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script中的闭包

来源:互联网 发布:网络大电影商业计划书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18:00

面试的时候被问到js里的闭包,还好之前看书的时候看到过,但是那些专业书籍里面的东西往往是那种硬生生从英语翻译过来的,看着理解起来实在是肾疼。后来看看网上大牛们的文章,自己写了写之后算是比较明白了。

1.”闭包是指有权访问另外一个函数作用域中变量的函数“,书上就是在这么描述的,我是没看明白的,说说我的观点吧,闭包就是函数,函数就是闭包,闭包就是想从函数外部操作函数内的变量的函数。这就是我现在的理解,为什么这么说呢?想明白之前得先知道什么叫函数作用域链。要知道作用域链就得先知道什么是变量?在js中无非就俩种,全局变量和局部变量

现在得知道的是,在js(c,c++,java都是)中,函数内部是可以读取全局变量的,而函数外面是不可以操作函数内部的变量。如下:

var age=21;function demo1(){alert(age);//21}

function demo2(){var age=21;}demo2();alert(age);//出错

为什么呢,这就是js函数中的作用域链了。Javascript语言特有的“链式作用域”结构(chain scope),子对象会一级一级地向上寻找所有父对象的变量。所以,父对象的所有变量,对子对象都是可见的,反之则不成立。上面的代码得注意一点,在函数中声明变量要加var,不然你就是声明的一个全局变量。

2:现在我因为某些要求的原因,我需要从函数外部去操作函数内的变量,怎么做呢?俩东西:函数内部来个函数和return;

function demo1() {var age = 21;function demo2() {alert(age);}return demo2;}var result = demo1();result();

age参数对外部调用的result本身是不可见的,但是age对demo2是可以见,那么如果在这里我们将demo2返回了,这样result就拿到了age。

那么说了半天什么是闭包呢?上面的demo2就是一个闭包,闭包就是能够读取其他函数内部变量的函数。从上面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闭包就是将函数内部和函数外部连接起来的一座桥梁。

那么问题又来了,(挖掘机。。)不是这个。。。说了半天闭包到底有什么用呢?

很多高级应用在实现的时候都要用到闭包,它的最大用处有两个,一个是的可以读取函数内部的变量,另一个就是让这些变量的值始终保持在内存中

直接看这一位的代码吧:

function f1(){    var n=999;    nAdd=function(){n+=1}    function f2(){      alert(n);    }    return f2;  }  var result=f1();  result(); // 999  nAdd();result(); // 1000

按照之前的描述,这里的result就是闭包了f2函数,我们知道,函数内的变量会在函数调用完成的时候销毁,因而访问不到,而这里的n在第二次调用result的时候居然变成的1000,为什么? 只可能是一个原因,n仍然在内存中,并没有被销毁。原因就在于f1是f2的父函数,而f2被赋给了一个全局变量,这导致f2始终在内存中,而f2的存在依赖于f1,因此f1也始终在内存中,不会在调用结束后,被垃圾回收机制(garbage collection)回收。 

这段代码中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就是“nAdd=function(){n+=1}”这一行,首先在nAdd前面没有使用var关键字,因此 nAdd是一个全局变量,而不是局部变量。其次,nAdd的值是一个匿名函数(anonymous function),而这个

匿名函数本身也是一个闭包,所以nAdd相当于是一个setter,可以在函数外部对函数内部的局部变量进行操作。

3.闭包是不能随便使用的,上面也说了闭包中函数内部的变量会一直放在内存中,造成内存消耗过大,会造成网页的性能问题,在IE中可能导致内存泄露。解决方法是,在退出函数之前,将不使用的局部变量全部删除。 

4.JavaScript中的垃圾回收机制:

在Javascript中,如果一个对象不再被引用,那么这个对象就会被GC回收。如果两个对象互相引用,而不再被第3者所引用,那么这两个互相引用的对象也会被回收。因为函数a被b引用,b又被a外的c引用,这就是为什么函数a执行后不会被回收的原因。

5.闭包内的微观世界(这段在网上扒的)

  如果要更加深入的了解闭包以及函数a和嵌套函数b的关系,我们需要引入另外几个概念:函数的执行环境(excution context)、活动对象(call object)、作用域(scope)、作用域链(scope chain)。以函数a从定义到执行的过程为例阐述这几个概念。

①. 定义函数a的时候,js解释器会将函数a的作用域链(scope chain)设置为定义a时a所在的“环境”,如果a是一个全局函数,则scope chain中只有window对象。 

执行函数a的时候,a会进入相应的执行环境(excution context)。 

在创建执行环境的过程中,首先会为a添加一个scope属性,即a的作用域,其值就为第1步中的scope chain。即a.scope=a的作用域链。 

然后执行环境会创建一个活动对象(call object)。活动对象也是一个拥有属性的对象,但它不具有原型而且不能通过JavaScript代码直接访问。创建完活动对象后,把活动对象添加到a的作用域链的最顶端。此时a的作用域链包含了两个对象:a的活动对象和window对象。 

下一步是在活动对象上添加一个arguments属性,它保存着调用函数a时所传递的参数。 

最后把所有函数a的形参和内部的函数b的引用也添加到a的活动对象上。在这一步中,完成了函数b的的定义,因此如同第3步,函数b的作用域链被设置为b所被定义的环境,即a的作用域。 

到此,整个函数a从定义到执行的步骤就完成了。此时a返回函数b的引用给c,又函数b的作用域链包含了对函数a的活动对象的引用,也就是说b可以访问到a中定义的所有变量和函数。函数b被c引用,函数b又依赖函数a,因此函数a在返回后不会被GC回收。

当函数b执行的时候亦会像以上步骤一样。因此,执行时b的作用域链包含了3个对象:b的活动对象、a的活动对象和window对象,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当在函数b中访问一个变量的时候,搜索顺序是:

00001. 先搜索自身的活动对象,如果存在则返回,如果不存在将继续搜索函数a的活动对象,依次查找,直到找到为止。 

00002. 如果函数b存在prototype原型对象,则在查找完自身的活动对象后先查找自身的原型对象,再继续查找。这就是Javascript中的变量查找机制。 

00003. 如果整个作用域链上都无法找到,则返回undefined。 

小结,本段中提到了两个重要的词语:函数的定义执行。文中提到函数的作用域是在定义函数时候就已经确定,而不是在执行的时候确定(参看步骤1和3)。用一段代码来说明这个问题:

function f(x) {   var g = function () { return x; }  return g;}var h = f(1);alert(h()); 

这段代码中变量h指向了f中的那个匿名函数(由g返回)。

· 假设函数h的作用域是在执行alert(h())确定的,那么此时h的作用域链是:h的活动对象->alert的活动对象->window对象。 

· 假设函数h的作用域是在定义时确定的,就是说h指向的那个匿名函数在定义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作用域。那么在执行的时候,h的作用域链为:h的活动对象->f的活动对象->window对象。 

如果第一种假设成立,那输出值就是undefined;如果第二种假设成立,输出值则为1。

运行结果证明了第2个假设是正确的,说明函数的作用域确实是在定义这个函数的时候就已经确定了。

持续更新ing。。。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