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ase的数据的update,是如何保证获取最新数据的

来源:互联网 发布:另类伴奏大全软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8 21:51

转载自  http://www.aboutyun.com/thread-12452-1-1.html

1.hbase威慑么是三维度表?
2.hbase如何区别是否是同一条记录?
3.hbase是如何保证获取的是最新数据的?










阅读之前需要明白什么是wal:
WAL(Write-Ahead-Log)是HBase的RegionServer在处理数据插入和删除的过程中用来记录操作内容的一种日志。
更多
Hbase WAL原理学习
################################
hbase是以rowkey,column,timestamp这三个维度来区分的。
即如果两条记录其rowkey,column,timestamp一样的话,那么hbase就会认为其是相同的数据。

  1. row column value time
  2. put r1 cf:c1 '5' 10
  3. put r1 cf:c1 '6' 10
  4. put r1 cf:c2 '7'
  5. put r1 af:c2 '8'
  6. put r2 cf:c1 '9'
复制代码

如上所示首先插入一条数据其值为5,然后又插入一条数据其值为6.
此时用客户端接口取到的都是value=‘6’的数据,这可以认为是对原数据的一个覆盖。
我们知道hbase的write数据是以append的形式追加的。只有当前compact的时候才会进行无效数据删除。
那么在compact之前hbase的存储文件就存在该记录的两份不同的数据,那么hbase是怎么区别这两份数据,并返回给用户的呢,下面从代码角度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hbase的put过程,这个逻辑比较清除,首先根据table,和row找到相对应的region,然后和该region的regionserver通信。
其写入过程是一个wal过程,即先写日志后写内存,保证数据不会因为regionserver down而丢失。

写日志的过程不赘述了。

主要来看看写memstore的过程:
  1.   private long applyFamilyMapToMemstore(Map<byte[], List<KeyValue>> familyMap) {
  2.     ReadWriteConsistencyControl.WriteEntry w = null;
  3.     long size = 0;
  4.     try {
  5.       w = rwcc.beginMemstoreInsert();

  6.       for (Map.Entry<byte[], List<KeyValue>> e : familyMap.entrySet()) {
  7.         byte[] family = e.getKey();
  8.         List<KeyValue> edits = e.getValue();

  9.         Store store = getStore(family);
  10.         for (KeyValue kv: edits) {
  11.           kv.setMemstoreTS(w.getWriteNumber());
  12.           size += store.add(kv);
  13.         }
  14.       }
  15.     } finally {
  16.       rwcc.completeMemstoreInsert(w);
  17.     }
  18.     return size;
  19.   }
复制代码

rwcc是用来控制读写一致性的,对于任何一个put,当其写入memstore的时候,都会设置其MemstoreTs的值。
而这个值在内存中是以一个递增的形式存在的,即新写入内存的数据比旧的其MemstoreTs大。而这个值就是用来保证在内存中的update的可靠性。举个例子,还是上面的两个put
1. put      r1     cf:c1      '5'       10
2. put      r1     cf:c1      '6'       10
第一条记录首先写进内存其memstoreTs为1,第二条记录的memstoreTs为二,那么第二条记录在内存中就排在第一条记录前面,说到这来看看内存中数据是怎么排序的。

我们知道hbase 是以key-value存放数据的,其底层存储完全依赖HDFS文件系统。
同样在内存中存储的也是key-value,在磁盘上是以storefile(hfile)存储,且都是有序的
其排序规则如下:
(以自然序列排序 a<b,2<3,23<3)
首先比较 rowkey 小的排前面
然后是  family小的排前面
接下来按排 column
然后是timestamp 排序 时间越大的拍前面
接下来是按key的TYPE排序 有min,delete,deleteFamily,put,deletecolumn,max
最后比较文件的maxsequenceId,越大的说明越新排在前面。memstore的maxsequenceId默认是整数最大值
如果是两个相同key的put的数据都在内存里那么上面的比较规则就都不适用了,此时就会比较这两个put的memstoreTs, 大的排在前面。
我们知道一个put里面可以有很多cf,那么如果在一个put当中有两个一样的数据,此时会如何呢。
这个hbase也做了处理。一个put中维护的是一个familymap<family,map<>>格式,显然当有两条一致的数据插入时,map自动会覆盖前一条数据。


那么此时用户以指定key取该条数据的话,会遵循以下原则:

首先从定位memstore和每个storefile(一个family就是一个Hstore,包裹一个Memstore和n个storefile)的target value的row的起始处。,比较当前memstoe和storefile的keyvalue,选取最靠前的数据,若满足则返回,若不满足则取下一条知道找到为止。
显然在这个过程中上述的put的第二条数据肯定是在第一条数据前面的,所以首先会取到第二条即最新的数据~~~

hbase就是通过keyvalue的排序和get的机制来保证取到的都是最新的value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