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分区(笔记)

来源:互联网 发布:软件系统启动超时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15 17:54
第三章


  • 购买电脑时,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1. 所需服务

2. 效能和性价比

3. 硬件的支持度


  • 不同Linux distribution有稍微不同的硬件支持:



  • 每一个组件在Linux系统中都被看成一个文档:

当前硬盘接口主要有两种:IDE和SATA(SATA逐渐取代IDE,因为IDE的排线既宽又不长,不利于机箱内的通风)




IDE:dev/hd[a~d],根据IDE装置插入位置来判断装置文件名

primary-secondary(通常主机会提供两个IDE接口)

master-slave(IDE排线只能连接两个IDE装置)



SATA/USB/SCSI都是以SCSI模块来驱动的:dev/sd[a~p],根据被侦测到的顺序来判断装置文件名,与插槽无关,USB磁盘只有在开机完成后才被捕捉到


  • 整个磁盘的第一个扇区记录了两个重要的信息:

- MBR( Master boot record),安装开机管理程序的地方,446bytes

MBR是很重要的,因为当系统再开机的时候会主动去读取这个区块的内容,这样系统才会知道如何进行开机并且核心程序放于哪里


- Partition table,记录整个硬盘分割的状态,64bytes

利用参考对照磁柱号码来处理磁盘分割,分割表最多有有4条记录(64bytes),记录区段的起始和结束磁柱号码(分割表可以有primary和extended分割条目,由于系统限制,extended分割条目最多只能有1条),分隔槽的最小单位是磁柱



数据安全性:每个分隔槽的数据是分开的,一个分隔槽被破坏之后,不会影响其他的分隔槽

系统的效能:由于分隔槽集中在某个磁柱的区段,要读取的时候,可以快速定位


如果分割表只有primary分割条目,则只能分割出四个分隔槽,但是如何才能分割出很多个分隔槽呢?此时extended分割条目就出现了,用于指定逻辑分割槽,逻辑分隔槽一般从5号开始,因为仍然需要保持前四个号码用于primary条目指定的分隔槽



Some rules summary:

主要分割+延伸分割主要可以有四笔(硬盘的限制)

延伸分割最多只能有一个(操作系统的限制)

延伸分割无法格式化

逻辑分割槽的数量会因为操作系统不同而不同,在linux中,IDE最多有59个逻辑分割(5~63),SATA则有11个逻辑分割(5~15)

可见MBR和分割表坏掉,整个硬盘就没用了



CMOS:存储各种硬件参数的存储器

BIOS:开机后执行的第一个程序,可以访问CMOS

- 分析计算机里面有哪些存储设备

- 根据使用者的设定去取得可以开机的硬盘

- 在该硬盘读取第一个扇区的MBR,里面放置基本的开机管理程序(boot loader)

- 提供选单,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开机项目,这也是多次引导的重要功能,开机管理程序除了可以安装在MBR之外,还可以安装在每个分隔槽的重启扇区(boot sector),多重引导

- 开机管理程序的目的是load核心档案,是操作系统上的一套软件,不同与上,上面是硬件本身支持的功能,核心档案开始操作系统的功能

- 可以根据选单转交其他给loader,将开机关机功能转交给其他loader,




目录树结构(directory tree):

如何将目录树与磁盘分区挂钩?

每个目录项都是磁盘分区上某特定数据的入口点,进入该目录就可以读取分隔槽上的数据,这个动作称

为挂载(mount)


Linux的目录树架构以根目录为主(用“/”表示),挂载某个分隔槽,若有个路径是/home/vbird/test,此时我们可以逆向test->vbird->home->/判断最先进入那个分割槽,比如home挂载第二个分隔槽,/挂载第一个分隔槽,此时,test将是存储在第二个分隔槽的



  • distribution安装时,挂载点与磁盘分区的规划:

新手只要分割/和【swap】即可,因为如果试图分割其他的目录,可以会出现因为容量太小而无法将数据完全写入的问题,此时我们还需保留一些容量作为备份,因为如果一个小细节出错,可能整个目录都用不了了


比较麻烦的分割方式是根据用途去分析需要较大容量的目录,以及读写较为频繁的目录,将这些独立出来,而不和根目录放在一起,避免影响到根目录





Reference:

1. 鸟哥Linux私房菜 Ver3.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