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柴静的片子谈人力资源需求的趋势

来源:互联网 发布:mac系统怎么切换大小写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0:21

最近柴静比较火,昨天好好的看了一下片子,什么感受就不谈了。但里面谈中石油的时候,以就业问题来说提高标准的不可行,或者说是很难。加上前段时间看过一个德国的人力资源专家的TED演讲,我来说说我的一点看法:
1)科技的发展整体上绝对不会减少就业岗位,相反会增加就业岗位。
    从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没有出现过因为科技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而带来整体就业岗位的减少。18世纪工业革命之初,也出现过很多工人砸机器,以为机器的出现代替料人,就业机会就少了,但200年过去了,就业机会减少了么?答案是否定的。不然中国的人口多还当着是人口红利,而光中国人口的增加估计都比18世纪的全世界的劳动力都多。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科技的发展就业机会反而多呢?其实很简单,就业机会的多少取决于两个基本量:岗位需求总量和劳动力劳动时长。在人类的认知上有个“圆”比喻比较著名,说的是我们把人类的认知(科学与知识)看作是一个圆周,我们所认知的东西越多,我们越显得无知,这个比喻很贴切。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科技的圆周在增加,这直接导致三个扩大:人类对物质和精神的需求(这个不用解释吧,大家只要结合自己的小时候和现在比较一下就知道)扩大、人类研究科技知识的需求(科技越发达要研究和生产的东西越多)扩大、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现在基本是全球,走出地球还只是一小步)。这三个方面的扩大所增加的就业机会会远远大于因为科技的发展,生产效率的提高所减少的就业机会。几千年的人类发展史已经事实证明了这个判断。

    每个时代的科技大发展或者跃进,都会带来劳动效率的大幅度提升,按一般道理来说,应该是劳动力会很富裕才对,但实际上呢?劳动力的需求更大。其实最基本道理就是上面说的,效率是提高了,但需要的地方更多了。
2)科技的发展会带来就业结构的改变,只会暂时造成局部劳动力剩余。
    整个人类历史上的人力资源的核心矛盾是人才的培养满足不了就业需求的矛盾,这个矛盾在工业科技革命以来更加严重。而就业难永远是局部的,这是由人才的培养时间相对较长难以满足由于就业需求结构调整的而引起的短期需求大增而造成的。正如TED演讲中,德国人力资源专家说的那样,汽车行业制造的机械化已经比较发达,但实际上整个汽车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却没有减少,当然,就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技术岗位,管理岗位都在增加。
   再举个例子,就是我们IT行业。15年前,很多人,包括很多IT大佬都认为程序员很快就会进入蓝领时代,很快就会过剩,他们的理由正是基于编程工具效率的提升。但事实呢?北大青鸟就是在哪个时代口号下成立的,北大青鸟们培养的“蓝领工人”满足了市场的需求么?没有,而且以后也不可能满足。而且随着IT本身结构的调整,对于中高端的人才需求只会越来越缺,同样会导致低端的需求也会越厉害(局部某个领域的过剩是完全可能的)。其它行业也是一样,随着智能机器的普遍应用,体力型的劳动力的总体需求会大幅度的下降,但随着智能机器时代的到来,中高端技术人员,工程人员(技术性,技术管理型岗位)的需求同样会大幅度提高,体力型的低端人力资源就会被虹吸到这些领域来,反过来也会导致体力型的低端人力资源的不足。
3)随着人类的科技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解放人类的部分劳动,人类投入工作的时间会越来越短,这本身也会导致人力资源需求的提高,7天制,6天制,5天制,以后的4天制。这种趋势虽然说有极限,但也是不可逆的。
4)随着人类科技发展,人类的活动范围会大大增加,地球的海陆空,还有更为广袤的宇宙都等着人类去开发,人力资源的需求只会越来越大。一个星球放几个人,宇宙如此多的星球,不够放的。

随便说一句,只要人类遏制一下贪婪,好好发展科技,所谓的资源短缺,人力资源富裕都是伪命题,都是那些静态思维的专家的忽悠。如果以动态的思维看问题,就人类这小屁力量和宇宙比,什么都算不上,何谈缺呢?

科技水平和产品质量水平的提升对就业绝对不是负面的。房地产跨了,煤炭业跨了,就如森林中的大树到了,会长出更多的树。

如果人类的人口结构得不到改善,未来社会会进入全球劳动力缺乏的时代(其实已经来不及了,人才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时间)。

国家的发展指导应该转向到科技的发展轨道上来,而不是一味的在高耗能,低水平的行业制造产能过剩。


1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