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数据类型转换

来源:互联网 发布:安卓手机变win7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8 06:08

原文:http://www.css88.com/archives/5199

JavaScript是一种动态类型语言,变量是没有类型的,可以随时赋予任意值。但是,数据本身和各种运算是有类型的,因此运算时变量需要转换类型,而且转换非常灵活。大多数情况下,这种数据类型转换是自动的,但是有时也需要手动强制转换。

1. 强制转换

强制转换主要指使用Number、String和Boolean三个构造函数,手动将各种类型的值,转换成数字、字符串或者布尔值。

1.1 Number函数:强制转换成数值

使用Number函数,可以将任意类型的值转化成数字。

(1)原始类型值的转换规则

  • 数值:转换后还是原来的值。
  • 字符串:如果可以被解析为数值,则转换为相应的数值,否则得到NaN。空字符串转为0。
  • 布尔值:true转成1,false转成0。
  • undefined:转成NaN。
  • null:转成0。

  1. Number("324") // 324
  2.  
  3. Number("324abc") // NaN
  4.  
  5. Number("") // 0
  6.  
  7. Number(false) // 0
  8.  
  9. Number(undefined) // NaN
  10.  
  11. Number(null) // 0

Number函数会自动过滤一个字符串前导和后缀的空格。

  1. Number('\t\v\r12.34\n ')

(2)对象的转换规则

对象的转换规则比较复杂。

  • 先调用对象自身的valueOf方法,如果该方法返回原始类型的值(数值、字符串和布尔值),则直接对该值使用Number方法,不再进行后续步骤。
  • 如果valueOf方法返回复合类型的值,再调用对象自身的toString方法,如果toString方法返回原始类型的值,则对该值使用Number方法,不再进行后续步骤。
  • 如果toString方法返回的是复合类型的值,则报错。
  1. Number({a:1})
  2. // NaN

上面代码等同于

  1. if (typeof {a:1}.valueOf() === 'object'){
  2. Number({a:1}.toString());
  3. } else {
  4. Number({a:1}.valueOf());
  5. }

上面代码的valueOf方法返回对象本身({a:1}),所以对toString方法的返回值“[object Object]”使用Number方法,得到NaN。

如果toString方法返回的不是原始类型的值,结果就会报错。

  1. var obj = {
  2. valueOf: function () {
  3. console.log("valueOf");
  4. return {};
  5. },
  6. toString: function () {
  7. console.log("toString");
  8. return {};
  9. }
  10. };
  11.  
  12. Number(obj)
  13. // TypeError: Cannot convert object to primitive value

上面代码的valueOf和toString方法,返回的都是对象,所以转成数值时会报错。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valueOf和toString方法,都是可以自定义的。

  1. Number({valueOf:function (){return 2;}})
  2. // 2
  3.  
  4. Number({toString:function(){return 3;}})
  5. // 3
  6.  
  7. Number({valueOf:function (){return 2;},toString:function(){return 3;}})
  8. // 2

上面代码对三个对象使用Number方法。第一个对象返回valueOf方法的值,第二个对象返回toString方法的值,第三个对象表示valueOf方法先于toString方法执行。

1.2 String函数:强制转换成字符串

使用String函数,可以将任意类型的值转化成字符串。规则如下:

(1)原始类型值的转换规则

  • 数值:转为相应的字符串。
  • 字符串:转换后还是原来的值。
  • 布尔值:true转为“true”,false转为“false”。
  • undefined:转为“undefined”。
  • null:转为“null”。
  1. String(123) // "123"
  2.  
  3. String("abc") // "abc"
  4.  
  5. String(true) // "true"
  6.  
  7. String(undefined) // "undefined"
  8.  
  9. String(null) // "null"

(2)对象的转换规则

如果要将对象转为字符串,则是采用以下步骤。

  1. 先调用toString方法,如果toString方法返回的是原始类型的值,则对该值使用String方法,不再进行以下步骤。
  2. 如果toString方法返回的是复合类型的值,再调用valueOf方法,如果valueOf方法返回的是原始类型的值,则对该值使用String方法,不再进行以下步骤。
  3. 如果valueOf方法返回的是复合类型的值,则报错。

String方法的这种过程正好与Number方法相反。

  1. String({a:1})
  2. // "[object Object]"

上面代码相当于下面这样。

  1. String({a:1}.toString())
  2. // "[object Object]"

如果toString方法和valueOf方法,返回的都不是原始类型的值,则String方法报错。

  1. var obj = {
  2. valueOf: function () {
  3. console.log("valueOf");
  4. return {};
  5. },
  6. toString: function () {
  7. console.log("toString");
  8. return {};
  9. }
  10. };
  11.  
  12. String(obj)
  13. // TypeError: Cannot convert object to primitive value

下面是一个自定义toString方法的例子。

  1. String({toString:function(){return 3;}})
  2. // "3"
  3.  
  4. String({valueOf:function (){return 2;}})
  5. // "[object Object]"
  6.  
  7. String({valueOf:function (){return 2;},toString:function(){return 3;}})
  8. // "3"

上面代码对三个对象使用String方法。第一个对象返回toString方法的值(数值3),然后对其使用String方法,得到字符串“3”;第二个对象返回的还是toString方法的值(”[object Object]”),这次直接就是字符串;第三个对象表示toString方法先于valueOf方法执行。

1.3 Boolean函数:强制转换成布尔值

使用Boolean函数,可以将任意类型的变量转为布尔值。

(1)原始类型值的转换方法

以下六个值的转化结果为false,其他的值全部为true。

  • undefined
  • null
  • -0
  • +0
  • NaN
  • ”(空字符串)
  1. Boolean(undefined) // false
  2.  
  3. Boolean(null) // false
  4.  
  5. Boolean(0) // false
  6.  
  7. Boolean(NaN) // false
  8.  
  9. Boolean('') // false

(2)对象的转换规则

所有对象的布尔值都是true,甚至连false对应的布尔对象也是true。

  1. Boolean(new Boolean(false))
  2. // true

请注意,空对象{}和空数组[]也会被转成true。

  1. Boolean([]) // true
  2.  
  3. Boolean({}) // true

2.自动转换

当遇到以下几种情况,JavaScript会自动转换数据类型:

  • 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互相运算;
  • 对非布尔值类型的数据求布尔值;
  • 对非数值类型的数据使用一元运算符(即“+”和“-”)。

2.1 自动转换为布尔值

当JavaScript遇到预期为布尔值的地方(比如if语句的条件部分),就会将非布尔值的参数自动转换为布尔值。它的转换规则与上面的“强制转换成布尔值”的规则相同,也就是说,在预期为布尔值的地方,系统内部会自动调用Boolean方法。

因此除了以下六个值,其他都是自动转为true:

  • undefined
  • null
  • -0
  • +0
  • NaN
  • ”(空字符串)
  1. if (!undefined && !null && !0 && !NaN && !''){
  2. console.log('true');
  3. }
  4. // true

2.1 自动转换为字符串

当JavaScript遇到预期为字符串的地方,就会将非字符串的数据自动转为字符串,转换规则与“强制转换为字符串”相同。

字符串的自动转换,主要发生在加法运算时。当一个值为字符串,另一个值为非字符串,则后者转为字符串。

  1. '5' + 1 // '51'
  2. 1 + '5' // '15'
  3. 1 + 2 + '5' // '35'
  4. '5' + true // "5true"
  5. '5' + false // "5false"
  6. '5' + {} // "5[object Object]"
  7. '5' + [] // "5"
  8. '5' + function (){} // "5function (){}"
  9. '5' + undefined // "5undefined"
  10. '5' + null // "5null"

2.3 自动转换为数值

当JavaScript遇到预期为数值的地方,就会将参数值自动转换为数值,转换规则与“强制转换为数值”相同。

除了加法运算符有可能把运算子转为字符串,其他运算符都会把两侧的运算子自动转成数值。

  1. '5' - '2' // 3
  2. '5' * '2' // 10
  3. true - 1 // 0
  4. false - 1 // -1
  5. '1' - 1 // 0
  6. '5'*[] // 0
  7. false/'5' // 0
  8. 'abc'-1 // NaN

上面都是二元算术运算符的例子,JavaScript的两个一元算术运算符——正号和负号——也会把运算子自动转为数值。

  1. +'abc' // NaN
  2. -'abc' // NaN
  3. +true // 1
  4. -false // 0

2.4 小结

由于自动转换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不易除错,建议在预期为布尔值、数值、字符串的地方,全部使用Boolean、Number和String方法进行显式转换。

3. 加法运算符的类型转化

加法运算符(+)需要特别讨论,因为它可以完成两种运算(加法和字符连接),所以不仅涉及到数据类型的转换,还涉及到确定运算类型。

3.1 三种情况

加法运算符的类型转换,可以分成三种情况讨论。

(1)运算子之中存在字符串

两个运算子之中,只要有一个是字符串,则另一个不管是什么类型,都会被自动转为字符串,然后执行字符串连接运算。前面的《自动转换为字符串》一节,已经举了很多例子。

(2)两个运算子都为数值或布尔值

这种情况下,执行加法运算,布尔值转为数值(true为1,false为0)。

  1. true + 5 // 6
  2.  
  3. true + true // 2

(3)运算子之中存在对象

运算子之中存在对象(或者准确地说,存在非原始类型的值),则先调用该对象的valueOf方法。如果返回结果为原始类型的值,则运用上面两条规则;否则继续调用该对象的toString方法,对其返回值运用上面两条规则。

  1. 1 + [1,2]
  2. // "11,2"

上面代码的运行顺序是,先调用[1,2].valueOf(),结果还是数组[1,2]本身,则继续调用[1,2].toString(),结果字符串“1,2”,所以最终结果为字符串“11,2”。

  1. 1 + {a:1}
  2. // "1[object Object]"

对象{a:1}的valueOf方法,返回的就是这个对象的本身,因此接着对它调用toString方法。({a:1}).toString()默认返回字符串”[object Object]”,所以最终结果就是字符串“1[object Object]”

有趣的是,如果更换上面代码的运算次序,就会得到不同的值。

  1. {a:1} + 1
  2. // 1

原来此时,JavaScript引擎不将{a:1}视为对象,而是视为一个代码块,这个代码块没有返回值,所以被忽略。因此上面的代码,实际上等同于 {a:1};+1 ,所以最终结果就是1。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对{a:1}加上括号。

  1. ({a:1})+1
  2. "[object Object]1"

将{a:1}放置在括号之中,由于JavaScript引擎预期括号之中是一个值,所以不把它当作代码块处理,而是当作对象处理,所以最终结果为“[object Object]1”。

  1. 1 + {valueOf:function(){return 2;}}
  2. // 3

上面代码的valueOf方法返回数值2,所以最终结果为3。

  1. 1 + {valueOf:function(){return {};}}
  2. // "1[object Object]"

上面代码的valueOf方法返回一个空对象,则继续调用toString方法,所以最终结果是“1[object Object]”。

  1. 1 + {valueOf:function(){return {};}, toString:function(){return 2;}}
  2. // 3

上面代码的toString方法返回数值2(不是字符串),则最终结果就是数值3。

  1. 1 + {valueOf:function(){return {};}, toString:function(){return {};}}
  2. // TypeError: Cannot convert object to primitive value

上面代码的toString方法返回一个空对象,JavaScript就会报错,表示无法获得原始类型的值。

3.2 四个特殊表达式

有了上面这些例子,我们再进一步来看四个特殊表达式。

(1)空数组 + 空数组

  1. [] + []
  2. // ""

首先,对空数组调用valueOf方法,返回的是数组本身;因此再对空数组调用toString方法,生成空字符串;所以,最终结果就是空字符串。

(2)空数组 + 空对象

  1. [] + {}
  2. // "[object Object]"

这等同于空字符串与字符串“[object Object]”相加。因此,结果就是“[object Object]”。

(3)空对象 + 空数组

  1. {} + []
  2. // 0

JavaScript引擎将空对象视为一个空的代码块,加以忽略。因此,整个表达式就变成“+ []”,等于对空数组求正值,因此结果就是0。转化过程如下:

  1. + []
  2. // Number([])
  3. // Number([].toString())
  4. // Number("")
  5. // 0

如果JavaScript不把前面的空对象视为代码块,则结果为字符串“[object Object]”。

  1. ({}) + []
  2. // "[object Object]"

(4)空对象 + 空对象

  1. {} + {}
  2. // NaN

JavaScript同样将第一个空对象视为一个空代码块,整个表达式就变成“+ {}”。这时,后一个空对象的ValueOf方法得到本身,再调用toSting方法,得到字符串“[object Object]”,然后再将这个字符串转成数值,得到NaN。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NaN。转化过程如下:

  1. + {}
  2. // Number({})
  3. // Number({}.toString())
  4. // Number("[object Object]")

看一个Date对象的特殊例子:

  1. var d = new Date();
  2. console.log(d); //"Sun Sep 28 2014 14:12:03 GMT+0800 (CST)"
  3. console.log(+d); //1411884723677
  4. console.log(Number(d));//1411884723677
  5. console.log(Number(d.toString())); //NaN

如果,第一个空对象不被JavaScript视为空代码块,就会得到“[object Object][object Object]”的结果。

  1. ({}) + {}
  2. // "[object Object][object Object]"
  3.  
  4. ({} + {})
  5. // "[object Object][object Object]"
  6.  
  7. console.log({} + {})
  8. // "[object Object][object Object]"
  9.  
  10. var a = {} + {};
  11. a
  12. // "[object Object][object Object]"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第三和第四种情况,Node.js的运行结果不同于浏览器环境。

  1. {} + {}
  2. // "[object Object][object Object]"
  3.  
  4. {} + []
  5. // "[object Object]"

可以看到,Node.js没有把第一个空对象视为代码块。原因是Node.js的命令行环境,内部执行机制大概是下面的样子:

  1. eval.call(this,"(function(){return {} + {}}).call(this)")

Node.js把命令行输入都放在eval中执行,所以不会把起首的大括号理解为空代码块加以忽略。

4. 参考链接

  • Axel Rauschmayer, What is {} + {} in JavaScript?
  • Axel Rauschmayer, JavaScript quirk 1: implicit conversion of values
  • Benjie Gillam, Quantum JavaScript?

来自《JavaScript 标准参考教程(alpha)》,做了部分修改。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