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将对象的构造和析构函数声明为Protected的结果

来源:互联网 发布:如何查询企业出口数据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5/11 05:20

在看代码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析构函数被定义成virtual,有一些没有定义成virtual但被放置于protected下。网上搜了下了解了原因,下面是较好的解答:


1、如果一个类被继承,同时定义了基类以外的成员对象,且基类析构函数不是virtual修饰的,

那么当基类指针或引用指向派生类对象并析构(例如自动对象在函数作用域结束时;或者通过delete)时,会调用基类的析构函数而导致派生类定义的成员没有被析构,产生内存泄露等问题。虽然把析构函数定义成virtual的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当其它成员函数都不是virtual函数时,会在基类和派生类引入vtable,实例引入vptr造成运行时的性能损失

如果确定不需要直接而是只通过派生类对象使用基类,可以把析构函数定义为protected(这样会导致基类和派生类外使用自动对象和delete时的错误,因为访问权限禁止调用析构函数),就不会导致以上问题。


2、将构造和析构都声明为protected的用法。

从语法上来讲,一个函数被声明为protected或者private,那么这个函数就不能从“外部”直接被调用了。
对于protected的函数,子类的“内部”的其他函数可以调用之。
而对于private的函数,只能被本类“内部”的其他函数说调用。

通常使用的场景如下:

A)如果你不想让外面的用户直接构造一个类(假设这个类的名字为A)的对象,而希望用户只能构造这个类A的子类

那你就可以将类A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声明为protected,而将类A的子类的构造函数/析构函数声明为public。例如:

class A{ protected: A(){}  public: ....};calss B : public A{ public: B(){}  ....};A a; // errorB b; // ok

B) 保证对象只生成在堆上

当我们想禁止在栈中产生对象时,如何来实现呢?

将构造函数设为private行吗?no!这样对象虽然不能在栈中产生,但同样也不能在堆中产生了。

将析构函数设为private行吗?bad!这样虽然限制了栈对象,但同时也限制了继承

将析构函数设为protected行吗?yes!

例如:

class A{  protected:              A() { }    ~A() { }  public:            static A* create()  {    return new A() ;//调用保护的构造函数   }            void destroy()            {    delete this ;//调用保护的析构函数   }};

我们可以这样来使用它:

A* pa= A::create();pa->destroy() ;

C) 单例模式


class A{private:    A(){  }    ~A(){ }public:    void Instance()//类A的内部的一个函数    {        A a;    }};

上面的代码是能通过编译的。上面代码里的Instance函数就是类A的内部的一个函数。Instance函数体里就构建了一个A的对象。但是,这个Instance函数还是不能够被外面调用的。为什么呢?
如果要调用Instance函数,必须有一个对象被构造出来。但是构造函数被声明为private的了。外部不能直接构造一个对象出来。
A aObj; // 编译通不过aObj.Instance();
但是,如果Instance是一个static静态函数的话,就可以不需要通过一个对象,而可以直接被调用。如下:
class A{private:    A():data(10){ cout << "A" << endl; }    ~A(){ cout << "~A" << endl; }    public:    static A& Instance()    {        static A a;        return a;    }    void Print()    {        cout << data << endl;    }private:    int data;};A& ra = A::Instance();ra.Print();


上面的代码其实是设计模式singleton模式的一个简单的C++代码实现。


来源: <http://www.cnblogs.com/kanego/archive/2011/10/03/virtual_destructor.html>

来源: <http://blog.csdn.net/huzzyy/article/details/2562804>
来源: <http://blog.csdn.net/ustcxiangchun/article/details/9664533>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