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的泛型

来源:互联网 发布:多益网络招聘岗位 编辑:程序博客网 时间:2024/06/06 00:07
1、 泛型简介  
    JDK1.5以后,Java引入了“参数化类型”的概念,允许我们在创建集合时指定集合元素的类型。泛型时Java SE1.5的新特性,泛型的本质是参数化类型,也就是说所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这种参数可以用在类、接口和方法创建中,分别称为泛型类、泛型接口和泛型方法。
       Java语言引入泛型的好处是安全、简单:
          在没有泛型的情况下,通过对类型Object的引用来实现参数的“任意化”,“任意化”带来的缺点就是要做显示的强制类型转换,而这种转换要求对开发者对实际参数类型可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的。对于强制类型转换错误的情况,编译器可能不会提示错误,在运行的时候才出现异常,这是一个安全隐患。
          泛型的好处是在编译的时候检查类型安全,并且所有的强制转换都是自动和隐式的,提高代码的重用率。
       泛型在使用中还有一些规则和限制:
       (1)泛型的类型参数只能是类类型(包括自定义类),不能是简单类型。
       (2)同一种泛型可以对应多个版本(因为参数类型时不确定的),不同版本的泛型类实例是不兼容的。
       (3)泛型的参数类型可以有多个。
       (4)泛型的参数类型可以使用extends语句,例如:<T extends superClass>
       (5)泛型的参数类型还可以是通配符类型。例如:Class<?> classType=Class.forName(java.lang.String);
2、 泛型格式:
        a、通过<>来定义要操作的引用类型。
        b、<>就是用来接受类型的。
        c、当使用集合时,将集合中要存储的数据泪腺作为参数传递到<>中即可。
        d、?通配符,也可以理解为占位符。
3、 泛型的限定:
        ? extend E:可以接受E类型或者E的子类型,上限限定。
        ? super E:可以接收E类型或者E的父类型,下限限定。

      
      
0 0
原创粉丝点击