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决策树

来源:互联网 发布:王者荣耀芈月 知乎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7 01:15
1、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基本的分类与回归方法。
                呈树形结构,在分类问题中,表示基于特征对实例进行分类的过程。
                可以认为是if-then规则的集合,也可以认为是定义在特征空间与类空间上的条件概率分布。
    主要优点:模型具有可读性,分类速度快。
    学习时,利用训练数据,根据损失函数最小化的原则建立决策树模型。预测时,对新的数据,利用决策树模型进行分类。
    包括3个步骤:特征选择、决策树的生成和决策树的修剪。
2、决策树:分类决策树模型是一种描述对实例进行分类的树形结构。决策树由结点(node)和有向边(directed edge)组成。
    结点有两种类型:內结点(internal node):(表示一个特征和属性)
                                叶结点(leaf node):(表示一个类)。
    本质是:从训练数据集中归纳出一组分类规则。(能对训练数据进行正确分类的决策树可能有多个,也可能一个也没有)
    学习的策略:以损失函数为目标函数的最小化。通常决策树学习的损失函数是正则化的极大似然函数。
3、特征选择:在于选取对训练数据具有分类能力的特征,也可以说是选择用那个特征来划分特征空间。(提高决策树学习的效率)
        没有分类能力的特征:如果利用一个特征进行分类的结果与随机分类的结果没有很大差别。
        特征选择的准则:信息增益或信息增益比
4、熵:是表示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的度量。(熵只依赖于X的分布,与X的取值无关)。
        熵越大,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就越大。
5、条件熵:X给定条件下Y的条件概率分布的熵对X的数学期望,H(Y|X) = SUM_{i = 1}^{n}p_{i}H(Y|X = x_{i})。其中,p_{i} = P(X = x_{i}).
6、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定义:特征A对训练数据集D的信息增益g(D,A),定义为集合D的经验熵H(D)与特征A给定条件下D的经验条件熵H(D|A)之差,即g(D,A) = H(D) - H(D|A)(信息增益大的特征具有更强的分类能力)
        表示得知特征X的信息而使得类Y的信息的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
        互信息:熵H(Y)与条件熵H(Y|X)之差称为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
        决策树学习中的信息增益等价于训练数据集中类与特征的互信息。
7、ID3算法的核心:在决策树各个结点上应用信息增益准则选择特征,递归地构建决策树。
8、决策树往往对训练数据的分类很准确,但对未知的测试数据的分类却没有那么准确,即出现过拟合现象。
        原因:在于学习时过多地考虑如何提高对训练数据的正确分类,从而构建出过于复杂的决策树。
        解决:考虑决策树的复杂度,对已生成的决策树进行简化。
        剪枝(pruning):在决策树学习中将已生成的树进行简化的过程称为剪枝。
9、CART算法:分类与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
        决策树的生成就是递归地构建二叉决策树的过程,对回归树用平方误差最小化准则,对分类树用基尼指数(Gini index)最小化准则,进行特征选择,生成二叉树。
1、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基本的分类与回归方法。
                呈树形结构,在分类问题中,表示基于特征对实例进行分类的过程。
                可以认为是if-then规则的集合,也可以认为是定义在特征空间与类空间上的条件概率分布。
    主要优点:模型具有可读性,分类速度快。
    学习时,利用训练数据,根据损失函数最小化的原则建立决策树模型。预测时,对新的数据,利用决策树模型进行分类。
    包括3个步骤:特征选择、决策树的生成和决策树的修剪。
2、决策树:分类决策树模型是一种描述对实例进行分类的树形结构。决策树由结点(node)和有向边(directed edge)组成。
    结点有两种类型:內结点(internal node):(表示一个特征和属性)
                                叶结点(leaf node):(表示一个类)。
    本质是:从训练数据集中归纳出一组分类规则。(能对训练数据进行正确分类的决策树可能有多个,也可能一个也没有)
    学习的策略:以损失函数为目标函数的最小化。通常决策树学习的损失函数是正则化的极大似然函数。
3、特征选择:在于选取对训练数据具有分类能力的特征,也可以说是选择用那个特征来划分特征空间。(提高决策树学习的效率)
        没有分类能力的特征:如果利用一个特征进行分类的结果与随机分类的结果没有很大差别。
        特征选择的准则:信息增益或信息增益比
4、熵:是表示随机变量不确定性的度量。(熵只依赖于X的分布,与X的取值无关)。
        熵越大,随机变量的不确定性就越大。
5、条件熵:X给定条件下Y的条件概率分布的熵对X的数学期望,H(Y|X) = SUM_{i = 1}^{n}p_{i}H(Y|X = x_{i})。其中,p_{i} = P(X = x_{i}).
6、信息增益(information gain)定义:特征A对训练数据集D的信息增益g(D,A),定义为集合D的经验熵H(D)与特征A给定条件下D的经验条件熵H(D|A)之差,即g(D,A) = H(D) - H(D|A)(信息增益大的特征具有更强的分类能力)
        表示得知特征X的信息而使得类Y的信息的不确定性减少的程度。
        互信息:熵H(Y)与条件熵H(Y|X)之差称为互信息(mutual information)
        决策树学习中的信息增益等价于训练数据集中类与特征的互信息。
7、ID3算法的核心:在决策树各个结点上应用信息增益准则选择特征,递归地构建决策树。
8、决策树往往对训练数据的分类很准确,但对未知的测试数据的分类却没有那么准确,即出现过拟合现象。
        原因:在于学习时过多地考虑如何提高对训练数据的正确分类,从而构建出过于复杂的决策树。
        解决:考虑决策树的复杂度,对已生成的决策树进行简化。
        剪枝(pruning):在决策树学习中将已生成的树进行简化的过程称为剪枝。
9、CART算法:分类与回归树(classification and regression tree)
        决策树的生成就是递归地构建二叉决策树的过程,对回归树用平方误差最小化准则,对分类树用基尼指数(Gini index)最小化准则,进行特征选择,生成二叉树。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