶快端上两杯热茶送上来,似还有人让我们表演一下书法。不知YIN如何,我的字是拿不出手的,推辞了。YIN说,韩国 朋友大概认为个个中国人一定都会唱昆曲、毛笔字漂亮、来两手太极拳,其实满不是那么回事。然后我们来到跳蚤市场,今天风和日丽,但街上仍然没多少人,实际上是个旧货市场,类似于北京的潘家园。有上百家门脸店 铺,经营品种有五花八门:旧书、旧家具、农具、钱币、文房四宝、字画、旧瓷器……我俩来此市场目的不同,我纯为拍照来,好为今后回国出书配图。YIN硕士研究生时是读古籍整理专业,所以她对线装书的版本很有 兴趣,且蛮懂行,她在一家旧书铺前翻看着一摞摞的线装书——全是用中文写就的,年代不过百年久的韩国出的书。她还不停地跟我讲解着韩国书籍印刷装祯的历史,但我兴趣不大。我一会儿就拍完了大半个胶卷,她还没 逛完一家旧书铺,为了不使她觉得让我等内疚,我先行告辞回家了。

  晚上又是以网为伴,照例到新浪的体育频道、万维读者网、新加坡联合早报、台湾的番薯藤网站、文学城的“人在韩国”栏目 、韩国的《朝鲜日报》、《东亚日报》的电子版挨个浏览一遍。最关心的事莫过于台湾大选后的余震,近几天大半课余时间都花在了解台湾有关新闻上。每天要和16岁上初三的儿子通两次电话“讨论两岸局势”,儿子分 析得还真像模像样。太太说,儿子近两次作文分别写韩国政局为卢武铉遭弹劾婉惜和正告台独分子。他的语文老师对作文的批语是“作文颇像个小政治家,但应务实”。这点绝对是近朱者赤,有其父必有其子。
 
第31章   韩国社会中的前辈后辈文化 
    2004年3月28日 周日 晴

  晚上在“人在韩国”网站读帖子。尽管该网站远不如我常访问的几家国内网站内容吸引人,但上“人在韩国”论坛来的人绝大多数是在韩国的中国人,和我有共同的话题,所提供的有关如何在 韩国生活的信息量也颇大,因此隔三差五我总会来看看。有几篇曾如我一样在韩国教过书的中国学者写的文章很有趣。一个叫“火狐狸”的不知名网友将本人今年二月初 
发表于《南风窗》的一篇文章“中韩经济的爱恨情仇”转贴到“人在韩国 ”,后来还收入了该网站的“精华区”,好家伙,共有256人读过这篇文章。是网站开办以来被点击率第二高的文章。后面还有几篇跟帖。

  在这个网站上看到一张关于韩国社会中前辈与后辈现象的帖子,给理解韩国文化极有帮助。照录下来。

  韩国是一个有着浓厚家庭色彩的国家。在这个国家里,你会处处感受到前后辈的关系。

  韩国人的姓氏与中国人的姓氏很切近,主要姓氏有金,朴,李,崔,姜,安等。而今的韩国社会里还存在着同姓不益结婚的忌讳。单一民族,统一文 字文化,整个社会就像是一个大家庭。

  在韩国的家庭里一般都有两三个子女。虽然现在也有独生子女,但在韩国的家族观里还是子女多好。在韩国同宗会,宗亲会很多,同宗同祖家族观念及家庭观念特别强烈。

  韩国的前后辈关 系好像武侠小说里的师兄弟,在韩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前辈和后辈而组成自己的人际关系。韩国人一生的许多人际关系,实际上就是在与自己的前辈和后辈打交道。

  学校里论前辈,02年级学生是03年级的前辈;老师之间论前辈,公司职员论前辈,活 动小组里,各种协会里,特别黑社会里更严重。就连球队里也论前后辈,晚辈抢球、传球,前辈射门进球,这是以前韩国球队普遍存在的现象。

  韩国的前后辈关系就像封建社会的社会等级关系一样,要求的是人人不可越雷池一步。

  前辈帮助后辈,要教好后辈一起共同生活的规矩常识;前辈与后辈初次相识,前辈要请后辈吃饭喝饮料,送给后辈礼物等加深关系。

  前辈可开后辈的玩笑,后辈做错什么事,做前辈的可像家长一样,批评、训斥,甚至打骂。

   而后辈则要处处尊敬前辈,在前辈面前要显得非常拘束,不可开前辈的玩笑,在前辈面前,不经允许不能抽烟喝酒,做恶习。

  韩国的社交里前后辈的关系是很重要的,韩国人的许多社交就是“前辈”、“后辈”相称,一辈子走过。


第32章   夜遇妓女拦路揽客 
    2004年4月10日 周六 晴

  又是周末,照例以网为伴。好在我的读网目的与动机十分明确,尽可能地获取知识与信息。如果问我回国后有什么遗憾的话,我想不能像在韩国一 年这样,通过读网得到这么多收获将是最大的失落。对一个年近50岁的读书人来说,对物质生活的需求不会太高,我自己也完全有条件去满足。但对畅通的获取资讯的渠道是最关注的,至少在我的生活质量评价中, &n bsp;
这是最重要的一个选项。上午通过上几个华文网站,了解今天台湾泛蓝阵营“要真相救台湾410集会”情况,关注伊拉克骤变的局势。下午在“人在韩国”网站上将自己在国内报刊上发表过的两篇短文“在韩国教 汉语趣谈”和“我的韩国学生”贴上去了,到晚上再看时,第一篇已有206人读过,还有四张跟帖。很有意思,有一张写道,“我原来以为教韩国学生汉语只是说:你好、请坐、再见、吃饭了吗。没想到还有这么多的乐趣,长见识了 ”。还有一张署名为“同为汉语老师”的人建议“希望本坛多有一点这样的文章”。后一篇也有近百人读过。再在坛子里发了一张“哪位同胞能提供往济州岛旅行资讯”的帖子,不到一个小时,就有两张回帖,告知行走路线、旅游最佳 方式,乃至旅馆和景点的门票价格。网络真是一个好东西,这一年对我真是帮助太大。

  今晚是本学期来光州各大学任教的中国老师第一次聚会。自然又是华侨W召集在一家华侨开办的中餐馆永安饭店。总共有 12个人,其中中国内地来的7人,有3人是去年就来的,这是第二学期了,有4人是三月份来的新人。其他的有,华侨W教授夫妻、光州一家汉医院的院长夫妻,还有一个送他们学校中国老师来的韩国教授,他在台湾念过10年书, 操一口流利的台湾腔调的国语。六点半开始,九点半结束。然后我和华侨W教授送几个远道来的新老师就近找回去的公交车,隔街看到几个站街妓女拦路揽客的场景。按说时间还不太晚,不过10点钟,地点也不偏僻,还算是在市中心 ,人嘛也不算过分搔首弄姿,穿着都还体面,也不算暴露,妓女对过往的客人倒还客气,不十分生拉硬扯。我问华侨W教授,警察会管么,他回答,不管的。在这种情况下,单身路过的男子就是她们盯瞄的对象。
 
第33章   韩国作家穷困潦倒 
    2004年4月12日 周一 晴

  虽然说韩国的春天和秋天都比较长,不像在北京那样几乎没有春秋,脱了棉衣就快穿衬衣,停了暖气,不久就要开空调。但这几天光州的天气逐渐热起来了,也 许是农历二四八月乱穿衣之故,校园里穿什么的都有:最厚的有穿薄呢子大衣的,厚毛衣的,一般的穿件羊毛衫的多,穿短衬衫的都不少了,女生穿裙子的就更多。


  读《东亚日报》,《作家的稿费 》一文强烈地吸引了我也引起我的思考。韩国以写作为职业的“文化艺术人”的生活简直可以说是“穷困潦倒”的。文章说,据韩国文化部“2003年1947名文化艺术人实态调查”,39.5%的人月收入在100万韩元(7000元人民币 )以下,26%在100万—200万韩元,15%在200万—300万的。有一半受调查者得自写作的收入在20万韩元以下。有30%的人没有与创作活动相关的收入。另一项调查说,专业作家得自创作的月平均收入仅仅是普通人最低工资水 平56万韩元的一半。该文还提到稿费标准:发表了的作品,每张原稿(大概有200字)3000韩元—5000韩元。100张原稿发表了,税后收入可达50万韩元。只有超人气的作家版税特高,100张原稿税后收入可达上亿韩元。我将每 张原稿稿费折算成人民币:取中间数4000韩元,合28元人民币,一个字大约一角四分钱,和中国的稿费标准差不多。可是,韩国民的收入普遍要比中国高好几倍呀。

  为了改变文化人“穷困”且可能“潦倒”的境况, 韩国政府正在通过建立“文艺振兴基金”等候方法提高作家稿费。韩国目前共有175种在全国发行的文艺报刊,要在中间挑选出10种优秀报刊来支持。即从2005年起,作家在这10种报刊上发表作品,诗每首稿费10万韩元,其他作品发有 后第张原稿一万韩元(比过去高一倍)。但是问题又来了,以什么标准评选10种优秀报刊呢?没被选上的报刊仍然只支付低稿费,作家的状况仍无法改善。《东亚日报》文章认为,“诗穷而后工”,古今成功的作家莫不如此。既然选择了当作家的 职业,就意味着要忍受寂寞与贫困。另外,应由社会或文学作品的消费者(读者)来赞助作家,像这样由政府的基金来支援作家稿费是件“令人痛心的事”。

  我觉得此文章作者有点“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


第34章   韩国经济严重依赖中国市场 
    2004年5月1日 周六 晴

  利用今天周末继续想昨天的问题,为什么韩国经济层面上对温家宝讲话反应这样敏感,无他,缘于对中国市场依赖太重,根据以往积累的资料,可梳理出这些依赖性,表现在:

  中国是韩国最大出口国。据韩国的统计数字,1992年中韩建交时,两国贸易额只有53亿 
美元,1 2年来,两国外贸额年均以25%的速度递增,去年更是增长了47%。2003年,中韩两国贸易额为580亿美元,其中韩国对中国出口357亿美元,中国取代了美国(342亿美元)成为韩国最大商品出口国。对华出口额占据韩国总出口额的18.4%。韩国从中国进口223亿美元,顺差134亿美元。韩国对外贸易的顺差88%来自中国,韩国报纸承认,“如果没有中国,韩国出现大规模贸易逆差不可避免”,更 有媒体称,“中国市场悠关韩国经济生死”。要知道,近年韩国经济一直低迷,尤其是内需不振,去年经济只增长2.9%,今年大有起色,第一季度达5.5%,但据韩国国家统计厅资料,韩国经济的增长98.5%依赖出口,内需对增长的贡献率仅1.5%,用韩国经济学家话说是“出口近年成了经济发展的惟一亮点,中国市场对韩国无论如何估计都不过分”。按出口产品类别分:钢板41%、合成树脂33.8%、石油 产品26%、电脑24.6%是输往中国市场。如果中国实行紧缩政策,对这些产品的需求必将大大减少,韩国经济刚现曙光的复苏岂不又要重归萧条,韩国经济界焉能不恐慌?

  中国是韩国最大的直接投资对象国,去年韩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近25亿美元,占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44.9%。韩国排在香港、维尔京群岛后,超过美国和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外国资本来源地。由于韩国国内经济的不景气 ,企业纷纷外迁,计划进军海外的韩国企业中,40%选择的是中国。韩国内首屈一指的企业三星集团,去年他们的中国总部在中国招收的员工达9000人,而该集团在韩国只招了6700人。也列韩国企业前五位的LG电子公司,在韩国内的所有员工只有27000名,可在海外的员工总数达33000名,其中绝大多数在中国。韩国报纸痛惜“工作岗位流失海外日益严重”,对日趋严重的国内失业问题无异于“雪上加霜 ”。

  而且韩国企业在中国投资普遍效益很好。韩国进出口银行今年2月16日发表了《在华韩国投资当地法人企业经营状况分析报告》。该报告称,截至2002年年末,投资金额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66家在华韩国投资当地法人企业与318家在世界其他国家的韩国投资当地法人企业的经营业绩的比较结果显示,在华韩国投资当地法人企业的经营业绩均优于在其他国家的韩国投资当地法人企业 。该报告称,在华韩国投资当地法人企业的平均当期纯收益达到2.8亿美元,大大超过了在其他国家的韩国投资当地法人企业(7000万美元);盈余企业的比例达到了77.3%,明显高于在其他国家的韩国投资当地法人企业(61.9%);销售额的平均增幅达到了33.7%,大大超过了在其他国家的韩国投资当地法人企业(10.5%),这也是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佐证;企业的负债率达到了143.6%,大大 低于在其他国家的韩国投资当地法人企业(358.7%),这充分说明在华韩国投资当地法人企业的财务结构与状况是合理与稳健的;在华的投资收益率达到了10.8%,也高于在其他国家的韩国投资当地法人企业(7.6%)。

  显然,中国经济的风吹草动,都会令韩国企业家出身冷汗了。事实证明韩国经济与中国市场已经息息相关。4月27—28日,由韩国《朝鲜日报》和中国《人民日报》 举办的“第二届中韩经济研讨会”于汉城召开,韩方主持人致辞中,认为韩中实际上已成为同呼吸共命运的一个经济共同体。出席会议的韩国企业家更认为,韩中两国共同文化有利于经济一体化,如果两国签署贸易自由化协定(FTA),将取得比任何国家的FTA都更大的利益。会议闭幕后,韩国代总统高建先生接见中方代表团时,表示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在2007年前使两国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


第35章   政坛及民意调查显现的“亲华疏美”倾向 
    2004年5月5日 周三 晴

  今天是韩国的儿童节,全韩国又放假。将前些时读报笔记找出一一回顾。将议会选举后的几次重要民意调查一一挑出来,足以看出这次选举对中韩关系发展的意义。
>
  这次韩国议会选举中,代表改革、进步的左派势力胜出,意味着韩中关系与韩美关系格 
局的重大改变。据韩国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东亚日报》4月19日报道,该报与延世大学、亚洲财团以第17 届243名当选议员为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当问到“您认为,在今后四年中,在国际社会中韩国应与哪个国家密切合作”时,138个初次当选的新议员中,55%回答是“中国”,45%回答是“美国”;而105个再次当选的老议员回答则是,5 9%选择了“美国”,37%的选择了“中国”。其鲜明对比的回答很发人深省啊!另据稍后一周的《朝鲜日报》,4月26日—28日,执政党即开放国民党对130名该党的国会议员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有63%的人表示“今后应把中国当做外交贸 易的重点国家”,而只有26%的人选择了美国。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首选同中国发展关系的执政党议员占了压倒性多数,这可是一班决定韩国政局走向、推动国策的政治人物的态度呀!

  而且普通韩国国民多数也主张今后不仅在 经济方面,在外交安全方面也要把中国放在美国之前。 还是这家《东亚日报》,委托韩国研究中心(KRC)于5月2日对全国1024名成人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1.6%的接受调查者主张:“今后在经济方面韩国最应重视的国家是中 国。” 主张美国、日本的人分别占26.2%和5.7%。而且接受调查者中,48.3%的人主张“即使在外交安全方面,也应最重视中国”,从而与主张美国(38.1%)的主张相比高出10.2个百分点。

  从 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民意调查时大部分开放国民党议员提出的“今后对外政策上与美国相比应更注重中国”的见解反映了大部分韩国国民的想法,因此,备受瞩目。在此次调查中,84.0%的人对政界的“重视中国”主张表示了赞同。对外国的偏爱调查 结果显示,主张中国“好”(28.0%)的人远远多于主张“不好”(11.8%)的人。相反,对美国,“好”(22.8%)略多于“不好”(16.2%),而对日本“不好”(35.1%)与“好”(15.1%)相比,高出1倍以上。
 
第36章   课外汉语小组上比较中韩自杀现象 
    2004年5月7日 周五 晴

  与在青州附近的一个韩国大学的中国教授通电话,知道她最近应邀作了一个全韩汉语演讲比赛的评委,碰到不少中国来的老师。听她说,在汉城还有个中国教授联谊会呢。

  来韩国的中国老师因为来自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城市,因此对韩国大学给他们的待遇反 
应 不一。像来自北京、上海的老师不觉得这里的收入算什么高,在国内甚至也能挣到这些钱,一般来说,他们很少一年合同期满后想再续约的,而其他地方的老师则不少人想方设法能多呆一年是一年。甚至还有在国内明明已经拿到了博士学位,为了留在韩国,竟报考韩国的大学读中国语言或文学专业的博士生。论水平,我看由他们来教他们的韩国导师差不多。不过,人各有志,人都是理性的,追求收益最大化无 可厚非。只是我觉得有点可惜。

  下午3点参加朝鲜大学中文系一个跨年级的课外汉语学习小组活动。这个小组是由一个刚刚毕业的学生发起的,成员并不固定,每次讨论一个主题,大家自由发言。地点在学校图书馆的五楼典藏部的一个小会议室。今天来了6个人,除发起人外,其他都是4年级的学生,我都教过他们。还有一个是上学期教过,本学期他休学了,今天他也来参加这个活 动。今天讨论的题目是“韩国自杀现象的深思”。这次讨论会主持人是姜惠子,她事先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份从中国青年报下载的关于中国自杀现象的文章。

  首先大家发言将自杀现象归为几类:有成功者的自杀,如近前几天全罗南道道知事(相当于中国的省长)、上个月韩国一个大型建筑会社的总裁自杀、去年现代公司董事长郑梦准自杀。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涉嫌经济问题,很可能都是 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而死,当然也不排除是畏罪自杀。在经济萧条时期,有因经营失败的企业主自杀,有因家庭负债太重,家计困难自杀的。在互联网兴起后,韩国出现了所谓减少自杀者痛苦的“自杀指南”网站,我已经从报纸上看到好几起孰不相识的人相约集体自杀的报道。我也向我的学生们介绍了中国的自杀情况。

  其次,大家评论自杀现象。基督徒的KIM女生说,基督教义是 坚决反对自杀的,无论你生前做过多少有功德的事,但选择了自杀都是一种犯罪,是不可原谅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还有人说自杀是对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父母的最大“不孝“,对朋友是一种“背信”。也有人说,自杀现象的增多是物欲横流,人的精神世界空虚造成的,成功者自杀是过多考虑名誉地位的结果。学生们想听听我对自杀的评价。我则说,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说法:一方面可以说自杀者是强者,敢 于视死如归,以死证明自己的清白和心迹;另一方面自杀者可以说是懦夫,弱者,自己一甩手一了百了。可是你给家庭或者生前的事业带来了多少灾难和痛苦。是逃避现实的行为。不值得效法的。

  接着主持人问大家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没?有好几人说有过。KIM说,高考前压力特别大,真有点一死了之的念头。主持人又问大家,应该如何防止自杀现象的出现及蔓延呢?大家说,一方 面要社会建立起一种和谐关心他人的气氛,使想不开的人有个倾诉的地方,如韩国也有“自杀劝阻热线”。二是劝说想自杀的人,提醒你的存在对家庭和朋友是多么重要,要珍惜生命。但是学生们都认为韩国随着经济复苏迟迟不到,尤其是年轻人失业率高的情况下,自杀现象难以减少。

  整个讨论会持续了一个半小时。大家用汉语自由流利表达思想还是有相当的困难。但是这是一个很 好的形式。证明学生自己有学习汉语的主动性积极性。他们希望我每周都来,我说尽量争取来。

  会后,听KIM说,她现在一家贸易公司作文员,每周去两次公司,一个月薪水是70万韩元。她的汉语英语都能派上用场,才上班两个多月,公司派她先后到过两次上海一次越南出差。本人比较满意这份工作,当然也只是骑马找马,随时等待更好的工作机会出现。


第37章   为什么会留恋韩国 
    2004年7月16日 周五 雨

  离开韩国离开光州进入倒计时了,真的留恋这个国家和这座城市。不舍表现在如下这些方面:

  尽管近几年 韩国经济一直萎靡不振,乃至韩国政界有人称,韩国经济患了忧郁症或慢性 
糖尿病。但是与中国比较,优势还是明显的。且不说统计显示的人均GDP过万美元,为中国十倍以上。制 造业出口年年高速增长显示出他们雄厚的科学技术实力。其遍布全国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高度普及的互联网让你感觉到基础设施的上档次。居韩一年给我留下更深印象的还不仅是经济方面。

   环境保护。如果问我这一年韩国给我最难忘之处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说:环境保护得好,空气清新。无论到韩国哪个地方,无处不是密密的树林、厚厚的植被。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光山和丘陵。绿化做得这么大,难以想 像。有时在外旅行,整天坐在车上,望着车窗外茂密的绿树,旅途中的困顿、烦躁自然而然地得到消除。

  社会治安。这一年居住在光州,无论多晚一人回家,心里没有任何恐惧。节假日,我去过 韩半岛很多城市和乡村旅行,如首都汉城、新罗时代的古都现在的庆州市、济州岛、龙仁市、丽水、木浦、宝城茶园、智异山、乐安邑民俗村、冬天内藏山看红叶、忠清北道几个岛屿等等。当然大多数是结伴而行,也偶尔 单独出行。除了语言不通的障碍外,不用担心任何不测:路遇车匪路霸,被人骗、遭人抢。相反你总是能得到很多孰不相识的人热心相助。

  服务意识。无论你是上银行、到邮局、百货大楼购物, 或者上医院就医。你都能得到真正的微笑服务。在寸土寸金的商业区,商店里也多安排有椅子给顾客坐。邮局里的各种型号的信封、包装盒由顾客自己选用,不收分文。头一次上医院用个新病历,也不用收费。任何地方的 厕所(不管是单位的还是公共场所)里面总是非常清洁,放有卫生手纸。到一个旅游地或景点,都有专门供游人饮山泉水的塑料勺子,不用自己带矿泉水。公共汽车、地铁上遇到高峰时,没有人会不排队硬挤上车。

以上转载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