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泄露

来源:互联网 发布:电脑多开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4 13:07


1)定义:内存泄漏也称作“存储渗漏”,用动态存储分配函数动态开辟的空间,在使用完毕后未释放,结果导致一直占据该内存单元。直到程序结束。(其实说白了就是该内存空间使用完毕之后未回收)即所谓内存泄漏。

   内存泄漏形象的比喻是“操作系统可提供给所有进程的存储空间正在被某个进程榨干”,最终结果是程序运行时间越长,占用存储空间越来越多,最终用尽全部存储空间,整个系统崩溃。所以“内存泄漏”是从操作系统的角度来看的。这里的存储空间并不是指物理内存,而是指虚拟内存大小,这个虚拟内存大小取决于磁盘交换区设定的大小。由程序申请的一块内存,如果没有任何一个指针指向它,那么这块内存就泄漏了。

2)java中内存泄露:

在Java中内存泄漏是只,某个(某些)对象已经不在被使用应该被gc所回收,但有一个对象持有这个对象的引用而阻止这个对象被回收。比如我 们通常会这样创建一个View TextView tv = new TextView(this);这里的this通常都是Activity。所以这个TextView就持有着这个Activity的引用。下面看张图 (Google IO 2011 ppt中抄得)
通常情况下,当用户转动手机的时候,android会重新调用OnCreate()方法生成一个新的Activity,原来的 Activity应该被GC所回收。但如果有个对象比如一个View的作用域超过了这个Activity(比如有一个static对象或者我们把这个 View的引用放到了Application当中),这时候原来的Activity将不能被GC所回收,Activity本身又持有很多对象的引用,所以 整个Activity的内存被泄漏了。
备注:经常导致内存泄漏核心原因: keeping a long-lived reference to a Context.持有一个context的对象,从而gc不能回收。 情况如下:


1.一个View的作用域超出了所在的Activity的作用域,比如一个static的View或者把一个View cache到了application当中 etc
理解:内存:注意静态的数据和缓存中的数据;注意释放;


2.某些与View关联的Drawable的作用域超出了Activity的作用域。


3.Runnable对象:比如在一个Activity中启用了一个新线程去执行一个任务,在这期间这个Activity被系统回收了, 但Runnalbe的 任务还没有执行完毕并持有Activity的引用而泄漏,但这种泄漏一般来泄漏一段时间,只有Runnalbe的线程执行完闭,这个 Activity又可以被正常回收了。


4.内存类的对象作用域超出Activity的范围:比如定义了一个内存类来存储数据,又把这个内存类的对象传给了其它Activity 或者Service等。因为内部类的对象会持有当前类的引用,所以也就持有了Context的引用。解决方法是如果不需要当前的引用把内部类写成static或者,把内部类抽取出来变成一个单独的类,或者把避免内部对象作用域超出Activity的作用域。out Of Memery Error 在android中每一个程序所分到的内存大小是有限的,如果超过了这个数就会报Out Of Memory Error。 android给程序分配的内存大小与手机硬件有关,以下是一些手机的数据:


G1:16M Droid:24 Nexus One:32M Xoom:48Ms
所以尽量把程序中的一些大的数据cache到本地文件。以免内存使用量超标。
记得数据传递完成之后,把存放在application的HashMap中的数据remove掉,以免发生内存的泄漏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