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辩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开发毕业设计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30 07:21
我逐渐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有效的辩论——不是你越激愤越好,不是言语越多越好,更不是音量越高越好。相反,你需要的是冷静与判断,你需要的是聆听和分析,你需要的是适时的致命反击。从对手激动和没有经过大脑仔细思考过的言语中寻求漏洞和破绽,再经过自己深思熟虑之后给予有力还击。这是辩论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思考问题的角度都有所不同,这是导致人们对同一件事物产生不同观点和态度的原因,这也正是世界上各种思想流派呈现百家争鸣之景象的原因。我们清楚地看到,世间那么多繁荣的事物,它们并不是由单一的发展模式所促成。读书真的是人生的一大快事。它可以提升我们对事物的辨别能力,在面对争辩时更冷静,多几分稳重和思考。今天,和**谈公司的信息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谈着谈着就扯到操作系统的问题上了。他是一个荷尔蒙激素偏多的人,我们一“争辩”起来,他就开始提高音量。他说当前还没有人或组织拥有开发类似Windows操作系统的能力,而我持反对态度。我并没有把windows说成是一无是处,我认为每一个成功的产品都自有其深得人心的地方。而且我现在用的也是windows,并且用得也很如意。我只是保留我如下的观点:首先,我相信目前是有组织具备这样的开发技术的。因为,当前的MAC、Unix、Linux、ubuntu,以及IBM的OS/2等等操作系统都是一些很优秀的操作系统(“优秀”当然不是我说了算的,有权威的专家评测。而且有一件事也可以看出Linux系统的卓越——微软提供VISTA系统试用下载的服务器就是用的Linux操作系统,这事得到了微软的官方确认。在当时的一段时间里,还被媒体当作笑柄广为流传。)。2005年中国也开发出自己的操作系统 ——麒麟操作系统。这些操作系统中的某些在稳定性、速度和所采用的技术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微软的产品。在微软颇为得意的界面设计上,其实这些系统也不逊色,甚至更为合理和便捷。然而,衡量一个要投放到市场中去的产品是否成功,技术含量高低并不是一个黄金准则。我们不要忘了看时机。Windows操作系统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先驱者的身份——作为最早投放到市场的视窗操作系统,并利用盗版推广的手法快速占领市场。用户的习惯是一个很难颠覆的问题。电话的普及用了100年的时间,电脑的普及用了60年的时间,打印机的普及用了15年的时间。看看即时通讯领域的战争,QQ是大陆人的钟爱,MSN则是台湾的至宝——腾讯公司2003年进入台湾市场,三年后无功而返;MSN在大陆的推广费尽心思,却举步维艰。还有UC的介入,尽管十八般武艺件件使出,什么高清视频呀,什么免费短信呀等等,摆在前面的始终是一块啃不动的骨头。其次,拥有开发类似Windows操作系统的技术能力和是否进行这样的系统的开发是两码事。最新的windows操作系统VISTA,代码量达到5000 万行,这是一个十分恐怖的数字。我们需要一个庞大的开发团队,才能完成这样的工作。论个人,我们就不要说去开发这样的系统了,对于任何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来说,他们也不会对此感兴趣。用“投入--产出”来解释我觉得是比较合理的。上面就说到了,当前操作系统领域本来就硝烟四起,一个没有任何客户群体为基础的新系统如何与人竞争。我相信没有人有那么傻,非要拿自己的鸡蛋硬是往顽固的石头上撞。IBM前CEO回忆起当初拯救IBM的经历时,谈及IBM曾在其OS/2系统(曾希望与windows竞争)上过度投入,说道,“持续在台式计算机上消耗精力和时间不蒂是一种精力浪费。”。他很快就做出决策合理地撤销了该产品的生产计划。盈利组织的原则是能买到的尽量卖,用金钱换取时间、速度和效率。微软内部也是这样的,如果需要具备某种新功能的产品,那么能买到就买;如果买不到再考虑重用以前的代码;如果实在无法重用以前的代码,才会考虑写代码来实现。唯一让我想得到——有开发一个完整的操作系统的财力、物力、人力的——那就是政府。从国家安全角度考虑,他们也有这种需求。这也是我国麒麟操作系统诞生的原因了。我一直认为我们都有保留个人观点的权力。所以,我也只是据理而“争”,“点到为止”了。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