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求职记(一)

来源:互联网 发布:应用架构 数据架构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1:41

找工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都是一件头疼的事,一是需要四处奔波考试,一是整个过程耗时太长。大家除了比智商,比消息的灵通,也要比体力,听说身边有位同学半年下来瘦了十多斤,想要减肥的话还是很有效的。
对于第一次找工作的同学来说,很多时候都会觉得事倍功半,不停地在“热恋”和“失恋”之间徘徊,心情可想而知。

后知后觉——百度实习面试
2014年4月之前一直忙于准备GRE,虽然后来悲壮地牺牲了,但也算断了自己的后路,然后全身心地做科研,再然后准备找工作。
多年陷在实验室的环境里,多少有些心灰意懒,想着反正实验室也不让实习,还不如不找,万一找到了不能去,落入人家的黑名单怎么办?好吧,只能说我当时想太多了。后来看大家都在忙着找实习面试,提升自己的面试技巧,我也坐不住了。
因为错过了比较早的阿里实习面试,所以我的找工作之旅大概是从6月底开始的。首先就是面百度的深度研究院,一共面了两轮,当时几乎什么算法都不会,就跟两位面试官扯了一下做过的项目,后面没有第三轮,直接就把我淘汰了。
这次失败一直影响着我后续的百度求职路,后面我又内推了一下商搜部门,只一面就被PASS,校招时霸笔研发被PASS,最后电面深研院被PASS……
四次求职百度,皆以失败告终,但我却一直抱着“虐我千遍,待以初恋”的态度,积极地向大百度投怀送抱,也只能说有缘无份吧。

同学你是学计算机的么——阿里内推和校招笔试
7月底投阿里,当时老师和同学都能给内推,还挺开心的,其实后来发现内推人数的多少根本不起作用,推到合适的部门才有用。当时投简历的时候还在银川搞学校的研究生学术交流会,当会议主持人,贴海报,又是打扫会场又是给人签到,忙得不亦乐乎。后面又去市区,影视城和沙湖玩了两天,忙得没太关心找工作的事情。
然后从银川坐火车回家,在家里呆了一周,当然也是无事能做。所以还没等假期过完,我就心急如焚地赶紧回学校准备找工作。先是阿里的电面,一轮把我刷掉,因为基本上没有回答对任何问题。感觉当时也是挺无奈的,准备得太晚,本科又没学过本专业的某些科目,对于某些题目确实是睁眼瞎。此时,我深深地感到,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计算机专业学生。
阿里过后,我就放弃了当时的百度、腾讯等公司的内推机会,感觉还是好好准备一下基础知识再说。事实证明,基础知识确实很重要,因为后面大部分公司的笔试几乎都是考基础知识,对算法的要求不是很高。
8月份就是在复习,也可以说是自学计算机基础,主要是刷题,C++和数据结构,其他的科目感觉自学太费劲,就没花太多时间去学。
2014年的阿里校招比往年来得早一些,9月份刚开始就是线上笔试,听说有5万人参加,通过者占1/10。可惜的是我不在其中,当时是跟同学在一起考试的,互相也都交流了答案,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别人都过了,我却没过,可能也受内推失败的影响吧。这次过后对我的影响很大,毕竟有对比就会有失落感,本来觉得BAT 的offer应该是手到擒来的,但是真到动真格的时候,发现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闹剧——360内推
9月10日以后开始进行360的笔试和面试,因为有师兄给内推,所以前面的技术面轻松过关,然后让回去等BOSS面。然后我就信心满满地回中关村了,虽然酒仙桥在下班的时候总是堵车,我还是挺嗨皮的。天有不测风云,后来进行了一次HR面试,出现了各种狗血的对话。
“为什么加入360?”——“想做安全相关的图像算法。”
“我们做的跟安全无关。”——“是吗?"
“用过我们的图像搜索产品么?”——“没有,平时用谷歌和百度。”
“我觉得你性格太闷,不适合我们团队。”——“嗯。”(点头)
“互联网压力很大,要做好选择。”——“谢谢提醒。”
……
总之经过这样一系列欠揍的回答,我差不多就要跟360说byebye了。
十一过后,360又通知我BOSS回来了,需要我再去面试,这是我第3次去酒仙桥,而且是为了同一家公司,说实话我都跑累了,有一次打车花了我大几十,还有点小心疼。BOSS面基本就是虐我,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不仅情商捉急,智商也捉急,需要好好再接受教育。
360不仅虐我,而且单单虐我,因为给我们实验室的其他两位同学都发了offer,形成了鲜明反差,让我感到很不爽。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