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再难出贵子

来源:互联网 发布:java数据分析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4/29 08:57

寒门再难出贵子

创富邦2015-06-10 16:02

现在越来越看清楚“性格决定命运”,性格这东西是熔透于骨髓的,这和学校教育没多大关系,大多决定于成长的环境。从大学毕业出来的第一步,往往起到至关作用的就是家庭背景,可能从起跑线上普通家庭的孩子就输了一大截。

寒门再难出贵子

区别

我在商业银行人力资源部上班,去年2月,我接待了省里最好的一批孩子来单位实习,这些孩子都是名牌211重点大学即将毕业的学生,可是组成又分了这么几种:

一类是农村家庭出来就学习很努力的,在学校很优秀的,大概能有20多个;还有一类就是家庭县城的孩子,有那么十几个;再者就是所谓的大城市的孩子十几个,这是当时看到他们的资料的印象。

三月份,他们第一次来到银行。因为第一天报到,我们准备了间办公室,早上等着这些孩子,我同事跟我说:“告诉你,我知道哪些孩子来的早,哪些孩子进来会打招呼,哪些孩子会和我们聊几句,哪些孩子会进来会给我们倒水。”

接着,他选出了一堆简历给我说这些孩子,会来的相对早点。可怕的是,当时最早出现的十几个孩子都是在他给我的简历里。

陆陆续续,这些报到的孩子,真有进来后很紧张一句话不多说,有的笑嘻嘻和我们聊几句;有的会很自然的说:以后你们是领导了,给你们倒点水;有的孩子会大大咧咧。

其结果就是我同事预测的错误率只有两个。当时非常诧异,中午请他吃饭,我问你怎么看出的,他说这不是他绝招,以前跟着副行长接待实习生从那里得到的启示。很简单,看简历资料的户籍所在地,和父母工作单位,能归纳出群体来,也相应的能归纳这同一所大学,几种孩子的性格特点,处事方法。因为有些东西是共同,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站在年长的角度上去分析就和容易得到初期的预测。

下面是同事的分析过程:

1、来的很早的孩子,大多是农村的。因为他们重视这是一生中第一次离开学校去正式单位实习,非常重视。而且学校推荐,自然会打电话给家里,父母能给出的指导无非是好好珍惜,第一天要早去,这类的教导,所以自然来的最早是这些孩子。但是都紧张,和我们几乎无交流。

2、进来和我们打招呼,并且还有倒水的那几个孩子无一例外,父母都是在党政机关工作,真的很准。

3、进来大大咧咧,开几句玩笑的几个孩子,家里都是经商,可大可小,但是父母身上那种灵活态度的熏染,在身上能看出影子。

4、有那么两三个,感觉挺冷傲,相对自信,对我们是属于那种不卑不亢的,这几个无一例外的属于大城市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

不仅拼出身,还得拼爹妈关系

因为这个小插曲,我觉得很有意思,开始去分析这群孩子。十年前的自己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内心很清楚,实习的结果这之中只有几个可以留下,大多还是得自己找工作。那时候心里就有个念头,保留他们联系方式,看看半年后,一年后第一步迈出的样子,也许能追寻到他们十年后的样子,也就是现在的我。

缘于这个念头,我开始认真地观察。没想到在这一年多的观察中,真的总结出很多东西,也从里面看到了自己的困扰点:

1、农村家庭的孩子普遍不会交流。当处于一个部门新人时,不会去交流,不会去拉近,更谈不上和谁拉近关系。虽不是绝对,但这个比例超过农村家庭的90%,但是他们有个很大优点,就是勤快,很少找借口,大体属于那种可以容忍的范围内。

2、受到夸奖的孩子家庭大多是经商家庭。比较活,实习时,和老员工的互动能力较强,有的家庭甚至可以请老员工吃饭,有的还能在解决问题弄出个新点子。属于那种不会让人讨厌的,收到赞誉最多的一个群体。

3、再就是家里在党政机关做干部的孩子,最大的优点是有礼貌,会说话,不太会唐突,比较有眼力劲儿,个人气质较好,但有时也耍小聪明,因为年龄小,很容易被年长的发现,褒贬不一。

4、家庭知识分子的六个孩子,无一例外的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都不太受实习部门的待见。原因有那么几个:一是没有眼力劲,二是相对自我感觉较好,有时会因为言语不懂得分清场合,说出一些比较固执和让部门尴尬的话。 其中一个女孩子,父母是中学老师,自我感觉良好。对安排的跑腿工作,说三道四,和谁说话也顶着来。弄得实习部门强烈不满,最后没办法,派其检查消防器材,后来因为嫌辛苦,找我谈话,我给的答案:如果不愿意接受,回学校吧。紧接着她就退出实习了,这是第一个自己退出的,也是唯一的一个。最近了解到女孩毕业后一直留在省会没回老家,也没找到份正式工作,去蛋糕店工作了一阵,又去摆地摊,再后来去考研究生了。

5、有个父母开家居饰品店的男孩小胖,主动要求干大堂经理,我说大堂经理挺累,他说可以减肥、照顾女同学,然后说自己太胖,不适合干细致工作,呵呵。他后来虽没能留在银行工作,但是因为性格比较活,和银行谁都混得熟,且家庭条件支持下,自己开了家公司,主要是给银行安装提款机。因为这行业是个稀缺行业,一旦坐上了,就很难别人再代替。一年的时间,小家伙买了房子,结了婚,也是时常给我打电话。因为当时他想做这个,和他爸爸交流了意见,他爸爸专门跑来找我,请我吃饭。就这次吃饭他爸爸教给他,也教给我一个很重要的人生道理:“人熟是个宝”。

6、周周一个女孩,家就是本地的,母亲在某物价部门担任处级干部。这个女孩子家教不错,穿着打扮很时尚,重要的学过芭蕾舞气质很好,有点那种好女孩的感觉,很有礼貌。我对这个女孩子最大的印象就是:家教一定很好,总是那么不紧不慢。她是最后唯一被银行留下来的实习生。因为她家长走了行长的关系。周周现在找了个省政府的小伙在谈恋爱,小伙子也是那种家庭,看来前途一片光明。

寒门难出贵子

在所有的实习生里,治国是最让我唏嘘的。

如果一对父母能把孩子起名治国,那么对孩子的期望一定很大。治国是学校的班长,也是学生会干部,篮球打得很好,皮肤黝黑,很精神勤快。在风控部实习,经常看着抱着一沓沓的资料跑上跑下,风控部权利最大,业务最多。资料,文件自然最多,这点比较累,没完没了的复印文件,没完没了的开会。

风控部几乎是银行工资最高的部门,因为要求的太多,当然饭局最多,部门收到的小礼品也最大。好几次下班的时,看见他在我停车位那里,见了我就打招呼,连着好几天。我知道他想干什么,有一次我说坐我的车吧,正好经过你们学校,这样不用打车了。

刚开始孩子很拘谨。我说在风控部很好吧,好好努力争取留下,那可是银行最夯的部门。治国接着这个话题开始了他的语言。快到学校,他说大哥到这请你吃饭吧。当时我觉得这孩子挺有意思,一路说了那么多敲边鼓的话,到学校附近说请我吃饭,肯定他盘算着附近的饭店很熟,在经济范围内,可是一想银行一月就给他们800块钱的实习工资,还不知道有这八百家里还给不给生活费。我说我请你吧,等你上班了,再请大哥。就这样开始一场谈话,喝了一瓶啤酒后,治国讲起了身世。

治国家是农村的,有个弟弟,父母纯农民,父母对他有很大希望,通过在银行的实习,觉得要是能留下真的再好不过了。这时候我突然心里很压抑,不知道该对他说什么,他还是个孩子,没有经历过几次饭局。我劝他喝了两瓶啤酒后,就给我开始掏大实话,告诉我风控老总告诉其名额的事,说如何如何想留下,说自己上学如何的努力。

我发现了一个问题,这孩子不讨厌,但是总是说自己,还太小,太渴望留下工作。突然有点不忍,但是我能说的只有好好表现。最后我告诉他,你们部门的老总,风控的老总在行里很有分量,他比我管用。自然我只能说一堆空话套话,就在他的诉苦中,我微醉的他送回了学校。

后来治国跑我家里来送礼,一条烟,还有一些土特产,我没有收。而且他也给风控的老总送了一些土特产,老总的老婆嫌不干净给扔了。对于老总来说那是个笑话,但是我知道,治国你在学校也许很优秀,挺努力,但是在这拼家庭的社会,也许已经没这份工作了。因为风控老总觉得这孩子挺傻,送礼送了一些扔货。

这不是一个使劲干别人就说你好,肯为你撑腰的时代。长得很帅,男孩子没用,没有人指导他,没有人告诉他怎么去做,什么事都是自己摸索。也许治国以后会出人头地,但是40岁之前他的命运已经确定了,要让现实碰到头破血流才知道社会的真相,才能磨合好自己……

治国后来没有留下,几经面试找了一份保险公司的工作,很辛苦,逛街时见过一次,看得出感觉挺累。

寒门为何难出贵子

其实以我觉得治国还是可以,那为什么风控老总不肯为其说句话呢?在一次与风控老总的饭局中我了解到,有一次看见治国把接待用烟,往口袋里塞了两盒,这事让他彻底的否定了治国。后来我让小胖问治国拿烟做什么,小胖给我的答案是治国想回家的时候带给父亲抽,因为中华父亲没抽过几次,我当时的感觉,真是悲凉。

小胖点醒我说治国家不是很好,也没啥坏心,就是想给父亲那点烟抽。我一下明白了,风控老总懒得去明白,也不想了解,这孩子为什么把接待烟装走,但是这个细节让他彻底否定了这个优等生,让其觉得治国讨厌。

治国觉得有那么多中华,父亲抽烟,不经意拿几盒给父亲,让父亲抽一下好烟,本来就是接待的,和偷也压根没有关系。但是就是治国的这份孝心,让治国的形象在他们老总那里大打折扣,让治国没有了机会。我问小胖你拿吗,小胖说自己买不行啊,这种东西作为实习的拿了不好,反正就是不好。

这就是差别,是小胖高尚不会有那想法吗?是小胖家里可以买,不会去做,治国也许也知道拿不好,因为自己只是实习生,但是烟很好,自己买太贵,出于孝心,其原因还是家庭吧。

做人的教育在哪里呢?全在家里。

学校是不会教育你如何为人处事的,即便有思想品德课,老师也只是讲讲空泛的道理,而你也未必真听得进去。做人的教育在哪里呢?全在家里呢!每个父母都有自己习惯的一套做人方法,他也习惯性地把这套原则方法传授给孩子,因为觉得这样做是对的,否则他这辈子就不这样做了。可许多普通的父母就没有想到。

总结了一下,家庭优越点的孩子比较不惜财,相对性格也开朗一些。以前我一直的印象是家庭普通的孩子应该更朴实一些,但是通过观察他们,再联系到自己周围,真的,家庭条件差些,大多都是狡黠的,做事心理有很大的计算过程。这个计算过程对父母来讲是好事,比较节省,但是对自己发展,交友,人生态度是一个很大的思维框架,往往会跟随自己的一生。

穷人的孩子只能踏踏实实生活

当然有朋友说,寒门也能出贵子,什么机遇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我也快工作将近十年了,从起先的观察这群孩子,总结出的一点细枝末叶到我自己身边的朋友,好似都在沿着一条的无形的线走,这条无形的线的开头就是家庭环境、见识、家庭规划。也许我相信天道酬勤,但是身边发生奇迹的人很少。富人家的混蛋孩子有李天一,穷人家的就有一个马加爵。都是个例,根本代表不了所在的阶层。

人生很有意思,你怎么对它,它怎么对待你。你拿人生开玩笑,不认真,人生立马偿还你一个人生笑话,如果选择不认真,那么立马人生就对你不认真。其实人生在某种可控范围内是可以规划的,怎么规划就是看你身边和你条件差不多的两个,或者三个,甚至更多一点,有一个对比。

我觉得人在踏出校门走向社会的时候,真的有必要精心考虑一下自己的家庭环境,自己的能力,自己的条件来好好想想自己应该找份什么样的工作,一个人也许一辈子两件事最重要。我的建议是——

第一:是去找一份工作,有发展前途的工作。

可能有人觉得什么叫好工作,好的,什么政府,银行,电力,我根本进不去。我作为一个工作了十年的人得经验是这样的。所谓好工作,不是说进去养着的工作,是你在里面却是可以学到东西,将来即使不在这家单位做,你也能很快找到下一份同类型的工作。

在初期的时候最好不要自己创业,因为这条路很难走,没有经历,没有资金,没有技术很难。即便你是IT天才,也希望你服务大机构几年后,各方面条件成熟了再自己创业。

第二、是选择一个他或者她结婚。

我朋友离婚的好几对,几年来前还恨不能长在一块,最近闹离婚的,相爱的人几乎成了仇人。

我的看法,感情世界是一个纯粹的想象世界,哪里没有性价比,没有安全,只有各种生活物品的价格。但是婚姻的本质是交换,没有比这更真实的东西,不要去幻想你是例外,结婚的时候,没有想离婚的,那些离婚的也不傻。

无论是男孩子还是女孩子,在选择结婚的对象的时候一定牢记一个原则,选择爱你的那个人结婚,而不是你爱的那个人结婚。如果你有条件追到条件优越于你的家庭的对象结婚是你福气,但是最好别比你的家庭差……

在这两项中工作的地位高于婚姻感情工作不会抛弃你,工作能养活你,让你活着不用靠人施舍,当你的工作处理好了,婚姻是一个自然的过程的,但是如果你要是想着先成家,再立业,我会告诉你,我身边有朋友因为颠倒了顺序现在离婚了。

人是靠本能和欲望活着的,婚姻是一个相互交换,相互承诺的本质,构成是两个人,这里面是有利益衡量的,如果婚姻的天平不是那么平衡了,要么一个人永远受气,要不不受气就是分手。

我们的社会已经不再是30年前,结婚了就是一辈子,了解这些,做好自己,婚姻也差不到那里。

穷人的孩子还要不要读书了?

现在谈个问题就是不平衡感:中国现今的社会,最受穷的是我们的父辈,五六十年代那一辈人,但是告诉你成功相对容易也是那一辈人。

如果家庭很优越,不愁工作,不愁房子,家里甚至能帮着你选择对象,那么你是很幸运的,我在这里祝福你。因为你前30岁的家里有能力给你安排,有能力给你庇护。你真的很幸运,你就是社会上,被羡慕、嫉妒、恨的那个阶层。只要不吃喝嫖赌,不乱搞男女关系,你这辈子是不会很差的……

为什么要上学,为什么要读书,为什么好好读书?考个好大学,去找份好工作,这是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从小听到最大的话,也是家长反复唠叨的一句话。但是我在毕业工作后也没弄清楚这里面的必然联系。

我们中国从隋朝建立科举制度,古人只要刻苦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从此就成了古代朝廷的工作人员,朝廷给你官职,给你待遇,虽然也从底层做起,能力的不同,基本上两千年来这个待遇是很优厚的,古人劝人读书的方式:“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才明白古代的教育何其开明,为什么读书,科举制度在你那里,很公平你只要好好读书,参加科举,无论是物质,还是婚姻,都有国家的承诺!好好读书可以改变你的地位,你的阶层。古人的教育强调黄金屋,强调颜如玉可是很浅显的。

我们这个社会,太远的没有必要追溯了,从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6年取消统一分配,其实仍然是科举制度的变量人才制度。那个时候,好好念书,考好大学,毕业国家统一分配。教育是没有大问题,因为国家的公信力还在保障。

但是1996年后,就坏了,学校开始扩招,国家取消统一分配,这时候从1996年开始其实大学教育就已经不是那种保障制度,而变为一种淘汰制度。从这开始你能读到大学,所以读书的过程还不算是一个大问题。真正的大问题在于父母如何向你解释读书的意义,这个意义的主旨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学习的真正作用——储备知识,锻炼思维,进而增强能力,获取更多你身边人不具备,不会,不懂得知识。因为是这样,你可以从做父母,身边人,周围人做不了的事情,你积累的越多的知识,掌握越多的思维技巧,你就越会脱颖而出。

遗憾的是多数家长理解不了学习的目的是淘汰不学习的,学习好的目的是淘汰学习不好的。教育,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一级一级实际上是个完美的淘汰制度。

很好理解,如果父母的文化水平不高,你连孩子初中的数学你都办不了,谈何学习的方法和思路,这样如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如果父母的教育是:“儿子你想这个题是这么做,遇到那个题会怎么样呢?下一步又会产生什么呢?条件呢?……”孩子再笨在这种气氛中也能学会思考,何况这样教育方式人家两口子的基因怎么会生出笨儿子呢。

十几年的学习的真正作用——储备知识,锻炼思维,进而增强能力。真正的目的在于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不是学习得了多少分,上了那个学校。

还是那句话:也许这篇文章全是废话,但是希望看到文章的您,能从中看到那么一两句有用的让您在选择、认知、思维上有个理性的认识,能够少走弯路,能够走的更稳妥一下,走的更简单一些,走的更平顺一些……

【关于创富邦】

这是一个有趣的创业、财经圈,我们记录创业家创业故事、解剖一手企业案例、分享企业品牌建设密码。

微信公众号订阅:chuangfubang2013

0 0
原创粉丝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