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p与stack的差

来源:互联网 发布:python是开源的吗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6 14:08

本文内容来源于《程序员面试宝典》第三版。

在进行C/C++编程时,经常将操作的内存分以下几个类别:

  • 栈区(stack):由编译器自动分配和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 堆区(heap):一般由程序员分配和释放(malloc-free, new-delete),若程序不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操作系统释放,也可以造成内存泄露。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类似于链表。
  • 全局区(静态区)(static):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初始化的statoc变量放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static变量在相邻的另一个区域。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 文字常量区:常量字符串就放在这里。程序结束后由系由释放。
  • 程序代码区:存放在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main.cpp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char *p1;//全局未初始化区main(){int b; //栈char s[] = "abc"; //s在栈内,“abc”在文字常量区char *p2; //栈char *p3 = "123456"; //p3在栈内,"123456"在文字常量区static int c =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p1  = (char *)malloc(10); //分配而来的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p2 = (char *)malloc(20);strcpy(p1, "123456");//123456放在文字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优化成一个地方}
  1. 申请方式不同
    • 栈:由系统自动分配。例如,声明在函数中的一个局部变量int b,系统自动在栈中为b开辟空间。
    • 堆:需要程序员自己申请,并指明大小,在C中用malloc函数,C++中用new。
  2. 申请后的系统的响应
    • 栈:只要栈的剩余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系统将为程序提供内存,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
    • 堆:操作系统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当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会遍历该链表,寻找第一个大于申请空间的堆节点,然后将该节点从空闲节点链表中删除,并将该节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对于大多数系统,会在这块内存中的首地址处记录本次分配的大小,这样,代码中的delete才能正确释放本内存。另外,由于找到的堆节点的大小不一定正好等于申请大小,系统会自动将多余的那部分重新放入空闲链表中。
  3. 申请大小的限制
    • 栈:在Windows下,栈是向低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的区域。这句话的意思是,栈顶的地址和栈的容量是系统预先定好的,在Windows下,栈的大小是2MB,如果申请空间超过栈的剩余空间,将提示overflow,因此,能从栈获得的空闲空间小。
    • 堆:堆是向高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不连续的区域。这是由于系统是用链表存储空闲内存地址,自然是不连续的。而链表的遍历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堆的大小受限于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内存。由此可见,堆获得的空间比较灵活,也比较大。
  4. 申请效率的比较:
    • 栈:由系统自动分配,速度较快,但程序员无法控制。
    • 堆:是由new分配的内存,一般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最方便。另外,在Windows下,最好的方式是用VirtualAlloc分配内存。不是在堆,也不是在栈,而是直接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保留一块内存,虽然用起来不方便,但是速度最快,也最灵活。
  5. 堆和栈中存储内容:
    • 栈:在函数调用时,第一个进入栈的是主函数的下一条指令(函数调用语句的下一条可执行语句)的地址,然后是函数的各个参数。在大多数的C编译器中,参数是由右往左入栈的,然后是函数中的非static局部变量。当本次函数调用结束后,局部变量先出栈,然后是参数,最后栈顶指针指向最开始存的地址,也就是主函数中的下一条指令,程序由该点继续运行。
    • 堆:一般是在堆的头部用一个字节存放堆的大小。堆中的具体内容由程序员按排。
  6. 存取效率比较:
    • char s1[] = "aaaaaaaaaaa";
    • char *s2 = "bbbbbbbbbbbbbbbb";
    • aaaaaaaaaaa是在运行时刻赋值的,而bbbbbbbbbbbbbbbb是在编译时就确定的,但是在以后的存取中,在栈上的数组比指针所指向的字符串(例如堆)要快。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