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 AOP详解

来源:互联网 发布:60知天命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5 11:51
一、什么是 AOP。

AOP(Aspect Orient Programming),也就是面向切面编程。可以这样理解,面向对象编程(OOP)是从静态角度考虑程序结构,面向切面编程(AOP)是从动态角度考虑程序运行过程。
二、AOP 的作用。

常常通过 AOP 来处理一些具有横切性质的系统性服务,如事物管理、安全检查、缓存、对象池管理等,AOP 已经成为一种非常常用的解决方案。

三、AOP 的实现原理。



如图:AOP 实际上是由目标类的代理类实现的。AOP 代理其实是由 AOP 框架动态生成的一个对象,该对象可作为目标对象使用。AOP 代理包含了目标对象的全部方法,但 AOP 代理中的方法与目标对象的方法存在差异,AOP 方法在特定切入点添加了增强处理,并回调了目标对象的方法。
四、Spring 中对 AOP 的支持
Spring 中 AOP 代理由 Spring 的 IoC 容器负责生成、管理,其依赖关系也由 IoC 容器负责管理。因此,AOP 代理可以直接使用容器中的其他 Bean 实例作为目标,这种关系可由 IoC 容器的依赖注入提供。Spring 默认使用 Java 动态代理来创建 AOP 代理, 这样就可以为任何接口实例创建代理了。当需要代理的类不是代理接口的时候, Spring 自动会切换为使用 CGLIB 代理,也可强制使用 CGLIB。

AOP 编程其实是很简单的事情。纵观 AOP 编程, 其中需要程序员参与的只有三个部分:


定义普通业务组件。
定义切入点,一个切入点可能横切多个业务组件。
定义增强处理,增强处理就是在 AOP 框架为普通业务组件织入的处理动作。

所以进行 AOP 编程的关键就是定义切入点和定义增强处理。一旦定义了合适的切入点和增强处理,AOP 框架将会自动生成 AOP 代理,即:代理对象的方法 = 增强处理 + 被代理对象的方法。

五、Spring 中 AOP 的实现。
Spring 有如下两种选择来定义切入点和增强处理。


基于 Annotation 的“零配置”方式:使用@Aspect、@Pointcut等 Annotation 来标注切入点和增强处理。
基于 XML 配置文件的管理方式:使用 Spring 配置文件来定义切入点和增强点。

1、基于 Annotation 的“零配置”方式。
(1)、首先启用 Spring 对 @AspectJ 切面配置的支持。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beans xmlns="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mlns:aop="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xsi:schemaLocation="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beans-3.0.xsd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aop   http://www.springframework.org/schema/beans/spring-aop-3.0.xsd">        <!-- 启动对@AspectJ注解的支持 -->        <aop:aspectj-autoproxy/></beans>

(2)、定义切面 Bean。
当启动了@AspectJ 支持后,只要在 Spring 容器中配置一个带@Aspect 注释的 Bean, Spring 将会自动识别该 Bean 并作为切面处理。



// 使用@Aspect 定义一个切面类@Aspectpublic class LogAspect {        // 定义该类的其他内容        ...}



(3)、定义切入点。
所谓切入点,其实质就是为一个切入点表达式起一个名称,从而允许在多个增强处理中重用该名称。

Spring 切入点定义包含两个部分:
// 使用@Pointcut Annotation 时指定切入点表达式@pointcut("execution * transfer(..)")// 使用一个返回值为void,方法体为空的方法来命名切入点private void anyOldTransfer(){}// 使用上面定义的切入点@AfterReturning(pointcut="anyOldTransfer()", returning="reVal")public void writeLog(String msg, Object reVal){...}

4)、访问目标方法的参数。

访问目标方法最简单的做法是定义增强处理方法时将第一个参数定义为 JoinPoint 类型,当该增强处理方法被调用时,该 JoinPoint 参数就代表了织入增强处理的连接点。JoinPoint 里包含了如下几个常用方法。


Object[] getArgs(): 返回执行目标方法时的参数。
Signature getSignature(): 返回被增强的方法的相关信息。
Object getTarget(): 返回被织入增强处理的目标对象。
Object getThis(): 返回 AOP 框架为目标对象生成的代理对象。

提示:当时使用 Around 处理时,我们需要将第一个参数定义为 ProceedingJoinPoint 类型,该类型是 JoinPoint 类型的子类。


详细见:
http://blog.csdn.net/a906998248/article/details/7514969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