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梦"的破碎

来源:互联网 发布:node.js是什么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6 21:40
2015年5月14日傍晚,我从滨江的一家咖啡厅走出来,脑海中还不断回响着刚刚投资人的质疑和批评声.前方的路该怎么走,我是该义无反顾的相信自己,坚持下去,还是安心的在目前的大公司环境下好好沉淀,亦或是选择加入一个方向不明确的创业团队?这三条路摆在我面前,而我首先要做的,是静下心来,好好总结下一路走来的这段“创业”过程,也许能够更好地帮助我做出选择。
思绪回到去年八月份,刚刚毕业入职四个月的我,基本完成了一个从校园菜鸟到职场新人的转变。可是,彼时的我,却无法安心的在这个环境继续待下去了。
我所加入的,是自己之前梦寐以求的一家大公司。但进了“围城”以后,却发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很大。完善而规范的一整套开发体系,各种各样牛逼轰轰的中间件,框架摆在面前,你想着的是要大展拳脚,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可是每天做的,却是面对运营,PD层出不穷的业务需求,无聊的做着很多重复、“低价值”的业务代码修改,调用不同的接口,轻松,但却不“愉快”。

怎么改变自己的处境?作为一个码农,似乎通过学习新技术来武装自己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在某一天,一个念头在我心里产生,我要做一个app来练手,从后端,到前端,完成整个过程的学习,成为一个“全栈工程师”,一想到“全栈”这个高大上的名词,自己躁动的心再也抑制不住了。于是,我便马不停蹄的开始了android的学习。

得益于自己java方面的知识,android的上手并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困难,甚至要简单很多。这也造成了自己的盲目自大,以为android开发不过如此,后来也因此走了不少弯路。但是,边学边做,确确实实是一个非常能够锻炼自己快速成长的方式。
我当时决定要做一个新闻RSS客户端。从一开始的几个控件堆砌,activity的编写,asynctask的使用,一点点的积累, 慢慢的整个app成型了,android开发也算正式入门了。
此时,我发现完全没有实际的内容支撑,性能,网络交互,体验等都无从谈起,客户端的开发也没有了具体的方向。于是,我放下了客户端,开始思考展示的内容从何而来;
自己不可能凭空生出来丰富的内容,那就只有去网上找了。之前由于自己有过爬虫的开发经历,便开始做了一个简单的爬虫,去抓取一个站点的信息;一个站点的内容被抓取下来后,理所当然的想着多抓取一些内容,发现很多新闻站点的结构几乎没有多大区别,都是列表+正文这种形式,于是便写了一个可以抓取这一类型站点的抽象类,多个线程异步抓取不同站点,用一个线程池管理起来;
在爬虫运行过程中,又发现经常页面结构会调整和改变,并且有的站点会报不同的错误(我记得有一个站点会返回非规范的错误码,估计是判断出来是爬虫系统在访问),所以爬虫经常会失效,于是又为这个系统加入了一些监控,其实就是将一些实时的状态展示出来,供自己随时发现哪些爬虫出问题了;
这样,一个简易的爬虫系统也算完工了,效果还不错,能够满足我的需求;

有了数据,接下来,就需要一个后台系统来提供服务,也就是与客户端的交互;这一块算是自己最熟悉的一块了,具体的实现细节会在后续更新,这里只说自己在公司开发后端过程中,吸取到的最大经验是:
一、分层, 理由:
    1. 灵活性好;
    2. 各层之间独立,易于定位和解决问题;
    3. 结构清晰,易于实现和维护;
二、业务层代码一定要简单,逻辑清晰,面向接口编程;理由:
    1. 业务代码直面最上层的业务需求,而业务又是在不断地变化中,一个复杂的业务层代码结构,可能很快就不适用下一阶段的业务变化;
    2. 随着业务发展,人员也在不断变化调整,因此一套简单而清晰的代码结构,对于代码阅读、修改和维护是非常非常有必要的。
后台开发过程中,服务端和客户端数据开始交互,这个过程是对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交互过程的一个构建,并形成自己的一套规范;
当把所有东西做出来,放到服务器上之后,反过来开始思考产品的价值,也就是如何向别人推销你的产品。这一块可以说是自己最最薄弱的地方,以至于我在获得与投资人的面谈机会前,试着和我的女朋友以及其他好友、同事介绍我所做的事情,发现自己居然很难表达清楚自己要做的究竟是什么。

不过硬着头皮也得上,在我恶补了两天关于天使投资的相关知识后,我向投资人发了一封邮件。之后,我准备了一份简单的商业计划书,简要的叙述了自己做什么,为什么做,以及怎么做的,并在见投资人前一晚通宵补充了两页纸的补充。
终于,到了和投资人面谈的阶段。那个阳光不是很明媚的下午,我在咖啡馆和投资人的第一面完全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愉快。之前准备了一遍又一遍的项目介绍,磕磕巴巴的讲了一些。当时具体的情况已经不太记得,大致的内容如下:
问:”你想要做的是什么?“
答:”我想要做一个平台,让信息生产者最快的把内容呈现到需要的消费者面前“
问:“你的目标用户是谁?”
答:“切入点是大学生,刚毕业的一些年轻人,我觉得他们在移动端消费资讯的需求很强;”
问:“大学生这个群体也是很庞大的,你有没有更加特定的细分?”
答:“。。。嗯,没有”(内心旁白:我要做的是一个平台啊,这个目标群体已经很小了好不好)
问:“你觉得大学生真的需要资讯吗?”
答:“咳咳,这个,今日头条这些都有很多人用,应该需要的吧”(内心旁白:我艹,自己现在一定弱爆了!)
问:“我觉得你自己都还没想清楚你想要做的究竟是什么”
。。。。。
经过一段时间交谈后,我已经知道自己一败涂地了。

现在倒过头来想想,当时最大的问题是:
一、你的产品真的是按照你的需求出发做出来的吗?在我告诉投资人初期的目标用户群体以年轻人,大学生为主,投资人问了我一句话:”大学生需要资讯吗?“
当时我哑口无言,其实现在回想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好的一个问题,大学生这个群体也是特别庞大的一个群体,但是自己根本就没有调查过“大学生、年轻人每天想要看的是什么”这个最基本的问题。
现在各种新闻,资讯聚合应用,你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杀手锏“,能够让用户放弃已有的习惯,转到你这里来呢?事实上是没有。

二、当时犯得第二个错误时,自己还想着要支持论坛,媒体等等类型,甚至还做出来一个独立的秘密模块,以为这样丰富的功能会让用户喜欢。但是功能的堆砌恰恰是最致命的地方;
同时,对于初期产品开发而言,繁琐的功能,需要耗费的资源,时间成本太多太多了,我根本没有这么多时间去完善越来越多的功能点;而且不停地堆功能很容易让你迷失在一个个的功能细节上,以至于偏离你的初衷。做一个平台没有错,任何一个想要做大的互联网公司最终都会走向平台的方向。但是作为一个初期产品,甚至只有一个人的情况下,最适合抓住初期用户的方式,可能是从一个点切入,去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这方面可以看看现在很多的微信营销案例,以及一些爆火的应用,去思考他们成功的背后究竟抓住了什么样的用户&哪一方面的需求,而不是说一句:”这么简单,我怎么没想到呢?“)

三、团队。没有团队也是最大的败笔。也许当你的想法还没成型的时候,确实不需要一个团队。从一开始做就要向别人推销自己的想法。去让别人来印证你的想法究竟有没有价值,除非你真的真的觉得你的点子太牛逼了,而且很容易被别人复制,否则就说出来,执行力才是最重要的。一般般的点子到处都是。其次是当你的想法有了一定的成熟后,一定要尽快找到合适,互补的人组建起一支团队,哪怕一开始只有两个或三个人,绝对比你一个人好得多。

好了,伤感也伤感完了,下面一篇文章我会把自己做的东西分享给大家看看,也算给自己和这个项目一个交代。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