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物联网的理解(转载清注明出处,会根据完成进度实时更新)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获取每个月的天数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10:56

浅谈对物联网的理解

PS.本人现今大三,专业是物联网工程,国内第二批物联网学生,通过三年来的学习和总结,发布这篇博客,实时更新,本文将根据自己见解的加深对文章进行改进,望有关人士和大手们指正批评,大家有自己的看法,本文并没有一概而论,可以畅所欲言,请不要乱喷。转载的仁兄还请注明出处,谢谢。

对于物联网的理解其实简单的从字面上便可以判断,其实就是物与物之间的连接,至于具体的连接,可以是有线的,也可以是无线的,通信、控制、协同和自治的智能设备与系统,实现实时感知,动态控制和信息服务。

对于物的选取其实也是有着一定要求的,连接到物联网上的“物”必须具备四个基本特征:地址标识、感知能力、通信能力和具有可控性。

而现在面向市场的产品也都是基于无线的,连接这部分也是物联网的重中之重,谈到无线连接,脑海里自然就有这么些东西,如:wifi,zigbee,蓝牙,红外等,还有很多的无线通信方式这里有不再一一列举了。物联网是互联网功能的拓展和延伸,是社会信息化的深化与发展,近年来国家也提出过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等概念,概括来说也就是智慧地球。而经过上一次信息浪潮的冲击,互联网同时也存在很多弊病,其中最大的一个,到现在也没有成功解决的,那便是安全问题,很多人还会有网盘上的东西泄漏,网络账户不安全等等的问题发生。这些是物联网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一个瓶颈,无线的连接其实在技术上来说并没有太多难度,真正难的地方是在于它的高效性和安全性,只有在保障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才能稳定的提升物联网的发展。

自动化提升到一定程度时,其实就是所谓的智能化,严格意义上来讲,也不能称之为是智能化,而是某种程度的智能性。这话怎么理解呢,其实就好比是我们之前做的机器人(这里并没有对做robot开发的工程师们有任何贬低之意),他其实就是模拟人的各个关节,来模仿出人类的一些简单的行为,而我们把他简单的拆开,强化某个部件的功能,譬如说拆开手臂,完善其上下挥动的动作,将原来的手臂改为某个细小部件,在“手腕”位置装上微小的舵机,可以微调平面上的(x,y)坐标,再加上肩膀位置的舵机辅以改变更大的位置,那么这个手臂就可以代替工人完成对工厂流水线上的众多产品“增加”操作。这时我称之它为自动化,然后在这个手臂上增加一些传感器,能简单的监测产品状态,并能为管理人员上传相关数据供其参考,方便人们管理和筛选,这时我觉得它就是一个智能化的雏形,而简单意义上的物联网,莫过于这个自动化到智能化的环节。PC和物的连接。而物的选择也是有其考究的,不能什么东西都往上贴上sensor,在联网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到产品的成本和意义,总不能以极大的代价去完成一件意义不大的事情,这并不符合我们的初衷。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提如今世界第一科技公司,google。为何这样说呢,今天天气不错,我们收购一下android,玩一玩这个东西,挺有意思的,内侧1.0合格,好的,我们源码开放,让大家都玩一玩,就这样,Nokia黯然神伤,乔布斯更是动用极大的能量针锋相对,结果我们亲爱的乔大爷……今天天气不错,我们来搞一搞浏览器,然后宣布了火狐的离场…说白了,物联网其实是基于互联网的平台开始发展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的精华是什么想必大家或多或少也是深有体会,而糟粕想必有的人也是深受其害。其中最大的一个弊病莫过去它的安全方面,你想,你的聊天记录,私密信息,计划,idea,也许正被另外一个人无情的搜刮,无耻的借鉴,盗取你的物质财富,你的精神财富,你的智慧硕果,甚至我此时正在ctrl+S,当然我相信那些大牛是不会看上我的word文档,但是他一定会看上你的,所以我们的物联网有相当的一段时间是业内火,业外冷,我想并不是我们的程序猿们不够努力,而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吧,这也是一种循环,你攻我防,哪里不行补哪里,越来越趋于完美才是王道。

————————————————————————————————我是分割线————————————————————————————————————————

很久没更了。。最近又是毕设,又赶上实习项目deadline,也是醉了。

谈谈最近捣弄小东西带来的感想吧,先是在自己的片子上移植了操作系统,为了本地实现APP与底层硬件对接,又接触了一下Android的东西(本人java早已全部还给老师),真是伤透脑筋,在google上看了好多教程和资源吧,就Android而言,碎片化的API,又是向下兼容,而市场上各大版本的API又参差不齐,开发人员也很是头痛,再加上如火如荼的IOS,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普及缺多元(这必然是以后整合最坚实的理由),这也是自己的一个想法,记录下来,与君共勉————智能手机操作系统整合(本人支持安卓,开源才是王道)。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