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程序员——我理解的设计模式

来源:互联网 发布:武汉丛林网络看书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9 12:47

软件方法都是为了在需求变化时以最小的代价解决问题。实际上,整个人类社会都是一直进行着企图用最小的代价满足需求变化的过程。


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场景,一是新建,二是维护。两者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变化。如果变化太大,在以前代码上修改代价太大,故需要新建。如果变化小,则是维护。


要代价最小,那么就应该以最小的代价进行最大的复用,狭义的复用是代码的复用,广义的复用还包括知识经验的复用。
复用的前提是我们得先理解了已有的东西,如果已有的东西越简单,对人要求的新知识越少(最好都是碰到过的,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需要人关注的东西越少,那样,我们就能更易理解。


封装,让人不用关注内部细节。
继承,代码复用。
多态,更加抽象,不用关注具体。

......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复用的代价小于新建的代价,同时,我们是假定变化无处不在的,如果出现重复,那么就需要修改多个地方,意味着代价更大。


但现实情况是,我们无法了解所有东西进行复用,同时,了解也需要付出代价,并且这个代价经常很大,这无法避免,我们只能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权衡。

但社会是进步的,有的需求必须新知识才能解决,你想复用新知识,那么你就必须去学习它,所以,学习是永无止尽的,我们必须不断丰富新知识。


思想的传播,比如书籍,实际上都是为了经验的传播,如果大家都使用相同的经验,那么,交流起来的代价就小了。


所以,为了复用,我们一方面尽量让东西易了解,另一方面,我们不断学习,同样也是为了更易了解。



设计模式是经验的总结,如果使用者和了解者都基于此经验,那么了解者就更加容易了解使用者的意图了。双方必须配合才有效,如果了解者不知道模式这个东东,反而可能会觉得使用者搞的东西太古怪。

设计模式需要以面向对象设计经验为基础,同时,设计模式需要建立在数据结构+算法搞定功能的基础上进行,如果功能都没搞定,就别谈什么设计模式了,算法侧重实现,设计模式侧重更好的解决办法。


如果说所有的设计模式都是为了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有点牵强,因为有时我都没有其他可以用来比较的办法,呵呵!但是我更喜欢研究那些可以用来和常规做法对比的设计模式。


对于不做对比的模式,只需要记住就好。对于做对比的的模式,它一定是在解决某种场景下遇到的麻烦,如果没有麻烦,则该模式就没有必要。麻烦一般出现在复杂和重复的地方,复杂意味着易变,我们的解决办法一般是封装复杂和抽取重复,或分散复杂。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